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脾實熱
- 類別:證名
- 相關文獻:《備急千金要方》
- 表現:以足寒脛熱,腹脹滿等
脾實熱,證名。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以足寒脛熱,腹脹滿,煩擾不得臥為主證。...... 《太平聖惠方》卷五:“夫脾實則生熱,熱則陽氣盛,陽氣盛則心胸...
脾實是一種病症名,是由於脾臟或脾經邪氣盛實所致的病證,多屬濕熱困脾或瘀血停滯而發病。...
脾熱病病證名。指脾受邪熱而致的病證。...... 參見脾實熱、脾虛熱條。脾熱中醫療法 編輯 中醫 認為,脾開竅於口,心脾積熱是導致該病的主要因素,其他還有心火...
瀉脾除熱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銀海精微》卷上。具有瀉脾除熱,解毒利目之功效。主治胬肉攀睛。症見癢澀不舒,眵多粘結,口渴欲飲,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洪數...
脾熱病 ,病證名。指脾受邪熱而致的病證。《素問·刺熱》:“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俯仰,腹滿泄,兩頷痛。……刺...
瀉脾赤茯苓散處方來源 編輯 《聖惠》卷五。瀉脾赤茯苓散方劑主治 編輯 脾實熱,頭痛胸滿,腹脅壅滯,不思飲食。瀉脾赤茯苓散製備方法 編輯 上為散。...
柴胡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五。主治脾實熱,舌本強,咽嗽不利,體重不能行步。...
【方劑主治】脾實熱,咽喉乾,頭痛心煩,四肢壅悶。【製備方法】上為散。【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竹葉2-7片,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詞條...
證名。因脾胃實熱灼津所致口渴之證。見《聖濟總錄》卷五十九。證見胸膈煩悶,口渴引飲。治宜清胃生津,用豬肚丸、赤茯苓散、玉女煎等方。 ...
弄舌常見的病因通常為心脾實熱、脾腎虛熱、癇證、小兒疳積等所引起。弄舌自我體查 編輯 【感覺】身熱面赤,時時煩躁,口渴喜冷飲。【觀察】舌伸出即收,左右吐弄...
本病發病位於大眥、白睛、黑睛之間,在髒與心、肺、脾、肝均有關,證多屬實、屬熱。胬肉初生,澀癢羞明,赤脈集布,為心肺風熱;胬肉肥厚赤腫,刺痛流淚,兼心煩...
本病多因心思太過,憂慮過度,心陰耗損,心火內熾,移熱於脾,鬱結於唇所致。心脾火熾證,治宜清火解毒、養陰生津;脾胃實熱證,治宜通腑泄熱、化痰解毒;相火上炎...
主病:(1)伏而有力為實邪內閉、痛極:可見於熱閉、寒閉、氣閉、痰濕阻滯等...遲而無力為虛寒證,多為陽氣不足,如心陽、脾陽虛弱之證。(2)邪熱內結:如...
(2)脾胃實熱主證:黑睛周圍抱輪紅赤,後下方黃膿上涌,疼痛流淚,羞明怕熱,喜...代表方:通脾瀉胃湯。3.氣虛風勝主證:黑眼周圍抱輪隱隱淡紅,稍有羞明,疼痛...
1、脾胃熱盛臨床表現:口唇紅腫,有裂溝,伴見大渴飲引,多食易飢,或口臭,大便秘結,舌紅苔黃厚,脈洪大或滑數、沉實。治法:清泄脾胃實熱。...
唇焦指的是口唇焦乾,多屬脾胃實熱,或見於”秋燥”,或熱病傷津的"內燥"證。...... 唇焦指的是口唇焦乾,多屬脾胃實熱,或見於”秋燥”,或熱病傷津的"內...
又如溫熱病中,脾胃實熱不解而致陰液大傷,可以瀉下、滋陰兩法合用。詞條標籤: 科學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2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
地骨皮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五。主治脾實熱,唇腫心煩,咽喉不利,體熱煩疼。...
主治:小兒脾胃實熱,或是胎中受毒,或因乳母好食熱物,以致眼生翳者 出處:《銀海精微》卷上加味修肝散重要文獻摘要 編輯 《中國文化大百科全書》:“花翳白陷,...
心實熱 心虛證 心腹痛 胸痹第三章 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第一節 肝膽,氣機升降的樞紐 肝藏血 肝主疏泄 肝與膽 肝與心 肝與脾 肝與肺 肝與腎 肝與中醫...
脾實熱/129胃實熱/ 131脾胃俱實/132嘔吐/ 133腹脹/136反胃/ 138第二節 脾胃常規保健/141脾胃,五臟六腑的“糧倉”/142胃氣決定生死/144...
[宜忌] 凡是脾胃實熱或有鬱熱者,不宜多食。詞條標籤: 食品, 菜品 圖集 白花棗粥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1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