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便

胎便

胎便是嬰兒在母體內就已經形成的糞便。懷孕20周以上,在胎兒腸道中便存在有胎便,胎便是新生兒最早的腸道分泌產物,形態黏稠。

胎便85%~95%為混合著腸壁上皮細胞、胎毛、胎脂、膽汁黏液及所吞咽羊水中的部分固體成分。它的顏色為墨綠色,愈靠近預產期,胎便量就愈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胎便
  • 外文名:Meconium
  • 顏色:墨綠色
  • 出現時間:懷孕20周以上
胎便,胎便吸入症候群,簡介,發生原因,症狀和危險性,如何預防吸入胎便,

胎便

正常新生兒多數於12小時內開始排便,胎便總量約100至200克,如24小時不見胎便排出,應注意檢查有無消化道畸形。如乳汁供應充分,胎便2至4天排完即轉變為正常新生兒大便,由深綠色轉為黃色。
胎便
胎便當中含有較多的膽紅素,儘快排出,可減少新生兒腸肝生理性循環對胎便中膽紅素的再吸收,減輕肝臟對膽紅素的代謝負擔,從而達到使新生兒黃疸程度減輕、持續時間縮短的良好效果。

胎便吸入症候群

簡介

“胎便吸入症候群”是指胎兒在出生時,新生兒吸入染有胎便的羊水所致。新生兒因氣管內吸入胎便,而引起氣管和肺泡中發炎及其它合併症(如呼吸道阻塞、呼吸窘迫、肺高壓、氣胸肺氣腫、肺泡擴張不全等)。但因為在懷孕34周前的羊水中較少發現胎便,因此“胎便吸入症候群”多影響足月甚至過期妊娠的新生寶寶。
過去的醫學界對於胎便吸入的現象多習以為常,認為這是在胎兒出生時刻才會發生的現象,並認為只要在胎兒剛產下未發出哭聲之前,將其咽喉及口鼻腔內的羊水及胎便分泌物等抽吸乾淨,甚至在必要時深入新生兒氣管,把其內的胎便抽吸乾淨,即可有效預防胎便吸入。

發生原因

當胎兒在媽媽子宮內發生胎兒缺氧性窘迫時,會增加腸道的蠕動,同時促使肛門肌肉變得鬆弛,胎便就會提前排解出來,混入羊水之中。而胎兒可能在母體內或出生時將胎便吸入肺部,造成所謂的“胎便吸入症候群”。
根據研究,胎兒在子宮內排胎便的可能原因包括:
1 過期妊娠造成胎盤、臍帶功能不全。
2 提早破水或是其它病因造成子宮內感染(如羊膜腔發炎)。
3 子宮收縮過急過強、急產
4 孕婦本身有其它疾病等等,導致胎兒缺氧,以致排出胎便。
在已開發國家中,,約有8%~25%的懷孕34周以上的孕婦的羊水中會混有胎便,其中又有約10%可能發生“胎便吸入症候群”。至於開發中國家的比例則更加高些,男嬰或女嬰所占的比例差不多。一旦新生兒有嚴重的間質性肺部疾病或持續性肺部高壓,死亡率即高達20%。

症狀和危險性

在待產過程中,一旦破水後,若羊水呈黃綠色或墨綠色,就應該要有胎兒可能已吸入胎便的警覺。而在胎兒出生時,若見皮膚、臍帶或指甲被染成黃色,且之後嬰兒會有缺氧、呼吸困難、嘴唇發紺並有呻吟聲、胸凹性呼吸急促、肺部聽診呈現囉音、活動力及張力較差等症狀時,多半要懷疑已有胎便吸入。
輕微者在產後24~72小時呼吸情形會有所改善。但若不幸有併發症,所吸入的胎便就會阻塞氣管、使呼吸道的阻力增加,並導致持續性肺部高壓以及肺外血流有分流現象。更嚴重的會引起肺部塌陷、肺泡破裂,而造成氣胸縱膈腔積氣,寶寶會因身體極度缺氧而有生命危險。

如何預防吸入胎便

不是所有的胎便吸入都是可以避免的,然而準媽媽還是可以有所作為,以降低胎兒吸入胎便的可能性的,例如:
1 儘量避免超過預產期太久。
2 避免藥物濫用
3 減低尼古丁咖啡因的攝取。
4 產前有感染時應儘早以抗生素控制。
5 孕婦原有慢性疾病仍應持續控制穩定。
6 在必要時給予子宮鬆弛藥物,以預防急產所造成的胎兒急性缺氧。
7 一旦發生胎兒窘迫,又無法用前述方式加以改善時,倘若估計不易在短時間內自然生產,應予考慮剖腹生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