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碑書法是正楷書,從魏晉南北朝以來,漢隸逐漸演變成楷書,楷書的字形結構,統一於唐代,所以在書法史上有秦篆。嵩山嵩陽書院西南草坪上高達九米的《大唐嵩陽觀紀聖德...
唐元和四年(809)刻立。唐代名相裴度撰文,著名書法家柳公綽(柳公權之兄)書寫,名匠魯建鐫刻。其文章、書法和鐫刻極為精湛,被譽為“三絕碑”。“三絕碑” 背後...
二祖寺唐碑,中國佛教文物。位於河北省成安東二祖村北二祖寺遺址內。二祖寺始建於北朝東魏,北齊天保初佛教禪宗二祖慧可曾居此弘揚禪法。唐、宋兩代均有修繕。殿堂...
唐兀公碑坐落楊十八郎南唐兀公祖瑩,上刻“大元贈敦武校尉軍民萬府百夫長唐兀公碑”,碑文記述墓主自唐兀台至唐兀閭馬、達海、崇喜等歷代情況,是蒙漢兩族...
《李靖碑》,全稱《大唐故尚書右僕射特進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贈司徒并州都督衛景武公之碑並序》,亦稱《衛景武公碑》。許敬宗撰,王知敬正書。此碑為昭陵陪葬碑之...
大理市太和村西面的南詔太和城遺址內,矗立著一塊黑色的古碑——“南詔德化碑”,被譽為“雲南第一碑”。碑高3.97米,寬2.27米,厚0.58米。正面刻碑文40行,...
三絕碑位於武侯祠大門內碑亭中的唐碑,是成都最古老的碑刻之一。...... 三絕碑位於武侯祠大門內碑亭中的唐碑,是成都最古老的碑刻之一。中文名稱 三絕碑 所屬年...
吉隆唐碑長約1米、高約70厘米。坐落於西藏邊境地區的山崖石壁上。1992年四川大學霍巍等人發現...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寶佛塔感應碑》,是唐天寶十一年(752年)由當時的文人岑勛撰文、書法家徐浩題額、書法家顏真卿書丹、碑刻家史華刻石而成,...
隋開皇六年(586)刻,楷書,30行,行12字,行50字。藏河北正定隆興寺。無撰書人姓名。歐陽修《集古錄》認為撰者即碑末署名的張公禮,關於此碑,文人曾無限讚嘆,...
明徵君碑位於南京市棲霞區棲霞寺山門外側,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僅是南京地區保存最好、最大的唐碑,在全國現存唐碑中,也是極罕見的珍品,作為化石標本更是全國...
《仙人唐公房碑》是一份十分重要的道教歷史文獻。碑文說唐公房是漢中城固人,他在王莽新朝時 (公元 9-25) 在世。後來得道,合家”雞犬升天”。此碑是為了紀念...
碑學,是研究考訂碑刻源流、時代、體制、拓本真偽和文字內容等的學問,也指崇尚碑刻的書法流派,與“帖學”相對。碑學有“專指北碑”“北碑加篆隸”“北碑加唐碑...
《圭峰禪師碑》全稱“唐故圭峰定慧師傳法碑並序”,又名《圭峰定慧禪師碑》,簡稱《圭峰碑》。公元855年(唐大中九年十月十三日)立,唐代裴休撰並書,柳公權篆額,碑...
唐鴻臚井碑是珍貴的唐朝文物,記載了唐朝派遣使節冊封“渤海國”國王的事跡。1908年,日本人將唐鴻臚井碑及碑亭(唐碑亭)作為日俄戰爭戰利品盜運回日本。...
道德經注碑全名為“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碑文是唐玄宗對道德經的釋文,為文物之珍品。該碑位於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景區太極殿前神道東側,立於唐天寶元年,即...
唐代明徵君碑建於唐上元三年(676年),為紀念明徵君而立。唐朝明增紹曾幾次被皇帝征為記室參軍、國子博士等,他都"稱疾不就",隱居深山,故稱"征君",又稱"隱...
西面(碑陽)依據王堯的《唐蕃會盟碑疏釋》一文錄入西面的漢文碑文: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與大蕃聖神贊普舅甥二主商議社稷如一,結立大和盟約,永無淪替,神人俱以...
大足石刻韋君靖碑,位於佛灣之首,通編為第2號。碑高260,寬310厘米。由軍事判官將仕郎前守靜南縣令胡密撰文,唐昭宗乾寧二年(公元895年)上石。碑文分上下兩部...
李光弼碑,唐碑,位於富平縣城文廟內,唐廣德二年(764年)立。碑首六螭,碑身長方形,上窄下寬,上薄下厚,通高3.92米,寬1.25米,中厚0.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