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漢字)

羋(漢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羋,讀音:[ miē ],[ mǐ ]。羋,為羊鳴;牟,為牛鳴。羊氣上出為羋,牛氣口出為牟,同“咩”,象聲詞。羋,為姓,羋姓,春秋時楚國祖先的族姓。“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國語》。《史記》說其起自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是屬於以圖騰崇拜為姓的姓氏。據史籍《史記·十·楚世家》的記載:“高陽生……,陸終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記其氏。”最後的這個季連應該就是羋姓的始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羋
  • 外文名:列:羋月—miyue
  • 拼音:[miē],[mǐ]
  • 部首:卝
  • 部外筆畫:3
  • 總筆畫:7
  • 五筆86:GJGH
  • 五筆98:HGHG
  • 鄭碼:AIIB IAIB
  • 倉頡:TQ
  • 四角號碼:11500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8288
  • 筆順編號:2121112 
  • 釋義:①同“咩”象聲詞 ②姓。羋姓
  • 繁體:羋
古籍解釋,遷徙分布,方言集匯,羋姓,羋姓源流,羋姓名人,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綿婢切《集韻》母婢切,𠀤音弭。《說文》羊鳴。
姓。楚之先也。《鄭語》融之興者,其羋姓乎。《史記·楚世家》陸終生子六人,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注》羋姓,諸楚所出。羋,羊聲也。 《集韻》或作哶。

遷徙分布

羋姓是一個非常古早的源姓氏,但由於其已經分衍為諸多其他姓氏,因此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也名列第一千三百八十四位,以楚州朗州鄂州岳州襄陽牂牁夷陵涪陵九江溧陽新豐丹陽竟陵弘農武陵彭城郡望
羋
今江蘇省的南京市、徐州市,安徽省的淮北市宿州市,青海省的西寧市,河南省的安陽市,北京市,雲南省的滇池地區,均有羋氏族人分布。
羋

方言集匯

粵語:me1 me5
潮語:mi2

羋姓

羋姓源流

白氏,羋姓,出自楚平王熊居的嫡長子太子建之子王孫(封白公,稱白公勝)之後,以封邑名為氏。戰國時期,白公勝叛亂失敗自殺,其諸子逃亡秦國為將,在今陝西發展繁衍。秦昭襄王時期,白氏第九代白起受到同出楚國一系的秦相魏冉重用,立下赫赫戰功,被封為武安君,後被范雎設計害死。始皇一統天下,封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其子孫遂世居太原。魏晉南北朝之際,白仲之後形成太原郡望,進而或遷陝西韓城、渭南;或遷湖北襄陽;或遷河南洛陽,皆在當地發展旺盛。
羋
景氏,出自春秋時期的楚國公族,是由楚大夫景差而來的姓氏。相傳,景差是楚國貴族,入仕後官至大夫,子孫為了加以紀念,便以他的名字為姓,成為最早的一批景姓人。
葉氏,羋姓,顓頊後裔葉公之後,以封邑為氏。顓頊後人沈諸梁,又稱葉公,字子高,系春秋時期楚國左司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眾,他平定白公之亂,身兼要職而不戀權位,激流勇退並歸隱終老於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葉邑成為葉氏祖地,葉公成為葉氏始祖。
昭氏,羋姓,楚公族也,以族為氏。《楚辭》云:昭、屈、景,楚之三族也。
氏,羋姓,楚大夫伍參之後也。
氏,楚熊摯之後,避難改為能氏。
氏,羋姓,楚鬻熊之子鬻拳之後也。
班氏,羋姓,楚若敖斗伯比,伯比生令尹子文,為虎所乳,謂虎有斑紋,因以為氏。
翠氏,羋姓,楚將景翠之後。
氏,羋姓,春秋時期,楚國君的兒子字成虎,他的後世子孫取其“成”字為姓,亦稱成氏。
氏,羋姓,楚太子建之後。
氏,羋姓,楚公族也。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春秋時楚武王的兒子瑕任楚國莫敖,被封在屈邑。
氏,羋姓,周代楚國王族的後代。
氏,姜姓,齊太公之後也。
氏,姜姓,齊桓公之後,以謚為氏。
(zhā)氏,源於羋姓。春秋時,楚國有公族大夫封邑在查,其後代子孫稱查氏。
氏,源出於羋姓。西周初年,楚國先君熊繹被封在荊山一帶,國號為荊,直到春秋初期才改為楚國。楚文王以前的荊君,有庶出子孫以國號為姓,稱荊氏。
氏,春秋時楚國君旅,死後諡號為“莊”,他的後世子孫以其諡號為姓。
氏,商末鬻熊之後,楚國公族以羋為姓,國君以熊為氏。
氏,羋姓,項羽(前232—前202)羋姓,項氏,名籍,字羽,通常被稱作項羽。
氏,羋姓,春秋時期楚國公族大夫藍縣尹“亹”,子孫以封地為氏。
氏,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莫敖之官職,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羋姓為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顓頊。其後裔在西周初期建有羋姓大國,即荊國,後改稱楚國。其後世子孫中有以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莫氏,世代相傳至今。著名的屈原家族便世居此官職,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由屈氏的分支改姓而形成的。
苗氏,源於羋姓,羋姓中的一個分支,即是源自楚國的姓氏。最直接的得姓史祖是楚國公族大夫
伯棼(斗越椒)之子斗賁皇的封地,屬於以封居名稱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風俗通》等所載,春秋魯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國若敖之亂,楚若敖之孫、楚大夫伯棼以罪誅,其子賁皇奔晉,食采於苗(故城在今河南濟源西)。在晉國與楚國的交戰中,伯棼之子賁皇技獻晉國使晉國取得戰鬥勝利。後世傳有楚才晉用的典故:
初,楚伍參與蔡太師子朝友,其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也。伍舉娶於王子牟,王子牟為晉公而亡,楚人曰:“伍舉實送之。”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聲子曰:“子行也!吾必復子。”
及宋向戌將平晉、楚,聲子通使於晉。還如楚,令尹子木與之語,問晉故焉,且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曰:“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
苗,遂為商周古國,西周初國亡,成為周邑。
在賁皇的後裔子孫中,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遂成苗氏,並尊賁皇及其父親斗越椒為得姓始祖。這也是中國苗姓人口最主要的來源。楚國氏族伯棼及其子孫定居河南濟源苗亭,遂這支楚國大夫子孫姓氏為‘苗’。
在河南濟源當時記載土壤肥沃適宜耕種,有對聯曰“草長鶯飛光景好,田肥禾茂人財興”,描述當時地理環境。

羋姓名人

屈原
屈原(約前340-約前278),姓羋,屬屈氏,名平,字原;華夏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
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
羋(漢字)
羋八子
戰國時期秦宣太后。以秦王外藩姬妾的身份,統治秦國三十六年。雖然最後被兒子奪回了權力,但是這位太后威風仍在,照樣在王宮裡豢養男寵,臨了還想把心愛的“二爺”帶去陰間殉葬,兒子連個話都不敢說。她是楚王的姐妹群中的一人。
八子,並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嫁給丈夫秦惠文王后得到的封號。
羋戎
春秋戰國時期秦華陽君。
熊旅
楚莊王(?~前591),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春秋五霸之一。羋姓,名旅。又稱熊侶。在位期間(前613~前591)非常重視選擇人才,先後得到伍參蘇從孫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將的輔佐。莊王初年,楚國發生貴族暴亂,鄰近的群蠻等也乘機騷擾。莊王平息亂事,在內政方面作了一些改革,賞罰分明,群臣和睦,百姓安居樂業,國力日益強盛,為取得霸業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611年,楚莊王攻滅庸國。公元前606年,莊王伐陸渾之戎(今河南伊川一帶),陳兵問鼎於周郊,以示有吞周之意。接著又破陳圍鄭。晉出兵救鄭時,兩軍大戰於(今河南鄭州北),晉軍敗績。此後魯、鄭、陳、宋等中原國家先後歸附楚國,楚莊王遂稱霸中原。
白起
白起(?—前257),羋姓,白氏,名起,楚白公勝之後。春秋時期楚君僭稱王,大夫、縣令僭稱公,白起為白公勝之後,故又稱公孫起。
白起號稱“人屠”,戰國四將之一(其他三人分別是王翦廉頗李牧)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郿(今陝西郿縣東北)人,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又一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羋芾[fú](1051-1107),北宋書法家、畫家。山西太原人,祖籍山西,遷居湖北襄陽。
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書畫自成一家。能畫枯木竹石,時出新意,又能畫山水,創為水墨雲山墨戲,煙雲掩映,平淡天真。善詩,工書法,精鑑別。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宋四家之一。
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因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羋信
米信(926年―992年),年輕時勇猛強悍,以擅長射箭聞名。後周太祖郭威即位後,把他編在護聖軍。跟從後周世宗柴榮征討高平,因戰功升任龍捷散都頭。
宋太祖趙匡胤統領禁兵時,把羋信收用在軍中,得以追隨左右,於是成為宋太祖的心腹,改名為米信,署任為牙校。宋太祖即位後,補任他為殿前指揮使,升任直長。平定揚州時,米信執弓箭侍奉在宋太祖身邊,有一個散騎兵將接近宋太祖車駕,米信一箭射去將其斃命。升任殿直指揮使。
開寶元年(968年),改任殿前指揮使、兼任郴州刺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