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狀元醒世歌

羅狀元醒世歌

羅狀元(1504-1564),名洪先,字達夫,號念庵,江西吉水人。生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卒於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狀元,《明史》卷二八三有傳。南嶽高台寺住持楚石和尚是其方外好友,他二人共同植下一棵黃山松,至今仍矗立在碧蘿峰右側的山坡上。其曾撰有《醒世詩》勸導世人。本專輯邀請專業歌唱家,以黃梅戲曲調,利用音樂生動再現了這一作品。

歌詞內容,羅狀元,生平,文學主張,理學成就,會仙橋,懸筆碑之謎,羅狀元醒世詩,

歌詞內容

欲無煩惱須念佛 知有姻緣不羨人
諸事隨時若流水 此懷無日不春風
一片白雲橫谷口 幾多歸鳥盡迷巢
浮生若夢誰非寄 到處能安便是家
舉世盡從忙裡過 誰人肯向死前修
沒有一番寒徹骨 那得梅花撲鼻香
心至虛時能受益 事非經過不知難
靜坐常思自己過 閒談莫論他人非
有時靜念千聲佛 無事閒看數卷經
理念深處塵念少 世情淡處道情濃
佛心本是凡心轉 世味何如道味長
知事少時煩惱少 識人多處是非多
富貴百年難保守 輪迴六道易循環
勸君早辦修行路 一失人生萬劫難
世間最大唯生死 白玉黃金盡枉然
寬性寬懷過幾年 人生人死在眼前
家富家貧休嘆息 自無自有總由天
平生衣食隨緣過 才能清閒便是仙
世事紛紛如電閃 輪迴滾滾似雲飛
今日不知明日事 那有功夫理是非
算起萬般混是夢 不如及早念彌陀
榮辱紛紛滿眼前 不如安分且隨緣

羅狀元

生平

羅狀元名洪先。字達夫。族譜稱彥明公。為人公正,人格高尚,辦理事務,忠直殷勤。 羅洪先是官員家庭出身,自幼端重,不為嬉戲,從小立志要當學者。嘉靖五年(1526),羅洪先參加鄉試中舉人,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會試殿試第一中狀元,授修撰。當時明世宗迷信道教,求長生,政治極為腐敗。羅洪先看不貫朝廷的腐敗,即請告歸。嘉靖十八年(1539),他出任廷官,因聯名上《東宮朝賀疏》冒犯世宗皇帝而被撤職。從此羅洪先離開官場,開始了學者的生活。  他自歸家務農之後,隱居山間,更加專心致志地考究王陽明心學,閉門謝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戶。他甘於淡泊,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騎馬練弓、考圖觀史,上至天文、禮樂、典章、陰陽、術數,下至地理、水利、邊塞、戰陣、攻守,無不精心探究。  羅洪先一生的主要成就在理學和地圖學方面,在文學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尤以地圖學貢獻卓著。他精心繪製的兩卷《廣輿圖》,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分省地圖集。羅洪先在繪製地圖方面的建樹,不但為我國地圖的繪製和地理科學作出了貢獻,而且為國際的同行所矚目,在世界地圖繪製領域占有一席之地。

文學主張

在文學實踐的過程中有三次較大的變化。開始他效法李夢陽,反對虛浮的台閣體,提倡復古;但後來漸覺復古派一味強調“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專從字句上去摹擬古人,即使作家思想受到束縛,又使作品脫離現實,便自覺放棄了這種文學主張,加入唐順之、歸有先等唐宋派的行列,主張為文“開口見喉嚨”,反對摹擬古人,反對摹擬古文。他寫的詩文既擺脫了擬古派一味摹擬古人的痕跡,又無唐宋派的那種道氣。

理學成就

羅洪先在理學方面,屬江右王門學派,曾師事王門學者黃宏綱、何廷仁,研究王守仁“致知”之旨。羅洪先的思想演變是圍繞王守仁“致良知”說展開的。隆慶元年(1564),羅洪先去世,享年61歲,詔贈光祿少卿,謚文恭。他著有《念庵集》22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另有《冬遊記》、《廣輿圖》傳世。

會仙橋

會仙橋位於水鏡台西,面積大約200平方米,是古晉祠露天劇場。古人看戲,不像今人坐在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劇場內,而是露天站著看,欄桿上、橋上及各種建築物上,只要能看到舞台表演的地方,都站滿了觀眾。中軸線的第二個建築物是一座橋,橫跨於晉水上游的智泊渠。傳說明朝嘉靖進士第一人——翰林院羅洪先,他為官清正(和姦臣嚴嵩為兒女親家),農曆四月十四日游晉祠於橋上,見一婦人,羅洪先不禁嘆曰:“世間人說西施美,余視此婦勝西施。”婦羞怒,竟發功力使板橋突然起火,羅洪先差點跌入渠里,再看女子,早已不見。遠遠望去,卻突然出現在懸瓮山上,羅又自言自語道:“你若真是仙女,讓我再仔細看你一眼。”沒等說完,只見懸瓮山搖搖欲墜,東移數步。羅大為驚恐,方知非同小可,信手寫了詩一首:  懸瓮山中一脈情,龍蟠虎伏隱真明,水飄火劫山步移,五十年來帝母臨。  這塊詩碑至今還留在聖母殿前。此詩與傳說無關,後人不解其意而已,其實作者是在暗示聖母殿的創建年代。民間對羅洪先傳說頗神:“瓜皮寫字尚未乾,不在雲南在四川。”

懸筆碑之謎

太原晉祠聖母殿右側的走廊里有一方十分著名的碑--“懸筆碑”。 碑高1.46米,寬0.72米,上面是三行宛如落花飛雪、驟雨飄風的草書:  懸瓮山中一脈清,  龍蟠虎伏隱真明。  水飄火劫山移步,  五十年來帝母臨。  後面是落款“戊午年洪先懸筆” ,並有“宛城郜煥元摹勒上石”九字。幾百年來, 它吸引了多少墨客騷人,為它流連忘返,多少遊客因未能得到一張碑文的拓片而悵然歸去。  為什麼這塊碑有這么大的魅力呢?  論書法, 這塊碑的確可以當得起《晉祠銘》上所贊:“體勢悠揚,宛如驟雨飄風, 落花飛雪,銳不可當”。字裡行間,透露出一派天馬行空,縱橫萬里的氣象,又有一種超然出塵,無牽無羈的韻味。  論作者, 乃是明朝著名的學者羅洪先,也是大大有名的人物。羅洪先生活在嚴嵩擅權的年代, 採取了明哲保身的態度,去研究學問。他從小就仰慕王守仁,《明史.儒林傳》上說他十五歲讀王守仁《傳習錄》,“欲往受業”,因父阻未成。罷官後即一心治學,在繼承王守仁“致良知”說的基礎上又提出不少新的見解。積十年之功, 殫精竭慮,增補元人朱思本輿地圖》匯成《廣輿圖》一書。由於他道學精深, 多半又有些奇行異舉,被民間視為“得道仙人”,他的字,也因此帶了“仙氣”,受到歡迎。這也是此碑吸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可是, 這塊碑上的詩究竟寫得是什麼意思, 卻一直沒有人能說得清。 那些“水飄火劫山移步” 的詞句在說些什麼?這個傳奇般的人物又是如何寫下這首玄妙的詩的?幾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卻始終沒人能解開這個謎。  也許這才是這塊懸筆碑真正的魅力之源。
自古為人慾見機 見機終久得便宜
人非已事休招惹 事若虧心切莫為
得勝勝中饒一首 因乖乖里放些痴
聰明少把聰明使 來日陰晴未可知
仕官以後益加勤讀,受了陽明學的影響。尤其『良知說』感化了他的言行。王陽明云:『心即理,良知是本體,遍滿宇宙,凡聖俱有,氣稟偏正而差,良知無私,唯恐物慾蔽塞』。儒的物慾,佛的無明,同是煩惱、邪見妄執。因愚而有物慾,因物慾而生苦惱。狀元認定物慾就是道法的魔軍,罪惡的根源。從此以後改變了他的人生觀,無欲為本,把富貴當作浮雲。
要無煩惱要無愁 本分隨緣莫強求
無益語言休著口 不乾已事少當頭
人間富貴花間露 紙上功名水上漚
看破世情天理處 人生何用苦營謀
做官多麻煩,不舒服,不自由,鬧市場中,不能修道,他終於求道心切,愈講究愈生興趣。
新命傳宣墨未乾 櫛風沐雨上長安
低頭懶進三公府 跣足羞登萬善壇
聞戒固多持戒少 承恩容易報恩難
何如及早回頭看 松柏青青耐歲寒
他又看了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得了深刻的感悟。淵明是晉末宋初的隱逸詩人,曾著《五柳先生傳》表示了他自己的人生觀。辭云:『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世與我而相違…感吾生之行休。己矣乎寓形宇內復幾時!何不委心任去留!胡為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這裡狀元想仿於淵明,辭官隱居,栽花種菜,做個逍遙人。
終日忙忙無了期 不如退步隱清居
草衣遮體同綾緞 野菜充肌勝飽肥
世事紛紛如電閃 輪迴滾滾似雲飛
今日不知明日事 那有工夫理是非
他看了世人,太重於名利,名利重而身心忙,愈來愈厲害,遂而失了生命。他又感覺人生的無常,痛苦難堪,不早回頭,恐怕無法救度了。
得失萬事總由天 機關用盡枉徒然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事到頭來螂捕蟬
無藥可延卿相壽 有錢難買子孫賢
得過一日過一日 一日清閒一日仙
結果他辭了官,逍遙自在,居家教子,其子已十歲,一日欲試其子的學力,把「對」作試題問:『天對什麼?』只因兒子幼稚,尚未順口答對,看見母親在傍,指地教示,即見地上一堆雞屎,答云:『天對雞屎』,狀元發現了兒子愚鈍而失望,又問:『父對什麼?』,又不會,母親拍拍胸前,子就答云:『父對乳!』狀元喝道:『冤枉你!讀書何用?』,狀元懊惱了懷疑著為什麼辭了官?所謂清閒在那裡?
急急忙忙苦追求 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營家計 昧昧昏昏白了頭
是是非非何日了 煩煩惱惱幾時休
明明白白一條路 萬萬千千不肯修
他感覺煩惱是有貪愛的結果,因有煩惱才有生死輪迥,煩惱是解脫的魔軍,正法的劫賊,真的可怕了!
為人不可不回頭 名利英雄有日休
千種情懷千種恨 一分榮辱一分憂
紅塵大廈千年計 白骨荒郊一土丘
開口對人閒借問 為誰不了為誰愁
他感覺所有的苦惱都由執相而生,人、我、眾生、壽者四相由遍計所執而生業惑,修道者最好打破四相。這裡他就把『外游』為辭,而跑走了。
衣食無虧便好休 人生世上一蜉蝣
石崇不享千年富 韓信空成十大謀
花落三春鶯怨恨 菊開九月雁悲愁
山林幽靜多清樂 何必榮封萬戶侯
他已經離開了虛浮的俗緣,斷絕了一切的繫纍,出了家鄉,遊行各地,信步行,隨路走,追懷過去,瞻望前程,路上又多風景,接受了自然的感召,好像脫下了一切的牽纏。
別卻家園出外游 當時冷眼看公侯
文章蓋世終歸土 武略超群盡白頭
不如靜坐蒲團上 莫惹凡間半點愁
一日三餐充飽腹 但休休時且休休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他已不乾世事,結果投於鼓山出家,在廚房當行者作雜役,如是十三年間,假裝愚鈍,其實內秘菩薩心,外現凡夫相,相仿於寒山拾得
榮辱紛紛滿眼前 不如安分且隨緣
身貧少慮為清福 名重山丘長業冤
淡飯盡堪充一飽 錦衣那得幾千年
世間最大惟生死 白玉黃金盡枉然
他以為修行人,應以慈悲為本,忍辱為先,方便隨緣,才能適合於求道。
寬性寬懷過幾年 人生人死在眼前
隨高隨低隨時過 或長或短莫怨愆
家富家貧休嘆息 自無自有總由天
平生衣食隨緣過 才得清閒便是仙
他認定人生的苦惱概由無明而生,所以道人應以修心為本,止惡修善,清淡安分,不可強求。貪婪,巴結,欺騙,虛偽,陰謀等,都是因為物慾所致。
人情相見不如初 多少賢良在困途
錦上添花天下有 雪中送炭世間無
時來易得金千兩 運去難賒酒一壺
堪嘆眼前親族友 誰人肯濟急時無
他對於塵世的紛雜,名利的厲害,人生的歸趨等等看得很清楚,正是『覺今是而昨非』,這裡修行的樂處說不完了。
有有無無且耐煩 勞勞碌碌幾時閒
人心曲曲灣灣水 世事重重疊疊山
古古今今多變改 來來往往總循環
將將就就隨緣過 苦苦甜甜命一般
修行的閒叫做清閒,沒有業惑二障,他自從出家以後,身心安好,清閒而無牽累,雜務以外,坐禪念佛,看經參道,有一時忽然想起家鄉的事情,心裡有些難過,就把自己心境的經過,作詩回示了夫人。
為官終日細沉吟 紫綬無心懶整襟
陽孽案前由我造 陰司地下有誰親
願罷官職為仙職 除卻凡心即佛心
寄語賢妻休再會 從今不必問來因
夫人本是一個賢良的婦女,前已看出他棄世的心思,並無阻礙他,只有忍耐著,而今明白了一切,不單任其自由,而且讚嘆他的志願,鼓勵他的道行,還要盼望他後日返來度她,完結善緣。我們可以看出下面這首夫人回答狀元的詩,真實的貞烈而悲哀了。
封書一到折開吟 讀罷兒童淚滿襟
烈女不堪重改適 賢夫休得再相親
君今既故為仙客 奴也隨修了俗身
但願西方同仙會 九蓮台下禮觀音
這裡筆者不覺流了熱淚。夫人從此以後在家奉佛,一面專心教子。今據狀元以下的回示,可以推定他對於家庭的事,已無何等的矚望,至於夫人的改嫁與否,當然是不管了,可是夫人益加貞烈,費盡苦心,以子為伴,一師一徒,日課為樂,如是經過了十三年,結果兒子又考取了狀元,名聞遠布,因為是父子同科,一時親朋滿門,鬧熱如街市,但是這種現象,在洪先看起來,不過是凡塵的俗事。
富貴從來未許求 幾人騎鶴上揚州
與其十事九如夢 不若三平兩滿休
能自得時還自樂 到無心處便無憂
而今看破循環理 笑倚欄桿暗點頭
龍生龍子,虎生虎兒,夫人想把光榮的訊息報慰丈夫,只因去向不明,無法投報,可是洪先聽接了一切,捨不得回鄉一次,及至狀元府,站在門前,不願進去,僕人以為和尚化緣,入稟夫人,出告貧僧云:『夫人慈悲,施米一斗』,他不受,求見主人,仆認和尚貪心,復返報告,隨出施錢一貫,他又不收,即索紙書,題詩云:
斗米千錢我不收 十三年返故鄉游
兒孫自有兒孫福 莫為兒孫作馬牛
仆把詩稿入呈夫人,和尚跑走了,夫人明白了,跑出來,不見和尚,懊惱得很,派人前追又尋不到,探知僧由福州來,即令新狀元到處探訪,每逢僧人,即以羅漢鞋結緣,因為洪先腳底有痣可驗,結果在鼓山認得,即迎回家,朝晚款待如王侯,可是正在修行中的洪先,錦衣玉食都已無興趣了。
為人不必苦張羅 聽得僧家說也麽
知事少時煩惱少 識人多處是非多
錦衣玉食風中燭 象簡金魚水上波
富貴欲求求不得 縱然求得待如何
洪先的理想在清閒,家人的企圖在榮華,目的相反,雖是山珍海味,他的心神還是空虛,孝養也難挽留,反而招來了討厭。
貪名逐利滿世間 不如破衲道人閒
籠雞有食湯鍋近 野鶴無糧天地寬
富貴百年難保守 輪迴六道易循環
勸君早辦修行路 一失人身萬劫難
兒子向他說:『生活事不算什麼,所有需要,願皆遵命。』 他說:『余住鼓山多年,打壞常住碗碟七塊,常念在心,要你償還。』 即命配江西磁船滿載,賠補鼓山。
戈盾隨身已有年 閒非閒是萬千千
一家飽暖千家怨 半世功名百世冤
象簡金魚渾已矣 芒鞋竹杖興悠然
有人問我修行事 雲在青山月在天
洪先求道心切,怕貪物質,墮落紅塵,他為解脫生死,求道有年,今因被悃在家,身與心違,悶悶不樂,念起今世不修何世修?今生不度何時度?焦急了。
看破紅塵待若何 猶如新燕補舊窩
辛苦到頭還辛苦 奔波一世枉奔波
積金萬兩空白首 爭名奮利盡虛浮
算起萬般渾是夢 無如急早念彌陀
被請回來未及半年,只因世道無味,又逃走了。即投於福建漳州龍褲國師,朝禪暮淨,親近了多年。
塵世紛紛一筆勾 林泉深處任邀游
蓋間茅屋牽蘿補 開個柴門對水流
得著閒眠真可樂 吃些淡飯自忘憂
眼前多少英雄輩 為甚來由不轉頭
龍褲國師法號樵雲,明代高僧,洪先受了他的指點而證得道果。又洪先圓寂後,受贈『光祿少卿』追謚『文莊』。他因嘆息世人迷妄。而發出醒世的警語,裨益社會的功德無量矣。

羅狀元醒世詩

羅洪先(1504-1564),字達夫,號念庵,江西吉水人。明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狀元,世稱“羅狀元”。《明史》卷二八三有傳。
富貴從來未許求 幾人騎鶴上揚州
與其十事九如夢 不若三平兩滿休
能自得時還自樂 到無心處便無憂
而今看破循環理 笑倚欄桿暗點頭
戈盾隨身已有年 閒非閒是萬千千
一家飽暖千家怨 半世功名百世冤
象簡金魚渾已矣 芒鞋竹杖興悠然
有人問我修行事 雲在青山月在天
為人不必苦張羅 聽得僧家說也么
知事少時煩惱少 識人多處是非多
錦衣玉食風中燭 象簡金魚水上波
富貴欲求求不得 縱然求得待如何
新命傳宣墨未乾 櫛風沐雨上長安
低頭懶進三公府 跣足羞登萬善壇
聞戒固多持戒少 承恩容易報恩難
何如及早回頭看 松柏青青耐歲寒
要無煩惱要無愁 本分隨緣莫強求
無益語言休著口 不乾己事少當頭
人間富貴花間露 紙上功名水上漚
看破世情天理處 人生何用苦營謀
塵世紛紛一筆勾 林泉深處任遨遊
蓋間茅屋牽蘿補 開個柴門對水流
得隱閒眠真可樂 吃些淡飯自忘憂
眼前多少英雄輩 為甚來由不轉頭
有有無無且耐煩 勞勞碌碌幾時閒
人心曲曲灣灣水 世事重重疊疊山
古古今今多變改 來來往往總循環
將將就就隨緣過 苦苦甜甜命一般
獨對青山一舉觴 醒來歌舞醉來狂
黃金不是千年業 紅日能消兩鬢霜
身後碑銘空自好 眼前傀儡為誰忙
得些生意隨時過 光景無多易散場
得失萬事總由天 機關用盡枉徒然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事到頭來螂捕蟬
無藥可延卿相壽 有錢難買子孫賢
得過一日過一日 一日清閒一日仙
貪名逐利滿世間 不如破衲道人閒
籠雞有食湯鍋近 野鶴無糧天地寬
富貴百年難保守 輪迴六道易循環
勸君早辦修行路 一失人身萬劫難
十一
自古為人慾見機 見機終久得便宜
人非己事休招惹 事若虧心切莫為
得勝勝中饒一著 因乖乖里放些痴
聰明少把聰明使 來日陰晴未可知
十二
急急忙忙苦追求 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營家計 昧昧昏昏白了頭
是是非非何日了 煩煩惱惱幾時休
明明白白一條路 萬萬千千不肯修
十三
人情相見不如初 多少賢良在困途
錦上添花天下有 雪中送炭世間無
時來易得金千兩 運去難賒酒一壺
堪嘆眼前親族友 誰人肯濟急時無
十四
別卻家園出外游 當時冷眼看公侯
文章蓋世終歸土 武略超群盡白頭
不如靜坐蒲團上 莫惹凡間半點愁
一日三餐充飽腹 但休休時且休休
十五
看破紅塵待若何 猶如新燕補舊窩
辛苦到頭還辛苦 奔波一世枉奔波
積金萬兩空白首 爭名奪利盡虛浮
算起萬般渾是夢 無如急早念彌陀
十六
榮辱紛紛滿眼前 不如安分且隨緣
身貧少慮為清福 名重山丘長業冤
淡飯盡堪充一飽 錦衣那得幾千年
世間最大惟生死 白玉黃金盡枉然
十七
寬性寬懷過幾年 人生人死在眼前
隨高隨低隨時過 或長或短莫怨愆
家富家貧休嘆息 自無自有總由天
平生衣食隨緣過 才得清閒便是仙
十八
為人不可不回頭 名利英雄有日休
千種情懷千種恨 一分榮辱一分憂
紅塵大廈千年計 白骨荒郊一土丘
開口對人閒借問 為誰不了為誰愁
十九
終日忙忙無了期 不如退步隱清居
草衣遮體同綾緞 野菜充肌勝飽肥
世事紛紛如電閃 輪迴滾滾似雲飛
今日不知明日事 那有工夫理是非
二十
衣食無虧便好休 人生世上一蜉蝣
石崇不享千年富 韓信空成十大謀
花落三春鶯怨恨 菊開九月雁悲愁
山林幽靜多清樂 何必榮封萬戶侯
二十一
萬事天來莫強求 何須苦苦用機謀
飽三餐飯常知足 得一帆風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幾時休
冤家宜解不宜結 各自回身看後頭
二十二
堪嘆人心毒似蛇 誰知天道轉如車
去年妄取東鄰物 今日還歸北舍家
分外錢財湯潑雪 騙來田地水堆沙
若將狡譎為生計 恰似朝開暮落花
二十三
為官終日細沉吟 紫綬無心懶整襟
陽業案前由我造 陰司地府有誰親
願將官職為仙職 除卻凡心即佛心
寄語賢妻休再問 從今不必問來音
二十四
箴書一到折開吟 讀罷兒童淚滿襟
烈女不堪重改適 賢夫不必再相親
君今已悟為仙去 奴也隨修舍色身
但願西方同善會 九蓮台畔禮觀音
二十五
斗米千錢我不收 十三年返故鄉游
兒孫自有兒孫福 莫為兒孫作馬牛
羅狀元十嘆無常歌
一、
嘆無常,嘆無常,一嘆無常好淒涼;
為名苦,為利忙,用盡機關不久長。
爭名名上死,奪利利中亡;
利數名場客,臨危失主張。
一息斷,四大僵,一雙空手見閻王;
孽鏡台前空掉淚,孤魂榜下自悲傷。
勸賢良,勤念佛,彌陀接你生蓮邦;
永脫輪迴了生死,免見閻王見法王。
二、
嘆無常,嘆無常,二嘆無常好淒涼;
妻戀夫,兒戀娘,恩情雖重命難長,
愛河埋秀女,苦海喪才郎;
恩愛牽纏客,臨危失主張。
斷了氣,不回鄉,那愛妻兒哭斷腸;
魂靈散卻骨埋荒,拋下嬌娥守繡房。
勸賢良,勤念佛,臨終往生極樂邦;
家親眷屬永團聚,光壽如同大願王。
三、
嘆無常,嘆無常,三嘆無常好淒涼;
貪美酒,愛花香,剝散元陽命不長。
美色銷枯骨,香醮浸爛腸;
花街酒肆客,臨危失主張。
斷了氣,難起床,花不迷人酒不嘗;
迷魂鬼,惹禍湯,多少英雄被他傷。
勸賢良,勤念佛,酒色之友勿交往;
親近善人離惡友,禁賭止葷壽延長;
正人君子人人敬,社會道德永留芳。
四、
嘆無常,嘆無常,四嘆無常好淒涼;
貪財寶,逞剛強,費盡心血命不長。
謀財終有禍,逞氣定遭殃;
富豪英雄客,臨危失主張。
財也丟,氣也傷,空在閻浮走一場;
誰把金銀通地府,自留罪孽對閻王。
勸賢良,勤念佛,彌陀接你生蓮邦;
黃金鋪地無人取,那有搶劫與刀傷;
七寶樓台八德水,壽同彌陀永無疆。
五、
嘆無常,嘆無常,五嘆無常好淒涼;
貪口腹,充皮囊,殘害生靈命不長。
刀頭流血水,舌本試美湯;
殺生害命客,臨危失主張。
殺物命,補屍腔,四生轉變任分張;
改頭換面還宿債,脫骨丟屍到處藏。
勸賢良,勤念佛,粗茶淡飯充飢腸;
茹素長壽身體健,戒殺放生命亦長。
殺生償命應受報,如影隨形不怨枉;
護生放生是救命,我命物命無兩樣。
佛視眾生如一子,臨終十念生蓮邦。
六、
嘆無常,嘆無常,六嘆無常好淒涼;
好搖擺,美衣裳,拋散銀錢命不長。
裝模空打扮,本色自留芳;
楚楚衣裳客,臨危失主張。
服滿櫃,衣滿箱,死後何曾件件裝;
但求往生極樂國,哪管骷髏喪道旁。
勸賢良,勤念佛,
粗衣布履通遮體,衲衣污服勝俗裝。
奢侈折福壽,臨終無主張;
追悔空自恨,呼爹又喊娘;
無人能拯救,只有徒悲傷。
趕快念彌陀,能見慈父法中王。
七、
嘆無常,嘆無常,七嘆無常好淒涼;
謀家業,造華堂,勞碌經營命不長。
肥田誇獎產,大廈愛雕梁;
創業開業客,臨危失主張。
催命鬼,引魂郎,扭向台前望故鄉
自悔罪多行善少,空悲屋壞與田荒。
勸賢良,勤念佛皈依三寶有主張;
拭看塵俗情和愛,有幾兒女替父亡。
辛苦到頭一場空,蜜蜂採花為誰忙;
家珍失卻仍不知,衣里明珠自承當。
快念佛,求法王,舊路還家歸贍養。
八、
嘆無常,嘆無常,八嘆無常好淒涼;
愛飄蕩,自猖狂,逞盡逍遙命不長。
優遊終日醉,玩耍霎時忘;
娑婆春夢客,臨危失主張。
尋快樂,空悲傷,風流都是少年亡;
早出迷途歸覺路,同登極樂返家鄉。
勸賢良,莫荒唐,酒色財氣四座牆;
迷人自迷說人迷,指鹿為馬自逞強。
快回頭,早還鄉,專修淨土生蓮邦;
見佛證忍了生死,自在優遊遍十方。
九、
嘆無常,嘆無常,九嘆無常好淒涼;
行奸詐,害賢良,用盡機謀命不長。
謗法遭天遣,修行靠天蒼;
殘害忠良客,臨危無主張。
惡貫滿,善昭彰,報應分別事兩行;
兇惡臨終歸地府,善人到底升天堂。
勸賢良,勤念佛,止惡行善是賢良;
害人終害己,果報不虛枉。
善惡到頭終有報,依勢欺人不久長。
秦檜王氏跪岳公,陷害與人,醜惡下場;
怨假錯案頌解放,除暴安良,萬世留芳。
拋卻名利歸淨土,念佛求生極樂邦。
十、
嘆無常,嘆無常,十嘆無常好淒涼;
修行女,行善郎,皈依三寶念佛堂。
嚴持五戒十善,隨喜六度法弘揚;
發願往生極樂國,彌陀接引往西方。
勸賢良,勤念佛,如子逃逝歸故鄉;
見慈父,大醫王,精進修持壽無疆。
文殊普賢觀自在,清淨海會聚一堂。
見佛聞修無生忍,再度六親與爺娘;
回入娑婆度眾生,四恩總報,
三有齊資,才算孝中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