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決策論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美國學者A·瓦爾德奠基的
統計決策理論。決策論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主觀機率、貝葉斯分析方法、效用函式等)和更早期的統計學和經濟學的發展有密切關係。1961年,美國學者H·賴法與R·0·施萊弗的《套用統計決策理論》一書的出版,使決策論具備了學科分支的雛形。1966年,美國學者R·霍華德在文獻《決策分析:套用決策理論》中,明確地將決策分析作為決策理論的套用分支。現代決策理論與行為科學、心理學、經濟學,以及軍事科學等有關學科交叉發展,其內容已遠遠超出這些經典文獻所包含的內容了。
決策論與對策論的不同之處在於,決策論中,決策者面對的是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是客觀存在的,即使有不確定性,往往也有一定的規律性(如統計規律性)。而對策論中,決策者面對的是一個活的對手,他會不斷變化自己的策略,甚至會抓住對方的錯誤不放,他還會對自己的行動意圖時時保密,所以在對策問題中,決策者只能從最不利的情況出發,穩中求勝,或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基本概念
1.決策:國際上對決策有許多不同的定義,但基本上分為兩派。即狹義決策和廣義決策。狹義決策認為決策就式做決定,單純強調最終結果;廣義決策認為將管理過程的行為都納入決策範疇,決策貫穿於整個管理過程中。
2.決策要素:決策要素是指對決策結果可能產生影響的一些主要因素。
3.決策目標:決策者希望達到的狀態,工作能力的目標。
4.決策準則 決策判斷的標準,備選方案的有效性度量。
5.決策屬性 決策方案的性能、質量參數、特徵和約束,如技術指標、重量、年齡、聲譽等,用於評價其達到目標的程度和水平。
分類
決策論可分為傳統決策理論(或稱古典決策理論)和現代決策理論兩種。
傳統決策理論
也稱“古典決策理論”。這種理論的出發點是把人視為絕對理性的人,他在決策時,遵循的是最大化的原則。所謂最大化原則,就是對影響目標的各種因素都取它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來確定和選擇實施方案。如考慮企業經營方式時,要求人,財、物的消耗是最小的,所取得的產量、產值和實現的利潤要求是最大的。由此可見,傳統決策理論是建立在絕對的邏輯推理基礎上的,這是一種封閉式的決策模型。
現代決策理論
是“傳統決策理論”的對稱。這種理論的核心是用“令人滿意的準則"代替了古典最大倔原則,並提出了相應的決策程式。它是由美國卡內基一~梅隆大學教授赫伯特·西蒙等創立的,並由此獲得一九七八年諾貝爾經濟濟學獎金。西蒙認為,純理性的人只有在決策時所有措施和方案都是已知的,而且每一方案所能取得的成果也是可以確定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擇優選擇:作出決策。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決策者由於所處的環境和當時當地的條件所決定,既不可能找到一切方案,也不可能比較一切方案,因此事實上不可能進行最大化原則的決策。最大化原則僅僅存在於邏輯推理之中,而沒有實踐的價值。因此,他提出用令人滿意的行為準則,來代替最大化原則,便形成了現代決策理論。所謂令人滿意的行為準則,就是在決策時,先確定一套切合實際需要的標準,如果某一方案滿足了這個標準,並能達到預定目標,就可以說這個方案是令人滿意的,就可以確定採用這個方案。但事實上在人類的生活和生產等各種活動中,尋找完成某一目標的方案時,都是有條件的。所以還應指出,按照令人滿意的行為準則進行決策時,在原定標準的前提下,找不到令人滿意的方案時,可以對原標準進行必要的修訂,然後再選出令人滿意的方案。
套用
人們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需要做出判斷和決定的問題,也就是決策問題。所謂的決策(decision)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從多種不同的方案t|l選擇某個確定的行動方案.例如,人們在日常生活種、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社會團體、政府部門和國家在各種活動中都會遇到許多需要做出決策的問題。具體地講,像企業生產計畫的制訂及經營方案的選擇問題;一個投資者選擇什麼樣的投資項目,投資金額及時問多少?出行選擇什麼樣的交通工具和行駛路線?體育比賽時選擇什麼樣的排兵布陣策略?一個國家的年度計畫制訂、軍事、外交活動的決策等問題。要解決這一類問題,就是決策論(decision theory)要研究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