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六軍(新六軍)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六軍

新六軍一般指本詞條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6軍在歷史上有2個:一個是1939年6月以湘西地方武裝組成的新編第6軍,由薛岳擔任軍長。另一個是1944年5月,國民政府為加強中緬印戰區的軍事力量,合編組成的新編第6軍,由廖耀湘軍長1946年奉命運抵東北“剿共”,1948年10月下旬在遼西大虎山地區被東北野戰軍全殲後撤銷。

基本介紹

概述,歷史沿革,戰鬥序列,名門之後,抗日戰場,初到東北,四平鏖戰,急轉直下,黑山覆滅,湘西部隊,

概述

參加了第一次長沙會戰和1939年冬季攻勢作戰,1940年被撤銷;另一個是1944年5月,國民政府為加強中緬印戰區的軍事力量,合編組成的新編第6軍,由廖耀湘軍長,1946年奉命運抵東北“剿共”,1948年10月下旬在遼西大虎山地區被東北共軍全殲後撤銷。

歷史沿革

新六軍的前身分別是是第54軍第14、50師和新編第1軍新編第22師。第14師的前身是西北軍國民軍第2軍殘部。1928年1月,西北軍國民軍第2軍殘部被桂系收編,改為獨立第8旅。1930年中原大戰後,該旅被蔣中正收編改為第14師,先後隸屬第18軍、第54軍;第50師的前身是湘軍譚延闓部第2軍一部。1929年湘軍譚延闓部第2軍一部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50師,先後被編入第9路軍、第22軍、第54軍;新編第22師是1938年10月在湘贛軍管區組建的,先後隸屬新編第十一軍、第五軍、新編第一軍。
1944年5月,國民政府為加強中緬印戰區的軍事力量,將第54軍第14、50師和新編第1軍新編第22師合編組成新編第6軍,隸屬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
1945年1月,該軍奉命回國,所屬第50師留緬歸新編第1軍指揮。3月,抵達雲南曲靖時,青年軍第207師撥歸該軍編制。此時,該軍下轄第14師、青年軍第207師和新編第22師。4月,該軍由雲南調往湖南芷江,參加了湘西會戰
1946年2月上旬,國民政府為安定東北地區,該軍奉命運抵東北剿共。先後參加了遼東戰役、本溪爭奪戰(中共稱本溪保衛戰)、四平爭奪戰(中共稱四平戰役)、鞍海戰役新開嶺戰役臨江進攻戰役(中共稱四保臨江)、1947東北夏季防禦作戰(中共稱東北夏季攻勢)等。1947年8月,廖耀湘升任第9兵團司令,李濤繼任軍長,轄第14師,龍天武任師長;青年軍第207師,羅又倫任師長;新編第22師,羅英任師長。同年11月,東北國軍進行整編,該軍原轄第14師調出,擴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軍(後全國番號整編中改番號為83軍);青年軍第207師改隸東北剿匪總司令部。另以東北交警第13、第14總隊編為第169師列入該軍作戰序列。此時,該軍下轄:第169師,張羽仙任師長;新編第22師,羅英任師長。1948年9月,暫編、新編番號統統取消,新編第六軍改番號為89軍,新編第22師改番號為第240師,並將暫第62師改番號為第296師調歸該軍。此後,該軍第169、第240師參加遼瀋戰役,10月下旬在遼西大虎山地區被人民解放軍全殲。此次作戰後,新編第6軍番號撤銷,第296師改隸第52軍建制。

戰鬥序列

軍長:廖耀湘少將,湖南邵陽人,法國聖西爾軍校
副軍長:舒適存少將,湖南平江人,陸大特2期
政治部主任趙霞少將,湖南沅江人,黃埔6期步科
參謀長劉建章上校,湖南邵陽人,黃埔6期炮科
參謀主任金柏源上校,浙江諸暨人,黃埔10期炮科
炮兵組指揮官羅先致上校,福建連城人,黃埔7期炮科
副指揮官游公弼中校,四川資中人,黃埔9期炮科
炮1營長張樹幟中校,綏遠武川人,黃埔9期炮科
炮2營長李珍少校,湖南永興人,黃埔12期炮科
輜重營長伍文秀中校,湖南邵陽人,黃埔6期騎科
工兵營長田子永少校,湖南龍山人,工校軍訓班14期
通信營長孫經少校,河北正定人,河北軍政學校2期
下轄:
第14師:師長闕漢騫少將,湖南寧遠人,黃埔4期步科
副師長龍天武少將,湖南石門人,黃埔5期炮科
參謀長張羽仙上校,湖南零陵人,陸大4期
40團長王啟瑞上校,湖南資興人,黃埔7期步科
41團長龔益智上校,湖南長沙人,黃埔7期步科
42團長許穎上校,湖北沔陽人,黃埔5期炮科
第50師:師長潘裕昆少將,湖南瀏陽人,黃埔4期步科
副師長楊溫少將,廣東惠陽人,軍官講習所
參謀長段麓蓀上校,湖南南縣人,黃埔3分校
148團長謝樹輝上校,四川簡陽人,黃埔6期炮科
149團長羅錫疇上校,湖南湘鄉人,黃埔7期步科
150團長黃春城上校,湖南邵陽人,黃埔6期炮科
新22師長:師長廖耀湘少將(兼)
副師長李濤少將,湖南邵陽人,黃埔6期炮科
64團長熊杰上校,湖南湘潭人,黃埔6期騎科
副團長趙照中校,湖南邵陽人,黃埔4期工科
65團長傅宗良上校,湖南嶽陽人,黃埔6期炮科
副團長羅英中校,湖南衡州人,黃埔6期步科
66團長陳贗華上校,湖南邵陽人,黃埔8期步科
副團長汪君勃中校,安徽六安人,黃埔6期步科

名門之後

新六軍出身“名門”,這個“名門”就是有著“天下第一軍”美稱的國民黨新一軍。
1942年3月8日,廖耀湘率新二十二師與兄弟部隊二〇〇師在同古接替英軍防務。之後,新二十二師在同古地區與敵激戰半月,給日軍第五十五、五十六師團以沉重打擊,其強大戰鬥力和頑強精神使日軍感到震驚英、美盟國亦高度讚揚新二十二師和二〇〇師是“世界上最精銳之部隊”。英國《泰晤士報》稱讚說:“華軍以少勝眾,英勇果敢,將使華軍之戰績,益增光輝。”
同古保衛戰結束後,廖耀湘率新二十二師成功地舉行了著名的斯瓦阻擊戰,以新二十二師1個師的兵力與日軍5個主力聯隊周旋達半個月之久,打得日軍暈頭轉向,始終摸不清中國軍隊的虛實。由此,廖耀湘和新二十二師獲得了“叢林之虎”的美譽。
1942年10月底,中國駐印軍為配合中國戰場及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形勢,重新打開中印交通線,展開了反攻緬北的作戰。廖耀湘的新二十二師和孫立人的新三十八師,奉命進攻胡康河谷,打響了反攻的序戰。胡康河谷地區山高林密,河流縱橫,雨季泛濫,有“絕地”之稱。防守該地區的為日軍第18師團,主力為其步兵第五十五聯隊全部和一一四聯隊一部及炮兵第十八聯隊等,由師團長天中新一中將指揮。新一軍分左右兩路向該敵實施夾攻,廖耀湘部擔任右路,向打洛攻擊。1943年1月9日,廖耀湘率部渡過大奈河,沿左岸崎嶇山地逐段開路前進。14日,進至白賊河北岸。廖耀湘按照史迪威擬訂的作戰計畫,命其第六十五團擔任渡河攻擊的突擊任務,驅逐南岸之敵奪取登入場。但該團團長傅宗良實地勘察後,發現史迪威的計畫不符合實際情況,乃反史之意而行,並將新的作戰計畫上報廖耀湘與史迪威。史迪威接到傅的報告後,勃然大怒,電報戰區最高當局,當局認為事態嚴重,讓廖耀湘制止。
廖耀湘見傅之計畫優於史,便復電自認新的計畫是他批准的,並聲明成敗皆由他負責。接著,廖耀湘派副師長到傅宗良團督戰,結果獲得大勝,敵大隊長岡田中佐重傷飲彈自斃。戰後,史迪威親至戰場點得敵屍617具,倍加讚許,並為傅請獎。此戰後,史迪威把新二十二師指揮權全部委託給廖。史迪威的大度,為中國官兵稱讚;廖耀湘這種知人善任、勇於為部屬承擔責任的作風,更深為全師官兵欽佩。
在四五月間的索到卡戰鬥中,廖耀湘採取迂迴與突破戰法,出奇制勝,僅以4個步兵團兵力,擊敗敵人號稱“常勝軍”及“森林戰之王”的第十八師團。是役,廖部斃敵5000餘人,生俘敵英田中隊長以下官兵百餘人,繳獲大炮56門,車輛190輛,機槍、步槍3000餘支,騾馬300多匹。
1944年8月5日,中國駐印軍攻克密支那後,部隊進行休整,充實戰鬥力。1944年8月,新一軍奉命在緬北重鎮密支那進行整編,以新編三十八師為基礎,擴編為新一軍;以新編二十二師為基礎,擴編成新六軍。至此,被國民黨稱為“主力之主力”的新六軍誕生。廖耀湘任軍長,原新一軍軍長鄭洞國晉升為中國駐印軍副總指揮。
新二十二師、第十四師、第五十師合編為新六軍。廖耀湘任新六軍軍長,並獲青天白日勳章一枚,新二十二師及其六十五團各獲虎旗一面。
新六軍出身“王牌軍”,由名將統領,再加上全部美式裝備,難怪當時人們議論“新六軍出身名門之後,落地成虎”。新一軍與新六軍被國民黨稱為“雙子星座”。在印緬戰場,“雙子星座”大敗日軍,共享英名。

抗日戰場

1944年10月,新六軍剛剛出世,便和新一軍從密支那孟拱分頭出發,向日軍發起第二期緬北作戰。新一軍採用大迂迴、穿插、包抄敵人後方的戰術將日軍第二師團原好三大佐率領的2個憲兵大隊、1個炮兵大隊和10輛坦克圍困在八莫城內,並全殲之,日軍城防司令部被連窩端掉,原好三大佐被擊斃。爾後,新一軍乘勝前進,攻占了中印公路上最後一個日軍據點———芒友,與中國遠征軍第五十三軍勝利會師。
新六軍在西線的進攻也十分漂亮。與新一軍相比,新六軍的作戰完全是另一種風格。它大刀闊斧、乾脆利落,如疾風暴雨,似風捲殘雲,一路橫掃過去。12月,新六軍新二十二師、第十四師奉命緊急空運回國,只留下第五十師繼續掃蕩殘敵。1945年元旦,第五十師主力由東瓜南下,連克萬好、南圖、細包、喬梅,拔掉日軍在緬北的最後幾個據點,兇惡的日本第三十三軍宣告全軍覆沒,中國期待已久的國際交通線———中印公路全線開通。
1945年1月28日,中國駐印軍與中國遠征軍會師典禮在芒友隆重舉行。
新六軍被蔣介石緊急空運回國,是因為1944年11月日軍進犯國內獨山,貴陽告急,新六軍奉令回國馳援。廖耀湘率新六軍回國後,在黔陽地區與侵入湘西南的日軍進行過幾次戰鬥,粉碎了敵人進占芷江機場的企圖。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21日,侵華日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一行8人到芷江,向國民黨陸軍司令部洽降。何應欽即在芷江機場設受降台,舉行隆重的受降儀式,廖耀湘率新六軍高級軍官,登台參加受降儀式。

初到東北

1946年2月8日,廖耀湘率領新六軍在遼寧葫蘆島登入,由錦州沿北寧線兩側向瀋陽攻擊前進。新六軍初到東北,的確大顯“叢林虎”的威風,一路征戰,所向披靡。
1946年2月10日,新六軍占領了台安、新民。
1946年2月18日,新六軍進占法庫、大虎山、遼中。
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林彪,始終在關注著新六軍的動向。對於新六軍特別是新二十二師這支“王牌”軍中的“虎師”,毛澤東、林彪幾次都想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敲掉它。但一直未能找到機會。
1946年2月19日,新二十二師第六十六團2個營和師機炮營、教導營2000餘人,推進到了遼河以南的沙嶺村,成了新六軍整個防線中突出、孤立的部分。林彪等待已久的戰機終於出現了!
遼東軍區調集兵力,將這股敵人團團圍住,並準備以2個旅在外圍警戒、打援。
這是新六軍與東北民主聯軍的首次惡戰。戰鬥打響後,東北民主聯軍從四面八方向沙嶺村發動了猛烈攻擊,新二十二師倚仗著有利地勢和強大的火力拚死頑抗。雙方先是炮戰,接著是短兵相接、刺刀見紅。這場戰鬥一直持續了兩天三夜,援軍已經逼近,民主聯軍只得撤退。這一仗新二十二師損失700餘人,民主聯軍三縱、四縱傷亡了2100餘人。
1946年3月10日,國民黨軍從蘇軍手中接收瀋陽後,立即分兵三路,分別向四平、撫順、遼南發起大規模進攻。此時,孫立人率領新一軍從廣州出發,搭乘美軍第七艦隊的運輸艦,趕到秦皇島登入,隨後轉乘火車經錦州到達瀋陽。這樣,新一軍、新六軍這一對“孿生王牌”又湊到了一起,一南一北,向東北民主聯軍發動了更大規模的進攻。
廖耀湘率領新六軍從遼中南下,於1946年3月21日攻占了遼陽。接著,新六軍兵分三路,向鞍山、海城、營口、本溪發起了兇猛進攻,全部得手。

四平鏖戰

在新六軍南下的同時,梁華盛率新一軍(當時新1軍軍長孫立人在英國接受授勳,暫由梁華盛代替)從瀋陽北上,向四平發起進攻。1946年3月25日,新一軍攻占鐵嶺。國民黨東北保全司令杜聿明趁機大吹大擂,狂叫“4月2日前,一定要攻克四平”。然而,新一軍在四平攻堅戰中卻一敗塗地。1946年5月初,鄭洞國率仍沒有拿下四平(1946年4月18日由鄭洞國臨時接任梁華盛),損兵折將6000餘人,三個師的實力減為不到兩個師。在四平攻堅戰危難時刻,杜聿明起用了手中的另一張“王牌”———新六軍。
新六軍果然出手不凡。
廖耀湘率領新六軍於1946年5月3日攻占本溪後,立即夥同第七十一軍八十八師調頭北上,增援四平。狡猾精明的廖耀湘並沒有率領新六軍直接從正面攻打四平,而是由開原經中長鐵路以東的山地,向西豐、平崗、火石嶺子一線悄悄前進,準備迂迴到四平以東,攻擊民主聯軍左側背。
廖耀湘將配屬給新六軍的第七十一軍八十八師留作軍預備隊,又將新六軍的新二十二師、第十四師、第二〇七師分成左右兩個縱隊,實行正面進攻,彼此交替掩護,互相呼應。1946年5月14日,新二十二師第六十五團在南城子附近與東北民主聯軍第三縱隊主力遭遇。經過激戰,第六十五團攻下了南城子、威遠堡門。
威遠堡門之戰獲勝,使廖耀湘更為自信,他洋洋自得地對新六軍團以上的軍官說:“共軍第三縱隊主力既不能阻止我一個團的攻擊,那么我一個師的力量就能擊破共軍更強大的抵抗,不僅拿下四平沒問題,就是北上長春也不會有什麼重大困難。”
1946年5月18日,新二十二師攻占火石嶺子,第十四師進入平崗。廖耀湘下令全軍以火石嶺子為軸向左旋迴,攻擊塔子山、梨樹、赫爾蘇、公主嶺等地,準備迂迴到四平左側後,切斷東北民主聯軍的退路。17日下午,新六軍在空軍和強大炮火掩護下,猛攻七旅十九團堅守的四平以東331.5高地和塔子山陣地。
東北民主聯軍的後路面臨著被新六軍切斷的危險,只好撤出四平。“叢林虎”又得手了。
四平攻堅,新六軍與新一軍相比,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新六軍在東北戰場第三次得意是在四平之戰結束後,廖耀湘認定“共軍主力被擊潰”,於是放心、大膽地長驅直入,向北追擊東北民主聯軍。廖耀湘在得意之餘,卻忘記了“集中兵力”這條最基本的戰爭法則。結果他的戰線拉的越長,占的地盤越大,兵力就越顯單薄,當他到松花江畔時,就再也無力前進了。

急轉直下

東北民主聯軍經過四平之戰後,大都撤到了農村和中小城鎮。他們通過土地改革、清匪反霸、整軍擴軍,創建了許多根據地,建立了基層政權和強大的野戰軍,在南滿、北滿逐漸站穩了腳跟。
1947年5月17日,新六軍新二十二師在遼北清原南山城子與南滿的東北民主聯軍四縱十師激戰,結果被殲滅1500餘人,全師的重武器也丟了個精光。
7月,新六軍第十四師在開原東北又遭東北民主聯軍的伏擊,被殲滅三個營另兩個連。
從1947年1月到10月,東北民主聯軍北滿、南滿部隊密切配合協同,採用圍點打援、遠程奔襲、運動反擊和伏擊戰等靈活多變的戰術,集中優勢兵力,以“零打碎敲、螞蟻吞象、快刀割肉”的方式大打殲滅戰,打得新六軍遍體鱗傷,大傷元氣。
1948年10月1日,東北野戰軍包圍了錦州,切斷了東北國民黨軍通往關內的唯一陸上通道。蔣介石命令廖耀湘率新組建的遼西兵團進行增援。遼西兵團下轄新六軍、新一軍、新三軍、第四十九軍、第七十一軍,騎兵旅、炮兵團、裝甲部隊等11萬大軍,廖耀湘為司令。廖認為增援錦州是死路一條,主張將遼西兵團從瀋陽撤往營口,必要時可以從海上撤到關內,保存實力。後來,蔣介石以“軍法處置”相威逼,廖耀湘才硬著頭皮率遼西兵團出瀋陽增援錦州。10月15日,遼西兵團攻占了新立屯,但救援錦州已是“馬後炮”。就在這一天,東北野戰軍攻克了錦州,全殲了范漢傑的9萬大軍。

黑山覆滅

錦州失守後,廖耀湘又提出向營口撤退的方案,再次被蔣介石拒絕。後經杜聿明、衛立煌爭取,蔣介石才在5天后答應廖兵團可向營口撤退。1948年10月20日晚,蔣介石“開恩”批准遼西兵團向營口撤退,但已錯失良機。
就在這一天,東北野戰軍總部決定採取“攔住先頭,拖住後尾,夾住中間,分割包圍”的戰術在遼西圍殲廖耀湘兵團。東北野戰軍為廖兵團的11萬官兵布下了天羅地網,網口就在黑山、大虎山
從1948年10月23日開始,新六軍開始向高家屯一線92高地、101高地、石頭山高地發起攻擊。雙方在這三處展開了反覆的爭奪。東北野戰軍在高家屯一線頑強阻擊了廖耀湘兵團8天,使得廖耀湘兵團退營口之路被切斷。隨之,廖耀湘又改變計畫向瀋陽撤退。東北野戰軍某部攻占廖耀湘兵團指揮部所在地胡家窩棚。廖耀湘動用了他的精銳部隊猛烈衝擊,但都沒有成功,撤退瀋陽的計畫又破滅了。廖耀湘再次改變決心,仍想回師東南走營口撤退的路,但他的陣腳已亂,沒有成功的可能了。此時,東北野戰軍的主力部隊已相繼進入了遼西戰場。
東野司令部命令10個縱隊及若干獨立師,按預定計畫,對黑山以東、大虎山東北、繞陽河以西120平方公里地區內已被合圍的廖耀湘兵團展開內心突擊。有著新一軍、新六軍國民黨兩大主力的廖耀湘兵團徹底崩潰了。
混亂情況下,廖耀湘逃到新六軍軍部,用新六軍電台,明語呼叫部屬向新立屯集中,企圖恢復指揮,重整建制。然而,驚魂未定,新六軍軍部、新一軍軍部和新三軍軍部,也相繼為東北野戰軍殲滅,國民黨軍陷入更加混亂、潰不成軍的境地。據廖耀湘後來說:“解放軍第一棒子即打碎了西進兵團的腦袋,使我感到兵團的命運已處於萬分危急之中!”
廖耀湘兵團雖然已處於十分不利的境地,但仍能各自為戰,拚死掙扎。隨著合圍圈的縮小,東北野戰軍各部隊均同敵人進行過激烈的較量。經過一天一夜的衝殺,已無法組織戰鬥,潰軍紛紛繳槍。戰至1948年10月28日拂曉,廖耀湘手下1個兵團,5個軍部,12個師的10萬多人,全部被殲在黑山、大虎山以東,台安以北,繞陽河以西,無梁殿以南地區。

湘西部隊

1939年6月,國軍為加強第9戰區抗戰武裝力量,以湘西地方武裝組建為,由第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兼任軍長,沈久成任副軍長,下設暫編第5師,戴季稻任師長;暫編第6師,龍雲飛任師長。該軍編成後,參加了第一次長沙會戰和1939年冬季攻勢作戰。1940年春,該軍撤銷番號,所屬暫編第5師撥隸國民革命軍第73軍,暫編第6師撥隸國民革命軍第79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