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錄:足本》是2008年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近思錄:足本
- 作者:朱熹
- 類別:古籍類圖書
-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4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80598946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近思錄》依次輯錄北宋新儒家周敦頤(濂溪)、程顥(明道)、程頤(伊川)、張載(橫渠)四人關於大體而切於日用的語錄,而朱熹作為編選者之見解自然也多有反映,故此一書實可囊括北宋五子及朱子一派學術之主體。朱熹《近思錄前引》曾述編撰意圖說:“懼夫初學者不知所人也,因共掇取其關於大體而切於日用者,以為此編。總六百二十二條,分十四卷。蓋凡學者所以求端用力,處己治人,與夫所以辨異端、觀聖賢之大略,皆粗見其梗概。”
《近思錄》十四卷,總成於淳熙二年(1175),起初只言其大綱,而無目錄。朱熹說:“《近思錄》逐篇綱目,一、道體;二、為學大綱;三、格物窮理;四、存養;五、改過遷善克己復禮;六、齊家之道;七、出處進退辭受之義;八、治國平天下之道;九、制度;十、君子處事之方;十一、教學之道;十二、改過及人心疵病;十三、辨異端之學;十四、聖賢氣象。”(《朱子語類》卷一五)現在通行的《近思錄》十四卷目錄,為朱熹再傳弟子葉采撰《近思錄集解》在朱熹上述綱目的基礎上加以訂立。此後相襲沿用,把《近思錄》分門別類為道體、為學、致知、存養、克治、家道、出處、治體、治法、政事、教學、警戒、辨異端、觀聖賢等十四卷。這基本上體現出朱熹的構想。
束景南先生在《朱子大傳》中分析說:“全書總分四部分,卷,論太極之理的本體論和性論;二至四卷,論敬知雙修的認識論與修養論;五至八卷,論大學之道;九至十四卷,雜論儒家之學。概括了四子的政治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反老佛異端思想等,具體而微地構造出了以實用倫理人生哲學為核心的二程理學體系。”
《近思錄》全書十四卷,凡622條,選語出自四子著述共27種。所選語要的條數多少依次為程頤、程顥、張載、周敦頤。因為二程著述相對較多,所以在《近思錄》中所占的比重也較大。
《近思錄》的內容編排,每卷均以周敦頤為始,繼之以二程兄弟,張載為後。雖然張載較二程兄弟為年長,似乎應該先於二程兄弟,但在朱熹心目中,周敦頤是理學的開山祖師,是理學的奠基者,程顥、程頤提供了理學的主要理論建構,張載則是理學思想的必要補充。《近思錄》沒有收錄北宋另一位著名理學家邵雍(1012-1077,字堯夫,賜康節,人稱康節先生)的言論,這是因為邵雍之學基本上為《周易》理數之學,道家氣味太濃,卻極少涉及儒家特別重視的仁義等基本問題。《近思錄》全書只有一處提及邵雍(《近思錄》卷五《克治》)。從這個意義上說,《近思錄》並不能全部輯錄北宋理學家的主要論點,而是經過朱熹慎重考慮而有取捨、有簡擇的節選本。
《近思錄》編輯原則主要是根據朱熹的哲學理念及其道統觀。全書緊緊圍繞“性理”之學,以周敦頤的《太極圖說》為*,表達了儒家由太極一陰陽一五行一萬物化生的宇宙論生成模式,而後再至聖人確立人道法則的人生論,全面、完整地體現出宋儒性命義理之學的思想體系,集中闡述了儒家內聖外王修養實踐功夫論,成為指導儒家學者開物成務、內聖外王的範本,此書實為“性理”諸書之祖。《近思錄》一書可稱是後人了解宋代理學基本構成的重要選輯著作。
《近思錄》的分類編排、次序規模以及所體現的理論體系,充分體現了朱熹“集大成”的理論構想,從中可以看到朱熹綜合北宋五子之學的理論努力,也可以從中看到朱熹自己的理論體系的基本輪廓。
圖書目錄
前言
序
卷一 道體
卷二 為學大要
卷三 格物窮理
卷四 存養
卷五 改過遷善、克己復禮
卷六 齊家之道
卷七 出處進退辭受之義
卷八 治國平天下之道
卷九 制度
卷十 處事之方
卷十一 教學之道
卷十二 改過及人心疵病
卷十三 異端之學
卷十四 聖賢氣象
附錄
一、序跋
二、《四庫全書總目》三種
三、主要版本概況
四、《近思錄》名言警句
作者簡介
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南宋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省婺源縣)人。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為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人們曾用這樣的話讚美他:“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乾道三年(1167),偕學生林用中、范念德從福建趕赴嶽麓書院,與張栻會講三月,會講的主要議題是“太極”和“中和”,然後同游南嶽。朱張會講,盛況空前,學生多達千人之眾,其聲勢為全國之,史稱湖湘學派自此之後,才去短集長,臻於成熟。淳熙十二年(1185),他還動員衡州官府重修石鼓書院,提出把書院辦成德行道義之實的教育機構的方針,使書院教育走上正軌。在石鼓書院復興後,應湖南提刑宋若水之請,撰寫了一篇名垂千秋的《石鼓書院記》,由張栻親書,後人鐫製成石碑,置於石鼓書院內,使“石鼓有聲於天下”。他一生三次監南嶽廟,但都只是遙領食俸,並未親臨南嶽。明萬曆中(1587-1598),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張栻、黃乾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呂祖謙(1137-1181),字伯恭。婺州(金華)人。祖呂好問,(1064-1131)字舜徒,南宋初年“以恩封東萊郡侯”,始定居婺州金華(今屬浙江)。當時,學人多稱其伯祖呂本中(1084-1145,字居仁)為“東萊先生”,呂祖謙則稱為“小東萊先生”。到了後世,一般均稱呂祖謙為“東萊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