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環境,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力資源,礦產資源,經濟,綜述,農業,工業,社會事業,衛生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人文環境,歷史地位,交通通訊,地方俗語,方言俚語,小吃文化,名勝古蹟,著名人物,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沙縣縣名是因縣治所在地南端有沙源地而得名,別稱沙陽。884年,沙縣治所由沙源地遷往沙溪水北鳳林崗(現沙縣人民政府駐地鳳崗街道)之後,相傳
沙溪流經沙縣城關河段(沙縣縣治在沙溪之北)水中有一條“虬”,即“無角龍”,故此河段又稱虬江、虬溪,沙縣又別稱虬城。
沙縣夏、商時代屬揚州。周朝為七閩地。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轄地。秦屬閩中郡。漢初為閩越國領地。漢昭帝神爵四年(前58年)屬
會稽郡冶縣,漢
建安初(196年)屬
南平縣。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為吳國建安郡南平縣境地。東晉太元四年(379年)改南平縣為
延平縣,同時在延平縣南鄉沙源地設沙戍。東晉義熙中(405~418年)設沙村縣,屬
建安郡。宋、齊建置、隸屬不變。隋廢。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改名為沙縣,隸屬
建州。後併入建安縣。唐永徽六年(665年)又復置,從此縣置至今。
沙縣大曆十二年(777年)屬汀州。五代後漢
乾佑元年(948年)改屬劍州。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為別於蜀之劍州,閩之劍州改稱
南劍州,沙縣隸屬南劍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大德六年(1302年),南劍州分別改為
南劍路、延平路;至正末(1360年)
陳有定據守延平路,沙縣為陳有定轄地。明
洪武元年(1368年),明王朝平陳有定,改延平路為
延平府。清襲明制。元、明、清三朝,沙縣隸屬不變。
沙縣自晉未建縣,歷經宋(劉宋)、齊、梁、陳、隋、唐,皆為蠻荒之地,唐永徽六年(655年)之前,隨設隨廢。
民國初廢除府、州制,民國三年(1914年)實行省、道、縣制,沙縣屬建安道;民國十七年廢道,沙縣直屬福建省。民國二十二年12月14日,“福建事變”中成立的中華共和國人民政府將沙縣劃歸延建省,在延建省政府成立之前,政務由設在福州的閩海省省府兼理。
1934年1月,中華共和國失敗。中國工農紅軍攻克沙縣,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沙縣革命委員會,2月底,紅軍撤離。
紅軍撤離之後,沙縣仍為國民黨統治區。民國二十三年末,福建省設10個行政督察區,沙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四年全省設7個行政督察區,沙縣改屬第二行政督察區。
1949年6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沙縣,成立沙縣人民民主政府,隸屬福建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2月,屬福建省南平專員公署。1970年7月1日改屬福建省三明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撤銷三明地區行政公署,改設三明市,沙縣為三明市轄縣。
行政區劃
1995年,沙縣轄鳳崗鎮、青州鎮、夏茂鎮、高砂鎮、高橋鎮、虬江鄉、琅口鄉、西霞鄉、南陽鄉、鄭湖鄉、大洛鄉、湖源鄉、梨樹鄉、富口鄉、南霞鄉,13個居委會、158個村委會。
2000年,撤銷大洛鄉,設立大洛鎮;撤銷西霞鄉,將其行政區域併入鳳崗鎮;琅口鎮古縣村劃歸鳳崗鎮管轄,區劃調整後,沙縣轄8個鎮、6個鄉。2002年9月,撤銷梨樹鄉,併入夏茂鎮、高橋鎮:梨樹、中堡、月邦、坡後4個村併入夏茂鎮,新橋、池窠、泉水峽3個村併入高橋鎮。2002年底,沙縣轄8鎮5鄉。
2003年8月25日,沙縣鳳崗鎮虬江鄉和琅口鎮撤併整合為鳳崗和虬江兩個街道辦事處:(1)撤銷鳳崗鎮、虬江鄉和琅口鎮,設立鳳崗街道辦事處、虬江街道辦事處。(2)鳳崗街道辦事處轄原鳳崗鎮的城西、府西、春暉、東門、城北、蓮花、石橋7個居委會和大洲、西門、西山、北門、東山、廟門、西霞、村頭、根坑、漈硋、際口、古縣12個村委會,以及原虬江鄉的西郊、三姑、際岩、壟東、井後、水美、龍坑、靈元8個村委會。鳳崗街道辦事處駐城西南路(原鳳崗鎮政府駐地)。(3)虬江街道辦事處轄原鳳崗鎮的城南居委會、水南村委會和原虬江鄉的金泉、墩頭、洋坊、長紅、官南5個村委會,以及原琅口鎮的茅坪、麥元、曹元、鎮頭、茶豐峽、田坑、田口、肖墩、山峰、安坪、後底、琅口、柱源13個村委會。虬江街道辦事處駐洋坊村。
2003年,轄2個街道、6個鎮、4個鄉。
2014年,轄6鎮4鄉2個街道辦事處和2個省級開發區,183個村(居)委。
自然環境
地形地貌
沙縣位於
武夷山脈與
戴雲山脈之間,
沙溪橫貫全境,地勢由兩側向中間傾斜,東南部與西北部屬中山,中部屬低山丘陵。境內的山脈縱橫,丘陵起伏,山間小盆地錯落期間。沙縣中山面積約占全縣山地總面積20%,平均海拔900米左右;低山占30%,海拔高500-800米;高丘陵占40%,海拔高250-500米;低丘陵占10%,海拔50-250米。地形複雜,山巒起伏,為沙縣農業、林業生產提供有利條件。
地質
沙縣岩性主要是:
岩漿岩,
沉積岩,變質岩三大類,代表岩種45種,其中
花崗岩,
流紋岩、
凝灰岩等酸性岩占57.3%;閃長岩、安山岩等中性占3.4%;砂礫岩、粉砂岩、頁岩等沉積岩占20.6%;片岩、變粒岩等變質岩占18.7%。地質構造主要為斷裂構造,但無大規模的區域性斷裂通過,區域構造是穩定的。
氣候
沙縣年平均溫度15.6-19.6℃,極端最低氣溫-7.1℃,極端最高氣溫40.1℃,≥10℃積溫4478—5859.2℃,年平均降水量1510—1840毫米。
水文
沙溪是
閩江重要支流之一,在沙縣境內河流長50多公里,與主山脈大致平行,成由西向東流向。發源於縣境內的東溪、豆士溪、南溪、馬鋪溪是沙溪的支流,與沙溪成直交或近成直交,水流湍急,水量季節性變化大。沙溪流域沙縣段有高砂電站、城關電站和官蟹電站。
據沙縣水文資料記載,原沙溪全年平均水位約104米,年平均流量為283.6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量90.49億立方米,年平均輸沙率35.9公斤/秒,年平均輸沙量113.4噸,年侵蝕模數119噸/平方公里。由於高砂電站、城關電站、官蟹電站的建成,沙縣境內沙溪河水位提高1.10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全縣土地利用現狀構成中,林地面積221.56萬畝,占土地總面積81.38%;耕地面積24.08萬畝,占土地總面積8.84%;茶果園面積9.29萬畝,占土地面積3.41%,水域面積5.48萬畝,占2.01%,交通、居民及工礦用地11.85萬畝,占4.36%。
森林資源
全縣林業用地面積221.56萬畝,有林地204.75萬畝,疏林地0.28萬畝,無林地7.91萬畝,未成林地6.19萬畝,灌木林地2.43萬畝。森林覆蓋率75.9%,綠化程度93.2%,活立木蓄積量117289.4萬立方米,立竹量4796.87萬株。生態公益林面積52.96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40.93萬畝。
水力資源
河流水力資源蘊藏量25.72萬千瓦,已開發裝機容量16.68萬千瓦,年發電量達5.25億千瓦時。
沙縣境區內有水利工程3307處,灌溉面積196800畝,旱澇保收面積190350畝,其中蓄水工程134座,蓄水量5678.24萬m3;灌溉面積62968畝,旱澇保收面積60492畝,引水工程2777處,灌溉面積125713畝,旱澇保收面積122683畝,提水工程86處,灌溉面積8119畝,旱澇保收面積7444畝,防洪治河工程262處,長度91.289km,防洪面積26838畝,噴灌、管灌工程60處,灌溉面積23083畝,水電站工程154座,裝機容184182kw。水資源供需已基本平衡。
礦產資源
沙縣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29種,其中能源礦2種,金屬礦7種,非金屬礦20種。達大型礦床有1處,即琅口鉀長石礦,達中型礦床有2處,即富口高地石灰岩和水南磚瓦粘土,還有小型礦床15處。
經濟
綜述
沙縣是國家南方重點林區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和省良種水果發展基地縣、省農副產品基地縣,福建省竹子重點產區。木材、
筍乾、曬煙、香菇、花奈、菜芋、
板鴨等名特優產品久負盛名,遠銷海內外。2007福建省縣級經濟評價中,被福建省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評定為最具發展潛力的縣份之一。在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中,沙縣重點產業不斷發展,初步形成林業、金屬深加工、生化等工業主導產業。竹業、畜禽業、茶果業和
沙縣小吃業成為農業農村特色經濟,獲得“中國竹蓆之鄉”、“中國小吃之鄉”、“中國小吃文化名城”等榮譽稱號。
沙縣在8個鄉鎮建起了經濟園區,全縣初步形成“兩園八小區”工業發展平台。2008年,沙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1—11月,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實現產值101.75億元,比增38.01%。在2007年福建縣級經濟評價中,縣城經濟綜合實力居全省縣級第17位,被評定為全省最具發展潛力的縣份。農業實施科教結合,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初步形成糧食、鴨業、竹業、食用菌、水果等五大產業化體系;工業已初步建成比較完整的縣級工業框架,形成食品、化工、建材、輕紡四大支柱產業。全縣已建成農副產品批發市場3個,其中金沙市場是閩西北最大的農貿市場,聯結城鄉,輻射全國。第三產業也有長足的發展,信息、運輸、勞務、金融保險等服務業正在興起。沙縣小吃蓬勃發展,遍布全國各地,據不完全統計,全縣外出經營沙縣小吃店已達1.8萬多家,從業人員5萬多人,占農村勞動力的58%,小吃產業年營業額超過35億元,年純收入6億元以上。外向型經濟不斷壯大,先後同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及香港、台灣等地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興辦“三資”企業98家,實際利用外資4869萬美元,投資範圍涉及三次產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體育和城建等社會公益事業迅速發展、先後被評為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文明縣城、全國文化先進縣、省級衛生縣城、省義務教育先進縣。
201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103.52億元,增長14.5%;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財政總收入7.89億元,增長24.1%,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5.04億元,增長30.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1.91億元,增長16.2%;外貿出口1.34億美元,增長28%;按可比口徑實際利用外資3025萬美元,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5億元,增長22.2%;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0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90元,增長11.9%;農民人均純收入7770元,增長9%;城鎮登記失業率2.71%;人口自然增長率5.48‰;完成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和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的減排任務。林產加工、機械製造、生物及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等產業加快集聚太,四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16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5.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8%,實現利稅10.28億元,增長244.9%。第三產業發展提速。出台扶持第三產業發展政策,現代物流第三產業發展提速。業開發區獲批為省級開發區,“陸地港”、新華都物流倉儲中心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陶瓷建材城等項目建成營業,新建汽車4S店5家,三明汽車城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啟動淘金山休閒旅遊度假區、小吃文化城三期工程,完成一批星級酒店建設,策劃打造“夜色金沙”旅遊品牌,遊客接待量、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22%、24%。消費結構升級,商品房、汽車等成為熱點,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擴大。全年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分別增長21.4%、27.9%,農業發展銀行在我縣設立分支機構。現代農業紮實推進。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農林牧漁業總產現代農業紮實推進值增長3.5%。累計流轉土地11.56萬畝,竹業、鴨業、茶果業實現產值14億元,農業“五新”加快進村入戶,5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加快建設,新建10個農業示範基地、7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新增9個無公害農產品、3個綠色食品,新成立3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六大戰役卓有成效。共實施項目262個,253個項目完成或超六大戰役”卓有成效,共完成投資74.45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畫。
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5.9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06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109.94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66.9億元,增長7.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89133元,比上年增長7.3%。一、二、三產比重為14.1:53.4:32.5。居民消費價格一季度同比上漲2.1%,上半年漲1.8%,前三季度漲1.5%;全年累計比上年漲1.6%,其中食品價格上漲3.9%。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6%,比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新增城鎮就業1942人。實現轉移就業3386人。公共財政總收入12.44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9.04億元,同比下降5%;公共財政支出22.08億元,同比下降1.7%,其中地方級稅收收入5.67億元,同比增長13.2%,上劃中央收入3.4億元,同比增長29.6%。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3.01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97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26.15億元,增長7.2%;第三產業增加值76.89億元,增長9.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0716元,比上年增長8.8%。一、二、三產比重為12.9:54.1:33。
農業
沙縣農業歷史上以種植水稻為主,兼有種植小麥、
甘薯、大豆、油菜、茶葉、菸葉、麻、甘蔗等雜糧和經濟作物。
清朝以前,水稻畝產長期停留在50~80公斤的水平上。民國時期開始注意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但因社會動盪,技術水平較低,糧食生產仍無大的發展。民國30年(1941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20.2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61.3%,總產量2250萬公斤,平均畝產112公斤。這種生產水平一直維持到解放前夕。
沙縣解放後至1956年,經過土地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互助合作時期興修一批農田水利工程,改善了生產條件。同時還廣泛推廣“南特號”、“陸財號”等水稻良種,農業生產穩步發展。1956年全縣糧食總產量達4601.7萬公斤,比1950年增長45.7%,平均畝產增加48.6公斤。1950~1956年間種植業總產值年平均遞增率達8.9%。1958年開展的“大躍進”運動,使農業生產遭受重大挫折。所謂“全民辦鋼鐵”、“全民辦交通”占用大量農村勞動力。在“浮誇風”的影響下,縣內形成所謂“放高產衛星”的風氣,常規種植水稻最高畝產報至6680公斤,“移苗並丘”最高畝產報到34170.5公斤,當年全縣“公布”平均畝產達658.5公斤,為實際畝產的4.4倍。受1958年虛假高產的影響,1959年全縣糧食收購量增加421萬公斤,生活上則大辦公共食堂,提倡“放開肚皮吃飯”,生產上則盲目實行“少種高產多收”的方針,全縣糧食播種面積減少3萬餘畝。由於決策錯誤,加上自然災害的影響,糧食總產連年下降。1961年糧食總產量僅有3522.88萬公斤,比1956年下降23.4%,平均畝產減少21.9公斤,種植業產值下降23.7%。1962年,由於貫徹中共中央1960年以後下達的一系列關於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的指示,調整農村生產關係,技術上大力推廣矮桿良種和連作水稻,扭轉了被動局面,1961~1965年,糧食總產量年遞增率達8.8%,糧食畝產從1961年的142.2公斤上升為1965年的193.6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61元增至75元。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至1968年,由於受動亂影響,糧食總產和畝產連年下降,1969年後才恢復到1965年的水平。1971年大面積推廣雙季稻,結束單季稻在沙縣占主要地位的歷史,糧食總產量達7023.18萬公斤,比1970年增長18.3%,畝產增加45.5公斤,種植業總產值增長89.47%。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至94元,比1966年增長25.3%。1972年開始的學大寨、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熱潮,進一步改善了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1975年雜交晚稻在沙縣試種成功並逐步得到推廣,使糧食生產出現新的局面,1979年糧食總產量增至9818.99萬公斤,平均畝產達406.1公斤,實現《農業生產發展綱要》規定的目標。但這一階段在發展糧食生產時忽視了多種經營。這期間開展的“批判資產階級法權”、“大批促大幹”、“割資本主義尾巴”等運動,不同程度地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1978年每個農業勞動力創造的產值僅有766元,比1965年增加51元,年遞增率僅為0.6%;人均純收入97元,比1965年增加22元,年遞增率只有2.0%。
1979年開始,各社隊開始推行各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1982年,全面落實“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技術也有了新的發展。1980年實現單季晚稻雜最佳化。1983年雙季早稻大面積推廣雜優品種,並對全縣近2萬畝中、低產田進行改造。1987年推廣配方施肥等新技術,同年在夏茂實施萬畝“噸糧田”協作攻關工程,促進了糧食的穩產高產。1988年,全縣旱澇保收面積達16.7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77.3%,為1950、1965年的7.5倍和1.9倍;可機耕面積達9.7萬畝。糧食總產達11103.5萬公斤,比1978年增長22.1%,平均畝產增長37.2%,達513.5公斤。在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多種經營也有了較大發展。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達17.21萬畝,為1978年的4.3倍,其中水果7.3萬畝,為1978年的14.3倍。種植業總產值達4598萬元,比1978年增長96.7%,年遞增率達7%。1988年每個農業勞動力創產值1759元,比1978年增加993元,年遞增率達8.7%;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741元,比1978年增加644元,年遞增率達22.5%。1953~1988年,全縣累計向國家提供商品糧68574萬公斤。
2010年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3.5%。累計流轉土地11.56萬畝,竹業、鴨業、茶果業實現產值14億元,農業“五新”加快進村入戶,5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加快建設,新建10個農業示範基地、7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新增9個無公害農產品、3個綠色食品,新成立3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
工業
沙縣解放前的工業基本上為手工業。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為手工造紙和茶葉加工業的鼎盛時期,但廠家均為小規模的手工作坊。民國13年(1924年),縣人潘伊銘集股購置1台23千瓦發電機,創辦電燈有限公司,此為沙縣現代工業的第一個廠家。抗日戰爭期間,沿海一些軍政文教機構遷到沙縣,促進了民智的開發和工業的發展。這一階段縣內的工廠有省營的電廠、煉油廠、征屬第一工廠(紡織廠)、教育用品製造廠等;私營的造紙廠最多時達92家,碾米、磚瓦、製糖、榨油、陶瓷、竹器、草編和印刷等私營工廠、作坊也有近百家。民國35年後,由於受到內遷單位遷回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廠家紛紛倒閉。至1949年,縣內唯一的電廠因機器損壞停止發電,造紙廠僅剩12家。
1950年,縣內工業以私營工業為主,總產值237萬元(1980年價,下同),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5.4%。此後,工業總產值以每年17.1%的速度遞增,1956年完成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時,工業總產值達611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23.8%。1957年即第一個五年計畫的最後一年,工業總產值猛增至1052萬元,比1956年增長了72.2%,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4.7%。當年實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輕工業與重工業比重由上一年的9.9:1變為0.48:1。1958~1962年的第二個五年計畫期間,由於受到“大躍進”、“
浮誇風”、瞎指揮的影響,工業生產畸形發展。1958年提出“全黨動員,全民辦廠,遍地開花”的大辦工業的口號,基本建設投資比1957年猛增6.7倍,全縣中小型工廠多達3190個,其中鋼鐵廠達11個,“土高爐”則隨處可見。當年輕工業與重工業的比例為0.1:1,工業總產值雖然增長了43.6%,達到1521萬元,但經濟效益極差,造出來的機器許多不能使用,煉出來的鋼、鐵雜質很多,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1959、1960年基本建設投資仍成倍增長,1960年達800萬元,為1957年的38倍,造成了各種比例關係的嚴重失調。1961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集中力量發展農業,適當縮小工業生產和基本建設的規模,當年工業總產值比1960年下降55.8%,1962年降為586萬元,經過1963年至1965年三年繼續調整,到1966年,工業總產值恢復到858萬元。從1966至1976年,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干擾,工業發展起伏較大。1967年還出現了21.4%的負增長。1975年實行全面整頓,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了55%。1976年開展所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當年工業總產值增長率降至3.7%,工業總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0%,輕、重工業比例為0.85:1。1978年之後,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以及鄉鎮工業的興起,加快了工業發展速度。1978年至1988年間,工業總產值以19.2%的速度遞增。1980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總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達51%。1988年,全縣工業企業182家,總產值達24731萬元,比1987年增長65%,占工農業總產值的69.9%。工業總產值中,輕、重工業比例為2.1:1,全民所有制企業產值占24.9%,縣辦集體企業產值占18.1%,鄉鎮工業產值占19.7%,村及村以下工業產值占35.3%,中外合資企業產值占2.7%。
1979年之前,企業的競爭意識較差,對產品質量不夠重視。1980年後,企業的競爭意識逐步增強。1985年,工業產品的質量管理和企業的計量定級開始向規範化、科學化發展。截至1988年,全縣有27個工業企業通過計量定級考核驗收,其中沙縣味素廠通過二級計量定級驗收,水輪發電設備廠、製藥廠、化肥廠、酒廠、電木粉廠、大洛水泥廠、香料廠、糧食複製廠、水泥廠、高橋造紙廠等12家企業通過三級計量定級考核。虬鳳牌玉露酒、虬城牌米片乾、虬江牌99%結晶味素、風情牌茉莉浸膏、洛山牌水泥、S牌一級燒結普通磚、白鴿牌勞動保護服、雙輪牌DLE一410×530三角帶齶式硫化機等產品先後被評為福建省優質產品;白鴿牌人造衣箱、格布衣箱、RP勞工雨衣等產品被評為外貿出口“信得過”產品。
1958年後,縣內陸續創辦了一批中央、省、地(市)屬工業企業,其中1969年投產的青州造紙廠規模最大。1978年,縣內中央、省、地(市)屬企業有5個,均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工業產值達7994.7萬元,為縣屬企業工業產值的2.1倍,其中青州造紙廠產值7721.9萬元,占96.6%。1988年,縣內的中央、省、市屬企業10個,其中全民所有制企業5個,工業總產值11437.9萬元,為縣屬企業工業產值的46.2%,其中青州造紙廠產值10014.5萬元,占87.6%。
2010年新開發工業用地4049畝,引進總投資10億元的金煌新能源、總投資8億元的鴻瑞無菌包材等一批重大項目,新投產企業49家。新增2家產值超10億元企業,宏盛塑膠、麥丹集團等企業上市工作有序推進。林產加工、機械製造、生物及食品加工、化工新材料等產業加快集聚,四大主導產業實現產值16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5.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8%,實現利稅10.28億元,增長244.9%。
社會事業
衛生事業
1988年,全縣有醫療衛生機構88個,每千人口有衛生技術人員3.4人,病床2.1張,分別為1950年的56.7倍和21倍。計畫免疫工作提前6年達到部頒標準,1985年被評為全國計畫免疫先進縣。建於府北新區的縣醫院的照片1988年被收入全國100所縣級醫院建設成就展覽。
科技事業
1976年後陸續恢復、建立一批科研機構和學會。至1988年,全縣共有縣級科研機構4個、各學科的學會、協會或研究會25個、鄉鎮科普學會15個、專業研究會30個,初步形成了縣、鄉科技和科技情報網路。1988年,全縣有自然科學技術人員830人,其中獲高級職稱的13人,獲中級職稱的171人。
教育事業
唐武德七年(624年),沙縣開始設官辦的“儒學”。宋朝為沙縣古代教育的鼎盛時期,康熙版《沙縣誌》稱,當時“五步一塾,十步一庠,士以詩書相勸……乘朱輪、曳金紫者不知其凡幾也。”民國版《沙縣誌》記載,沙縣歷代考中進士的有154人,其中宋朝進士129人,占83.8%。宋之後,縣內教育事業漸趨衰落。
清末民初,改儒學、書院為私塾、學校。至民國24年(1935年),全縣有完全國小5所,初級國小19所,在校小學生800餘人。民國27~34年,沿海一批機關、學校內遷沙縣,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民國34年春,全縣有初級中學1所,完全國小16所,初級國小66所,在校國中生259人、小學生6000餘人,另有內遷大學、專科學校、中學等7所。但這一時期縣內6歲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仍接近80%。民國35年後,隨著內遷單位的遷出,縣內教育狀況又回落到民國24年的水平,國小入學率僅有7.4%。
解放後,人民政府大力興辦學校,對勞動人民家庭子女實行“優先入學”、“減免學雜費”等優待辦法。1950年,全縣僅有1所初級中學、33所國小,每萬人中僅有在校國中生6.2人、在校小學生169.4人。1965年,全縣有中學2所、國小310所。兒童入學率提高到84.1%。在“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部門成為重災區,許多教師被打成“牛鬼蛇神”、“臭老九”,正常的教學秩序受到衝擊,雖然隨著人口的增長,學校數和學生數也有增長,但教學質量普遍下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1977年恢復高等院校招生考試制度,教育工作逐漸走上正軌。1979年,福建廣播大學開始在沙縣招生,初步形成包括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在內的比較齊全的教育體系;同年開始調整中等教育結構,至1983年,中等職業教育已形成一定規模;各鄉鎮、各系統普遍成立業餘學校、技術學校等成人教育機構;社會各方面集資興辦教育蔚然成風,改變了以往教育結構單一和只靠教育部門辦學的狀況。
1984年,沙縣成為三明市第一個實現中國小校“一無二有”即“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課桌椅”的縣份,並普及了初等教育。1985年,全縣12~40周歲的少、青、壯年中非文盲率已達89.3%,成為基本無文盲縣。解放前,沙縣籍大學生不上50人,解放後至1988年全縣考取大、中專院校人數達5000餘人。
1988年,全縣有完全中學4所,職業中學5所,初級中學11所,“戴帽”國中1所;中學教職工1125人,其中公辦1061人,民辦64人,中學專任教師中大學本科畢業的有189人,大學專科畢業的385人,中等師範和高中畢業的247人;中學在校生12526人,其中普通高中1943人,職業高中881人,國中9702人。全縣有直屬國小1所,並設17個學區,共有國小319所,其中完全國小163所;國小教職工1418人,其中公辦866人,民辦552人,國小專任教師中中等師範畢業以上的517人,中等專業學校和高中畢業的394人,國中畢業以下的413人;國小在校生25981人,國小“四率”(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普及率)連續5年保持省頒一類標準。全縣有幼稚園224所(班),幼兒教職工318人,其中公辦119人,民辦199人,在園幼兒5536人。全縣電視大學教學班有9個專業班376名學員;參加高等、中等教育自學考試的991人,另有百餘人參加各種形式的函授學習。
1949年~1988年共培養國中以上畢業生54678人,僅1979年以來,全縣考取大專院校和中等專科學校的學生就分別達1437人和2308人。1979~1988年,全縣參加電視大學、函授大學、成人中專和自學考試的學員達1000餘人,各鄉鎮普遍辦起文化技術夜校,1985年成為基本無文盲縣。主要學校有
沙縣第一中學、
沙縣第二中學、
沙縣第三中學、
沙縣第五中學、
沙縣第六中學以及
沙縣金沙高級中學等。
文化事業
民國時期文化設施最盛時僅有1個藏書僅數千冊的民眾教育館和2個閱報欄。1988年全縣文化館(站)、影劇演映機構、廣播電視機構達195個。電影年放映場次1954年僅有206場,1988年達13920場。廣播電視事業從無到有,1988年喇叭入戶率達37%,城鄉共建成衛星地面接收站18座、電視差轉台105座、閉路電視網11座,電視人口覆蓋率達85%。
人文環境
歷史地位
沙縣的歷史地位顯要,其優勢和特點有:
一是
閩學文化的搖籃,據考古研究發現早在20萬年前就已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從地下出土的文物證明
一萬年前人文就更為豐富了。已發現的
新石器時代晚期和
青銅器時代的文化遺址達75處,還有大量的陶片、石斧、石錛、石鏃等生產工具的發現,證實生活在沙溪兩岸密林深處的先民從事著推動社會進步的生產勞動。
二是先賢文化之地,歷史名人眾多。唐代出了一個影響廣東及東南亞一帶的著名高僧
慚愧祖師(俗名潘了拳)。“雛鳳清於老鳳聲”的唐末詩人韓渥曾挈族入閩蟄居沙縣。宋代文教昌盛,出現“五步一塾、十步一癢”的盛況,全縣進士達129人,占歷代進士總數的86%,其中有閩學四賢之一
羅從彥,有首倡在泉州設立專營與外國進行商貿活動機構的陳篝,有以直諫和詩文名聞朝野的京官
陳瓘、
鄧肅。還有謫貶沙縣的國史編修,後復出為相的
李綱。明代三朝元老、戶部尚書
陳山,清廉為政,更為後人稱頌。明宮廷畫家
邊文進的花鳥畫被稱為“禁中三絕”,“宋元後一人”。
三是政治軍事重鎮,自前379年始設軍事機構沙戌起,就一直是閩省的政治軍事重鎮。沙縣初設時,轄地南盡黃田嶺(今
龍巖市界),西及站嶺(今江西省
石城縣界),跨有如今的沙縣、
三明、
永安、
明溪、
清流、
寧化等縣(市)的地域,南唐期間,沙縣轄地曾遠至閩西南的武平縣地。明代,剷平王
鄧茂七占據此地領導了一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成為東南諸省人民反抗封建統治的光輝旗幟。清初,
羅南生擁戴明皇室後裔在夏茂建號反清復明,成為清兵重圍之地。民國時期,沙縣為南北軍閥必爭之地,地方軍閥
盧興邦盤踞沙縣長達10餘年之久,1934年彭德懷和楊尚昆率中國工農紅三軍團在沙縣建立蘇維埃政府。二度進入沙縣,並攻克縣城,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沙縣革命委員會。解放後,沙縣仍然是福建省的政治軍事重鎮,國防科工委的重要基地。1949年6月16日解放,歷屬南平專區、三明專區(地區)、
三明市。
交通通訊
沙縣是閩中重要的交通樞紐,福銀高速公路、長深高速公路、
鷹廈鐵路、
205國道、
304省道、
沙溪河航運、
昌福鐵路和規劃建設中的杭廣高速鐵路、
廈沙高速公路橫貫全境,興建中的
沙縣機場距城區僅5公里,公路、鐵路、水路暢達,交通十分便捷。隨著昌福鐵路、福銀高速公路、廈沙高速、
長深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的相繼動工建設及投用,特別是鷹廈鐵路、昌福鐵路與規劃中的杭廣高速鐵路都在沙縣設立的聯軌站,並與沙縣機場及高速公路無縫對接,實現鐵路、機場、高速公路“三位一體”建設方案的基本確定,成為全國百個福建省四個重點交通運輸樞紐城市之一。郵電通訊發達,已建成6萬多門程控電話和無線通訊等一批電信設施,可直撥全國各大中小城市和世界182個國家和地區。水電設施齊全,城區日供水能力達5.5萬噸,供水普及率達100%,相繼建成了城區3座變電所,完成了供電網改造,率先在全省實現全縣城鄉居民用電同網同價。
地方俗語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造就了沙縣與其他地方又相異區域名俗語。現筆者信手拈來些有關沙縣地名俗語,並對每一條語作了精又簡的詮釋,使讀者朋友能夠細膩體會語句含義。
金沙縣、銀
建甌、銅延平(南平)、鐵邵武:舊時沙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水陸交通方便,吸引眾多商賈雲集於此。比喻沙縣蓋過其他地方,當時被稱為“千家之市”和“金沙縣”。
一沙(沙縣)、二尤(
尤溪)、三清流:指沙縣女人比其他縣的女人更為亮麗。
延平枕(南平枕頭)、貢川席(永安貢川草蓆)、沙縣洋娟(女兒)不用挑:沙縣女孩長得個個漂亮美麗。
夏茂(沙縣一鄉鎮地名)三寶(母豬、花柰、菸葉),勝過糧草:舊時沙縣夏茂農人靠“三寶”養家
湖口。
琅口(沙縣一鄉鎮地名)進城九個彎,燙碗麵食(餛飩)捨不得吞:鄉下人進一次城不容易,買碗餛飩都捨不得吃。
有錢沒錢琅口過年:指琅口人好客。舊時的沙縣縣城在琅口對岸,那時琅口碼頭喧鬧,水陸通衢,桅桿林立,市井繁華,商賈雲集。到了年關,年總是要過的。在許多的“
紅燈區”里,勝利的商賈來到這裡,受到歡迎;失意的商賈,來到這裡,同樣也有下榻的地方,也有舊情人的歡迎。
琅口街道長又長,紅酒雞蛋燉冰糖:指琅口人盛情好客。
沒米下鼎(鍋),不上西霞(沙縣一鄉鎮地名)嶺:舊時窮人再窮,也不願到西霞謀生。傳說古時此地為“南蠻十八寨”之一,行人一過際口,但見兩峰凜然對峙,淒迷野草間,五百多級石階直貫山巔。土匪經常出沒此地,外鄉行人不敢經過此地。
十頭街(沙縣一街道地名)賣人肉:指天氣很冷,人都凍僵了。
城前(沙縣西門地段)搬城底(沙縣步行街至東門地段),綠豆燜糯米:一些東西搬來搬去。亂煮一通,莫名其妙的意思。
方言俚語
沙縣方言屬於閩方言的閩中方言區。
閩中方言分布在沙溪流域,包括現在的沙縣、永安市和三明市的三元區、梅列區。1500年前,這一帶只有沙縣的設定,屬建安郡管轄。那時的沙縣話和建安郡所屬各縣的話應是比較接近的,從今天的沙縣話,我們還可以找到和閩北各縣(建歐、建陽、松溪、政和、崇安等)方言相同的特點,例如露、素同音,李(李子)、使(使得)同音,肝、番同音、是,十同音,寅,姨同音;又如玩說嬉,打說□,吃說鎑,縫說連,豬說□等等。
閩中方言區各市、縣、區的方言差異較小,彼此都可以通話。但是,由於歷史和地理的原因,北片的沙縣話和南片的永安、梅列暨三元話之間又有一些不同。
沙縣位於沙溪口,歷來靠著木船和閩江下游有經濟聯繫,閩江下游通的是閩東方言;東北部與南平市連界,南平鄉間通行的是閩北方言;北部和西部與順昌、將樂、明溪毗鄰,這三個縣是閩方言和客贛方言的過渡方言。這幾種各不相同的方言對沙縣方言都有一定影響。在—千多年的歷史中,沙縣經歷過多次動盪,唐末的黃巢起義在這裡擺過戰場,明代鄧茂七起義則以沙縣作為根據地,清末的太平軍也在這裡打過仗,這些農民革命失敗後,失散的義軍和前來鎮壓的官兵都在此定居下來。近百年間,又有江西人、福州人來此經營商業、手工業和航運業,閩西客家人來此造紙,浙江人來此種植香菇,還有更多的閩南人先後來此墾荒制茶,成批地移民定居。所有的這些社會生活因素都對沙縣方言的演變發生過影響。
沙縣方言以城關鳳崗鎮的話為代表,多數鄉鎮的話和城關話大同小異,通行無阻。縣境之內還有幾種方言和城關話有明顯差別,此外還有一些小方言島。這些不同的方言分布如下:
湖源話,通行於縣南湖源鄉和大洛鄉的華口村,使用人口5000多。湖源話和尤溪縣新橋話、大田縣後路話、永安縣槐南話大同小異,連片相通,是一群閩南話和閩中話過渡地帶的混合型方言。
青州話,通行在縣東北除洽湖村以外的青州鎮各村,使用人口約一萬,和南平市境內的閩北方言比較相近。是閩北話和閩中話的過渡方言。
夏茂話,通行在縣西北部的夏茂鎮和梨樹鄉,使用人口約四萬,夏茂話受到順昌、將樂話的一些影響,但和沙縣話還沒重大差異,彼此可以通話。夏茂鎮倪居山瓦溪、新建等自然村的話更接近於將樂方言。
閩南方言在縣內的分布有閩南(南安、永春等縣)移民聚居的自然村,例如青州鎮的洽湖村,西霞鄉的南豐村、富口鄉的岩地村、虬江鄉村尾村的水南峽自然村、梨樹鄉的紅坪村、曹邦壠村;也有一些是和本地人雜居的移民戶,主要散布在高橋、富口、虬江、大洛、西霞等鄉。全縣範圍內比較集中的閩南方言島有數十個,人口有一萬多。
客家方言島分布在夏茂鎮東街村的砂坑自然村、水頭村的碗廠自然村、高砂鄉的池滄村、虬江鄉的靈元村半嶺自然村。此外,高砂鄉椒畔村的松坑畲族自然村,以及南陽鄉木科村的田口自然村等畲族自然村通行的畲語與客家方言也大體相近,可以通話。說客家話的多為早年從閩西長汀、連城等縣移民而來,俗稱“汀州人”,多住在半山腰的村落。全縣說客家話和畲語的近2000人。
在縣東部和尤溪縣交界的一些村落如鄭湖鄉箭坑、大爐村,南陽鄉的華村,南坑仔鄉的龍泉、泮嶺村,大洛鄉的高坑洋村,還有富口鄉的土橋村,西霞鄉的張坑灣村通行的是尤溪話(近於城關話而不同於新橋話)。這部分人口有一千多人。
由於沙縣城關話使用人口多,影響也大,以上所列通行非城關話的地區不少人也兼通城關話。
在城關青州一帶,不少人能聽懂福州話。
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半個多世紀以來,沙縣已逐漸普及了國語。如今學校里推行了國語教學,機關企事業形成了說國語的習慣,市鎮和農村墟場也都可以通行國語了。
小吃文化
沙縣小吃傳承了古代
中原華夏民族漢族的
食文化,以其風味獨特、做工精細、品種繁多和經濟實惠而著稱,共有162個品種,常年上市的有47多種,如扁肉、芋餃、米凍、豆腐丸、香芋餅、青草凍等等。扁肉,既可作點心,又可作菜餚,是沙縣最普遍又最受歡迎的小吃。1997年中國烹飪協會在杭州“全國中華名小吃認定會”上,沙縣廟門扁肉店製作的餛飩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沙縣小吃”中的翡翠餃、水果塔等63個品種被認定為“福建名小吃”,扁肉、燒麥、芋包、包心豆腐丸、
芋餃等43個品種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2003年,沙縣被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國小吃之鄉”稱號。2006年11月14日,中國烹飪協會認定沙縣為“中國小吃文化名城”。
“牛系列”是沙縣
夏茂鎮的傳統菜餚和小吃,有十幾個品種,最有名的是燉牛腩、牛腳筋,最經濟實惠的是燙牛百葉、牛肚邊,最早出名的是牛肉干,以及牛頭碎肉、熟內臟,街邊小吃有米漿灌牛腸、米漿灌牛肺和米漿牛血。同時,夏茂還有別有一番情趣的“遊春牛”民俗,花鼓燈開道,一男一女風在春牛後,殿後的是一對長方形的燈箱。
沙縣是產糧區,以大米作原料的小吃多,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先將大米煮成飯,再製成品的為糍粑類,它是沙縣最古老的小吃,圍繞它們產生了一系列的風俗習慣,如立冬家家舂糍,新房搬遷請酒,開席必吃糍,正月初二、祭祀土地公、清明掃墓必供;第二類是將米磨成漿,再通過油炸、蒸、煮等工序做成食品,這類小吃主要有油炸漿糍、米凍、泥鰍粉乾、鍋邊糊等,其色、香、味俱全。
主要特色小吃有:燒麥、
扁肉、芋餃、泥鰍粉乾、魚丸、真心豆腐丸、米凍皮、米凍糕、富口豆乾、水晶蒸餃、拌麵。
名勝古蹟
沙縣有
淘金山長達38米的華夏第一岩雕臥佛、省級名勝風景區
七仙洞、省級楠木林自然保護區羅卜岩以及“
十里平流”、“七峰疊翠”、“洞天瀑布”、“二十八曲”等自然景觀,此外,還有
興國寺、古城牆、孝子坊民居以及東南沿海現存最大的城隍廟等古蹟,還有被譽為“肩膀上的藝術奇葩”,獲得了中國第五屆民間藝術會演金獎的
沙縣肩膀戲。
淘金山
淘金山位於沙縣城西3公里處,海拔501米,總面積6平方公里。景點始於宋代,盛於元、明兩代,宋朝宰相李綱、大理學家羅從彥、農民起義軍首領
鄧茂七等都在這裡留下足跡,共有摩崖石刻30多處。景區林木茂盛,擁有全國唯一的連片生長的野生千年鐵樹群、宋桂花樹和梅花六角丹等珍稀樹種。景區內長38米、寬10米、高11米的錠光臥佛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石雕臥佛,臥佛後面的山群有一尊約4公里長的山體綠色大臥佛,山與佛渾然一體,如“佛中佛、佛心佛”。古剎錠光禪院和佛光洞是唐朝名僧慚愧祖師潘了拳悟道之地。
十里平流
沙縣歷史上較著名的名勝古蹟有宋名相
李綱命名的“
沙陽八景”,即"七峰疊翠"、“十里平流”、"瀛洲夕照"、"瑤池夜月"、"豸角秋煙"、“洞天瀑市”、“呂峰晴雪”、“鳳崗春樹”。現僅存二景,十里平流在沙溪河大洲至琅口一帶河段,沙溪河上游大都灘多流急,蜿蜒曲折,至此則河面開闊,水流平緩,泛舟江中,只見兩岸或青山疊翠,或樓宇臨江,沉影如黛,搖曳多姿。宋李綱詩云:“平溪綠淨見游魚,十里無聲若畫圖”。
城隍廟
城隍廟地處城關東門文廟路,建於清乾隆年間,是福建省同類建築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1996年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十八曲
即性天峰,在城東二里仙洲東側,海拔400餘米,上山石砌小道700餘米,拐28個彎,故稱“二十八曲”,峰頂舊有古性天庵,後圯廢。1984年民眾自發集資10餘萬元重修,並在山頂及沿途興建亭台樓閣,植樹種花,形成新的風景遊覽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張廷發將軍1988年為該風景區題詞:“峰峻溪清”。
陳山寨 在大洛鄉鑼鈸山上,為明朝
鄧茂七起義軍大本營,海拔約1500米,山上有跑馬道、練兵場,右側有一巨石狀如平台,相傳是當年的指揮台,站在練兵場,依稀可見沙縣、三明、
大田的村落,故又稱“三望坪”。
洞天岩
洞天岩離城25里許,石壁嶙峋,草木蔥翠,沿新開公路盤旋而上,可抵達青山環抱之中的洞天岩水庫,豐水期則有瀑布飛瀉,喧騰直下百餘米,有加飛珠濺玉,空谷生雷。順山泉而下,有古佛雲岩、臨清池、永和洞,井有古代摩崖石刻十餘處,其中一處沒於水中,鏤有9米見方的大字被清泉漫頂,水花翻卷,隱隱約約顯出“枕流”二字,摩崖石刻於1984年8月初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七仙洞
七仙洞地處富口鄉郭墩村,1985年8月,南京大學自然資源考察組協同環境保護辦公室對七仙洞進行考查,初步發現:七仙洞有大小洞7個,分上洞、中洞、下洞(即暗洞),上、中洞相連,有洞口7個。洞內有大廳2個,可容納上百名遊客,大廠之間有曲狀廊道聯接,洞中鐘乳、石筍造型各異,有的宛加天龍飛騰,有的形如牛角逼人,有的似仙人梯田層疊,有的似隨波漂流的海蜇,洞深處有一蝙蝠廳,中有蝙蝠無數,1984年9月,縣人民政府公布的縣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唐鄧光布將軍墓、陳山尚書墓、陳山尚書夫人墓、李太監父母墓、陳了齋祠堂、進谷橋、明代古城牆等。
瀛洲夕照
東門外仙洲,又稱瀛洲,地處東溪與沙溪會合處,每當夕陽西下,綠島披上金輝,江水紅如瑪瑙,虬城靜臥於朦朧薄幕之中,雲雪變幻於逶迤遠山之上,可謂金碧輝煌,氣象萬千。
興國寺
興國寺建於唐中和二年(882),歷代均有修葺,宋名臣
李綱謫貶沙縣時住此,自稱“寓軒”,故又稱“寓軒舊址”。現存一殿占地面積近500平方米,1984年原貌進行整修,木構梁架,雕鐵裝金,飛橡翹脊,富麗堂皇。西側有2株千年古樟,相傳為李綱讀書處,1996年11月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呂峰山風景區 呂峰山位於沙縣大洛鄉寶山村鑼鈸頂,距縣城40公里,海拔1293米,交通便利,軍用公路直達山頂。著名的沙陽八景之一“呂峰晴雪”指的就是呂峰山冬季的雪景,山上擁有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有成片野生的杜鵑花、梅花、竹林,適合開發山地四季花園;高海拔氣候使這裡夏季特別涼爽,為避暑的絕好去處;人文遺蹟有明朝鄧茂七農民起義軍根據地陳山寨遺址、“呂峰晴雪”碑亭等。沙縣猛龍蔬菜基地已在這裡安營紮寨,並初具規模,該基地的開發將帶動高山綠色農業觀光旅遊與生態避暑旅遊的蓬勃發展。
著名人物
張廷發:
夏茂鎮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員;
鄧力平:福建省政協副主席、廈門國家會計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城市榮譽
沙縣小吃被評為“三明十大名片”
2001年6月9日中國特產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授予沙縣“中國竹蓆之鄉”稱號
2003年12月8日中國飯店協會授予“中國小吃之鄉”榮譽稱號
2003年6月沙縣被省政府授予“全省計畫生育工作一類先進縣”榮譽稱號
2004年12月沙縣榮獲“全國第二批科普示範城區和科普示範縣”榮譽稱號
2005年10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表彰大會,沙縣獲得“全國文化先進縣”稱號
2005年城三國小被評為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
2006年2月沙縣被授予“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稱號
2006年12月8日沙縣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小吃文化名城”榮譽稱號
2006年12月沙縣被省政府授予“省級園林縣城”榮譽稱號
2007年12月沙縣虬江街道紅南果業合作社獲農業部“綠色柑桔”標誌認證
2007年12月8日沙縣被國家授予“國家優秀旅遊縣”榮譽稱號
2007年12月9日沙縣被中央授予“中國特色魅力百強縣”榮譽稱號
2007年10月沙縣小吃製作工藝被列入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9月11日沙縣宏盛塑膠有限公司生產的“宏光”牌酚醛模塑膠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
2007年4月20日沙縣小吃同業公會榮獲“全國餐飲業先進社團”榮譽稱號
2008年6月沙縣被中央授予首批“全國文明縣城”榮譽稱號
2008年2月18日沙縣被確認為中央蘇區縣
2008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和全國婦聯授予沙縣國稅局“全國稅務系統文明單位、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
2008年5月20日沙縣鳳崗、青州榮獲市2007年度農村經濟發展“十佳鄉鎮”
沙縣被授予“全省實施婦女兒童綱要示範縣”稱號
2009年10月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被教育部、中國科協確定為“青少年科普教育共建共享試點單位”
2010年2月11日沙縣入選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示範縣200強”
2010年12月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被中央文明辦、教育部、中國科協列入“科技館進校園推廣單位”
沙縣城郊工商所被國家工商總局評為“全國工商系統先進工商所”榮譽稱號
中央文明委公示了第二批全國文明城市(區)、村鎮、單位候選名單,沙縣入選全國文明村鎮候選名單
沙縣城三國小被評為奧林匹克教育特色學校
沙縣冬泳隊參加第十五屆全國冬泳錦標賽,獲得二金二銅的好成績
沙縣鳳崗街道榮獲2007年度三明市爭創農村經濟發展“十佳鄉鎮”第一名
沙縣青州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為2007年一級派出所
沙縣淘金山的千年鐵樹群入選福建省第一批“樹王”
2011年11月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示範性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
2012年12月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被中國科協,教育部確定為“全國一類示範推廣區”
2012年中國縣域金融年會獲“全國十佳金融生態示範縣”稱號
2013年1月被授予福建省森林縣城
2014年6月16日沙縣天湖淨寺榮獲全國宗教界最高榮譽“第二屆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
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2019年3月,入選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