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管理理論

職業生涯管理理論

職業生涯管理理論起源於美國,最早是以“職業指導”形式出現的。職業指導是指由專業的機構幫助擇業者確定職業方向、進行職業選擇、並謀求職業發展的諮詢指導過程。職業生涯管理理論的奠基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帕森斯(Parsons)1908年1月13日,創立了“波士頓職業局”,並於1909年5月 版了《選擇職業》著作。隨後,職業生涯管理理論受到前蘇聯、日本、德國等國家的重視和推崇。20世紀60年代以來,職業生涯管理理論和實踐獲得蓬勃發展。90年代中期由歐美國家傳人中國,並為人們廣為接受。綜合具有代表性的職業生涯管理理論,其歷史的演進大致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職業生涯管理理論 
  • 外文名:Career management theory
  • 定義:由專業的機構幫助擇業者確定職業方向、進行職業選擇、並謀求職業發展的諮詢指導過程
選擇理論,發展理論,決策理論,建構理論,

選擇理論

職業選擇理論是指通過了解人自身的“個性特質”和不同職業的需求和“類型特徵”,依照自己的職業期望和興趣選擇人的職業。該理論又分為以下兩種:
1.職業——人匹配理論。
該理論由“職業輔導之父”帕森斯(Parsons)創立,也稱特質因素理論。帕森斯在其所著《選擇職業》(1909)一書中認為,一個人的職業選擇要考察三個方面的因素:自我的愛好、價值觀、能力、資源、限制條件等;不同行業工作性質、要求、成功要素、優缺點、薪酬水平、發展前景和機會;二者的協調和匹配。從此“人職匹配”成為職業指導中永遠不變的核心理念,廣泛套用於人們的職業選擇。
2.職業性向理論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教授霍蘭德(John Holland)於1971年提出了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職業性向理論(Career Orientation)。他認為,職業性向即人的價值觀、動機和需要等是決定一個人選擇何種職業的重要因素。霍蘭德經測試研究發現六種基本的職業性向並對應於六種職業類型,即“調研型、l藝術型、社會型、專業型、表現型、常規型。”他認為,某種人格類型的勞動者應與其相同類型的職業相結合,即做列“人格— —職業 配”。勞動者也因此能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發揮自己的才智。

發展理論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都要經歷許多階段,每一階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徵和相應的職業知識能力要求。為了更好地促進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學者們根據人的生命周期,將人的職業生涯劃分為不同的階段。比較有影響的相關理論主要有薩柏(DonaldE.Super1953)和格林豪斯(Greenhaus1987)的“五階段理論”,施恩(Edgard H.Sehein1978)的“九個階段理論”和金斯柏格(EliGinzberg195 1)的“三階段理論”。這些理論雖然有差異,但本質上具有相似性。因此,我們選取薩柏的職業生涯發展五階段理論作為代表進行闡述。
薩柏是美國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職業管理學家。他把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分5個階段:(1)成長階段,屬於認知階段(0-14歲);(2)探索階段,屬於學習打基礎階段(15—24歲);(3)確立階段,屬於選擇、安置階段(25—44歲);(4)維持階段,屬於升遷和專精階段(45—64歲);(5)衰退階段,屬於退休階段(65歲以上)。
人們可以根據上述職業生涯發展不同階段的特點去進行自己的職業規劃。

決策理論

人的職業生涯的發展充滿著許多不確定因素,需要個體不斷探索和決策理想的境界是人們儘快找到符合個人興趣,能使人安身立命的職業,同時也成為一個人無怨無悔的事業。職業生涯的探索決策理論最有代表性的是“職業錨理論”。該理論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施恩(Schein)教授於1978年在其出版的《職業的有效管理》一書中首次提出了職業錨的概念。施恩認為職業錨反映當事人進入成年期的潛在需要和動機,也反映了個人的價值觀,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被發現的才幹。在工作實踐前職業錨是不存在的,職業錨由實踐經驗決定,而不只是取決於個人的潛在才幹和動機。職業錨是指當一個人不得不做出選擇的時候,他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職業中的那種至關重要的東西或價值觀。正如“職業錨”中的“錨”的含義一樣,職業錨實際上就是人們選擇和發展自己的職業時應該鎖定的目標。
職業錨分為以下五種類型:(1)技術/功能能力型職業錨;(2)管理能力型職業錨;(3)創造型職業錨;(4)安全,穩定型職業錨;(5)自主,獨立型職業錨。

建構理論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和心理學教授約翰·克朗伯茲(JohnKrumboltz)1996年從自我效能的角度提出了職業生涯規劃的“主動建構理論”。職業生涯的自我效能是指我們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地完成生涯決策活動。他認為職業生涯發展是一個了解我們自身並作出各種可能性選擇的過程。過去的學習、經驗以多種方式影響我們的生涯決策。個人信念與期望是職業生涯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職業生涯的發展不是被動而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我們可以主動地尋找生活中的“角色榜樣和良師益友”並以此學習有關職業和生涯規划過程的知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