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
廣場文化的主要載體是各種含有文化與審美意味的
藝術性活動。
所謂
廣場文化,主要指在廣場舉行的以滿足廣大民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為目的的文化藝術活動。廣場和文化應該是互為一體,廣場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廣場的內涵,廣場給文化提供了舞台和空間,文化給廣場提升了人氣和品位。“廣場文化”體現著城市顯著的特徵——“文化、人群與活動”。
“廣場文化”作為一個名詞來講是新時代的產物,即便是在權威的辭書——《辭海》中也難覓它的蹤影,但若作為一種現象來講,廣場文化又有著十分悠遠的歷史。不過,現代意義上的“廣場文化”與過去已有了很大區別。確切地講,廣場文化包含著兩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廣場建築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另一方面則是指在廣場上開展的文藝、講演、科普、醫療、體育、慶典等活動體現出的文化,我們通常所說的廣場文化就是專指後者。
興起
隨著
城市建設的發展,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城市廣場的建立,廣場文化應運而生,並在不斷發展。
1997年以來,地方政府貫徹“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搞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對精神文明建設也高度重視,各地政府開始紛紛興建能體現自身特色的文化廣場,投入大量資金,在最好的區域開闢為市民提供休閒娛樂的公共空間,盡力為廣大人民民眾創造條件來開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文化部門也十分注重廣場文化的引導與培育,組織形式多樣的廣場活動,以此保障城鄉人民民眾的文化利益,使更多的民眾都能享受到豐富多樣的文化生活。
隨著我國
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隨著城市建設的擴大和功能的完善,同時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提升,各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廣大人民民眾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們對文化娛樂生活的要求也隨之提升,新建的廣場如雨後春筍般呈現在各個城市,並成為現化城市的標誌與文化象徵。這些新建廣場其特點是規模大,環境美,功能多。如有的市廣場不僅環境美,而且建有萬餘平方米的花崗岩硬質廣場,並建有大型的表演舞台和大型電子螢幕,兩面還建有幾萬平方米的綠地,廣場上還設有超大型電子螢幕,每天播出從中央到地方的新聞、專題、公告、影視作品等。廣場的建立興起了廣場文化,2003年起,廣場文化這一新的名詞開始被普遍使用。
為什麼這幾年廣場文化迅速興起?究其原因:一是城市的發展注意人性化和協調性,城市建設主動留出空間和綠地,供人們活動和休閒,這從客觀上為廣場文化提供了物質條件。二是一個城市的形象不僅僅是經濟發達,更要看文化內涵和市民素質,而廣場文化不僅僅是城市的視窗,更是城市的標誌和品位,因此各級領導都十分重視廣場文化建設。三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人們不僅僅滿足於溫飽,更要求娛樂和休閒。四是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素質日益提高,特別是離退休人員文化水平較高而且有一技之長,這為廣場文化的興旺增加了新鮮血液和新的動力,他們常常成為廣場文化的主力軍。五是城市農民工大量的出現,這個群體白天是辛苦工作,晚上比較輕鬆,因此廣場文化對他們是很有吸引力的。五是現代工作和居住使人與人的交往和交流減少,室內活動增多。而人類自身也需要交流、交往、和信息的交換,所以也需要戶外活動,而這種戶外活動又要是平等的、自由的、無拘束的。廣場文化正好切合了人們心理需要。許多地方文化廣場,每年大型廣場文藝演出達近20多場次,每場廣場演出少則上千人,多則1至2萬人。
特徵
雖然,各地修建的廣場規模不等、風格各異,但總體來講,都體現出了開放、寬容的建築理念。因而,廣場文化的最突出特點就是多元化。在廣場文化活動中,人們根據不同的愛好和需求,自發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活動,既有體育健身,又有藝術表演,既有高雅文化,又有大眾娛樂,人們在廣場文化中自娛自樂,得以陶冶情操、淨化身心!
廣場文化的主要載體是各種含有文化與審美意味的藝術性活動。廣場文化不同於廟會或在大型體育場所、展館舉行的各種文化性活動的地方,就在於它專屬於“廣場”。
首先,公共性是廣場文化最突出的特點。廣場是城市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是政府公益性最能體現的地方,也是城市公共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廣場,作為城市的公共空間,成為市民社交、休閒與受教育的場所,也成為外來旅遊者旅遊與休憩之處。廣場上所進行的任何文化活動,均向公眾開放。這種公共性決定廣場文化必走平民化道路,即使是高水平的文藝演出,也要兼顧到雅俗共賞。同時,公共性又決定了廣場文化的主體是公眾,廣場文化若沒有公眾的廣泛參與就會變得枯燥乾癟。
其次,節慶性是廣場文化的又一特點。廣場的起源就是為了公眾的集會與慶典,這決定了廣場文化必帶有節慶的喧鬧與熱烈的色彩。所以,現在的廣場文化多舉辦各種節慶,包括常設的文化藝術節。有的節慶還從不知名走向知名,從地方走向全國甚至國際。如廣西南寧市的“大地飛歌”國際民歌節,開辦以來就成為了廣場文化中的品牌。又如大連的國際服裝節,就引進了世界大牌的藝術團和國際歌星在本市的廣場上演出,經濟與文化的聯手使得該節聞名遐邇。節慶性決定了廣場文化應具有宏大的氣勢和熱鬧的氣氛。如果沒有節慶所產生的文化魅力,就吸引不了觀眾,形不成氣氛。
再者,廣場文化的主要載體是各種文藝、體育等具有藝術性的活動,各種節慶亦需要藝術活動支持配合,這就使之具有了審美性的特點。這些文化體育活動有的屬較高雅的藝術活動,如廣場交響樂、專業團體的文藝晚會等,具有較強的審美性。即使有的活動是出於自娛自樂,如跳舞健身,也包含一定的審美在內。廣場文化的審美性是寓教於樂的,它對提高公眾的文化素質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廣場文化又成為向公眾進行審美教育的公共課堂。廣場是政府為老百姓提供的一項公共服務設施,其建設也是城市空間構圖的需要,同時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縮影。廣場集中體現了一座城市的風貌、文化內涵和景觀特色,完善了城市的服務功能。
廣場文化的廣泛性、多樣性、靈活性和公益性是它的特殊功能,只要觀眾走入廣場,不需要購買門票,不受座位與時間限制,就可以直接參與觀賞,無須組織發動便有宣傳對象,對表演者而言也最直觀、最接近。只要表演達到高潮時,台上台下即刻就能相互交流,台上表演投入,台下掌聲熱烈,喝彩聲、讚嘆聲、掌聲連成一片,不絕於耳。每晚演出聚集觀眾成千上萬,各類節目老少皆宜,展現了現代社會民眾的文化風采和文明程度。因此,廣場文化也被老百姓親切地稱之為“沒有圍牆的劇院”。廣場文化不同於劇場藝術,廣場文化是以人民民眾的參於為原動力,只有保持它的廣泛性和經常性,才會引發民眾的參與熱情。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性和規律一樣,廣場文化也有其自身的特性和規律,表現在它不僅有廣場的特性還同時兼有文化的特點,因此我們在滿足人民民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的同時,更要正確認識廣場文化的特性:
1、民眾的自發性。在廣場文化活動中,人是主體,但參加廣場活動的人們絕不是靠行政推動,在廣場上,人們可以來,也可以不來;可以參加廣場文化活動,也可以不參加任何活動;可以是活動的參與者,也可以是活動的欣賞者或是旁觀者。總之是人們根據不同的愛好和需求,自願而來,高興而去。除了有組織的演出外,更多的是民眾自發的、自娛自樂式的各種文化活動,集歌舞劇各類節目為一體,融吹拉彈唱多種形式於一爐,人們以自己最喜愛的方式自得其樂,娛悅身心。
2、廣泛的參與性。廣場文化的參與面之廣、觀眾面之大,是任何形式的文化活動難以比擬,人們在這裡既可以是欣賞者,也可以是表演者,在這裡沒有年齡、身份、地位的差別,大家可以輕鬆自在,無拘無束,自由流動,在廣場上感受文化的薰陶,在活動中體會參與的快樂,在表演中尋找著自己的才能,在文藝中展現自我的天地。
3、形式的靈活性。廣場文化活動形式靈活,既可以有業餘、通俗、普及藝術,又可以有專業、高雅、精品藝術;既可以有傳統和現代的舞台演出,也可以有鄉風民俗、民間藝術的廣場民眾表演;既可以是音樂、舞蹈、戲劇,又可以是武術、體操、演講等,總之,形式多樣,不拘一格,百花爭艷。
4、內容的多樣性。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文化需求不斷提高,廣場文化活動內容也越來越豐富,既有謳歌黨和國家的,又有讚美勞動人民創業、創新、創造的;既有反映中小學生的,又有表現軍旅生活的;既有體育健身,又有藝術表演;既有高雅藝術,又有大眾文化,廣場文化已成為當今社會文化的縮影。
5、政府的主導性。廣場文化雖然是開放式的,但絕不是無原則、無組織、無紀律、無導向的。廣場作為政府的一塊有效的文化陣地,政府必須要發揮其的主導作用,保證廣場文化的內容和質量,確保了廣場文化健康、有序發展。以其昂揚向上、健康有益的格調,體現著民眾文化的品位和鮮明的時代特徵。
文化廣場的以上特點,顯示著廣場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因此,我們要站在新世紀的起點上,認真研究廣場文化,正確引導廣場文化,從構建和諧常州的高度,做好廣場文化建設這篇大文章,牢固占領這塊重要的文化陣地,打造我市廣場文化的品牌,不斷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質和城市的文化品位。
相對於文化館、圖書館、劇院、電影院等其他文化場所來說,廣場文化具有突出的特點。首先在於它的包容性。廣場本身具有開放性空間,它既可以有音樂、舞蹈、戲曲、曲藝等各個藝術門類的舞台演出,也可以有老少都能參與的民眾表演,比如扭秧歌、大聯唱等,雅俗共賞,內涵豐厚。人們在這裡既可以是欣賞者,也可以是表演者,在這裡沒有身份、地位的差別,人們可以輕鬆自在、無拘無束,在休閒中感受著文化的薰陶。社區文化、企業文化、家庭文化、鄉土文化等都可以成為廣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在於它的廣泛參與性。由於廣場的公益性、開放性特點,廣場文化的參與面非常廣,觀眾面也非常大,無論老少,無論男女,無論城鄉,都可以參與,這是其他形式的文化活動無法相比的,它可以吸引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興趣愛好的市民參與。
第三則是它的政府主導性。廣場文化是民眾文化的重要陣地之一,對於繁榮社會主義民眾文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廣場文化必須在相關政府、部門的組織、引導之下進行,並納入各級政府文化部門和群藝館、文化館(站)的目標管理。只有有了政府主導,才能保證廣場文化的內容和質量,確保廣場文化健康、有序地發展。
功能
各地在有關部門的組織和引導下,以文化廣場為首的大小多個廣場相繼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白天,人們在這裡賞鴿子,看雕塑,放風箏。夜晚,一夥一夥的歌唱愛好者到這裡自拉自唱,廣場的中心舞台也常有大型綜藝演出。周邊居民茶餘飯後漫步廣場休閒,眾多家離較遠的人還特地“打的”來享用這道“文化大餐”,更有市民將這裡作為招待外地客人的旅遊亮點。有了廣場就有了廣場文化,廣場文化已成為一座城市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民眾既是廣場文化活動的參與者,又是廣場文化活動的組織者,既是演員,又是觀眾。通過參與和觀看演出,在潛移默化之中,人們的精神文化品位得到提高。廣場文化已真正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融入到了人民民眾的日常生活中,迸發出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民眾性文化活動的廣泛開展,使整個社會氛圍變得積極向上、歡樂祥和,也促進了民眾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將廣州的廣場文化建成廣州文化品牌,
廣場的興建,使城市面容得到極大改善,人民民眾有了廣闊的休閒和娛樂空間,社會文化生活也日漸豐富起來。人們在廣場活動中淨化了思想、提高了素質、增進了了解、加強了團結,時至今日,各類城市廣場已成為我們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地,成了都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體現出一個社會較高的文明程度,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誌!廣場——城市的客廳,節慶活動以廣場為載體,廣場業已成為地方文化的表演舞台,這不僅營造了濃厚的城市文化氛圍,我們的城市也在廣場文化的滋潤下愈發變得精神豐厚、氣質華貴。因為文化,這裡風景獨好。
在老百姓的記憶當中,過去的各類文藝表演都在室內,無意中拉大了黨委、政府與老百姓的距離,廣場表演向百姓開放,使百姓能隨意享受文化成果和公共文化服務。
如今,可以說廣場也成了社區文化的不二選擇。廣場文化的內容豐富、形式靈活,跳舞、下棋、唱山歌、玩器樂……許多人都可以在廣場找到自己的所愛,對於推動全民健身、營造社區和諧作用巨大。有人說,廣場文化興起之後,不僅減少了社會矛盾的發生,同時也淨化了社會風氣,提高了市民精神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
廣場文化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設中有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實踐證明,開展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民眾文化活動是提高人民政治思想覺悟和科學文化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
新時期的廣場文化活動遍及城市和鄉村,聯繫著千家萬戶,影響著億萬人民民眾的精神世界,具有煥發人的精神、培養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文化修養的娛樂審美功能和宣傳教育功能。它不但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也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場文化活動在城鄉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是任何其它文化所不能替代的。
以各種含有文化與審美意味的文體活動為載體,通過廣場文化的形式,組織和吸引全民參與,不斷豐富民眾業餘生活,推動和諧文化建設,使人民的生活內容逐漸豐富,提高了城鄉民眾的文明素質。
近年來,各地圍繞廣場文化活動這一載體,精心培育,悉心打造,多層面、多角度、多領域推進民眾性文化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廣場文化建設蓬勃發展,既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又最佳化了城市軟環境,更提升了城市文化形象,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稱讚。
廣場文化同時承載著塑造城市形象,突顯城市特色理念的功能。廣場文化建設,是各地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各地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弘揚先進文化的具體體現,現代化建設進程的一個重要標誌。生機盎然的廣場文化使人民民眾有了廣闊的休閒和娛樂空間,使人們民眾在廣場文化中淨化了思想、提高了素質、增進了了解、加強了團結。廣場文化已經成為各地文化不可忽視的新資源。
意義
廣場文化以其鮮明的時代氣息,繽紛的地方特色,為城市現代文明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為社會文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宣傳主旋律的重要陣地,因此充分發揮廣場文化的各項功能,對於提高市民文化生活質量、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義。
1、思想教育功能。 廣場文化成為寓教於樂的大眾課堂。每當重大的節慶之日,或是重要的紀念日,廣場不僅僅是一個大型聚會活動之地,更是一個良好的大規模的宣傳教育課堂。如慶“國慶”、慶“七一”、慶“八一”建軍節、“環保日”、“電信日”、“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制宣傳月”,或是由市委市政府組織,或是由部門單位等組織、舉辦各類的專場廣場文藝晚會、少兒現場書畫、樂器表演等,將宣傳教育的主題寓於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科普宣傳、書法美術展覽之中,融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教育為一爐,廣大民眾自覺自愿地走進社會教育的大課堂,在喜聞樂見中接受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在啟迪感悟中淨化靈魂。
2、休閒娛樂功能。廣場文化是薈萃民眾文化的開放式大舞台,是市民休閒娛樂交際的開放式大客廳。吹、拉、彈、唱、歌、舞、戲、曲不分藝術門類,無論專業業餘都能登上開放的大舞台。這些民眾演、民眾看的自娛自樂活動,讓民眾獲得一種心靈的慰藉、自我表現的一種滿足和精神上的愉悅。
3、繁榮文化功能。廣場文化是大眾文化的縮影,大眾文化的特點和內容在廣場文化上都可得到體現。廣場以海納百川的容量,歡迎著來自各行各業的文藝創作者及愛好者,無論專業的還是業餘的演員,都得以在這個開放的舞台上盡情展示,進行相互交流、切磋,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等在這裡得到豐富,傳統文化在這裡得到推廣,民眾也在參與中得到先進文化的薰陶。
4、傳播信息功能。 廣場文化成為聯接人與人之間、政府與市民之間的紐帶,很多全市性的重大節慶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等都被安排在廣場進行。同時,廣場文化也是各種信息發布、傳遞和輻射的好頻道,成為商家發布信息的好地方。文化搭台,經貿唱戲,商家為擴大知名度也積極參與到廣場文化中來,實現了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豐富多樣的廣場文化增加了城市的動感與色彩,顯示了城市的文化個性。它集民俗文化、商業文化以及體育文化於一體,開創了政府與民間互動共創的新形式。廣場文化在它的行進過程中越來越顯示出她的功能所在。
首先,廣場文化建設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廣場象一塊磁鐵引來了老人、孩子,引來了男的、女的,引來了很多不同階層、不同層次的人們,人們在閒談、在唱歌、在跳舞、在打球、在練劍……,也有人在觀賞,這裡把人們的一切世事紛爭都拋到了九霄雲外,只有對別人的理解、寬容和忘我的放鬆與快樂,廣場真是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其次,廣場文化豐富了人們的業餘生活。廣場文化使人們從單調的業餘生活中走出來,走向了豐富多彩的、五彩濱紛的廣場世界。
再次,廣場文化陶冶了人民的美好情操。由於廣場敞亮的空間和優美的自然環境,構成了人民民眾生存、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春夏秋冬,廣場都可以成為調節人民民眾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成為市區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廣場文化的連續與持久,又形成了市區良好的審美文化生態。廣場文化作為一種公共的群體行為,它依靠良好的審美文化生態,不僅在展示人民民眾精神文明建設的風貌,更重要的是它的創造作用,因為它可塑造和最佳化市民的群體文化人格,陶冶人們的美好情操,使人們的情緒更加飽滿,心情更加開朗,思想更加向上,相互更加團結,工作更加努力。
先進文化的大課堂
廣場文化的客群多了,文化的形式與內容自然也豐富起來,從單一型、小規模的演出發展到綜合性、整體性、城鄉一體化、制度性、經常性的文化工作,由原來的文藝表演擴展到文化展覽、文化講座、文化培訓、文化諮詢、文化服務、圖書借閱、露天影院等多種文化服務內容,規模擴大了,質量提高了。文化廣場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大課堂,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在這個大課堂上“登台亮相”的不僅有普通市民、專業藝術人才,還有外地遊客和國外文藝團體;上演的不僅有居民自編自演的通俗文藝節目,也有交響樂等高雅藝術。還有各類展覽,如攝影作品、科普圖片展覽,廣大市民實現零距離接觸,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從而提升了市民的自身素質,增添了市民的審美情趣。
發展
城市品位的新視窗
文化廣場獨特的露天開放形式,使之成為一個個視窗,這裡是“沒有圍牆的劇場”、“市民大眾展演舞台”。在這裡,老百姓可以登上文化活動的舞台,從這裡,人們可以感受到市民的精神風貌。廣場文化較好地滿足了廣大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陶冶了人們的情操,提高了人民民眾的文化素質,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開創了新形勢下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局面,對創建文明城市、構築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框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此外,廣場文化強烈的感染力、影響力,可以轉化成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創業活力,凝聚人心、振奮精神,為加快城市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參與熱潮催生文明風尚
增加市民的主人翁意識和倡導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引導廣大市民參與到廣場文化的建設中來,得到了民眾廣泛回響。一些熱衷文化事業的專業人士主動對民眾文化進行輔導,而無論哪個廣場上有活動,也都會吸引許多市民前來參與,廣場文化活動催生出高素質的文藝隊伍、高質量的文藝節目,有力推進了民眾性文藝作品創作水平的提高。
豐富多彩的廣場文化對於提升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提高一個城市的文化層次、滿足人民民眾的文化需求等各個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各個城市中,廣場的興建,使城市面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使廣大市民在鋼筋水泥森林中獲得了相對寬闊的休閒和娛樂空間。雖然各地修建的廣場規模不等、風格各異,但大多都體現出了開闊、包容的特點。在廣場文化活動中,人們根據不同的愛好和需求,自發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活動,既有健身休閒,又有藝術表演,既有高雅文化,又有大眾娛樂,人們在廣場文化中自娛自樂,得以陶冶情操、淨化身心。廣場上精彩紛呈的文化娛樂活動,為市民走出家門、更多與社會接觸提供了機會,增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關愛。廣場文化體現了對真善美的追求,對文明、高尚、和諧的追求,這無疑是對封建迷信和低俗文化現象的一種抵制和否定。
因此可以說,廣場文化適應了時代的發展,以其積極向上、健康有益的格調體現了民眾文化的品位和鮮明的時代特徵。各類城市廣場已成為我們傳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地。豐富多樣的廣場文化增加了城市的動感與色彩,顯示了城市的文化個性。它集民俗文化、商業文化及體育文化於一體,開創了政府與民間互動共創的文化新形式。
思考
廣場文化給市區帶來了一片綠地,給人們的生活增加了新的風采,使人們享受到了這種文化給與的樂趣和實惠,透過廣場看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老百姓快樂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案。
廣場文化是城市大眾文化表現最突出的一種形式,它雖還不成熟,但卻深為人民民眾所喜愛、所接受,它的文化價值、美育價值以及文化產業價值等應加以高度重視與開發,使其真正成為民眾文化的新資源,體現出城市的文化品格。因而在我們讚揚廣場文化的同時也應看到廣場文化建設中的一些問題,有待于思考。
廣場文化在日益紅火的同時也在逐漸完善其管理機制並嘗試市場運作。由於社會影響的擴大,許多企業為擴大知名度也積極參與到廣場文化中來,為活動提供必要的贊助資金,實現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進一步搞好廣場文化,充分發揮廣場文化的審美教育作用,是各地文化部門和民眾文化工作者的首要任務。要不斷提高廣場文化的質量,精心策劃、高效組織、提高組織者和參與者的素質。組織者在廣場文化活動中真正使廣場文化與審美教育完美的結合起來,更好地培養人們正確的審美觀,鑑賞力和創造力,並使受教育者(觀眾)進入審美教育境界,達到提高民眾整體素質的效果。
隨著社會進一步的發展,經濟進一步的擴大,人的素質進一步的提高,如何保持廣場文化良好的態勢,特別是在新的時期、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怎樣更好地打造廣場的品牌、怎樣讓廣場文化更好地構建和諧社會、怎樣更好地提高廣大市民的文化生活質量,是擺在廣大宣傳文化工作者面前新的課題。
廣場文化不是簡單的“廣場+文化”,而是在廣場中體現文化、反映文化、創新文化,同時文化在廣場中要體現廣場的特徵和廣場的功能,讓文化在廣場中得到充分的表現。
為讓廣場文化這一城市名片響起來,亮起來,必須在精心打造廣場文化內涵上下功夫。做到精心策劃、精心組織、精心安排,並著力在五個方面下功夫:
1、把握方向性。每年的廣場文化活動,必須有全局的安排,通盤的考慮,有計畫、有步驟地實施,這樣才能其方向性。根據全年的重大活動和本市的中心工作,首先制定好全年的廣場主題文藝表演實施方案,落實好全年的廣場文藝的任務,並提出具體要求和主體內容。力求主題鮮明,以積極健康、文明向上、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推動民眾文化建設。廣場文化活動雖然是百花齊放,但仍然是有重點,那就是配合黨委、政府的中心開展活動,為建設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和良好的文化氛圍。同時圍繞黨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把需要向民眾宣傳、解釋、知曉及需要聽取廣大民眾反應的有關活動、事情、公告等,讓民眾了解、知情、支持、參與,更好地把握廣場文化和民眾輿論的正確方向。
2、提高感染性。廣場文化活動應緊緊圍繞黨和政府關注的重點、改革發展的難點、民眾關心的熱點,以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向廣大民眾傳達黨委、政府的精神和決策,取得民眾的支持。廣大民眾通過廣場文化活動可以直接感受到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新成果。適時組織文藝工作者,挖掘身邊的典型,自編自演,自娛自樂,用身邊的人和事感染教育民眾,自覺形成創業、創新、創優的良好發展氛圍,讓廣大民眾在觀賞中接受教育和感染。
3、增強參與性。廣場文化活動將堅持貼近實際、貼近民眾、貼近生活,結合各種節日和紀念日,靈活設計活動,吸引民眾廣泛參與,讓民眾真正成為教育的主體,把抽象教育形式變為形象教育。廣場文化應該是開放式互動性的,除了民眾自發的參與廣場文化的同時,我們更是自覺地組織廣場文化活動,吸引廣大的民眾積極參與。民眾在觀賞文化藝術的同時,也更多地融與和參與活動之中,
4、提升鑑賞性。廣場文化走過了一條由自發無序到自覺有序,由零碎鬆散到組織集聚,由一哄而上到提煉篩選的轉變,這其中更蘊含著廣場文化鑑賞性的提升。廣場文化活動改變了行政命令式、灌輸式的宣傳教育,寓教於樂,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如許多精心策劃和舉辦各類廣場文化活動, 就是希望通過活動傳播健康文明的思想、科技知識和生活知識,力求與民眾達到情感上的共鳴,培養人們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養,逐步培養和提高民眾對文化藝術的審美能力,以期用高品味的藝術、用高雅的文化提升市民的藝術鑑賞力,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5、擴大娛樂性。廣場文化的顯著特點就是其參與性和娛樂性,要讓廣大市民在參與廣場文化活動的同時愉悅心身。所有活動將以讓民眾滿意為出發點,儘可能擴大文藝節目的娛樂性,使民眾在欣賞中得以放鬆心情,得到愉悅。
建設
廣場文化隨著城市經濟和文化發展而興起,是民眾文化的重要載體,應該說廣場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已經有了很好的收穫,取得一些經驗,形成一定的特色。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已有的成績,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站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高度不斷加強廣場文化建設,使其達到更高的標準。
1、把握定位,將廣場文化建設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廣場文化建設應與一個城市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相協調,要把廣場建設與整個城市建設規劃結合起來,儘可能多地建設一些環境優美的廣場,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動空間。在建設廣場之時不僅僅是考慮廣場的綠化,更要考慮到廣場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要有一定規模的硬質地面的廣場,同時也要考慮到有適宜表演的舞台,以方便廣場文化活動的開展。宣傳文化部門要對全市廣場文化活動進行策劃,通過精心的組織,周密的安排,加強對廣場文化的正確引導,用健康、優秀的文化占領思想文化陣地,堅決抵制不健康的、封建迷信活動。同時,儘量挖掘和調動地方文化的資源,使得地方文化傳統和文化遺產得到更多的繼承和發揚,並改造成適應新時代需要的文化。真正體現為民眾著想,充分發揮廣場文化功能不斷提高廣大市民的文化素質和藝術鑑賞力,進而提高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
2、面向大眾,形式多樣地發展主題廣場文化。文化是大眾的,發展廣場文化是全社會的責任。政府、社會和部門都應當積極行動,發揮各自的優勢,為廣場文化的發展繁榮做出貢獻,在把握廣場文化的發展方向上,在引導和培育上下功夫。組織開展各類主題示範活動,充分發揮各類專業或業餘文藝工作者特長,利用學校、劇團教師的人才資源,培育和壯大企業、學校、社區業餘文藝團隊,把開展廣場文化活動與藝術培訓輔導工作相結合、與基層單位民眾文化活動相結合、與藝術創作活動相結合,引導廣大民眾由起初的好奇參與而漸漸產生濃厚興趣並且熱愛,使廣場文化在全面提高廣大民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上發揮應有的作用。
3、與時俱進,不斷探索廣場文化建設的新途徑。宣傳文化部門要加強對廣場文化活動的巨觀指導與規範管理,探索廣場文化市場化運作的新途徑,促進廣場文化活動的長遠發展。可以成立廣場文化演出經營服務中心,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加強對廣場文化活動的組織協調、節目內容審查等。同時,要充分發揮廣場文化優勢,擴展活動主辦單位和參與單位,並積極組織和吸引專業、業餘和不同社會群體參與廣場文化演出活動,不斷提高廣場文化的社會參與度。堅持廣場文化社會辦,把大型的廣場文化活動推向社會,讓廣場文化活動走向市場,與企業聯姻,與商家聯合,讓企業為廣場文化注入新的動力。對廣場文化進行市場化運作,使廣場文化發展壯大為一個新興產業,這是廣場文化持續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
廣場文化作為民眾文化活動的重要舞台,需要我們不斷研究。營造良好的廣場文化首先需要明確思路、找準定位。廣場文化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豐富和活躍了民眾文化生活,但也對專業和業餘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廣場文化的組織涉及面廣,內容繁雜,從廣場舞台的搭設到音響燈光的安裝,從演出團隊的組織到活動內容的編排等,都需要一支過得硬的民眾文化工作隊伍。有特色才有發展,有創新才有進步。廣場文化可以實行“官”管民辦、小型分散、特色各異的新路子。廣場文化要堅持“社會化、民眾性、公益型”的方向,強化統籌協調,擴大參與廣場文化活動的社會層面。
營造良好的廣場文化,需要對廣場不斷完善。比如有些廣場配套設施非常缺乏,這需要文化部門按照宜文宜體、宜學宜玩、宜唱宜跳、宜老宜少、宜男宜女的要求,把完善廣場設施功能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首先是完善廣場配套設施。比如設立舞台、化妝間、廁所、綠化帶、報刊閱讀欄、兒童老人活動場等設施。其次是改進廣場設施布局。比如把廣場劃分為文娛區、健身區、休閒區等,儘可能地滿足不同民眾的需求。同時還需要整治廣場及周邊環境,做到有綠化,無污染,交通方便。對於正在規劃的廣場,注重考慮選擇交通便利、民眾容易參與的地段。
營造良好的廣場文化需要廣泛開展活動,最大可能地發揮廣場作用。載體需要活動來體現,發展廣場文化需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廣場文化多形式、廣覆蓋、高頻度地開展起來。首先是廣泛開展民眾性日常文化活動。各個城市可以組織群藝館等相關文化部門的文化幹部積極組織、協調、服務,讓民眾自編自演,自娛自樂,使民眾在參與中得到先進文化的薰陶。二是有計畫開展各類文藝賽事。通過舉辦比賽,鼓勵創作,促進廣場文化活動的提升。同時可以積極組織一些高雅藝術進廣場活動。豐富和發展廣場文化還需要經常開展知識傳播型活動,將各種文化知識以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向民眾傳播,普及知識,擴大文化的覆蓋面,增強廣場文化的滲透力。三是開展廣場文化的理論研究。
廣場文化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部分,它的文化價值、美育價值以及文化產業價值等需要我們不斷研究和挖掘,使其能真正成為城市文化的新資源,體現出城市的個性與文化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