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解釋,年齡階段,概述,1周嬰兒,7周嬰兒,5月嬰兒,9月嬰兒,早期教育,教育重點,開發原則,智力開發,學齡前,有無意識,機械記憶,持久性,注意事項,補鈣,夏天防曬,餵養須知,護理七忌,餵奶誤區,誤區之一,誤區之二,誤區之三,誤區之四,疾病預防,寶寶缺鋅,夏季熱,腹瀉腹痛,厭食,夜啼,食物過敏,發燒,防節日病,
名稱解釋
育兒知識是涵蓋孩子各年齡段在育兒時遇到的各方面問題所需要的知識,是對新生嬰兒更好的照顧,更好的呵護所需要學的一種知識。因為每個不同月齡的寶寶的生理及心理都有不同的特點需要不同的呵護及教育方式。
為了寶寶更健康更快樂的成長,很多家長都在堅持不懈的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很多地方都提供了全面的育兒知識,比如新浪、騰訊,搜狐等各大入口網站都設立了專門的版塊,
育兒知識百科之類的書籍等。
年齡階段
概述
一.新生兒:特指未滿月的嬰兒或出生至28天的孩子
主要是介紹新生兒的餵養,護理和保健的知識。
二.0-1歲
也稱嬰兒階段:主要是介紹寶寶的早教,智慧型培養,生理髮育等各方面的知識。
三.1-3歲
也稱幼兒階段:主要是介紹寶寶的營養,保健護理,疾病預防等各方面的知識。
四.3-6歲
也稱
學齡前兒童:主要是介紹寶寶的智慧型培養,心理發育等各方面的知識。
1周嬰兒
當醫生為你的寶寶剪斷
臍帶,處理妥當,抱他(她)趴伏在你赤裸、溫暖的胸前,和你肌膚相親時,你是不是已經暫時淡忘了剛剛經歷的那漫長而痛苦的
分娩過程。那種奇妙的感覺是否讓你終生難忘:歡喜、驚異、疼愛、恍如夢中等種種感情交織,還有幾分陌生、幾分不知所措。那種做了媽媽的體驗變得真實而立體,因為與你血脈相連的寶寶就在你的眼前、你的懷中,觸手可及。
剛剛出生的寶寶皮膚紅紅的、涼涼的,頭髮濕潤地貼在頭皮上,四肢好像害怕一樣蜷曲著,小手握得緊緊的,哭聲響亮。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到寶寶滿月,這個小生命已不再叫做胎兒,而叫做新生兒了。正常新生兒的體重一般在2500克至4000克之間,身長在46至52厘米,頭圍34厘米,胸圍比頭圍略小1至2厘米。
新生兒頭部相對較大,由於受產道擠壓可能會有些變形。頭頂
囟門呈菱形,大小約2×2厘米,可以看到皮下軟組織明顯的跳動,是頭骨尚未完全封閉形成的,要防止被碰撞,可以用手摸。寶寶的小臉看上去有些腫,眼皮厚厚的,鼻樑扁扁的,每個寶寶都有些相像。這時的寶寶哭聲不算大,呼吸每分鐘40至50次,出生後8小時內體溫約為36.8-37.2度。
一半以上的寶寶出生後2-3天會出
新生兒黃疸,大多在第7天消退,病理性新生兒黃疸則需醫生診治。
臍帶一般在4-7天脫落,要特別注意臍帶護理,以免感染。如果出生48小時還未排出
胎便,也要請醫生檢查。新生兒的視力範圍很有限,只能看到15厘米左右的物體,所以要想讓寶寶看到你,就必須把臉湊近寶寶。
新生兒第一次吃奶叫“開奶”,醫生會在你產後半小時到1小時左右就讓你給寶寶餵奶,最晚一般也不要超過6小時,這樣對刺激乳房儘早分泌乳汁,加速子宮收縮復原,幫助寶寶儘快排胎便以避免出現
新生兒黃疸等,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你和你的丈夫需要適應自己的新角色、新責任,新生兒所面臨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適應外界這個全新的生活環境,與宮內環境相比,外面的世界陌生、寒冷,光線明亮,聲音噪雜,而且四周一下子變得那么開闊。這時的寶寶更喜歡自己被用被子或毯子包裹起來,這樣會讓他(她)感到更溫暖、更安全,像在媽媽子宮中一樣。
7周嬰兒
這
周起,大約一多半的寶寶已能夠把父母和其他陌生人區別開來,當他(她)看見媽媽或爸爸時,臉上會立刻綻露出笑容,而且還會高興得手腳一齊揮動,顯出很興奮的樣子,嘴裡還會像要說話一樣發出“喔喔”、“啊啊”的聲音,這叫做“天真快樂”反應。
總的來說,七周大的寶寶對周圍的環境更加敏感了。如果你給他搖動一個小鈴鐺,寶寶可能會做出各種反應,可能會哭起來,也可能會安靜下來,這要看他(她)情緒的好壞。這時也應當給寶寶既柔軟又安全的玩具抓握,發展寶寶的感覺和技能。寶寶對音樂有了更多的偏好,不論是你直接唱給他(她)聽,還是放錄音給寶寶聽,他(她)都會表現出明顯的興趣,如果給寶寶聽
胎教時常聽的音樂,對安定寶寶的情緒會更有效。此時的寶寶還會把小手舉在眼前,好奇地凝視把玩,或者把小手送到嘴裡去吸吮,這是他(她)自我安慰的行為。
出生七周大的寶寶與人的情感交流明顯增多了,高興時會主動沖人笑,你拿玩具逗寶寶玩時,他(她)也會有明顯反應,這是最讓大人開心的。特別是寶寶的笑臉和已經顯示出來的對媽媽的偏愛,是媽媽辛苦的育兒生活的最好安慰。這時還是要注意多抱一抱寶寶,6個月以前,不要擔心慣壞寶寶,身體和目光的接觸對寶寶的心理發展是非常有益的良性刺激。
每天換尿布、餵奶、哄寶寶睡覺等等,日復一日的單調生活內容易使媽媽情緒低落,適當放鬆一下自己,把寶寶交給可靠的親人照料半天或一天,自己不妨外出走走,與寶寶適當分開一會兒,也許會讓你的緊張情緒得以緩和。
也可以試著給寶寶把一把大小便了,不求多高的成功率,因為這時寶寶還不具備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只是讓寶寶慢慢建立起
條件反射,形成一定規律,寶寶身體乾淨舒服,大人也可以減少洗
尿布和換
紙尿褲的麻煩,但注意一定不要強迫寶寶。
5月嬰兒
寶寶對媽媽的依戀會空前強烈,當他意識到媽媽要離開的時候,會抱住媽媽哭鬧。而當寶寶見到陌生人,會感到害怕,甚至哭泣,這個時候也是寶寶怕生期的開端。他想品嘗食物但也想玩,如壓擠、聞、弄碎、搗爛和塗抹食物,他還會吃得亂七八糟,因為他在試驗食物。趴著時,他能抬高手臂和雙腿。他的手眼協調也逐漸再進步,他可以輕易地伸出手抓東西了。5個月的寶寶,已經開始
出牙或準備出牙了。寶寶可能會不安、煩躁還可能口水過多,媽媽要對出牙期的寶寶有足夠的耐心,媽媽的撫慰可以減少寶寶出牙的不適喔!
餵養方法:
本月齡嬰兒所需熱量及各種營養成分,和上月齡相比並無大變。隨著哺乳期的即將結束,
母乳的質和量都在逐漸降低,已經不能夠滿足嬰兒發育的需要了。配方奶是根據嬰兒月齡所需營養調配的,可滿足各時期嬰兒營養需求。但配方奶也不能一直吃到1歲以後,再急轉直下餵輔食,從奶類食品一步跨到普通飯食。從這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輔食,經過半年的時間,會使嬰兒順利過渡到正常飲食。如果添加輔食過晚,嬰兒對乳類以外食物的興趣就會減弱,咀嚼、吞咽功能就不能得到充分的鍛鍊。
預防嬰兒貧血:
寶寶在出生後4-6個月時,由於生長發育速度快,飲食結構相對單一,在孕期從母體獲得的儲備鐵已經基本耗盡,寶寶很容易發生貧血。根據
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6個月至6歲小兒血液中血紅蛋白低於120克/升,即為貧血。
嬰兒貧血的表現多為面色蒼白或萎黃,容易疲勞、抵抗力低等。兒長期貧血可影響心臟功能及智力發育,一定要及時採取措施。在嬰兒4-6個月以後,如果媽媽的
母乳不足,應當及時添加富含蛋白質的輔食,如蛋黃、配方奶、肉類等,預防貧血的發生。
這個月的嬰兒,進入咿呀學語階段,對語音的感知更加清晰, 發音更加主動, 不經意間會發出一些不很清晰的語音,會無意識地叫“mama”、“baba”、“dada”。當寶寶發出語音時,爸爸媽媽要積極做出反應。寶寶發出“mama”的語音時,媽媽要馬上說“媽媽在這裡”。最好能用手指著自己對寶寶說:“我就是寶寶的媽媽。”(要給寶寶起個固定的名字了,經常用名字稱呼寶寶,使寶寶把名字和自己聯繫起來)
做什麼事情之前,都應該說“媽媽要乾什麼什麼了”。讓寶寶知道你就是他的媽媽,把語音和實際結合起來,寶寶會快速學會發音,並能運用它。同樣道理,爸爸做什麼也要告訴寶寶。這個階段嬰兒學習語言的最佳途徑,仍然是爸爸媽媽多說,寶寶多聽。看到什麼說什麼,不斷反覆地說,並讓寶寶看見、摸到,讓寶寶不斷感受語言,認識事物。
早教遊戲:
俯臥抬頭
出生後30多天,寶寶可用下巴支在床上向上看,60天時下巴離床3~5厘米,訓練頸部肌肉,使之能支撐頭部抬起的重量。鍛鍊頸肌,以支撐頭部重量。頭抬高,並用肘部支撐把前胸抬起,為以後匍行及爬行作準備。
蹬踢彩球
仰臥,踢吊在上方的大彩球或吹滿氣、內有小鈴鐺的大塑膠袋。寶寶看見球在跳動,或聽到聲音會很興奮,便努力
蹬腿,屈伸膝蓋,雙腿上舉或隨球而動,從而歡欣鼓舞。這個遊戲可以活動雙腿,鍛鍊下肢肌肉。有時寶寶手和腳都能同時碰到球,下肢運動擴大到四肢和全身運動,可促進嬰兒的肌肉發育和新陳代謝。
9月嬰兒
寶寶的生活已經很規律了,每天他(她)都會定時大便,寶寶的心裡這時也有一個小算盤,明白早晨吃完早飯後可以去小區的公園裡遛達,下午天快黑時媽媽就要下班了,時間觀念的加強,會促進寶寶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
本月末時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為,男孩的平均體重為9.22公斤,女孩的平均體重為8.58公斤,如果男孩低於7.20公斤,女孩低於6.68公斤時,父母應該考慮是否因為媽媽恢復工作後,寶寶的飲食受到影響造成的,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很好,瘦一點不要緊。九個月大小的男孩身長平均達到72.5厘米,女孩為71.0厘米。
到出生滿九個月,寶寶“喜新厭舊”的速度加快,他(她)特別需要新的刺激,遇到感興趣的玩具,寶寶會試圖把玩具拆開看看裡面的結構,有時會將玩具扔到地板上,並拿它撞擊地板,或著用別的東西去擊打它。對於體積比較大的物品,寶寶知道一隻手是拿不動的,需要用兩隻手去拿,並能準確地找到存放喜歡的食物或玩具的地方。
寶寶已經能聽懂語調,對爸爸媽媽的一些指令能做出相應的動作,當你表示出生氣、不滿或高興的表情時,寶寶的心裡也非常明白,他(她)會搖頭對一些指令或問題表示不同意,並學會擺手表達“拜拜”。
寶寶二、三個月的時候,如果你手裡拿著玩具給他(她)表演玩具飛走了的遊戲,寶寶會認為玩具真的飛走了,但是當他九個月大的時候,如果你再玩這種遊戲,他(她)會開始積極地搜尋,尤其對於心愛的玩具或喜歡的食物,他(她)會不停地尋找。如果寶寶能執著地尋找被藏起的東西,說明他(她)已經懂得客體永存性,這是一個重要的飛躍。它說明寶寶對於曾經見過而又不在眼前的東西,已經有了記憶。客體永存性是
抽象思維的開始,它進一步促進寶寶的大腦運用符號去表述物體的能力,如閱讀和幻想等的發展。
剛出生時,給寶寶洗澡時他(她)會非常快樂,象重溫在媽媽體內的感覺。九個月的寶寶開始害怕水,他(她)會很不情願地進入水中。對穿衣服的興趣在增強,喜歡自己脫襪子和帽子。九個月大小的時候是培養寶寶獨立性的好時機,你可以隨時隨地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他(她)的自理能力,也促進寶寶擺脫依賴父母的心理。
早期教育
教育重點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因此父母們很早就開始了對孩子智力開發,識字閱讀等。然而大多數父母忽略了重要的一點——身體健康。假設你的孩子確實是一名“神童”,智力超常,卻體弱多病,試問“神童”可以維持多久。
有句名言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可惜的是真正領悟此話的真諦卻不容易,許多人到了中年以後,因身體不好而才悟其深刻含義。“健康第一”的道理雖易懂,做起來卻不容易。革命需要身體,賺錢需要身體,娛樂需要身體,過日子也需要身體。本錢是要投入的,不論做任何事都需要把身體這個本錢投進去。若要身體好,基礎要打牢。兒童時期正是造就良好體能的關鍵時期,從兒童生長發育和人才成長的規律來看,兒童的
早期教育把體育放在首位是比較科學和恰當的。試想,若一味地只強調智力開發和閱讀識字,就可能導致兒童身心發展的自然“生態平衡”錯位。沒有強壯的體能,如何承擔日後的學業和事業。
從生理髮育上看,孩子1~7歲時期是身體和大腦發育最快時期,需要充足的營養、氧氣和活動量。因此讓孩子多自由活動,偶爾搞得“渾身是汗”、“一身烏黑”也無妨。冬天適當凍一凍,夏天適當熬一熬,也許對孩子的鍵康會積累一筆財富。
早期教育要重視良好性格、優秀的非智力素質的培養,在家庭生活的瑣事中,點滴的小事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教育。如孩子跌倒了,讓他自己堅強地爬起來;教育孩子不要怕打針之痛;冒雨送孩子上幼稚園等。不要小看這些平凡的隨機教育,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會鑄就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性格以及較強的獨立活動能力,使孩子的人生綻開分外絢麗的花朵。因此,
早期教育首要的不僅僅是智力開發,同時應重視體質的鍛鍊,身體的鍵康,良好性格的塑造和培養。
開發原則
早期智力開發就是在孩子具備某種能力之前的適當時期(比兒童智力發展規律的年齡略為提前)內,給他們提供恰如其分的感官刺激,促進大腦的發育,以加速兒童的先天潛能變為現實的能力,也就是早期給感官以合理的刺激使它們增加反應的敏感性,啟發嬰幼兒的潛在智力,包括發展小兒感知覺能力、動作及語言能力,培養小兒記憶、注意、思維想像力及良好情緒和意志等。
(1)應根據小兒大腦發育每個階段的特點進行訓練,遵循大腦發育的規律性,抓住大腦發展的關鍵時機,提供環境條件以發展孩子的智力潛力,既要注意刺激、誘發兒童智力的發展,又要重視培養,發展兒童的良好行為和個性品德。
(2)循序漸進: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有一定的先後順序,孩子的智力發育也有一定的規律,故對兒童進行教育時應遵循生長發育規律和知識本身的順序性,由易到難,由淺到深,不能超過他們的實際水平和能力,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反會妨礙兒童智力的發展。
(3)
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由於
遺傳素質、生活環境、接受教育及個人努力程度不同,在身心發展的可能性和發展水平上存在著差異,其興趣、能力、性格也都不同,即使是雙胞胎其智力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個性特徵,實施不同的教育,而且家長不能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強加在孩子身上,對
智力落後的孩子,更要善於發掘他們各自的特長,激發孩子的興趣及增強他們的信心,以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4)
避免過度教育:對兒童危害最大的一種教育方式是過度教育。過分的保護包辦代替,會剝奪孩子練習正常動作的權利和機會,以至限制了智慧型的發展;好奇好動是兒童的天性,過多的干涉會使孩子膽小、怕事,也會助長他們的反抗心理,過分保護和干涉培養出來的孩子缺乏
獨立性、自立性。
過度期望會給孩子造成壓力,使孩子出現
神經衰弱、恐懼、逃學、曠課等。
(5)寓教育於遊戲、講故事之中:做遊戲和講故事是最生動、具體的教育形式,適合孩子智力發育,各種遊戲活動有利於智力的發展,組織孩子遊戲時應注意四個方面,即遊戲的活動性、創造性、知識性和角色性。也就是通過遊戲活動促進孩子的動作、技能的發展,言語的發育,發揮他們的創造性,促進思維能力及想像力的發展。講故事、聽故事具有培養兒童表達力、注意力、思維力及想像力的綜合作用,但應注意故事內容要適合孩子的智力水平,言語要生動,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智力開發
幼兒期隨意動作、口語及感知覺迅速發展,開始了最初的遊戲活動,並出現最簡單的想像,記憶思維也較嬰兒期增強,這為智力開發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開發幼兒智力可從下面幾方面進行:
(1)為幼兒創造合適的遊戲運動環境:從遊戲中促進幼兒動作和技能的發展。
(2)培養幼兒的言語表達能力:2~3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最佳年齡,應鼓勵孩子大膽說話,引導他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要求和感覺。多教孩子說歌謠、唱兒歌,這不僅可以訓練幼兒的
語言能力,還能訓練他的音樂節奏感,培養藝術意識。
(3)讓幼兒多看、多聽、多動手:智力開發總是離不開知識的掌握,而要獲得知識,必須通過看、聽、摸等感知活動。應讓幼兒多接觸自然和社會環境,多動手以親身感知事物,促進智力發育。2~3歲的幼兒聽故事時會聽得津津有味,家長應抓住孩子好奇、求知的這一心理經常給孩子講些有趣易懂的故事,這樣可增長幼兒的知識。
(4)啟發幼兒多提問題、多思考:好奇多問是兒童的天性,有些孩子喜歡提問,這是思維活躍的表現,家長要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回答,而不能敷衍了事;有些孩子提不出什麼問題,家長應設法啟發他們讓他們自己提問,並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提一些問題讓孩子思考回答。
(5)鼓勵幼兒的創造精神:孩子在做遊戲、搭積木時,應鼓勵孩子的創造精神,引導孩子不重複別人做過的東西等,而幫助孩子自己想像著做,孩子拆弄玩具時,不要求全責備,因在 “頑皮”的舉動中,往往可能是創造力的表現。幼兒創造的欲望僅僅開始萌芽,需要家長、教師去發現、去引導,如完全按大人要求的模式做,則會抑制孩子的創造精神。
學齡前
有無意識
3、4歲左右的孩子,記憶帶有很大的無意性,孩子感興趣的、印象鮮明的事物容易記住。寶寶的記憶很難服從一個有目的的活動,如果這個時候讓他們做有目的的記憶是比較困難的。而到了學齡前後期,即5、6歲時,孩子的有意識記憶會逐步發展起來。有意記憶是有目的的、自覺的記憶,這跟孩子的大腦發育分不開,也跟成人提出的孩子能理解的詞的指示或要求分不開的。例如大人委託孩子做某件事,他會運用重複大人說話的方式來記住這件事。通過複述故事、回想從前的經歷等遊戲對孩子的有意記憶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機械記憶
成人的記憶一般是通過對事物的深層次的理解,找出事物的特徵和聯繫進行記憶的。而孩子的記憶帶有很大的直觀性和形象性,通常只會機械的記住事物的外部特徵,不會對此進行分析。例如孩子背唐詩,只是將字一個一個的背下來,而不能理解其中的意義。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以及理解能力的增強,他們這種死記硬背的
機械記憶會被逐漸被邏輯理解記憶所代替。
持久性
孩子的記憶範圍和保持時間,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擴大和延長的,可以說,孩子的記憶是記得少、忘得快。記憶的精準性也同樣是隨著年齡逐漸提高的。他們對簡單熟悉的東西記得精確,而對複雜事物的記憶就有遺漏或歪曲,例如孩子聽了一個故事,他只會記住自己感興趣的某些情節,而對整個故事卻記不住或混淆了故事情節。有時候,由於孩子
記憶力的這種不準確性,常會被大人誤解為說謊。
注意事項
補鈣
如何給孩子
補鈣是媽媽們最關心的事。鈣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參與人體很多機能代謝,尤其對孩子而言,補充足夠的鈣對
缺鐵性貧血、
缺鋅等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均有明顯的作用 。
現實生活中,媽媽們對補鈣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驗發判斷是否缺鈣結果準確嗎?孩子長得快還需要補鈣嗎?何時補鈣更易吸收……”
提醒一:驗頭髮判斷結果不準確
10個月的嘉嘉是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孩,近日,媽媽發現她白天入睡開始困難起來,晚上也睡不踏實,經常在晚上時不時地就哭起來,尤其是在她的後腦勺上出現了“
枕禿”,心急如焚的媽媽帶她到一家醫院進行檢查,化驗科工作人員剪了孩子一綹頭髮進行化驗,結果顯示孩子
缺鋅不缺鈣。她的媽媽對檢測結果將信將疑,又把嘉嘉帶到了另一家醫院進行檢查,在這家醫院,嘉嘉做了微量元素和
血鈣的檢查,結論是缺鈣不缺鋅。嘉嘉的媽媽糊塗了,到底該相信哪種結果呢?
對此,
市立醫院東院兒科副主任醫師郭逸告訴記者,雖然通過化驗頭髮的方式檢查孩子是否缺鈣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它的結果是不太準確的,因為這種化驗方式的結果可能受頭髮生長快慢以及頭髮污染的影響。而通過微量元素和血鈣的檢查來判定孩子是否缺鈣是有科學依據的,如果需要進行更精確的診斷,則可以查一下骨
鹼性磷酸酶。
剛過2歲生日的奇奇身高已經達到95厘米,親子園中同齡孩子屬他的身高最高,奇奇的媽媽一直引以為豪,她認為孩子已經超出了標準身高,就不需要再補鈣了。前幾天,奇奇的媽媽帶他到醫院體檢,相關檢查後發現,奇奇不僅缺鈣,而且還屬於中度缺鈣。奇奇的媽媽非常詫異:“孩子長得快也需要補鈣嗎?”
而一項由
世界衛生組織上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合作中心進行的中國兒童身高調研結果也顯示,26.4% 的家長認為,孩子比同齡人長得快就不需要補鈣了。對此,青島瑪麗婦產醫院兒科主任侯坤指出,孩子長得比較快的時候,更需要補鈣,因為長得快以後,骨骼需要的鈣量增加,這個時候反而更需要補,以防營養跟不上。個子高的人比較容易受傷就是因為缺鈣、
骨密度較差造成的。
糖糖的媽媽一直有這個疑問:“是不是在孩子睡前補鈣更易吸收呢?”對此,青島瑪麗婦產醫院兒科主任侯坤表示,飯後補鈣比較好一些。因為在我們吃的飯菜裡面,吸收消化以後有很多酸性的物質,比如胺基酸等,這些酸性物質有促進鈣吸收的功能。所以,給孩子補鈣,飯後補的效果更好。而且給寶寶補鈣時,不要一次補太多,最好分次補鈣,因為一次補的鈣越多,吸收率反而越低。相同分量的鈣劑分多次吃,更有利於鈣的吸收。
此外,分階段
補鈣的效果更好。侯坤說“具體來說,在孩子生長發育較快的三個時期即
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補鈣,能發揮其比較好的作用。這裡的嬰兒期指的是出生後一個月至1歲,兒童
期指的是4歲至6歲,青春期指的是12歲至15歲。”
夏天防曬
寶寶為什麼要防曬
概述
一個人皮膚的老化速度在18歲以前就已決定,而兒童時期是特別易受日曬的時候,因為他們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約為大人的3倍。尤其是夏日裡,父母會經常帶他們去海邊沙灘、游泳池,但是沙子和水會對紫外線反射40-60%,甚至能穿透到水中90厘米左右。
抵擋紫外線的能力差
寶寶的皮膚抵擋紫外線的能力差人體皮膚是依靠皮膚色素來抵抗紫外線的,寶寶的皮膚尚未發育完全,抵抗紫外線的色素層要比大人薄得多,很容易讓紫外線穿透而發生
曬傷、過敏及皮膚夏令水泡病等。
活動時間長
寶寶戶外活動時間長:寶寶喜歡在戶外玩耍,據統計,照在孩子身上的紫外線是成人的3倍多,如果沒有做好防曬措施會導致寶寶的皮膚受到紫外線的傷害。
餵養須知
一、保暖:剛出生的新生兒對寒冷刺激很敏感,所以必須積極注意保暖。在換尿布、沐浴時動作都應輕柔、迅速。用於保暖的被要適量,不要將新生兒包得太緊、太多,尤其是夏天,易發生
脫水熱。
二、餵養:
(1)一般出生後6小時就可餵糖水或溫開水10~20毫升。
(2)12小時開始餵稀釋的奶水,24小時開始母乳餵養,每隔2~3小時哺乳1次,每次15~ 20分鐘。吸吮能力弱者,可適當延長哺乳時間。
(3)若無母乳可用稀釋一倍的牛乳加少許糖。若用全脂奶粉則應按1∶8的重量比例配製,即50克奶粉加入400毫升水,餵時再往此奶中加入一半水。
(4)每次哺乳前,母親均應洗手,用濕毛巾擦淨乳頭。
(5)
人工餵養的奶瓶、奶頭均應煮沸消毒。餵奶時嬰兒頭稍抬高,餵奶後將新生兒抱起,輕拍其背部,使吸奶時咽下的空氣排出。
(6)餵奶後不要立即更換尿布,以免引起嘔吐。
三、注意大便的性狀:
(1)換尿布時要注意大便的性狀,消化不良時大便呈黃色或綠色稀便,並且大便次數增多。
(2)奶中糖多時大便泡沫多,有酸味。
(3)奶中水少時大便呈塊狀,糞臭味較濃。
(4)奶量不足時大便呈綠色,每次大便量少次數多。
(5)腸道感染時大便呈水樣或帶粘液,腥臭大便次數增多。
四、注意口腔衛生:餵養時奶瓶、奶頭要乾淨,以防口腔感染。若發現舌或兩頰黏膜有奶樣白膜,不要擦去,應塗0.5%
甲紫或撒入
冰硼散。
五、新生兒沐浴
(1)正常新生兒8~12小時即可沐浴。沐浴時室溫要在28℃左右,水溫要在37℃。先用大毛巾或大尿布包好腹部及下肢,用左手拇指和中指壓住雙耳,以免水流入耳內,發生感染。右手將乾淨的毛巾濕透,輕輕擦臉,然後用香皂洗頭、頸部及上肢,用水沖洗後擦乾,再用大毛巾或大尿布包好上肢及胸部,清洗下肢。
(2)清洗時要注意腹股溝及臀部,適當多用些香皂,沖洗後擦乾,之後可給新生兒撒痱子粉並蓋好被。撒時用左手蓋住新生兒臉部,以免把粉撒入小兒眼、鼻、口內,右手將粉撒於頸下、頸後、腋下、
腹股溝、背、臀部,皺褶處應多撒些痱子粉,以防皮膚糜爛,然後包好,如眼睛發紅可塗
金黴素眼膏,臀部發紅可塗
紫草油。
護理七忌
一些年輕的父母,由於缺乏護理初生嬰兒的經驗,餵養上往往不得要領,因此,常常使嬰兒不能很好地吃奶和睡覺,影響嬰兒的健康成長。初生嬰兒護理應注意7點:
1、注意定時餵奶。有的母親每當嬰兒一哭,就用
奶頭去安撫。這樣會造成嬰兒消化系統功能紊亂,有損嬰兒身體健康。
2、注意捆裹鬆緊適度。我國許多地方都有捆裹嬰兒的習慣,這對嬰兒的生長發育十分不利。剛出生的嬰兒,各部位器官發育很快,特別是骨骼生長更快。長時間捆裹嬰兒,勢必阻礙嬰兒體內血液的流通及骨骼的正常生長。科學的方法是:每天定時解開包裹,讓嬰兒的四肢得到充分的自由活動,使體內的血液循環通暢。
3、不要讓嬰兒睡一個固定的位置,甚至睡一個固定的姿式,不要形成扁平頭。避免扁平頭的方法很簡單,只要讓嬰兒經常變換睡覺的姿式就行了。即每隔1~2天,讓嬰兒由左側臥改為右側臥,然後再改為左側臥或仰臥。
4、烘
尿布、烘嬰兒包裹切忌離火太近,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5、忌受驚嚇。在嬰兒身旁或較近處,不要燃放爆竹之類的東西,也不要撞擊物體或大聲喊叫。
6、寒冬季節,忌在門口換嬰兒包裹,以免嬰兒著涼生病。
7、忌將嬰兒捂蓋太嚴。有些家長惟恐嬰兒受冷,將嬰兒用小褥子包得嚴嚴的,其實,這對嬰兒健康成長並不好。
餵奶誤區
母乳是嬰兒最理想、最合適的天然食物,然而有些婦嬰因種種原因不能以
母乳餵養,必須代之以牛奶。如不注意,也有可能步入餵牛奶的誤區。
誤區之一
所謂過濃牛奶,是指多加奶粉少加水,或者是唯恐鮮牛奶太淡,在其中加入奶粉,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其實,牛奶的濃度應與小兒年齡成正比,其濃度要按月齡逐漸遞增。過濃,牛奶營養成分濃度升高,超過了嬰幼兒的胃腸道消化吸收限度,不但消化不了,還可能損傷消化器官,於是就會出現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其體重非但不能增加,甚至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所以餵養嬰幼兒應視奶粉(或牛奶)質量、孩子的年齡來決定加水多少。
誤區之二
牛奶加糖的目的,是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給的熱量,但加糖必須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蔗糖5~8克,過多加糖對嬰兒的生長發育有弊無利。過多的糖進入嬰兒體內,會將水分瀦留在身體內,結果肌肉和皮下組織變得鬆軟無力。這樣的嬰兒看起來很胖,但身體抵抗力卻很差,醫學上稱之為泥膏形體形。過多的糖貯存在體內,還成為齲齒、近視、動脈硬化等疾病的危險因素。糖過多影響食慾也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誤區之三
煉乳是一種奶製品,是將
鮮牛奶蒸發至原容量的2/5,再加入4%的糖裝罐製成的。把煉乳作為有營養價值的
代乳品用來餵養嬰兒是不科學的。內中的道理,一則由於煉乳太甜,必須加5~8倍的水來稀釋,以使糖的濃度和甜味下降,可是當甜味等符合要求時,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卻比鮮牛奶減少了一半,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如果長期以煉乳為主食餵養嬰兒,勢必造成嬰兒體重不增面色蒼白,平時容易生病,同時還會出現多種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症;二則,如果在煉乳中少加水,使蛋白質和脂肪的濃度接近牛奶水平,那么糖的含量就會偏高,用這樣的甜煉乳餵養嬰兒又常常會引起孩子腹瀉;三則,過甜會使小兒胃口不好,而一旦小兒習慣於甜味又會給以後輔食的添加帶來困難。因此,不宜用
煉乳餵養嬰兒。
誤區之四
優酪乳雖是一種有助於消化的
保健飲料,但不能隨意用來餵養嬰兒。這是因為,優酪乳中的
乳酸菌雖能抑制和消滅很多病原菌,但同時亦破壞了對人體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長條件,還會影響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腸炎的嬰幼兒及
早產兒,如果給他們喝過多的優酪乳,可能會引起嘔吐和壞疽性腸炎。
疾病預防
寶寶缺鋅
小兒缺鋅的主要表現是厭食或食慾不好,嗜食異物(包括土塊、煤渣、火柴頭等),貧血,生長發育遲緩,容易反覆發生
呼吸道感染等。如出現上述異常表現,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去診治。
在家庭飲食中,如果能合理搭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一般不會導致缺鋅。
母乳餵養的嬰兒,一般不需要
補鋅。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海產品中牡蠣、魚類含鋅量較高;動物性食物中瘦肉、豬肝、
雞肉、牛肉等也含一定量的鋅。另外,豆類、堅果等都是補鋅的好食品。如果能經常給小兒增加含鋅量高的食品,一般不會發生
缺鋅。如缺鋅的話,可服用新稀寶片等。另外,據報導,德國的醫務工作者發現,能夠使菜餚鮮美、提高人們食慾的味素,竟是引起缺鋅的禍首之一,並提醒哺乳期的母親和嬰幼兒應儘量減少味素的攝入量。
夏季熱
夏季熱是嬰幼兒時期的一種特有疾病。發病季節多集中在6-8月份,與氣候有密切關係。在秋涼以後,寶寶的症狀大多自行消退。夏季熱表現為
長期發熱,口渴
多尿,出汗不暢。有的患兒會連續幾年發病症狀較上一年稍輕,病程也較短。你可以:讓寶寶多喝一些淡鹽涼開水,
綠豆湯,
西瓜汁等。
腹瀉腹痛
吃
母乳的寶寶要繼續哺乳,吃奶粉的寶寶每次量可以減少1三分之一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已經加輔食的寶寶的,適當減少食物數量。寶寶若在短期內“消瘦”, 皮膚“發蔫”、哭而無淚,說明已經引起脫水,應及時將寶寶送到醫院治療。切勿擅自濫用抗生素。
寶寶腹痛時不能擅自給寶寶服止痛藥,應服從醫生的治療。在弄清寶寶腹痛、腹瀉的原因之前,父母切忌用力揉搓寶寶的腹部,可用溫熱的手掌覆蓋疼痛的部位來緩解不適。
厭食
1.少給寶寶吃零食,定時進餐,吃飯時保持安靜,心情愉快。
2.要提供營養均衡的膳食,預防
營養性貧血、佝僂病的發生。
3.服藥時改變方法,如抗生素飯後服用,可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最好服用新稀寶片等無胃腸刺激的蛋白鋅,從而增進寶寶的食慾。
夜啼
寶寶夜晚哭鬧時,媽媽不要“喔。。。。。。喔地又晃又顫,比寶寶鬧得還歡,這會讓寶寶更難以安靜下來,哭的更凶;而應該保持室內安靜,不要逗他,過不了多久寶寶就會自然入睡
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指寶寶吃了某種食物會引起過敏,出現濕疹,蕁麻疹(在皮膚上出現
風團塊)寶寶的過敏症狀會通過皮膚首先反應出來。因此,寶寶初次吃螃蟹、
毛豆等易致敏食物時,父母要留意觀察其皮膚上是否出現紅斑或風團塊,以判斷寶寶是否對該種食物過敏。
最常見引起過敏的食物是異種蛋白質食物,如螃蟹,大蝦,魚類、動物內臟、雞蛋(尤其是蛋清)等。有些寶寶某些蔬菜也過敏,比如
扁豆、毛豆,黃豆等豆類和菌藻類(如蘑菇、木耳、竹筍等)有些香味菜如香菜、韭菜、
芹菜等也會引起過敏。
發燒
寶寶發燒的原因很多,一般來說,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外部原因。
寶寶受到外在氣溫變化的影響,比如天熱多穿了衣服,喝水也比較少,房子裡空氣不流通,這幾個原因都會給寶寶健康造成影響。
第二:內在因素。
內在因素主要是寶寶身體有異樣,比如感冒、生病等其他疾病,一般生病了很容易就發燒了。
第三:其他原因。
發燒是寶寶疾病的症狀之一,父母們千萬不要著急,首先要安定自己的情緒,找到可能的原因,寶寶也不是那么的脆弱,發燒也不是全部。寶寶發燒對醫生來說,更關心的是疾病的發展進程,而不是發燒本身。只要能找到造成發燒的病因,那么治癒起來是非常快速的,因此父母們不要僅僅關心寶寶是否退燒,而應該把疾病的根源找到並治好才是根本。如果及時的發現了病因,對症治療,是能完全治癒的。
防節日病
飲料不可多喝
愛喝飲料是小兒天生,平日裡,媽媽會限制一下,可到了春節,合家團聚,周圍都是親人,媽媽也就管不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疼愛有加。飲用過多的飲料,會傷害小兒的胃口,含有
咖啡因的飲料會影響孩子的睡眠。在冬季,喝過涼的飲料,會使孩子
胃黏膜受到寒冷刺激,
血管收縮,導致消化不良性腹瀉。
不要吃疊食積食
生活好了,節日孩子大吃大喝的少了,但因為吃的東西雜,吃疊食和
積食導致
消化功能紊亂還是有的,容易引起疊食,如紅薯和花生,紅薯和雞蛋,冷熱食物混合吃,尤其是先吃熱食後吃冷食,更容易造成胃內"打架"。吃過多油膩的食物後腹部受涼,也是導致胃腸功能失調的誘因。
睡眠不足,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就難以抵禦自然界中病原菌的侵襲,就會使罹患疾病的機會大大加大,消化功能也下降,食欲不振,還可出現頭痛,腹痛。嚴重睡眠不足就像患了大病一樣。節日孩子缺覺是很常見的事情,父母要加以注意。
難以預料的鞭炮傷
允許燃放鞭炮的城市和鄉村,幾乎無一例外要發生一起,甚至幾起鞭炮傷事件。要讓孩子遠離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