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氣象:從為學到為政01》是2016年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虛白、學恆、曾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人氣象:從為學到為政01
- 作者:虛白、學恆、曾偉
- 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
- 頁數:213 頁
- 定價:42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3639699
《聖人氣象:從為學到為政01》是2016年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虛白、學恆、曾偉。
《聖人氣象:從為學到為政01》是2016年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虛白、學恆、曾偉。內容簡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本書的三位作者,原本或從事經管領域的研究、出版,或從事管理實務的諮詢顧問,皆為各自領域的學者專家,卻因緣際...
孔子及以其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具有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文化是人類古文化中惟一從未中斷、延續的一種文化。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也輻射到周邊國家,對世界文化的發展亦有深刻的意義。圖書目錄 立志篇 為學篇 修身篇 處世篇 為政篇 交友篇 教育篇 義利篇 孝親篇 ...
只是他為學雖極解得明曉,亦終身無得。須於心體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須反在自心上體當。即可通。蓋四書五經,不過說這心體。這心體即所謂道心。體明即是道明。更無二。此是為學頭腦處”。(18)“虛靈不眛,眾理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19)或問:“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為學者,...
《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無不為。”“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
《忠介鄒南臬先生元標》是明末清初文學家黃宗羲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忠介鄒南臬先生元標 鄒元標字爾瞻,別號南臬,豫之吉水人。萬曆丁丑進士。其年十月,江陵奪情,先生言:“伏讀聖諭:‘朕學尚未成,志尚未定,先生而去,墮其前功。’夫帝王以仁義為學,繼學為志,居正道之功利,則學非其學,忘親不...
卷二 為學大要 卷三 格物窮理 卷四 存養 卷五 改過遷善、克己復禮 卷六 齊家之道 卷七 出處進退辭受之義 卷八 治國平天下之道 卷九 制度 卷十 處事之方 卷十一 教學之道 卷十二 改過及人心疵病 卷十三 異端之學 卷十四 聖賢氣象 附錄 一、序跋 二、《四庫全書總目》三種 三、主要版本概況...
第十四章 為學:會學習才會贏 290.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 29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9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9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94.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第十五章 謹言慎行:凡事三思而後行 319.滿招損,謙受益 320.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321.善者...
今人所謂學術,古人簡稱為學。有的學者這樣概括:古代的學者,只有一個史;古代的學術,只有一個禮。這種說法,是近乎實際的。禮的範圍如何?《左傳·昭公二年》有段記載:“晉侯使韓宣子來聘……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日: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公之所以王也。”由此可見:古代所謂“禮...
自聖人以下,不能無蔽。故須格物以致其知”。25.守衡問:“大學工夫只是誠意。誠意工夫只是格物修齊治平。只誠意盡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念懥好樂,則不得其正。何也”?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則知未發之中矣”。守衡再三請。曰:“為學工夫有淺深。初時若不著實用意去好善惡惡,如何能為善去...
今人所謂學術,古人簡稱為學。有的學者這樣概括:古代的學者,只有一個史;古代的學術,只有一個禮。這種說法,是近乎實際的。禮的範圍如何?《左傳·昭公二年》有段記載:“晉侯使韓宣子來聘……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日: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公之所以王也。”由此可見:古代所謂“禮...
為學第四 4·1 發憤忘食,學而不厭 4·2 學優則仕,求其放心 4·3 樂學深思,敏求好問 4·4 誦詩學禮,依仁遊藝 4·5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4·6 樂育英才,師生相得 下編 大道第五 5·l 禮(一):克己復禮,以和為貴 5·2 禮(二):飲食言動,生死無違 5·3 樂:鐘鼓之音,仁善之心 5...
5.聖人之心如明鏡,無物不照 40 6.義理無定在,無窮盡 42 7.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43 8.“上達”只在“下學”里 43 9.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 45 10.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46 11.去人慾存天理,方是功夫 47 12.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邊 48 13.為學...
理想的聖人人格與理想的士人人格——郭象玄學新解 禪宗的意義世界——從文化學角度對中國化佛教的解釋 《唐虞之道》與早期儒家的社會理念 民本政治的新論證——《尊德義》解讀 象占:原始思維與傳統文化——從文化人類學角度研究《易經》的嘗試 “大學之道”:為學還是為政——《大學》新讀之一 王道的重建:“格物...
知行”觀點他如此感言:“薛文清曰: ‘看得為學無別法,只是知一字,行一字;知一句,行一句,便有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況益之以講求之功乎?惟於所知而不之行,故過不得去凡入聖之關,如謂亦由知有未至,此言雖是,然予謂終是不行之故。蓋腳下行得一步,眼前自亮得一步,知亦需行而進也...
為政之道不在小節,而在“平其政”為君之道:尊重臣下,寬以待人;與人為善,則善反己 君主無道,則士大夫說“不”上行下效 大人“尊禮守義”好為人師與主動施教 為與不為 君子慎語言 做事之度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修養之道:赤子之心 質疑“厚葬”為學之道:修養之根在“自得”,修養之境在“...
曹端為學刻苦專一,躬行實踐,重視言傳身教。因此,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他注重以德服人,知行合一.向學生們傳授做人的方法。曹端在霍州十餘年,修明正學,政績頗佳,且對理學有真知灼見。因而得到四方學者士人的敬慕,爭相投其門下受教,“聞風來學者數百人”,“諸生服其教,郡人皆化之,恥爭論”。父母喪,他...
《論語》是中國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影響卓著的一部重要的儒家典籍。自漢代以來,讀書人就一直將它奉為必讀之書。無論是修身、治國還是為學、處世,我們都能從中獲得啟迪。《論語》記載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它是孔子死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而成,是後人了解孔子、研究孔子學說最可靠的原始資料...
道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解放 一方面是人的知識能力的解放, 另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前者提出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認識原理,後者提出了“謙”、“弱”、“柔”、“心齋”、“坐忘”、“化蝶”等的生活功夫來面對世界。道家的社會哲學認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
《文言日誦 修身》精選90篇文言文,按照內容分為:護生、親恩、勸學、惜時、立志、言行、師友、誠信、修己、為學、精進、君子、仁義、禮樂、家國、為政、聖賢、弘道,通過聖人語錄及言行教導孩子涵養心性。《文言日誦 名篇》精選95篇文言文,按照朝代劃分為:先秦 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宋、明清。以歷史為...
並有《論李贄的為學之道》《論蒲松齡的為政意識及其行為方式》《蒲松齡的弱勢讀書人心態對《聊齋》創作的影響》等論文發表,參與編寫《中國古代小說史》(南開大學出版社)《中國古代政治智慧》(大連出版社)《中國古代序跋鑑賞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等 ,2010年進入央視科教頻道超人氣節目《百家講壇》錄製《明清小說...
為學通漢宋,為政貫中西,一代大師成相業;其心質鬼神,其才兼文武,九州正論在人間。——挽張之洞 升沉由天,毀譽由人,嘆一代奇才,淪落至此;寤寐於朝,醒醉於世,想平生風儀,悽愴何如。——挽張佩綸 甲申之捷,庚子之電,戰功先識孰能齊,艱苦一生,臨歿猶聞忠諫語;無邪在粵,正學在湖,講道論心...
變化氣質,居常無所見,惟當利害、經變故、遭屈辱,平時憤怒者到此能不憤怒,憂惺失措者到此能不憂惶失措,始是得力處,亦便是用力處。天下事雖萬變,吾所以應之,不出乎喜怒哀樂四者,此為學之要,而為政亦在其中矣。(工夫只是致中和。)在物為理,處物為義,在性為善,因所指而異其名,實皆吾之心也。
致諸弟:吾人為學,要虛心 71 致諸弟:唯進德、修業兩事靠得住 74 致澤兒:讀書要明事理 77 致兩兒:唯讀書可變化氣質 80 致澤兒:讀書須能涵泳體察82 致澤兒:好文章須熟讀成誦 85 致澤兒:手抄與模仿宜並進 89 致澤兒:看書要有所擇 92 致澤兒:文章以珠圓玉潤為主 96 致...
人為政為學一以貫之矣”。鹹豐十一年(1861年)十月,倭仁作為朝廷的使臣出使李氏朝鮮,頒布鹹豐皇帝去世的“遺詔”和同治皇帝登極的“恩詔”,這預示著倭仁的政治生涯開始出現轉機。同治元年(1862年)元年,倭仁升任大學士、官拜工部尚書。兩宮皇太后因為倭仁老成持正,並且學問優長,特命他作為同治帝的帝師。倭仁...
七十六、子路說“何書,然後為學” 160 七十七、 孔子考問治策於四弟子獨贊曾皙 162 七十八、 進讒如水者為大誣,訴冤至極者多偽情 168 七十九、 治國“三大策”而民信重於足食、足兵 170 005 八十、 存忠信於心而德日增;無愛惡之私則無惑 173 八十一、 比吃飯還重要的是君臣父子各行其道 ...
《學習的藝術:讀書筆記》是2014年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學習的藝術:讀書筆記》編寫組。內容簡介 習近平總書記重視中華文化,善於向古人借智慧,常以“適當的引經據典”闡明透徹的思想。他引用過的古典名句,對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均有參考價值。鑒於此,本書從修身、為學、官德、民本、治理、...
燮初入太學,陸九齡為學錄,同里沈煥、舒璘、楊簡亦皆在學,以道義相切磨。後見,九齡之弟九淵發明本心之指,乃師事焉。每言人心與天地一本,精思以得之,兢業以守之則與天地相似。學者稱之曰絜齋先生。後謚正獻。子甫自有傳。宋元學案記載 絜齋學案(黃宗羲 原本 黃百家 纂輯 全祖望 補定)絜齋學案表 ...
第2章 第一講:孔子:從“草根”到聖人 第3章 第二講:何為本?第4章 第三講:何為仁?第5章 第四講:何為道?第6章 第五講:禮的意義 第7章 第六講:何為知(智)?第8章 第七講:信的意義 第9章 第八講:何為孝悌?第九講:如何立身?第十講:如何為學?第十一講:如何為政?第十二講:...
劉因對早年研習的“訓詁疏釋之說”本來就心存疑惑,接觸到了理學著作,為學方向及思想面貌便發生了巨大變化,開始專心研讀程朱諸書。授徒明道 劉因家境貧寒,經常家無餘糧手無餘錢,雖然自己學有所長,遠近知名,但他仍能安貧樂道,不苟合於世,也不亂結交朋友,不義之財更是一分不取。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
《文言日誦 修身》將通過聖人語錄及言行教孩子如何涵養心性。本冊書精選90篇文言短文,按照主題分為:護生、親恩、勸學、惜時、立志、言行、師友、誠信、修己、為學、精進、君子、仁義、禮樂、家國、為政、聖賢、弘道。全文注音、疑難字注釋、部分篇目給以賞析,掃碼可聽名師誦讀音頻。《文言日誦 名篇》精選95篇歷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