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企業
組織規模日益擴大,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也更加複雜,從而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管理課題,即如何從企業整體的要求出發,處理好企業組織內部各個單位或部門之間的相互關係,保證組織整體的有效運轉。
以往的管理理論都只側重於管理的某一個方面,它們或者側重於生產技術過程的管理,或者側重於人際關係,或者側重一般的
組織結構問題,為了解決組織整體的
效率問題,
系統理論學派於是產生了。
到20世紀60年代西方的系統管理學派盛行。當時,“系統科學”、“
系統理論”、 “
系統工程”、“系統分析”、“系統方法”等術語充斥於管理文獻之中。
追根溯源,
系統管理理論的發展同一般系統理論有密切的關係。近代比較完整地提出“系統”概念的是
亨德森,後來發展為貝塔朗菲的一般系統論。
1948年,諾伯特·威納創立“
控制論”。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思·博爾丁又嘗試把
控制論與
資訊理論結合起來,並於1956年發表題為《一般系統論:一種科學的框架》的文章。
1968年,路德維格·貝塔朗菲出版的《一般系統理論的基礎、發展和套用》一書,更加全面地闡述了動態開放 系統的理論,被公認為一般系統論的經典著作。一般系統論認為,系統是由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它不斷地同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而維持一種穩定的狀態。
一般系統理論建立以後,西方有些學者把它套用於
工商企業的管理,形成系統管理學派。
觀點主張
系統管理論主要觀點
1、組織是一個由許多子系統組成的,組織作為一個開放的
社會技術系統,是由五個不同的分系統構成的整體,這五個分系統包括:目標與價值分系統;技術分系統;社會心理分系統;
組織結構分系統;管理分系統。這五個分系統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從而構成一個整體。這些系統還可以繼續分為更小的子系統。
2、企業是由人、物資、機器和其他資源在一定的目標下組成的一體化系統,它的成長和發展同時受到這些組成要素的影響,在這些要素的相互關係中,人是主體,其他要素則是被動的。管理人員需力求保持各部分之間的動態平衡、相對穩定、一定的連續性,以便適應情況的變化,達到預期目標。同時,企業還是社會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企業預定目標的實現,不僅取決於內部條件,還取決於企業外部條件,如資源、市場、社會技術水平、法律制度等,它只有在與外部條件的相互影響中才能達到動態平衡。
3、如果運用系統觀點來考察管理的基本職能,可以把企業看成是一個投入—產出系統,投入的是物資、勞動力和各種信息,產出的是各種產品(或服務)。運用系統觀點使管理人員不至於只重視某些與自己有關的特殊職能而忽視了大目標,也不至於忽視自己在組織中的地位與作用,可以提高組織的整體效率。
系統管理理論提出了有關整體和個體組構及其運營的觀念體系:
組織是人們建立起來的相互聯繫著的並共同
運營的要素(子系統)所構成的系統 ;
任何子系統的變化均會影響其它系統的變化;
系統具有半開特性——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與外界溝通的特性。
系統觀點、分析和管理
系統管理學派認為,系統觀點、系統分析和系統管理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三個方面。
1、系統觀點
系統管理學派是用系統觀點來考察
工商企業及其管理的。系統觀點認為:整體是主要的,而其各個部分是次要的;系統中許多部分的結合是它們相互聯繫的條件;系統中的各個部分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各個部分圍繞著實現整個系統的目標而發揮作用;系統中各個部分的性質和職能由它們在整體中的地位所決定,其行為則受到整體的制約;整體是一種力的系統、結構或綜合體,是作為一個單元來行事的;一切都應以整體作為前提條件,然後演變出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整體通過新陳代謝而使自己不斷 地更新:整體保持不變和統一,而其組成部分則不斷改變。
從以上觀點出發,所謂系統就是由兩個以上的有機聯繫、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組成的,具有特定結構和功能的整體。系統管理學派認為,工商企業就是一個由相互聯繫而共同工作的各個子系統所組成的系統,以便達到一定的目標。工商企業是一個人造的系統,它同周圍的環境之間存在著動態的相互作用,並具有內部的和外部的信息反饋網路, 能夠不斷地自行調節,以適應環境和本身的需要。
2、系統分析
所謂系統分析就是對一個系統內的基本問題,用邏輯推理、科學分析的方法,在確定條件與不確定條件下,找出各種可行的方案。或者說,系統分析就是以系統的整體最優為目標,對系統的各個主要方面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是一個有目的、有步驟的探索性分析過程,以便給決策者提供直接判斷和決定最優方案所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系統分析要求有嚴格的邏輯性。也就是說,在擬定方案以前,先要確定方案的目的、實現的場所、人員和方法等,然後蒐集資料,擬定對比方案,最後對於建立的各種分析模型進行分析比較,選出可實施的方案。在進行系統分析時,應首先緊密圍繞建立系統的目標;其次,應從系統的整體利益出發,使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既要考慮當前利益,又要考慮長遠利益;還要做到抓住關鍵問題,採用
定量分析和
定性分析相結合的 方法。
3、系統管理
全面套用系統理論於
企業組織管理實踐的是開放
組織系統理論,該理論特彆強調開放性、整體性和層次性觀念。其創始人
卡斯特認為,企業是相對開放的系統,邊界是可滲透的,可以有選擇地輸入和有選擇地吸收,不僅要適應環境,還要影響環境。更重要的是,企業應有意識地去改造環境。該理論後來發展成為系統管理學派。
系統管理應有4個特點:
第一,以目標為中心,始終強調系統的客觀成就和客觀效果;
第二,以整個系統為中心,強調整個系統的最最佳化而不是子系統的最最佳化;
第三,以責任為中心,分配給每個管理人員一定的任務,而且要能衡量其投入和產出;
第四,以人為中心,每個員工都被安排做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並根據其
業績支付報酬。同時,在系統管理中,有四個緊密聯繫的階段:創建系統的決策、系統的設計、系統的運轉和控制 以及系統運轉結果的檢查和評價。
從系統觀點考察和管理
系統管理學派認為,從系統觀點來考察和管理企業有助於提高企業的
效率與效益。首先,這使得企業管理人員不至於因為只注意一些專門領域的特殊職能,而忽略了企業的總目標;也不至於忽略自己這個企業在更大的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企業的系統管理就是把信息、能源、材料和人員等沒有聯繫的資源,結合成為一個達到一定目標的整體系統。按系統觀點
組織資源的企業,並不會消除企業的各項基本管理職能,但能把企業中的各個子系統和有關部門的關係網路看得更清楚。計畫、組織、控制和信息聯繫等基本職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圍繞著系統及其目標而發揮作用的。
後來,
福萊斯特等人創立的系統動態學是系統管理學說的進一步發展,並且把系統管理的範圍擴大到整個社會和整個世界。系統動態學強調政策,而且通過計算,把政策和其他系統因素結合起來構成實際模型,並分析系統的管理過程,進而說明管理對於系統動態特性的影響,但其與原來的系統管理學派已有所區別。
科學發展
第一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一般系統論與系統工程理論各自獨立發展的階段。
(1)一般系統論的發展。一般系統論是由美籍奧地利理論生物學家
貝塔朗菲創立的。 貝塔朗菲指出生命的本質在於它是一種由多個部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機的整體。由此他先建立了一種機體系統論。1948年將這種機體系統論發展成了“一般系統論” 的思想。
(2) 系統工程理論的發展。美國貝爾電話公司在進行電話網路的設計中使用了一種方法,把每一項工程的進程劃分為規劃、研究、發展、發展期間研究和通用工程五個階段,40年代,他們把這種方法稱之為
系統工程。
1957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古德和麥克霍爾台著了《系統工程學》 綜合論述了運籌學方法及其一些具體分支。
1962年,霍爾寫了《系統工程方法論》,把系統工程看作一個過程,一種解決問題的程式。並提出了系統工程的三維結構模型。
第二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是在40-50年代系統技術理論的發展,這就是資訊理論、控制論和運籌學的形成與發展。
(1)資訊理論的發展。1948年,由美國數學家、通訊工程師申農(1916-)和韋弗(1889-1970)建立了資訊理論。
(2)控制論的發展。資訊理論發表的同一年,美國著名的數學家諾伯特·維納(1894-1964)出版了《控制論》一書。
(3)運籌學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的軍事領導機構組織了許多學科的科學技術專家研究和解決軍事的攻防作戰、後勤供給.武器部署、使用等問題。便出現了軍事運籌學。
戰後,運籌學的科學家們把目標轉向各種民事經濟工程和企業管理問題,在許多企業和經濟組織中產生了顯著的效果。
第三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從60-80年代,一方面是基礎理論的進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是向更加廣泛的實踐領域的發展。
1、在基礎理論方面,從動態的角度更深入研究一般系統概念、原理的自組織理論發展起來了。
自組織理論運用了實驗和數學的方法,進一步研究了系統的產生、進化、質變、發展以及自調節、自穩定、自複製和自評價選擇等等問題。這就是 比利時化學家普利高津1917-)的“
耗散結構理論”,
(1)德國物理論學家哈肯(1927-)的“
協同學”,
(2)德國生物化學家艾根(1927-)的“
超循環理論”等實驗型自組織理論,以及突變論、混沌論、分形理論等有關非線性複雜系統的數學理論等等。
2、在技術和工程領域方面,系統工程快速地向社會實踐領域中深入。在系統工程的基本方法方面,出現了像系統工程方法論、
系統動力學、灰色系統理論和泛系統理論等一般系統工程方法。
(1)機械系統工程,包括工程系統工程、機械自動化工程、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工程等等。
(2)有機系統工程,包括生物系統工程、人曰發展科學、生態系統工程、農業系統工程等等。
(4)文化系統工程,包括科學研究與發展系統工程.教育系統工程、人才學、文化發展學等等。
(5)綜合系統工程,包括環境科學、城市發展系統工程、國家發展工程、未來學、國際
發展戰略工程\空間科學系統工程等。
代表人物
一般系統理論
1.一般系統理論的創始人貝達朗菲
奧地利籍的生物學家和哲學家路德維格·馮·貝達朗菲於 1937年在芝加哥大學德一次學術討論會上最早提出了“一般系統理論”的概念。
1945年以後,他陸續發表文章和著作,介紹一般系統理論的基本原理。1950年,他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題為《物理學與生物學的開放系統理論》的文章,闡述了一般系統理論的主要觀點。
1954年,美國成立“一般系統學會”,並出版《一般系統年鑑》。
1968年,貝達朗菲在《一般系統理論的基礎、發展和套用》一書中把“系統”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系統而全面地闡述了動態的開放系統的理論。
2.控制論的創始人維納(Norbert Wiener)
維納少年時是一位天才的神童,他11歲上大學,學數學,但喜愛物理、無線電、生物和哲學,14歲考進哈佛大學研究生院學動物學,後又去學哲學,18歲時獲得了哈佛大學的數理邏輯博士學位。1913年剛剛畢業的維納又去歐洲向羅素和希爾伯特這些數學大師們學習數學。
維納在1919年研究勒貝格積分時,就從統計物理方面前發了控制論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參加了美國研製防空火力自動控制系統的工作,提出了負反饋概念,套用了功能模擬法,對控制論的誕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1943年維納與別格羅和羅森勃呂特合寫了《行為、目的和目的論》的論文,從反饋角度研究了目的性行為;找出了神經系統和自動機之間的一致性。這是第一篇關於控制論的論文。
3.資訊理論的創始人申農(C.E.Shannon)
資訊理論的創始人是美國貝爾電話研究所的數學家申農(C.E.Shannon),他為解決通訊技術中的
信息編碼問題,突破老框框,把發射信息和接收信息作為一個整體的通訊過程來研究,提出通訊系統的一般模型;同時建立了
信息量的統計公式,奠定了資訊理論的理論基礎。
1948年申農發表的《通訊的數學理論》一文,成為資訊理論誕生的標誌。
4.耗散結構的建立者普里高津
普利高津1917年生於莫斯科,1945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校工作,兩年後被聘為教授。他主要研究非平衡態的不可逆過程熱力學。
耗散結構理論是物理學中非平衡統計的一個重要新分支,普里高津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由於這一成就,普里高津獲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
5.協同學的理論創始人哈肯(H.Haken)
1973年以後,聯邦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理論管理學教授赫爾曼·哈肯(H.Haken)通過非平衡相變與平衡相變以及非平衡相變之間的類比,得出了“協同”(Synergetics)的概念,並且進一步指出,一個系統從無序向有序轉化的關鍵並不在於熱力學平衡還是不平衡,也不在於離平衡志有多遠,而在於只要是一個由大量子系統構成的系統,在一 定條件下;它的子系統之間通過非線性的相互作用就能夠產生時間結構,空間結構或時空結構,形成一定功能的自
組織結構,表現出新的有序狀態。
6.突變論的創始人托姆(R.Thom)
突變論的創始人是法國數學家雷內托姆,他於1972年發表的 《結構穩定性和形態發生學》一書闡述了
突變理論,榮獲國際數學界的最高獎一菲爾茲獎章。
突變論的出現引起各方面的重視,被稱之為"是牛頓和萊布尼茨發明微積分300年以來數學上最大的革命"。
系統管理理論
理察·詹森、弗里蒙特·卡斯特和
詹姆斯·羅森茨韋克於1963年三人共同撰寫了《系統理論與管理》一書,比較全面的闡述了管理的系統理論。
1970年卡斯特和羅森茨韋克又合作出版了《組織與管理一系統方法與權變方法》一書;進一步充實了這一理論。
2.米勒
詹姆斯·格黑爾·米勒 (James Grier Miller)是實用系統理論的代表人;其生物學系統觀一把系統及其部分劃分為有機確定的子系統,被稱為“生命系統論”。
3.梅·薩洛維奇
梅·薩洛維奇是數學系統理論的代表人物。M·D·薩洛維奇;Y·塔卡哈拉和他們的同事發展了演繹法。
歷史評價
首先,系統理論通過對組織的研究來分析管理行為,體現了
管理哲學的改變。它使人們從整體的觀點出發,對組織的各個子系統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得到了更清楚的了解。同時,它也使人們注意到任何社會組織都具有開放系統的性質,從而要求
管理者不僅要分析組織的內部因素,解決組織內部因素的相互關係問題,還必須了解組織的外部環境因素,注意解決組織與外部環境的相互關係問題,為人們處理和解決各種複雜組織的管理問題提供了一種十分有用的思路和方法。
其次,從系統的觀點來考察和管理企業,有助於提高企業的整體
效率。企業領導人有了系統觀點,就更易於在企業各部門的需要和企業整體的需要之間保持適當的平衡,使得企業的管理人員不至於因為只注意一些專門領域的特殊職能而忽略了企業的總目標。
但是,也有不少學者指出,現代組織和管理面臨著十分複雜的條件,系統管理理論企圖用系統的一般原理和模式來解決如此複雜的現實問題是難以奏效的。他們認為,系統方法過於抽象,實用價值不大。結果,使曾經風行一時的“系統熱”漸漸地冷落下去。就連繫統管理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卡斯特和羅森茨韋克,在他們的後期著作《組織與管理――系統方法和權變方法》中,也把系統管理理論同
權變管理理論結合起來。 系統理論研究的對象是組織,系統理論是通過對組織的研究來分析管理行為,雖然在理論上是正確的,但系統理論對組織的構成因素的分析存在一定的問題,導致其理論並未能提出具體的管理行為和
管理職能,只是籠統的提出一些原理和觀點,初學者在實踐中會無所適從。因此,與其他管理理論相比較,它在解決具體的管理問題上的研究顯得不足,許多人只是把它看作解決管理理論的一種嶄新的方法,而不是一種新的管理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