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管理理論

系統管理理論是運用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原理,把管理視為一個系統,以實現管理最佳化的理論。這種管理理論是20世紀70年代的產物,西方稱之為最新管理理論。最初表現為“兩因素論”,即事企業是由人——物兩因素組成的系統。創始人卡斯特和盧森威認為人是管理系統的主體。後來發展為“三因素論”,即管理系統由人、物、環境三因素構成,要進行全面系統分析,建立開放的管理系統。系統管理理論的核心是用系統方法分析管理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系統管理理論
  • 外文名:Application of System Management Theory
  • 解釋:把一般系統到組織管理之中
  • 運用方法:系統研究
簡介,要點,主要觀點,管理思想,比較,優勢,代表人物,發展歷程,

簡介

早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就試圖用整體性的眼光解釋世界,從事物的相互關聯中認識世界,由此誕生出了古代的系統思想。中國傳統中的“天人合一”觀念、“陰陽五行”的宇宙模式等等,就是當時樸素的系統觀。但是,這種整體觀,由於認識能力和思維水平的限制,還不可能揭示事物的真實面貌,只是一種混沌狀態下的猜測。
真正創立系統論的,是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v,1901~1972), 20世紀傑出的思想家之一。出身於奧地利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從小即博覽群書,受到良好的人文知識的薰陶。畢業於維也納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貝塔朗菲早期的工作主要集中於生物學研究,他發明了一種簡單的癌症診斷方法,並設計了一種數學方程,可用於預言不同物種的生長速率。後來貝塔朗菲又涉獵醫學、心理學、行為科學、歷史學、哲學等諸多學科,以其淵博的知識、濃郁的人文科學修養,創立了本世紀具有深遠意義的一般系統理論。尤為可貴的是,在貝塔朗菲的理論中,還強烈地體現出對近代科學思想中機械還原論思潮的不滿,以及對現代社會中漠視人性現象的深惡痛絕。所以,這是一種人文主義的系統理論。1954年,貝塔朗菲受邀成為加里福尼亞州斯坦福行為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在這裡,他為系統思想的普及和深入做了大量的工作。1968年,他發表重要著作《一般系統理論》,該書被譯成德、意、法、西、日、漢等文,影響極為深遠。在生命的晚年,貝塔朗菲一直在美國的大學任職。他講授多種有關系統科學和哲學的課程,深受學生歡迎。1972年6月9日,貝塔朗菲因心臟病發作而不幸去世。但他的系統思想將與歷史永存。此後,系統論顯示出了它巨大的學術影響。在管理學界,隨著社會的發展,工商企業越來越龐大,組織結構越來越複雜,管理所面臨的外部環境也越來越多樣化。經理們渴望能有一種思想,指引自己的眼界再開闊一些,思路再巨觀一些,克服管理中只見局部不見整體的局限。系統管理理論應運而生。
系統管理理論系統管理理論
系統管理理論主要套用系統理論的範疇、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管理活動和管理過程,重視對組織結構和模式的分析,並建立起系統模型以便於分析。系統管理理論向社會提出了整體最佳化、合理組合、規劃庫存等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因而,系統管理理論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是人類認識史上的一次飛躍。這一理論是卡斯特(F.E. Kast)、羅森茨威克(J.E.Rosenzweig)和詹森(R.A. Johnson)等美國管理學家在一般系統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系統管理學說的基礎是普通系統論。系統論的主要思想是:
(1) 系統是由相互聯繫的要素構成的。
(2) 系統的整體性。
(3) 系統的層次性。
卡斯特等人的系統學說。以普通系統理論為基礎的,包括系統哲學、系統管理和系統分析三個方面。

要點

系統管理理論要點主要有:
(一)企業是由人、物資、機器和其他資源在一定的目標下組成的一體化系統,發展同時受到這些組成要素的影響,在這些要素的相互關係中,人是主體,其他要素則是被動的它的成長。
系統管理理論系統管理理論
(二)企業是一個由許多子系統組成的、開放的社會技術系統。企業是社會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它受到周圍環境(顧客、競爭者、供貨者、政府等)的影響,也同時影響環境。它只有在與環境的相互影響中才能達到動態平衡。在企業內部又包含著若干子系統,它們是:
(1)召標和準則子系統,包括遵照社會的要求和準則,確定戰略目標
(2)技術子系統,包括為完成任務必需的機器、工具、程式、方法和專業知識; (3)社會心理子系統,包括個人行為和動機、地位和作用關係、組織成員的智力開發、領導方式,以及正式組織系統與非正式組織系統等;
(4)組織結構子系統,包括對組織及其任務進行合理劃分和分配、協調他們的活動,並由組織圖表、工作流程設計、職位和職責規定、章程與案例來說明,還涉及到權力類型、信息溝通方式等問題;
(5)外界因素子系統,包括各種市場信息、人力與物力資源的獲得,以及外界環境的反映與影響等。此外,還有一些子系統,如經營子系統、生產子系統,等等。這些子系統還可以繼續分為更小的子系統。
(三)運用系統觀點來考察管理的基本職能,可以提高組織的整體效率,使管理人員不至於只重視某些與自己有關的特殊職能而忽視了大目標,也不至於忽視自己在組織中的地位與作用。

主要觀點

系統管理理論的主要觀點
一、組織是一個由許多子系統組成的,組織作為一個開放的社會技術系統,是由五個不同的分系統構成的整體,這五個分系統包括:目標與價值分系統;技術分系統;社會心理分系統;組織結構分系統;管理分系統。這五個分系統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從而構成一個整體。這些系統還可以繼續分為更小的子系統。
二、企業是由人、物資、機器和其他資源在一定的目標下組成的一體化系統,它的成長和發展同時受到這些組成要素的影響,在這些要素的相互關係中,人是主體,其他要素則是被動的。管理人員需力求保持各部分之間的動態平衡、相對穩定、一定的連續性,以便適應情況的變化,達到預期目標。同時,企業還是社會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企業預定目標的實現,不僅取決於內部條件,還取決於企業外部條件,如資源、市場、社會技術水平、法律制度等,它只有在與外部條件的相互影響中才能達到動態平衡。
三、如果運用系統觀點來考察管理的基本職能,可以把企業看成是一個投入—產出系統,投入的是物資、勞動力和各種信息,產出的是各種產品 (或服務)。運用系統觀點使管理人員不至於只重視某些與自己有關的特殊職能而忽視了大目標,也不至於忽視自己在組織中的地位與作用,可以提高組織的整體效率。
系統管理理論提出了有關整體和個體組構及其運營的觀念體系:
1. 組織是人們建立起來的相互聯繫著的並共同運營的要素(子系統)所構成的系統 ;
2. 任何子系統的變化均會影響其它系統的變化;
3. 系統具有半開特性——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與外界溝通的特性。

管理思想

系統管理理論中,三種影響比較大的管理思想分別是:
(一)、切斯特·巴納德的管理思想,他認為任何組織都是一個系統,一個組織中,經理是關鍵人物,並且只有當其權利得到職工的接受時才是有效的,職工也需要積極參加組織活動。
(二)、管理就是決策,強調決策的重要性。
(三)、權變理論。要求決策者隨機制宜的進行管理。

比較

系統管理理論與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比較及其主要缺陷和解決:
將兩種理論比較而言,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著重點在於人,它關注人的興趣態度、情緒積極性等對工作及其效率的影響,從人性、心理的角度來剖析和改善參與者的主觀條件,從而帶動對客觀因素的改變,以期總體上完善管理體制提高工作效率,其中又特彆強調對領導者的行為的研究。管理行為是人的行為,因此可以說,行為科學管理理論是從管理的主體角度進行的。套用到教育管理上,管理者更加重視對教職員工在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強調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重視激勵教師的工作熱情、事業心、成就感,改善教師的人際關係,增強組織凝聚力和群體意識。
而系統管理理論將學校系統看成是整個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學校這個機構與社會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習俗等因素都能對學校的基本秩序、正常運行產生影響。同時學校本身也是一個整體,“從整體上研究影響教育質量和秩序的各個因素之間的關係和聯繫,研究各種不同組合方式所產生的不同效果”,因此從這種角度來講,系統管理理論是將學校作為管理客體來研究的。同樣,系統管理理論也重視“經理”(即領導者)的特殊地位,不論是巴納德的理論還是卡斯特的權變理論,或是西蒙的有限理性模型,都充分強調了“經理”及其決定對管理過程的重要性。
兩種理論從不同的側面對教育管理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和建議,但都是從單方面進行的討論,我認為,管理行為是一個雙向互動的概念,而不是單向的線性行為。正如西方的“接受美學”一樣(“接受美學”認為一個作品只有被讀者閱讀以後才真正具有價值),管理行為只有引起了對象的一定反映才算一個完整的過程。中國也有句俗語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在學校系統中,管理者或是教師都只占小部分的比例,而更多的是學生,因此,僅僅強調管理者的積極性而忽略了學生的能動性的觀點是片面的,這二者應該兼顧。同時,系統管理理論在決策某些超理性因素起著重要作用的問題時也有所局限,因而,重視群體心理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為群體心理是任何管理行為最直接也最真實的反映。
群體心理是群體成員對某群體存在的物質生活條件、社會關係共同利益和群體活動等方面的共同反映。影響群體心理的因素重要有兩方面:不穩定的成分,如情緒、氣憤、輿論等;另一個是相對穩定的成分如習慣、風氣、傳統等。群體心理的一般特徵包括:群體目標、群體結構、群體規範、群體意識、群體行為群體凝聚力六個方面,群體心理對其行為的支配作用集中體現在群體動力上。群體動力是一個群體維持和發展的心理現象的功能。具體落實到高校管理上,一所高校只有正確引導群體心理,發揮群體動力,才能充分激發群體士氣,增強群體凝聚力,減少群體內部衝突,加強與管理者配合力度與默契,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優勢

系統管理理論的最大長處,就是運用系統論的觀點和方法,尤其是整體論思想,分析組織問題和管理行為。它以全局觀點突破了片面性思維,以開放觀點突破了封閉性研究,以“關係說”替代了“要素說”。在這樣一種思路下,系統管理理論既注重組織內部的協調,也注重組織外部的聯繫,把企業內外作為一個相互聯繫的動態過程和有機整體;既關注組織結構,也關注管理的過程;既強調組織目標,又強調人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思維在現代管理思想的演變中具有整合性的意義。

代表人物

系統管理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雷蒙特·卡斯特(Fremont E. Kast,1926-),他是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管理學教授。1963年,卡斯特與理察·詹森(Richard A. Johnson)、詹姆斯·羅森茨韋格(James E. Rosenzweig)共同寫了《系統理論與管理》一書,這本書藉助風靡當時的系統論,比較全面地闡述了系統管理的觀點,成為他創立系統管理理論的奠基之作。1970年,卡斯特和羅森茨韋格又合作出版了《組織與管理—系統方法與權變方法》一書,由此建立了系統管理理論的基本框架,同時也奠定了他們在系統管理學派中的地位。此後,系統管理理論曾經一度風靡管理學界。

發展歷程

“系統”一詞由來已久,在古希臘,米利都學派的泰勒斯就已經把宇宙看成一個自我循環的自然總體。畢達哥拉斯則認為人是一個整體,而且與宇宙整體同構,認為人是小宇宙,是大宇宙的縮影。由留基伯-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創立的原子說,把宇宙分為若干層次,而把原子視為其最基本的要素,並試圖從世界統一性、整體性和一體性的角度來回答世界的本原問題。赫拉克利特在《論自然界》一書中說:“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體。”德謨克利特則著有一本歷史上有記載但卻未能流傳下來的著作,書名是《宇宙大系統》。據推測,這可能是最早使用“系統”一詞的西方哲學著作。到了近代,一些科學家和哲學家常用系統一詞來表示複雜的具有一定結構的整體。在巨觀世界和微觀世界,從基本粒子到宇宙,從細胞到人類社會,從動植物到社會組織,無一不是系統的存在形式。系統時時處處可見:一台機器、一個工廠、一個企業、一定自然條件下的植物群落、一個組織、一個國家等等,都可視為一個系統。但是,傳統的系統理論,與“元素說”無法劃清界限,而且其理論還建立在“元素說”的基礎上,所以,他們所說的系統,在概念上更多是立足於集合論
系統思想產生革命性變化,起源於黑格爾開創辯證法。進入現代後,系統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19世紀辯證法哲學思想的影響。辯證思想中那種有機地相互作用、相互聯繫的整體性思維方式,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了20世紀初科學理論與科學工程實踐中,促成了系統論的誕生和發展。
第一個階段,20世紀30年代,一般系統論的誕生
作為一種哲學方法論,一般系統論是由美籍奧地利理論生物學家貝塔朗菲(L. V. Bertalanffy)於1937年在芝加哥大學的一次討論會上首次提出的。貝塔朗菲批評了當時關於生命體本質“機械論”和“活力論”的片面性觀點,指出生命的本質在於它是一種由多個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整體。他率先建立起一種“機體系統論”。1948年,機體系統論進一步發展成為著名的“一般系統論”。
貝塔朗菲認為,每一種學科或者科學都有一個模式,這個模式可用來反映現實世界某些方面的概念結構。沒有一門學科可以壟斷全部知識,因為每門學科只不過反映現實世界的某一小部分而已。但是,各門學科有相似之處。一般系統論的任務,就是要找出各門學科的類似性,並概括出一種理論框架,也就是建立普遍適用的理論體系,來描述現實世界的各種關係。
再進一步,貝塔朗菲指出,所有學科都具有的類似性包括三個方面:①對整體或有機體的研究;②有機體趨向於一種“穩定狀態”,也就是取得平衡;③所有系統都具有開放性,即有機體受它所處的環境影響,同時又對環境施加影響。一般系統論的這種觀點對系統管理理論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二個階段,20世紀40~20世紀50年代,資訊理論、控制論的形成與發展
1948年,由美國數學家、通訊工程師申農(C. E. Shannon)和韋弗(Warren Weaver)建立了資訊理論。最初人們所注意的主要是它在通訊工具和自動化控制工程中的作用,對於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似乎沒有什麼重要價值。但是,隨著計算機的發展和它在管理科學中的套用,資訊理論逐漸顯現出它在社會科學以及管理科學方面的套用價值。
資訊理論發表的同一年,美國著名的數學家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出版了《控制論》一書。正如維納本人所說:“從我對控制論感覺興趣開始,我就已經完全領會到,我發現的那些可以用在工程學和生理學上的有關控制和通訊的想法,也可以用在社會學和經濟學方面。”果如其言,自20世紀50年代以後,有關管理學的書籍幾乎無一不涉及信息、反饋和控制論,以致人們認為,管理學因此而真正進入了科學化階段。
第三個階段,從20世紀60~20世紀80年代,系統理論的深化和實踐運用
在基礎理論方面,這一階段,自組織理論誕生,推動著人們從動態的角度更深入地研究一般系統的概念和原理。自組織理論運用了實驗和數學的方法,著眼於系統的產生、進化、質變、發展以及自調節、自穩定、自複製和自評價、自選擇等等問題。自組織理論的代表較多,典型的有比利時化學家普利高津(I. Prigogine)的“耗散結構理論”,德國物理學家哈肯(H. Haken)的“協同學”,德國生物化學家艾根(Manfred Eigen)的“超循環”理論,還有與實驗科學結合更密切的突變論、混沌論、分形理論等有關非線性複雜系統的數學理論等等。
在技術和工程領域,系統工程快速地向社會實踐領域深入。在系統工程的基本方法上,出現了像系統工程方法論、系統動力學灰色系統理論和泛系統理論等一般系統工程方法。這些理論和技術方法向實踐領域的深入,形成了大批系統工程的運用領域和分支學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