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帶抱輪,中醫病名。指瞳神周圍血絲如帶狀環繞的疾病。屬外障類疾病。症見白睛表層生圓形小皰如玉粒,周圍繞以赤脈。多因燥熱傷陰,肺失肅降所致。常見於瞳神、黑睛以及白睛深層疾病。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赤帶抱輪
- 相關西醫疾病:急性虹膜睫狀體炎
- 其他名稱:抱輪紅、烏輪赤暈、白睛抱紅
- 疾病分類:眼科
- 病部位:眼
- 主要病因:肝肺實熱或陰虛火炎
- 多發群體:小兒
- 傳染性:無
歷史沿革,名詞解釋,病因,病機,診查要點,一、診斷依據,二、病證鑑別,辯證論治,一、辯證要點,二、治療原則,三、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文獻摘要,
歷史沿革
《審視瑤函》卷二:“有白睛微變青色,黑睛稍帶白色,白黑之間,赤環如帶,謂之抱輪紅者,此邪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也。”
名詞解釋
指瞳神周圍血絲如帶狀環繞的疾病。症見白睛表層生圓形小皰如玉粒,周圍繞以赤脈。多因燥熱傷陰,肺失肅降所致。
病因
因暴怒忿郁,急躁煩勞,而致肝膽火盛,熱閉血滯,郁於風輪;或因過食辛辣炙煿,油甘肥膩,致使脾胃積熱,蒸灼黃仁,鬱熱內滯,氣血內阻,郁於黑白睛之間而成者;或因形體過勞,七情憂思,房室不節,致肝腎陰虧,虛火上炎,升擾於目。
病機
1.肝膽火盛盛怒傷肝,肝鬱化火,肝膽火盛,上犯於肺,以致白睛紅赤。
2.脾胃實熱過食辛辣炙灼,脾胃積熱,上攻於目所致。
3.氣虛風勝形體勞傷,七情憂思,房事不節,耗傷元氣;或過服涼藥,陽氣抑遏,復感風邪所致。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病位在白睛與黑睛相連線之處的深層。
2.環抱黑睛的赤帶常壓之不退,推之不移,痛而拒觸。
3.黑睛淺層或深層的黃仁常有病變可以查見。
二、病證鑑別
1.赤絲虬脈:指氣輪上長期出現的絲脈赤虬,分布不規則,條縷分明,經久不退。不礙視力。
2.火疳:顆粒色紫紅,可融合成片,推之不動,壓痛拒按。偶可潰而成漏,常因變生它症而影響視力。
3.凝脂翳:雖有抱輪紅赤,但混赤不顯,有明顯的黑睛生翳,狀如凝脂。
4.綠風內障:白睛混赤不顯,有明顯的瞳神散大不收,眼硬如石,頭痛甚劇,視力急降,甚至不辨三光。
辯證論治
一、辯證要點
1.證屬肝膽火盛者,抱輪紅赤,羞明流淚,眼痛視昏,可兼見口苦咽乾,煩躁易怒,苔黃舌紅,脈弦數。
2.證屬脾胃積熱者,可見目珠疼痛拒按,黃膿自內而生,兼見口乾欲飲,大便燥結。甚者則口中有穢氣,苔厚黃膩,脈洪數。
3.證屬肝腎陰虛者,可見視物不明,昏如霧露中,目珠疼痛不適,按痛輕微,黑睛周圍隱隱淡紅,可伴有瞳神偏側或幹缺,兼見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4、氣虛風勝者,可見黑睛隱隱淡紅,羞明疼痛,時輕時重,眼睫五里,常欲垂閉,頭昏,神疲乏力,面色無華,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二、治療原則
泄熱潤燥,滋陰降火。
三、證治分類
1.肝膽火盛
主證:黑睛周圍的白睛紅赤如環,瞳神緊小,觸痛拒按,羞明流淚,怕熱喜涼,視力有所下降,頭暈目眩,口苦咽乾,煩躁易怒,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
治法:治宜疏風清熱,佐以散瘀。
代表方:東垣救苦湯。
(2)脾胃實熱
主證:黑睛周圍抱輪紅赤,後下方黃膿上涌,疼痛流淚,羞明怕熱,喜涼拒按,口乾欲飲,大便乾燥,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治宜瀉熱潤燥。
代表方:通脾瀉胃湯。
3.氣虛風勝
主證:黑眼周圍抱輪隱隱淡紅,稍有羞明,疼痛不甚,病延日久,時輕時重,眼睫無力,常欲垂閉,舌苔白,質淡,脈虛細。
治法:治宜益氣扶正,昇陽祛風。
代表方:助陽和血湯。
4.肝腎陰虛
主證:視物不明,昏如霧露中,目珠疼痛不適,按痛輕微,黑睛周圍隱隱淡紅,可伴有瞳神偏側或幹缺,兼見口乾咽燥,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治宜滋陰降火。
代表方:知柏地黃湯。
其他療法
1.點眼療法:用30%千里光眼藥水(千里光全草),或50%魚腥草眼藥水或0.5%可的松眼液、2%鏈黴素服液滴眼,睡前塗四環素可的松眼膏或馬應龍八寶眼藥膏。
2.耳針療法:取耳、眼、肝、肺區等,留針5~15分鐘。
3.三棱針療法:以三棱針刺破耳背靜脈放血少許,1次/日,5次為1療程。
轉歸預後
瞳神能散大者,預後大多良好;日久失治誤治,瞳神不能展開,預後多不良。
文獻摘要
《原機啟微》:“心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有白睛微青色,黑睛稍帶白色,白黑之問,赤環如帶,謂之抱輪紅者。此邪火乘金,水衰反制之病也。此病或因目病已久,抑鬱不舒。或因目病誤服寒涼藥過多。或因目病時內多房勞。皆能內傷元氣,元氣一虛,心火亢盛,故火能克金。金乃手太陰肺,白睛屬肺。水乃足少陰腎,黑睛屬腎。水本克火.水衰不能克,反受火制,故視物不明,昏如霧露中。或睛珠高低不平,其色如死,甚不光澤,赤帶抱輪而紅也。……鎮墜心火、滋益腎水、榮養元氣,自然獲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