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戰役(Burma Campaign)是太平洋戰爭中,1942年1月至1945年3月,中、英盟軍在緬甸同日軍進行的一系列防禦和反擊戰鬥的總稱,大致可以分為第一次緬甸戰役和第二次緬甸戰役兩個階段性戰役。日軍企圖占領緬甸,切斷美英向中國提供戰略物資的交通線滇緬公路,迫使中國國民黨政權屈服;並伺機進軍印度,促其脫離大英國協,以保障東南亞地區日軍翼側的安全。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日本南方軍先後入侵菲律賓、泰國、馬來亞、關島、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索羅門群島,一直到中途島以西的廣大地區,並侵入緬甸,聲言將與希特勒會師中東,妄圖實現共同主宰世界的美夢。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英等國很快對日宣戰。國民黨政府也於12月9日正式對日宣戰。於是美、英與中國建立了聯盟。1942年1月1日,中、蘇、美、英等二十六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共同反對法西斯侵略國家的聯合宣言(即“二十六國公約”),保證互相援助,不與敵國締結單獨停戰協訂或和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進一步擴大。中國成為盟軍的一個戰區。
1942年1月4日起,日軍第55、33兩個師團由泰國分別向緬甸南部的土瓦、毛淡棉發動進攻,至3月8日,即占領仰光。隨即兵分三路北進,其作戰計畫:以一路追擊撤退的英軍,侵入米內瓦,直趨卡原里,占領仁安羌油田,截斷英軍退路;一路攻占同古,進逼曼德勒,圍殲我軍主力;一路由同古東進東枝(又名棠吉)進攻臘戌,北進八莫、密支那,截斷中國軍隊歸路。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根據以上敵情,與中、美三方協商決定,對中、英在緬甸部隊,作如下部署:以仰光至曼德勒(又稱瓦城)鐵路為界,由鐵路以東至泰國邊境,為中國遠征軍防禦地區,鐵路以西,為英軍防地。中、英兩國軍隊,分三路布防迎敵,計畫在彬文那(又名平滿納)至曼德勒地區,與日軍會戰,圍殲敵人。
英軍為西路軍(有2個軍,轄:第1、17、36師、第63旅、第7裝甲旅等部隊4萬餘人)位於卑謬以北,伊洛瓦底江地區,防止敵人北進。中國遠征軍第5軍為中路軍,其先頭部隊第200師已於同年3月8日到達同古(又稱東吁、東瓜)接替英軍第1師防務,防守同古,該軍擔任同古以北鐵路線兩側和正面防禦,軍部設於漂貝,新22師、第96師集結於曼德勒東北地區。中國遠征軍第6軍為東路軍,軍部設於雷列姆,暫編第55師,位於壘固地區,第49師,位於孟畔地區,第93師,位於景東地區,防止降日泰軍從東進攻,及掩護第5軍左側背,原先已進入景東的劉觀龍支隊,在孟勇芒林等地,中國遠征軍第66軍,位於曼德勒至臘戌之間,為機動部隊。
同年3月17日,日軍再度發起攻勢,一路沿伊洛瓦底江北上,西路英軍一觸即潰,只有兩路中國遠征軍頑強抵抗,同時還不得不分兵馳援被圍困的英軍,整個戰線開始崩潰。4月底,日軍攻占臘戍,切斷滇緬路,同年5月1日進占曼德勒。中英軍隊被迫向印度和中國境內撤退。至5月下旬,日軍占領緬甸境內全部要地,並侵占中國雲南省龍陵、騰衝等地。
戰役過程
1942年2月23日,日軍第55師團奪占錫當河上唯一的一座橋樑,突破錫當河防線,並有海空軍協同,向仰光進攻。
1942年3月6日,日55師團在勃固附近粉碎英第7裝甲旅的反擊。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見敗局已無法挽救,下令進行破壞後,撤出仰光,英印軍3000餘人撤往東吁。應英國政府請求,中國組建遠征軍(轄第5、第6、第66軍,共10萬餘人)入緬作戰,中國遠征軍第5軍先遣第200師抵達東吁接防。
1942年3月11日,美陸軍中將、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奉命入緬指揮中國遠征軍。
1942年3月16日,中國遠征軍正式與日軍遭遇,發生激戰。
1942年3月20日,日軍第55師團進攻東吁,遭中國遠征軍第5軍頑強抗擊。
1942年3月25日,在仰光登入的日軍第56師團向東吁方向增援。
1942年3月30日,日軍占領東吁,隨後第56師團轉向東北進攻壘固,第55師團及4月8日登入的第18師團繼續向曼德勒發展進攻。與此同時,日軍第33師團從仰光出發向仁安羌方向進攻。
1942年4月7日,日軍占領阿蘭謬,逼近仁安羌。
1942年4月16日,日軍從翼側迂迴切斷英印軍退路。中國遠征軍以新38第113團馳援被圍於仁安羌以北的英緬軍,救出亞歷山大以下7000餘人。同日,日軍攻占仁安羌。
1942年5月1日,進占曼德勒。英國軍隊和中國軍隊隨即退卻,成了毫無組織的潰退。
1942年5月下旬,日軍占領了緬甸,並侵占了中國雲南省的騰衝、龍陵等城市在內的部分地區。為了防止英國海軍可能參加作戰而影響緬甸戰役的結局並徹底擊潰英軍,日本海軍對在錫蘭(科倫坡和亭可馬里)的英國海軍基地實施了突擊,迫使英國海軍退駐馬爾地夫群島海域。日軍採用了迂迴、包圍和果斷突入敵後的戰術,其戰鬥行動較之英軍更為機動靈活。
1942年5月底,倖存的英軍大部撤至印度境內的英帕爾城區。英軍在翻越山嶺前,丟棄了自己所有的武器。到達印度的僅1.2萬人,即參加緬甸戰役的英軍的1/3左右。與此同時,中國軍隊的新38師殘部也抵達英帕爾,宣告第一次緬甸戰役結束。日本在戰役之後得到喘息之機,並藉此鞏固了在緬甸的地位。
戰役結果
1942年中國出兵緬甸,是中國從國際國內戰略局勢出發,聯合盟國在國外進行的一次反法西斯戰爭,這一戰役以盟國方面的失敗而告終,遠征軍損失也十分慘重。此戰中,日軍傷亡約4500人,英軍傷亡1.3萬餘人,中國遠征軍傷亡5萬餘人。日本在完成緬甸戰役之後得到喘息之機,並藉此鞏固了在緬甸的地位。抗日戰爭時期,緬甸戰場既是中國和太平洋兩大抗日主戰場的戰略結合部,又是東南亞戰場的主要作戰地區。中國軍隊曾兩次進入緬甸,展開對日作戰。不僅有力地支援了盟軍在中、印、緬戰場的對日作戰,打通了中國西南國際運輸線,提高了中國正面戰場的戰爭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潰,而且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大長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日軍訓練有素,採取迂迴包圍戰術快速推進。中英盟軍尤其是中國遠征軍英勇奮戰,但終因部署不當、指揮有誤而失敗。
日軍四個師團及指揮系統表
第十五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
第十八師團師團長田中新一
第二十二旅團旅團長佗美浩
第五十五、五十六聯隊
第三十五旅團旅團長川口清建
第一一四、一二四聯隊
第十八山炮兵、第十二工兵、第十二輜重兵聯隊、第二十二騎兵大隊。
第三十三師團師團長櫻井省三
第三十三步兵團團長
第二一三、二一四、二一五聯隊。
第三十三山炮兵、騎兵、工兵、輜重兵聯隊。
第五十五師團師團長竹內寬
第五十五步兵團團長
第一一二、一四三、一四四聯隊
第五十五山炮兵、騎兵、工兵、輜重兵聯隊
第五十六師團師團長度邊匹夫
第五十六步兵團團長坡田靜夫
第一一三、一四六、一四八聯隊。
第五十六搜尋兵、野炮兵、工兵、輜重兵聯隊。
中國遠征軍第一路指揮系統表(1942年3月至8月)
總參謀長 史迪威
第5軍(軍長) 杜聿明
第200師(師長) 戴安瀾
新編第22師(師長) 廖耀湘
新編第96師(師長) 余韶
游擊支隊 黃翔
工兵團 李樹正
裝甲兵團 胡獻群
炮兵團 朱茂臻
汽車兵團 洪世壽
騎兵團 林承熙
第6軍(軍長) 甘麗初
第49師(師長) 彭壁生
第93師(師長) 呂國銓
暫編第55師(師長)陳勉吾
第66軍(軍長) 張軫
新編38師(師長) 孫立人
新編第28師(師長) 劉伯龍
新編第29師(師長) 馬維驥
另司令長官部直轄36師(師長) 李志鵬
緬甸人民態度
戰前,緬甸許多的民眾曾寄希望藉助於日本人就可以結束國內反對英國統治的長期鬥爭,這一點也促使了日軍進攻的勝利。昂山將軍領導的緬甸獨立軍迅速發展壯大。許多城市為緬甸獨立軍派出的隊伍所占據,這些地方建立的政權機構,對入侵的日軍分隊均善意相待。但是,緬甸獨立軍的領導人很快就看清了日本“同盟者”的狡詐和虛偽。不過,要撲滅對昔日殖民者的怒火,尤其是要使怒火轉向日軍,已很困難,對此需要時間。但這暗處延燒的火種已經為第二次緬甸戰役的局勢埋下了伏筆。
1943年3月,新38師的114團即先行開進野人山區,掩護中美部隊修築自印度列多到野人山區的中印公路。1943年10月下旬,雨季停止,在列多的新22師和新38師主力乘車到達胡康河谷邊緣,駐印軍緬北反攻戰正式開始。經過血戰之後,新38師於12月29日攻克於邦。隨後在新38師的配合下,新22師於1944年3月5日攻克孟關。後來兩師合作攻下瓦魯班。新22師在攻占瓦魯班戰鬥中突襲18師團司令部,繳獲18師團發布作戰命令的關防大印,這在抗戰期間絕無僅有。蔣中正給其嘉獎電為:中國虎!1944年4月份新22師、新38師、第30師、第50師與美軍聯合圍攻下了密支那。攻克密支那後,各個部隊修整了2個月,此時第14師、第50師、新30師已陸陸續續空運來到緬北反攻的前線,中國進入緬甸的部隊已達到5個師,為便於指揮,將新一軍擴編為新一軍和新六軍兩個軍。新一軍下轄新30師和新38師,軍長孫立人。新六軍下轄新22師、第14師、第50師,軍長廖耀湘。鄭洞國升任駐印軍副總指揮。1944年10月16日,新一軍與新六軍開始向八莫發起進攻,12月初,日軍進犯獨山,貴陽告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下令調新六軍回國保衛大西南,新六軍主力於12月1日奉命停止前進,新六軍軍部及新22師、第14師被空運至雲南霑益,以保衛重慶。留下第50師與新一軍作戰,歸新一軍指揮(後來正式編入新一軍序列)。1944年12月15日新一軍攻克了八莫。
在駐印軍開始反攻幾個月之後,國內滇西的中國遠征軍反攻開始。1944年5月11日第20集團軍強渡怒江,於6月底血戰至騰衝附近。經過3個月的戰鬥,於9月14日解放騰衝。第11集團軍於6月1日渡江,新28師於4日攻克臘猛,進圍松山,由於敵陣堅固,該師五攻未客。7月1日改由第8軍來攻,該軍以三個師輪換進攻,連續九次,到9月7日方破敵陣,全殲守敵。遠征軍經過血戰,於11月3日攻克龍陵,20日攻克芒市,12月1日攻克遮放,1945年1月19日克復畹町。1月22日中午第53軍第116師與新一軍一部在木遮相會,旋以鉗形攻勢向芒友推進,
1945年1月15日,新一軍攻克南坎,並繼續前進,於1月27日畹町附近的芒友與雲南西進的中國遠征軍會師。1月28日中印公路通車典禮在畹町城舉行。會師後,滇西遠征軍回國,新一軍與第50師南下,新一軍先後拿下了新維、臘戌,第50師先後攻克了南渡、西保、南燕、皎麥等市鎮,新50師自從1944年渡過伊洛瓦底江以來,在三個多月的時間裡,挺進600公里,斃傷日軍3500餘人。3月30日,中國遠征軍攻克喬梅,與英軍勝利會師。隨後中國駐印軍凱旋迴國。至此,中國駐印軍與中國遠征軍的任務順利完成。
戰役結果
第二次緬甸戰役,中國駐印軍傷亡1.8萬餘人,殲滅日軍4.8萬餘人,解放緬甸土地約13萬平方公里。滇西中國遠征軍傷亡67403人,殲滅日軍21057人,解放滇西全部土地約3.8萬平方公里。中國遠征軍完成了中國戰略大反攻的全面勝利。
殺降事件
1943年10月,第二次緬甸戰役開戰。10月24日,新編第38師112團開始攻擊前進,29日即占領新平洋。當被俘的日軍被帶到師長孫立人將軍的面前時,孫立人厭惡地皺皺眉頭,不假思索地命令參謀:“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後都這樣辦。”命令被迅速執行。
日軍第18師團曾在中國戰場上犯下累累罪行,這些俘虜手上沾滿中國人的鮮血,當然在劫難逃。結果!緬甸會戰中投降的1200名日軍士兵以及日軍軍官,統統被孫將軍以活埋的方式殺掉。唯一生還的日軍是一個叫山田進一的下士。因為經過審訊孫將軍得知他是台灣人。
活埋1200名日軍俘虜的事件是二次大戰中比較大的殺降事件,此事被美國報紙披露震驚了世界,美國方面大為惱火,認為這將使日軍此後更加頑強的抵抗。然而其結果卻是日軍一旦聞得新一軍的威名,皆望風逃竄,1945年春,新一軍兵不雪刃占領仰光,緬甸全境光復!孫立人將軍名震全球,成為二戰中與張自忠將軍齊名享有世界聲譽的中國將領。
(殺降事件純屬宣傳,健在的所有新一軍士兵,沒有一位親眼目睹過,也沒有任何隨行美國指揮官見到過,殺俘是違反日內瓦國際公約的,作為在美國佛吉尼亞軍校畢業的孫立人將軍當然很清楚。何況當時俘虜一個日本兵是很不容易的事。有抗日老兵回憶,因審訊而誤傷了日本兵俘虜,作為長官的他還受到了處分。)
中國準備出兵緬甸,主要是從中國本身戰略利益出發,中國在緬甸最重要的利益所在即保衛緬甸南部的仰光出海口,以維持較為便捷的海外物資輸入的運輸線。1941年間,中國方面起草的有關中英合作作戰計畫草案即以此為基本方針。
中國出兵緬甸,最重要的是欲保住緬甸尤其是仰光的出海口,獲得盟國戰略物資的接濟,仰光及東南亞地區失陷後,這一目標已難以實現,在英國未表現出堅守緬甸決心情況下,中國當然也不願為英國作嫁,擔當防守全緬的義務。
集中遠征軍在曼德勒地區作戰,從蔣的立場看,還有幾方面的有利因素。曼德勒扼緬北之咽喉,為緬北廣大地區之屏障,同時,又是中國經緬北西向印度公、鐵交通之樞紐,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保衛曼德勒,既可使緬北地區充當中國大西南地區的緩衝,使大西南地區免受日軍的直接威脅,又可保住中國經緬甸至印度的對外通道,維持獲得外援的間接途徑,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也就是說,仰光失陷後,守住曼德勒,即是中國在緬作戰的最大利益目標。
但是,新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的想法一開始就和蔣介石有很大不同。史迪威對中國之行雄心勃勃,3月6日,當史迪威得知蔣將把緬甸戰役指揮權交給他時,如釋重負,寫道:“現在我不必每天早上在惶恐不安中醒來,搞不清楚我究竟能做些什麼來證明我的存在價值了。那種日子實在難以忍受。”可見,史迪威一開始就沒有把其在中國的位置限於蔣介石的參謀長地位上,指揮軍隊建功立業,是史迪威衷心追求的目標。而他當時對中日兩軍的素質、特點、戰鬥力均未有全面了解,在缺乏背景知識的情況下,按照他“具有以最快的速度輕率地作出最生硬的結論的才能”的個性,進攻戰顯然更符合他的選擇。
正是從如上數原因出發,史迪威對蔣介石綜合中國各方調查提出的緬甸作戰意見不以為然,同時對蔣提出的中英協同問題、緬甸地形、後方聯絡、第五縱隊等在緬作戰諸困難也均不表重視。他堅持認為,應在同古集結中國軍隊主力,並迅速向仰光出擊,奪取仰光,取得緬甸保衛戰的迅速完全勝利。3月9日,在與蔣的談話中,他提出:“我軍立即反攻,或可得大規模勝利之戰果。反之,如再拖延十日,敵在此期間,必儘速增援,加強仰光之防禦,恐擊退之非易事矣。”強調要立即發動進攻。當然,此時中國軍隊不過剛剛出動,大部分部隊尚在國內,十日之內反攻的說法近乎天方夜譚。此後,史迪威事實上也未堅持馬上反攻仰光,並在與蔣談話時,當面有條件地接受了蔣重點防禦曼德勒的計畫。不過,當其受命負責緬甸前線指揮並走馬上任後,即把蔣的計畫完全置諸腦後,此後,一直到緬甸戰役失敗,史迪威實際都堅持和蔣思路完全相反的進攻戰略。中國遠征軍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和史迪威的這一戰略思路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史迪威的許可權,是緬甸戰役初期一個頗引起注意的問題,蔣介石通常被指責為對史迪威放權不夠並實行遙控,史迪威本人事後也一再抱怨自己許可權不足,並將失敗主要責任歸之於此。對這一問題,首先應該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就緬甸戰場言,史的身份是中國戰區參謀長及中國軍隊在緬指揮官,因此,史有執行、貫徹中國戰區統帥基本作戰意旨的義務與責任,這一點,蔣在與史迪威談話時曾明確加以指出,而史也以此為當然。其次,史迪威作為中國遠征軍的指揮官,有權在中國統帥部指揮下,行使前線的具體指揮權。
同古會戰失利後,下一步如何行動,成為擺在中國遠征軍面前的關鍵問題。按照蔣的一貫想法,他當然還是希望以逐次抵抗吸引日軍到曼德勒,然後在此會戰。然而,同古會戰後,蔣介石與史迪威間關係進一步發生變化。同古會戰失利,史迪威把原因歸結為其權力不足,“未能令出必行”,因而當面向蔣索要指揮全權,並要求蔣勿插手前方戰事。蔣在史壓力下,表現得“十分沮喪”,不得不派出羅卓英為中國遠征軍司令官,協調前方指揮。因此,在4月間的緬甸戰場,應該說,史迪威對中國遠征軍的行動享有充分的發言權,而按史一貫的進攻性作戰構想,他是不會滿足於逐次抵抗,在曼德勒實行決戰的。這樣,繼同古會戰之後,在平滿納地區與日軍繼續展開會戰成為不可避免的選擇。
相比日軍戰略上的精密計畫,中國遠征軍顯得明顯缺乏遠見,既沒有整體的作戰思路,對日軍可能發動的大幅度迂迴作戰也沒有足夠警惕。應該說,蔣介石對日軍慣行的包抄作戰是有所戒備的。4月初抵緬時,他提醒史迪威、亞歷山大等:“若有數百第五縱隊繞至曼德勒後面,不僅對我前線作戰之士兵有不良影響,且將使局勢逆轉至不可救藥。”隨後又一再向史強調東線戰場的重要性。
然而,在有曼德勒會戰的腹案,同時又對平滿納會戰心存疑慮情況下,蔣介石鑒於此前史迪威對他影響前方戰事表現出的極度不耐,擔心提出疑議會招致史的不滿,小心地未向史直接表明保留態度,而且,在史迪威未對東線採取有效防禦措施情況下,仍以中國式的情面批准了史的作戰計畫。蔣介石這種實際是不負責任的態度,使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困難處境未能及時得到扭轉。
平滿納會戰充分暴露了中國在緬作戰的兩大問題,一是英軍對緬甸作戰缺乏信心,難以與遠征軍形成協同;二是鋪開作戰,兵力不足,捉襟見肘。從兵力布置看,第6軍兩個師一入緬就按英方要求控制在緬泰邊境,防止日軍由景東入緬直掐遠征軍腰部,同時,日軍也屢屢在緬泰邊境布疑兵,吸引該部使之不敢輕易調動;而第5軍全軍則集中在中正面,在該線形成對敵軍的優勢。欲在中正面與敵會戰,這樣的部署當然是必要的,但其後果是形成東線空虛、無兵可調的局面。因此,雖然蔣強調要加強東線,叮囑史迪威增加兵力,但在與史協商時,也始終未能如其所願勻出兵力加強東線。可以構想一下,如果中國一開始就以曼德勒會戰為目的,不在緬南地區與日軍爭一日之短長,景東的第6軍當可得到解放,遠征軍防禦地帶也大為縮小,兵力運用可以靈活得多,態勢當遠不至於如此被動,這也反證了曼德勒會戰確是遠征軍的較好選擇。
東線日益嚴重的威脅局勢,終於迫使史迪威、羅卓英加強東線兵力。21日,史、羅同意停止第200師往喬克巴當的調動,改派東線重鎮棠吉,同時,第5軍全軍隨之向東移動。在這關鍵時刻,史迪威、羅卓英再次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在東線稍有緩解後,即置其於不顧,決定實行曼德勒會戰。25日,史迪威命第5軍主力“即返曼德勒準備會戰”,第5軍被迫回返。根據羅卓英26日對蔣介石的報告,史、羅計畫是:“一、現英軍已開始撤退,我為避免遭敵包圍、爭取主動,擬轉進曼德勒附近打擊敵人。二、命第200軍除二百師繼續前任務外,余即向曼德勒轉進。”26日,由於兵力所限,第200師自動放棄棠吉,向東南方向攻擊前進。接到史、羅計畫後,蔣本能地對第200師“單獨應戰”的狀況感到憂心,於27日令新28師“用最快方法”南進增援第200師,同時,令新29師緊急出動開往臘戌;企圖以此填補史羅計畫造成的消極影響。但從實際戰局看,這一調動無濟於事,臘戌次日即遭日軍攻擊,29日在援軍到達前被日軍占領,新28師本身戰鬥力不強,剛剛開動即遭日軍打擊,部隊被擊潰,第200師雖頑強奮戰,但四面皆敵,難有作為,反而陷入日軍包圍中,中國遠征軍由此喪失了保住後路的最後機會。在西線英軍已經瓦解,而東線出現稍縱即逝的保住遠征軍退路的背景下,史、羅卻作出放棄東線,收縮全軍主力在曼德勒突出部位與敵軍決戰的決定,這幾乎是等於將遠征軍放任日軍包圍。28日,循著撤兵返回曼德勒的既定思路,史、羅在四面楚歌聲中下達曼德勒會戰令,決定:“本路軍先以第6軍與第66軍主力及第200師,擊破突入之敵,第5軍主力連繫英軍,由正面遲滯敵人。”試圖在曼德勒和日軍做最後一搏。然而,此時日軍已遊刃有餘地牢牢控制著戰局,在曼德勒方向按兵不動,而向臘戌、八莫、密支那急進,徹底切斷中國遠征軍退回國內的通路。而中國遠征軍在4月下旬的撤兵關鍵時刻,卻將大部分兵力屯駐於曼德勒附近,進退不定,自動放棄了向緬北地區轉移的寶貴時間。事實上,直到史、羅下達曼德勒會戰令後十餘天,日軍才進占密支那,完全切斷遠征軍就近回國的退路。遠征軍在曼德勒的行動,進一步使自己陷入困境,倒是幫助英緬軍獲得退兵的機會與時間。所以邱吉爾在得知英軍撤至英帕爾後滿意地表示:“通向印度的路封閉了。”以上一系列事實證明,在中國遠征軍作戰後期,史迪威對遠征軍的失敗應擔負主要的指揮錯誤責任。
30日,窮途末路的遠征軍長官部終於下達撤退命令,令集中在曼德勒的各部隊向伊洛瓦底江西岸撤退,陸續向八莫、密支那後撤。由於命令既未明確各部撤退路線,也未指明相互協同的行動計畫,各部撤退實際是各自為政。第6軍大部由於在日軍包圍圈之外,經一定戰鬥後由景東地區退入滇南。第66軍新28師、新29師在臘戌以南部分呈解體態勢,部分隨第5軍行動或為其他部隊收容;在臘戍以北部分匆匆退回國內。第5軍第200師在雷列姆一帶遠離友軍獨力向東北方向撤退。新22師、第96師及第66軍新38師則相互掩護向密支那方向撤退。同年5月6日,史迪威、羅卓英等電示杜聿明改道向印度轉移。次日,蔣則指示其繼續“速向密支那、片馬轉進”,杜聿明執行蔣的指示,繼續向緬北進發,途中部隊再次分散,第38師輾轉入印,6月上旬全部到達印度;新22師和第5軍直屬部隊先向北,同年5月31日遵蔣令折向西向印度轉移,於7月到達印度;第96師經孟關、葡萄最後回到國內。遠征軍的撤兵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部隊分成了多路。有些論著把遠征軍撤退時遭受損失的主要原因歸結為蔣介石令部隊回國及杜聿明的堅持回國,這固是造成損失的原因之一,但其本身是遠征軍此前一系列決策失誤的結果,且受到回國命令影響的只有兩個師,遠不如想像的那樣廣泛。將退兵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都歸結到蔣、杜身上,而無視此前史迪威、羅卓英犯下的一系列錯誤,是不公正的。
綜上所述,1942年的緬甸戰役,蔣介石、史迪威是中國方面招致遠征軍失敗的兩個重要責任人。史迪威在戰役指導中,過多強調進攻,沒有注意到緬甸戰場的實際情況,造成中國軍隊分割使用,疲於奔命,處處為英軍堵漏洞的惡果。其在戰略指導及具體指揮上的錯誤使其應負主要責任。蔣介石雖對緬甸作戰有一些正確構想,對史迪威的錯誤指導也作過一些抵制,但在戰役中、後段,因懼怕開罪美國,放棄指導責任,遷就史迪威的錯誤指揮,也應負一定責任。這一點,蔣本人及其下屬均有檢討。蔣在4月底遠征軍敗勢已定時承認:“緬甸戰事失敗之主因,是在作戰方針為人轉移,不能自主,而為情勢所趨,不得不對美國有所遷就,然犧牲價值亦頗大矣。”5月初又談到:“如果照我們原定方針,入緬國軍全部集結在瓦城附近地區,待機決戰,我相信一定可以打很大的勝仗。”宋子文也認為,蔣對“一般客卿待遇過厚,往往失其戒懼之心”。杜聿明則指出:“就中國方面說,蔣介石過分遷就英美,應負最大的責任。”
(1887~1975) 中國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名中正,字介石,學名志清。1887年10月31日生於浙江奉化,1975年4月5日卒於台北。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次年1月蔣被同盟國推舉為中國戰區最高統帥,隨即應駐緬英軍請求,派遠征軍入緬甸支援英美盟軍對日作戰。
(1883.3.19 ~1946.10.12)美國陸軍上將。生於佛羅里達州帕拉特卡。1904年畢業於美國陸軍軍官學校(西點軍校)。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1942年4~5月,在緬甸曼德勒以東地區指揮中國軍隊聚集日軍:1943年10月指揮中美聯軍和雲南遠征軍進行緬北戰役:1944年8月指揮部隊攻占北緬重鎮密支那。1920~1923年赴華工作。1926~1929年在中國天津任駐華美軍營長、代理參謀長。1935~1939年任駐華武官。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任中緬印戰區美陸軍司令兼中國戰區總司令蔣介石的參謀長,指揮盟軍抗擊日軍入侵緬甸。1943年兼任東南亞盟軍最高副司令,在緬北反攻戰役中指揮盟軍與侵緬日軍作戰。因同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族解放事業,與蔣介石發生矛盾。隨後蔣堅持要求撤換史迪威,1944年10月19日,羅斯福頒發了召回史迪威的命令。次年1月任國內陸軍地面部隊司令,6月任駐沖繩美第10集團軍司令,8月接受琉球群島日軍投降。1946年3月任第6集團軍司令。1946年10月13日病逝。周恩來讚揚他是“最優秀的戰士”。遺著被後人彙編為《史迪威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