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印戰區(CBI)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對其在中國,緬甸,印度的軍隊的稱謂。在這一戰區知名的部隊包括飛虎隊,駝峰航線上的運輸和轟炸部隊, 建造中印公路的工程兵部隊,以及麥瑞爾突擊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緬印戰區
- 外文名:CBI
- 時間:二戰期間
- 定義:在中國,緬甸,印度的軍隊的稱謂
中緬印戰區(CBI)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對其在中國,緬甸,印度的軍隊的稱謂。在這一戰區知名的部隊包括飛虎隊,駝峰航線上的運輸和轟炸部隊, 建造中印公路的工程兵部隊,以及麥瑞爾突擊隊。
中緬印戰區(CBI)是二戰期間,美國陸軍對其在中國,緬甸,印度的軍隊的稱謂。在這一戰區知名的部隊包括飛虎隊,駝峰航線上的運輸和轟炸部隊, 建造中印公路的工程兵部隊,...
麥瑞爾突擊隊(Meɾɾill’s Maɾaudeɾs),簡稱麥支隊,是二戰時期美國陸軍在中緬印戰區的一隻突擊隊 。二戰結束以後,建成了快速反應部隊。...
美軍觀察組是美軍中緬印戰區派赴延安觀察組的簡稱。觀察組自成立以及在延安履行職責的整個過程中都被稱為“迪克西使團”。1940年代中後期美國派駐延安的觀察組...
史迪威被任命為中緬印戰區總司令、中國戰區最高司令參謀長、租借法案總督、同盟國戰爭會議美國代表。2月13日,史迪威與他的參謀人員從邁阿密乘飛機離開美國。美國陸軍...
《軍碑一九四二——王楚英親述中國遠征軍滇緬會戰全過程》,京華出版社出版,2009年6月1版1次。作者王楚英為中國遠征軍老戰士,時任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中緬印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參戰,史迪威於1942年晉升中將,並被派到中國,先後擔任中國戰區參謀長、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令、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副司令、中國駐印...
Tunner改進了C-54的空氣技術,以便從更直接的航線到達中國,使用中緬印戰區的戰鬥機中隊來護送,以防日本飛機的攔截。這種C-54載貨量是C-47的3倍,取代了後兩個...
四分之一的華裔軍人在美國陸軍航空軍服役, 他們中的一些人被派往中緬印戰區的第14航空勤務隊(14th Air Service Group)和中美混合團(Chinese-American Composite ...
在這種情況下,援華美軍中緬印戰區總司令、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將軍別無選擇,只能謀劃從印度經過緬甸北部重新修建一條到達中國的公路,從而建立起陸上運輸線。...
1944年7月,中緬印戰區以包瑞德上校為首的美軍觀察組訪問延安。而在戰爭中中共控制區也曾多次營救迫降的美軍飛行員。毛澤東認為:“美國可能在長江下游登入,我們和...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6軍在歷史上有2個:一個是1939年6月以湘西地方武裝組成的新編第6軍,由薛岳擔任軍長。另一個是1944年5月,國民政府為加強中緬印戰區的軍事力量,...
麥瑞爾突擊隊(Merrill’s Marauders),簡稱麥支隊,是二戰時期美國陸軍在中緬印戰區的一隻突擊隊。部隊的正式番號是第五三零七混編臨時支隊,指揮官官是法蘭克·麥瑞爾...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陸軍準將約瑟夫·史迪威受任美軍中緬印戰區總司令兼盟軍中國戰區總參謀長,美陸軍部長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維持滇緬公路”的運輸,並致力於“改進中國...
它位於重慶渝中區嘉陵新路63號,1942年到1944年,美國陸軍中將史迪威將軍奉命來到重慶,擔任聯合盟軍中國戰區總參謀長、美軍中緬印戰區總司令,當時居住於此。史迪威將軍在...
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承擔著國際援華物資的運輸任務。日寇曾多次派飛機對二十四道拐公路進行轟炸,欲截斷黔滇咽喉。 二十四道拐 太平洋戰爭爆發...
麥利爾突擊隊(Merrill’s Marauders),簡稱麥支隊,是二戰時期美國陸軍在中緬印戰區的一隻突擊隊。...
曾命名為“史迪威公路”(J.W.史迪威是當時同盟國中緬印戰區美軍中將司令)。這條公路,由印度利多經緬甸密支那至中國雲南邊境畹町的路段,稱“利多公路”。...
計畫組建第58轟炸機聯隊,下轄四個B-29大隊,1943年底前部署在中緬印戰區,並從中國起飛轟炸日本。阿諾德將軍一直認為,擊敗日本的關鍵是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戰略空襲,...
1942年至1944年,林可勝奉命隨中國遠征軍出國到緬甸,任中緬印戰區司令官史迪威將軍的醫藥總監。這期間,由於戰況緊張,他經常每日工作16個小時,真可謂身心交瘁。他因此...
二十四拐成了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承擔著國際援華物資的運輸任務。日本對華發動侵略,多次派飛機對二十四道彎進行轟炸,欲截斷黔滇咽喉。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
《中國指導手冊》(A Pocket Guide to China)的小冊子於二戰時期編輯,它是當時中緬印戰區駐華美軍官兵的必讀手冊。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中國的抗戰情況和風土人情,非常...
1941年起歷任駐華大使館三等和二等秘書、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部政治顧問等職。1944年7月作為美軍迪克西使團成員前往延安,曾會見毛澤東、周恩來等。赫爾利使華後受排擠...
然而在麻煩的Crtiss-Electric的安裝在螺旋槳上的電動螺距控制機構被移除後,在整個戰爭年代C-46被廣泛地部署在中緬印戰區及南中國的大部分地區。...
中緬印戰區美軍總司約瑟夫·史迪威:“(緬北滇西戰役是)中國歷史上對第一流敵人的第一次持久戰。” [9] 保山學院教授何光文:“中國遠征軍緬北滇西作戰是抗日戰爭...
它包括美國、中國國旗和中緬印戰區的標誌。文字是中文的。據說這種血幅是為地面部隊提供的。最早的血幅沒有“政府發行”的標記。有一面美國國旗和幾種文字的血幅...
此外,並將以往並未明確劃分的中緬印戰區正式劃分為中國戰區及印緬戰區,後者由曾任史迪威中緬印戰區副手的索爾登中將負責.。此一決定無形中降低了中國戰區在美國亞洲...
此時,在英國的求助下,中國方面以杜聿明為代理司令長官,由中緬印戰區參謀長史迪威指揮,集合中國精銳力量的中國遠征軍約10萬人向緬甸進發。仁安羌大捷就發生在中國遠征...
二戰中,麥克唐納被派往中緬印戰區。他曾在中國工作過,參與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戰役。這一段經歷被巧妙編排進《深藍05670》中。服役期間,他為解悶寫了一個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