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肩膀戲
- 又名:肩頭坪
- 出處:《沙縣誌》
- 定義: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
簡介,詳細介紹,藝術特點,主要劇目,保護及傳承,傳承,榮譽,
簡介
肩膀戲保存較完整的是沙縣,在連江、琅歧也有遺存。肩膀戲在沙縣流行已有百餘年歷史,文字記載見於清末。它是從古代民間迎神賽會妝檯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原先由孩童裝扮歷史人物,站在台閣上,由人們抬著遊行,後來又融合民間音樂、鑼鼓、排練簡單的故事情節,作簡單的戲劇表演。由於在台閣上表演,行動很受限制,後來就走下台閣,在廣場上演出。又因觀眾擁擠,看不到小演員表演,於是就由抬台閣的人,肩托小演員表演,從而,逐漸演變為今天的“肩膀戲”。肩膀戲需在肩上演,體 重不能太重,一般以7至10歲的兒童扮演。表演上是由小演員與肩承人像“雙簧”一樣,配合默契,因此很難表現人物眾多,場面龐雜的大戲、武戲。表演時,動作較單純、樸素,表現力較差。
詳細介紹
第一好玩人疊人,第二好玩打死人,
第三好玩迎大神。
這是流傳在夏茂的一首歌謠。長期以來,人們對第一句多有費解,以致誤解,乃至曲解為淫穢之事。具考證,這是夏茂人到沙縣城關遊玩後,回夏茂與人訴說的感受。“人疊人”是說肩膀戲,它跟第二句的舞獅子,第三句的迎佛是構成並列關係的,都是講沙縣明間文化娛樂活動。至於打死人,怎么理解為舞獅子,或是真指某一次的打死人,還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肩膀戲是翻譯後的國語,沙縣原話是肩子頭棚。肩子頭,就是肩膀,棚就是平台,此指戲台。那么肩子頭棚就是以肩膀為戲台的戲。意譯成國語就是肩膀戲了。
肩膀戲也確實是好玩的,它與其他戲種迥然不同,在全國其他地方也沒有,這是獨樹一幟的戲。我看過演雙簧,兩個演員同騎在一條凳子上,一前一後,一個做動作,一個發聲音,合二而一,配合默契,引人發笑。我也看過聞名全球的泉州木偶和傀儡,木偶是演員站在幕後台下,把木偶托在手上,舉出舞台,用手指操作演出。而傀儡則是演員站在幕後台上,用線吊下傀儡,抽動演出。傀儡雖比木偶大些,但體形都很小,都是藝術品。肩膀戲是不同於木偶戲和傀儡戲,更不同於雙簧,上下演員都是真人。一個在上,一個在下;一個出上半身,一個出下半身。出上半身的是國小低年段年齡的兒童,他站在出下半身的大人演員的肩膀上。兩隻小腿緊緊夾住大演員的頭頸,而大演員也舉起雙手,向後握住小演員的兩條腿脖子,以做固定。小演員則可任意演唱表演,指手而不畫腳。大演員則在下隨戲走台,或左或右,或前或後,或高或低。上下配合得當,令人稱奇,非常動人。
過去小演員都是男童,表演女角也是男拌女裝。封建觀念已經破除,移風易俗,女童也可站在男人的肩膀上,不以為衰。
肩膀戲演唱的都是《南詞曲》和《西皮台》等沙縣民間打擊樂。《南詞曲》有南詞頭、正韻、北調、南詞等調;《西皮台》更豐富,有上小樓、新八板、謝水仙、新金中漢、延平板、老金中漢、露台串、老八板、西皮串。演的故事有《花子過關》、《補缸》、《姑嫂打漁》。樂師們演奏的樂譜,不是簡譜,更不是五線譜,而是古老的起源於隋唐的工尺譜。工尺譜的“上(‘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分別記寫七聲,常用板眼“、”、“×”、“□”“·”、“○”、“┕”、“△”記號表示。它的調號以上字調(降B)、尺字調(C)、小工調(D)、凡字調(降E)、六字調(F)、五字調(正宮調G)、乙字調(A)等為標記,其中以小工調、正宮調、尺字調、乙字調最常用。每台戲都有三四組到五六組的演員,再配上鼓樂隊,和備用的替換大演員,隊伍有一定的規模,非常熱鬧。
肩膀戲是流動的舞台,到處都可以走動。小時候,在正月里看肩膀戲,從直巷頭看到廟門,又從廟門看到南門,再到府前,然後到西門兜。每演一場,都有新鮮感,都有新的收穫,並無重複之嫌,那是從出發到結束,整夜地看到底的。即便在路上,也是鼓樂喧天,鞭炮齊鳴,我們並不感到乏味。小演員這時則叉開雙腿騎坐在大演員的肩膀上,抱頭休息,大演員則從胸前抓住小演員的雙腿,悠哉悠哉,任意交談。我們卻魚貫地尾隨在黑壓壓的隊伍後面,自然成為拉拉隊,成為基本觀眾。
肩膀戲是活動的廣場文化,它不須事先搭台,也沒有戲台的朝向。四圍的觀眾都可以觀看,不存在背向問題,都可一覽無餘。肩膀戲也是放大了的高蹺,觀眾即使在遠處,小演員也不會被前面的觀眾遮住,照樣地在高高的汽燈下看戲聽戲。
藝術特點
演員中的成年人必須身強力壯,全身穿白,腳登草鞋,肩墊白毛巾,肩托小演員;並且要熟練生旦的科步動作,和諧地配合小演員表演。小演員也有行當分工,一般分小生,小旦、小丑,號稱“三小”。演出時,下身不動,只用兩手和上身做各種舞蹈表演。小演員不能太大,多是些七八歲到十歲的小孩。許多小演員成年後,轉行改演與之藝術相近的南詞或土京戲。
肩膀戲的角色不多,只能演些生活小戲,如《小放牛》、《打花鼓》、《小補缸》等。後來也從南詞、土京戲中吸收了一些劇目,如《大名府》、《轅門斬子》、《四郎探母》等。由於它是由小演員和成年人配合表演的一種藝術,很難表現人物眾多、排場龐雜的大戲和武戲,這就給它繼續提高和發展,帶來局限。這種戲曲形式只活動於沙縣城郊,其他地方很少流傳,劇目也不多。
肩膀戲唱腔多為民間曲調,經常用的有〔花鼓調〕、〔補缸調〕、〔小放牛〕等。後來也吸收南詞和土京戲的音樂曲調,如〔南詞北調〕、〔二簧〕、〔西皮〕等,使音樂唱腔豐富一些。伴奏樂器有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笙、笛等;打擊樂有硬鼓、大鑼、小鑼、大鈸、二鈸、木魚、打板等,鑼鼓經與京劇近似。
主要劇目
肩膀戲主要劇目有《花子過關》、《小放牛》、《補缸》、《四郎探母》、《平貴別窖》等。
沙縣肩膀戲主要劇目簡介:
《小放牛》以對唱的形式,描述了牧童在放牛時向心愛的姑娘表達愛慕時的情景。
《補缸》演繹一補缸師傅為一俊俏的大嫂補缸,心猿意馬,有意將缸敲破,引發糾葛,補缸師傅信守諾言,照價賠償,博得大嫂歡心。
保護及傳承
傳承
2001年元月23日下午(除夕),沙縣肩膀戲劇團參加了在澳門議事亭前地廣場隆重舉行的“萬家喜慶賀蛇
年”的開幕式表演,澳門特別行政區長官何厚鏵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演出。當地記者在專題報導中寫到:“對本地居民來說,肩膀戲是較為少見的文藝節目,約五六歲的小孩站在壯漢的肩上,穿著戲服邊唱邊舞,在悠揚的樂曲中演戲,是一種高難度的特別戲種。”同年下半年,沙縣肩膀戲劇團又帶著《豬八戒巡山》等新劇目,參加了中國第五屆民間藝術節,榮獲了金獎殊榮。
在這齣《豬八戒巡山》中,這些看起來不過三、五歲的小演員站在大人肩上邊唱邊舞,把唐僧師徒演得聲情並茂、維妙維肖。 記者一打聽,好傢夥,這些小演員竟然清一色娘子軍。( 怕不怕呀?不怕。為什麼不怕?因為我們勇敢)這些勇敢的小傢伙來自沙縣肩膀戲幼稚園、肩膀戲藝術團演員培訓中心,這個頑皮的“猴哥”從進幼稚園至今已經學了三年了。沙縣肩膀戲起源於清朝未年,演出時,站在大人肩膀上的小孩負責唱腔和手部、頭部動作,大人負責台位變換和腳部動作,上下兩人配合必須默契。肩膀戲早先採用民間流行的小調打花鼓演唱,戲路越來越寬廣,南詞、京劇、越劇、黃梅戲均可表演。( 沙縣肩膀戲幼稚園老師 饒文蘭 小朋友站在大人肩上要有一定難度,要靠技巧,他們要有舞蹈功底,再培訓站肩膀,學戲曲、現代戲等) 這位老師告訴記者,肩膀戲的最大局限就是年齡問題,這些孩子一旦上了國小就不能再演肩膀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