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晉祠始建年代不詳,本是為紀念
周武王的次子
叔虞興修農田水利有功而建的祠,稱“唐叔虞祠”,因臨晉水,又稱晉祠,北魏的《水經注》中已有記載。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對晉祠進行了擴建,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2年)增建了紀念叔虞之母的祠,並且確立了聖母殿的位置,金代在聖母殿前又加建獻殿,以後又經元、明、清各代增建和重修,形成了晉祠的格局。聖母殿是宋、遼、金時期祠廟建築中唯一保存下來的宋代木構。
基本情況
晉祠,位於太原市區西南25公里處的
懸瓮山麓,
晉水的發源處,是中國著名的名勝古蹟遊覽勝地。1961年3月被國務院確定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祠始建於北魏前,是為了紀念
周武王次子
叔虞而建。武王滅商之後分封諸侯,把次子叔虞封於唐,叔虞死後,其子夑繼位,因有晉水,改唐為晉國。後人在懸瓮山麓、晉水源頭建祠立設,以祭祀叔虞。
酈道元《水經注》記載:“際山枕水,有
唐叔虞祠”,即今晉祠。晉祠歷代均有修建和擴建。南北朝天保年間(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唐貞觀二十年(646年)太宗
李世民游晉祠撰《
晉祠之銘並序》碑文,又一次擴建。太平興國九年(984年)依山枕建正殿,是供奉唐叔虞,至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其母
邑姜亦供奉於正殿之中。熙寧年間(1068——1077年)封邑姜為“顕靈昭濟聖母”,遂有聖母殿之稱,後來唐叔虞祠堂遷於北側,形成今日格局。
游晉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進行。中,即中軸線,從大門入,自
水鏡台起,經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獻殿、鐘鼓樓、
魚沼飛梁到聖母殿。這是晉祠的主體,供奉的是
唐叔虞的母親,
周武王的王后,
周成王的母親
邑姜。建築結構嚴謹,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北部從文昌宮起,有
東嶽祠、關帝廟、三清祠、唐叔祠、
朝陽洞、待風軒、三台閣、
讀書台和呂祖閣。這一組建築物大部隨地勢自然錯綜排列,以崇摟高閣取勝。南部從勝瀛樓起,有白鶴亭、三聖祠、真趣亭、
難老泉亭、水母樓和公輸子祠。這一組樓台計峙,泉流潺繞,頗具
江南園林風韻。此外最南部還有十方奉聖禪寺,相傳原為唐代開國大將
尉遲恭的別墅。祠北浮屠院內有
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間重建,為七級八角形,高30餘米,每層四面有門,飾以琉璃勾欄。登塔遠眺,晉祠全景歷歷在目。
聖母殿面寬七間,進深六間,重檐九脊頂,殿身採用殿堂型構架體系。在構架中將殿身前檐柱落在一條三椽上,從而使大殿前廊加寬,形成較寬的開敞的舉行祭拜聖母活動的空間。前檐柱採用木雕盤龍柱形式,為宋元二年(1087年)遺物,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雕盤龍柱。現存聖母殿上斗拱有多種形式,正是歷次重修所留下的遺蹟。聖母殿微微向上彎曲的屋頂輪廓,柔和秀美,總體造型舒展而莊重,是宋代建築風格的典型代表。殿內有四十三尊塑像,即聖母像及侍女像,尺度與真人相近。人物性格、表情各不相同,姿態、服裝、髮式因人而異,比例造型優美,是宋代塑像中的上品。殿前有一以泉水匯成的水池,因游魚眾多,名為魚沼。池上有一座十字形平面的橋樑,其東西方向的主橋為平橋,寬約5米,南北方向次橋寬約3.5米,斜搭在主橋上。橋下有三十四根石柱,也排列成十字型,上有木製梁、枋及橋面板。這座橋被稱為“飛梁”或“魚沼飛梁”。
獻殿在聖母殿前,是金大定八年(1168年)所建,作為供奉聖母祭品之用。該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九脊頂。其斗拱作法與聖母殿相似。
修建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面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於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祠區建築布局
自從北宋天聖年間修建了聖母殿和魚沼飛梁後,祠區建築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後,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鐘樓、鼓樓及水鏡台等,這樣,以聖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於正位的唐叔虞祠,座落在旁邊,退處於次要的位置了。
祠區內中軸線上的建築,由東向西,依次是: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鐘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聖母殿。這組建築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宮,及南面的水母樓、難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組成了一個綜合建築群。東西一條主線上的建築,配合上南、北兩組建築,本來是不同時期搞起來的,集中在一起,卻好像都服從於一個精巧的總體設計,並不是雜亂無章地生拼硬湊的,顯得布局緊湊,既象廟觀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宮苑。
建築景觀
晉祠最著名的建築為聖母殿,創建於宋代天聖年間(1023—1032年)。聖母傳為
叔虞之母邑姜。聖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寬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1尊、明代補塑2尊,這些彩塑中,
邑姜居中而座,神態莊嚴,雍容華貴,鳳冠霞帔,是一尊宮廷統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動,情態各異,是研究宋代雕塑藝術和服飾的珍貴資料。
魚沼飛梁,建於宋代,呈
十字橋形,如大鵬展翅,位於聖母殿前,形狀典雅大方,造型獨特,是國內現存古橋樑中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鐵人姿態英武,因鐵為五金之屬,人稱之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鐵人,鑄於北宋紹聖四年(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態威武,英姿勃勃,氣概不凡,銷明甲亮,閃閃泛光,頗為獨特。據說,一年夏天氣候特別炎熱,身披鐵甲的西南隅的鐵人忍受不了這難熬的痛苦。獨自走到
汾河邊,只見汾河滔滔而流,怎么過河呢,鐵人犯了愁。正在著急,忽見從上游不遠沿岸邊駛下一條小船。鐵人趕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對岸。船家沉吟一陣,方才慢騰騰地說:“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時,再等等有無旁人。”鐵人一焦急,趕忙說道:“你能渡過我一個,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鐵人說:“你能有多重,一隻船不止裝一人,除非你是鐵鑄的。”話一落音,一語道破了鐵人的本相。瞬間,鐵人立在汾河邊,紋絲不動,怎么這人不說話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著一位鐵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晉祠的鐵人。船家不敢怠慢,急忙找了一些鄉親,把鐵人抬回金人台。聖母勒令手下將領,把鐵人的腳趾上連砍三刀,表示對鐵人不服從戒律的懲罰。今日的鐵人,腳上還留著連砍三刀的印痕。
唐碑亭,即“貞觀寶翰”亭。亭內陳列
唐太宗李世民手書碑刻“
晉祠之銘並序”。 全碑1200多宇,書法行草,骨骼雄健,筆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書法神韻,是書法藝術的珍品。聖母殿右側,是千年古樹“臥龍周柏”。
難老泉,俗稱“南海眼”,出自斷岩層,終年湧水,生生不息,
北齊時有人據《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之句起名“難老泉”。周柏唐槐、難老泉、侍女像譽稱“
晉祠三絕”。
在難老泉亭上方,有一座
水母樓,俗稱梳妝樓,別號水 晶宮。樓內水母像銅質金裝,端坐瓮上,束髮未竟,神態自若。據傳,水母姓柳,生性賢良,家住晉祠附近的
金勝村,嫁到晉祠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後橫遭婆線虐待,每日到遠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後桶,名為嫌髒,且將桶底做成尖底,使柳女無法休息,存心刁難。一天,柳女挑水歸來,在途中一騎馬人要借水飲馬,柳女欣然應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時,那人送給柳女一條金絲馬鞭,並告她馬鞭放在瓮中,只要輕輕向上一提,水即滿瓮。柳女回去一試,果然靈驗。這個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發現,一次她趁獲女回娘家不在,從瓮中提起馬鞭,頓時,水從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沒附近村莊……,柳女正在娘家梳頭,聞訊趕來,毅然坐在瓮上,水勢一下變小,人們得救了,水母再也沒有離開水瓮。
晉祠南部名奉聖寺,相傳這裡曾是唐朝大將尉遲敬德的別墅。奉聖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級八角形。在奉聖寺附近,有巨槐一株,乾老枝嫩,蒼鬱古樸,獨具一格。據傳,原來這株槐樹歷史久遠,早已乾枯,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農曆三月廿一日,奉聖寺內集會,人來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個老道士在枯槐下叫賣,出售膏藥。口裡喊著: “膏藥靈應、能治百病,有福來買,無福不信。”叫賣半晌,沒人買他的藥。這位老道繼續叫賣:“如此仙藥,來購無人,凡人無福,枯槐宜生。”說罷,他將膏藥貼於枯槐身上.拂袖揚長而去。說來真巧,不到一個月,這株枯槐,死而復生。生枝展芽,甚為茂盛。人們見狀,都驚呼這株枯槐叫復生槐。實際上,俗話說得好:“千年柏、萬年松,老槐一睡幾百春。”這株枯槐復生,大概是因為多年長睡而碰巧甦醒的緣故。
世界文化遺產
晉祠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專家論證會在山西太原舉行。專家經過考察論證一致認為,晉祠的建築、雕塑、園林、碑刻、科學、藝術價值均符合世界文化遺產的標準,應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晉祠位於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懸瓮山麓,是奉祀西周晉國首任諸侯唐叔虞的祠宇。祠內自然山水與人文建築、雕塑有機結合,宋、元、明、清建築齊備,有著西周至今2000多年的文化積澱,堪稱晉陽文化的代表。其中聖母殿、魚沼飛梁、獻殿、周柏、唐太宗李世民碑等均為稀世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