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管理學

系統管理學是指運用系統科學的觀點,研究如何對系統的醞釀、設計,製造、運轉、更新的整個壽命周期進行經濟有效的控制,以使系統達到預期目標的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系統管理學
  • 外文名:System management
  • 性質:學科
  • 類型:現代詞
主要研究內容,產生與發展,主要成就,

主要研究內容

系統管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
1.系統管理結構的建立和健全;
2.系統的運轉狀況和發展趨勢;
3.系統的信息傳輸和對策實施;
4.系統工作效果的評價和系統的最佳化更新。
系統管理學一般分:系統管理概述;系統管理程式;工作系統管理;人機系統管理;大型項目系統管理;生產過程系統管理;事務系統管理;信息系統管理等方面。“系統”的概念,最早見於泰勒的《科學管理》一書。泰勒自覺地運用了系統的概念和系統分析的方法,對生產勞動過程進行分析研究,從而奠定了他的“科學管理原理”。二次大戰期間,隨著大型國際壟斷組織的出現,複雜科研計畫的實施和大型建築工程的興建等,也在客觀上要求管理更加全面、準確、經濟、有效。隨著系統理論、管理科學和電子計算機的迅速發展和綜合套用,系統管理學終於在20世紀60年代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綜合學科。目前,國內外許多高等院校設有系統管理專業或課程。

產生與發展

系統管理學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的運籌學,它為管理科學提供了一系列的量化方法。二戰結束後,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生產技術的日益複雜,需要人們從整體和相互聯繫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於是,系統分析與系統工程就呼之欲出。到20世紀60年代,系統科學、一般系統論、系統分析、系統工程、系統方法等科學術語在管理學文獻中隨處可見,這些學科、理論與管理科學相互滲透、融合,將一些成熟的一般系統論理論和觀點套用到管理科學中,使系統管理學應運而生。
系統管理學把系統觀點、系統分析和系統管理看成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三個方面。用系統觀點來考察企業及其管理,強調整體的作用,認為企業就是一個人造的系統,且與周圍的環境之間存在著動態的相互作用,並具有內部和外部的信息反饋網路,能夠不斷地進行自我調節,以適應環境和本身的需要。因此,他們在套用系統管理學對企業進行考察時,從系統的整體利益出發,使局部利益服從於整體利益,既要考慮當前利益,又要考察長遠利益;還要做到抓住關鍵問題,採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系統管理學還運用系統方法對組織理論進行研究,認為在一個複雜的管理系統中存在執行不同任務的三個子系統——戰略子系統、協調子系統和作業子系統。其中,戰略子系統把組織的活動與組織的環境聯繫起來,作業子系統則負責完成組織的實際任務,協調子系統主要是在戰略子系統和作業子系統之間進行調解和協調。

主要成就

在系統科學和管理科學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下,系統管理學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取得了許多有價值的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數學組織理論——一般系統論對系統管理學的新探索20世紀90年代,一些學者致力於數學系統論和管理科學的結合,將一般系統論理論套用於組織和管理,提出了數學組織理論。
數學組織理論認為,組織和組織成員的本質特徵在於其目標搜尋行為。並通過形式描述,建立目標搜尋系統的模型,這個目標搜尋系統由處理系統和決策系統兩部分組成,處理是決策的對象,可看作一個輸入輸出系統模型,其輸入包括外部輸人和決策變數。同時,數學組織理論將組織結構定義為一個三元組,即組織結構一組織單元+單元間的層次關係+層次上的管理功能。其中,組織單元又分為三級別:一級單元沒有結構,只是結構上的一個點;二級單元代表輸入一輸出系統;三級單元則代表目標搜尋系統。
可見,數學組織理論是運用數學系統理論中複雜系統的層次結構模型建立了一般組織模型,它把組織看成是一個對環境開放的動態輸入一輸出系統,組織的輸入包括資源輸入和管理信息輸入,其中資源輸入是可控的,而管理信息輸入是不可控的,是組織的真正輸入。數學組織理論所研究的組織結構模型主要是四層結構模型~一處理層、作業層、組織層和機構層,而它研究這種組織結構模型的一個主要目的是尋求組織結構設計的合理條件。
2.軟系統方法論——一般系統論在控制工程學科上的拓展延伸20世紀80年代一些專家學者不斷尋求新的系統方法論,以有效處理管理活動中的不良結構問題。其中,把注重人的因素,考慮人的價值觀、世界觀、倫理觀來圓滿處理包含人的因素在內的軟問題的系統科學方法稱為軟系統方法論。軟系統方法論注重考慮管理活動中的人的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它所提出的人類活動系統這一具有洞察力的概念,並認為人類活動系統具有自我決策的能力和自我實現的性質,反映著自我意識及行為自由。軟系統方法論是一個比較討論的學習過程,一般來說包括以下幾個邏輯步驟:劣結構問題情景識別,劣結構問題情景描述,相關係統的根定義,相關係統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和現實比較,尋找期望和可行變革,行動以改善問題。
3.複雜系統科學在管理科學中的強大生命力對系統管理學理論的發展起著很大促進作用的複雜系統科學主要包括:耗散結構理論、協同論、突變論、生命系統理論、超循環理論、混沌理論等。
將耗散結構理論融入管理學中,可以得到管理耗散和管理耗散結構的概念。管理耗散是指當一個遠離平衡態的複雜企業組織,不斷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在內部各單元之間的相互作用下,負熵增加,使組織有序度的增加大於組織無序度的增加,形成新的有序結構的過程;而管理耗散結構是指管理耗散過程中形成的自組織和自適應的管理組織系統。
生命系統理論不僅僅局限於在生命系統中套用,也可以在非生命系統中套用(如企業的製造系統、行銷系統和財務系統等),它對理解組織的結構、企業的生產過程也有巨大的指導作用,目前已有人把生命系統理論套用到準時生產制的過程中。這種理論的主要優勢在於:組織系統的特徵不是由人為的界限所界定,而是根據組織系統所表現的功能來界定。混沌理論與管理科學的結合,也得到了許多管理學家和企業家的認可和關注。混沌理論是指對處於混沌環境和混沌狀態的經濟系統套用混沌理論加以管理,這主要依靠變化規則進行管理,依據有序的或無序的變化、適應性以及新的有序出現的過程制定出來的規則來進行管理。目前,混沌管理已成為管理科學的前沿領域,並取得了很大一批十分有價值的成果。
總之,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的規模日益壯大,管理者面臨著瞬息萬變的市場系統和日趨複雜的生產管理系統,系統管理學理應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和更遠大的美好前景。另外,在一般系統論和管理科學雙重強勢發展的牽引下,作為管理科學中最為科學、嚴謹的分支之一的系統管理學應受到更多的有關專家和學者的青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