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管(布依族樂器)

筆管(布依族樂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筆管,是布依族獨有的單簧氣鳴樂器。因其外形細長與毛筆的管子相似而得名。布依語稱勒拱。已有200年的歷史。流行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地區環江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筆管
  • 流行地區:黔南荔波一帶
概述,形制結構,演奏方法,改革筆管,發揮作用,

概述

“春風吹動百花開,幸福的歌兒唱起來,黨的恩情唱不盡,聲聲筆管抒情懷。吹起筆管想北京,恩人住在北京城,天安門前吹一曲,表我布依一片心。”這是布依族的一首優美動聽的 筆管歌。“正月筆管二月簫”、“陽春三月吹筆管”,每逢春節、三月踏青或七月半,正是布依族人民演唱筆管歌的季節,在黔南荔波縣漳江兩岸的布依族村寨,經常能聽到小伙子們 吹著嗚嗚發響的筆管,伴和著姑娘們悠揚的山歌,抒發出他們無比喜悅的心聲。

形制結構

由管身和共鳴筒構成,全長75厘米。管身竹製,多使用當地出產的管細、節長、壁薄的 水竹或火筒竹(又稱筆管竹)製作,規格尺寸長短不一,較常見者管長65厘米、尾端外徑1 .5厘米、內徑1.1厘米,管首留有竹節封閉,中間通透,管尾敞口。將管首節下正面4厘米長的 管壁削薄剷平,用鋒利小刀在其上刻出一枚長方形竹製簧片,簧根與竹節相連,簧舌朝下,簧片長3厘米、寬0.6厘米。管身正面開有三個圓形按音孔,孔徑0.4厘米,孔距不等,管尾距一孔12厘米,一孔距二孔8厘米,二孔距三孔20厘米。共鳴筒由半截葫蘆製成, 呈喇叭形,筒長13厘米,將葫蘆柄端和底部切掉,管身尾端置入葫蘆柄內並使之固定。在管 尾和共鳴筒之間,還扎有綢條作為裝飾。

演奏方法

演奏時,兩唇半含管首簧片,管尾橫向右方,雙手握管,右手中指、食指按尾端第一、二兩孔,左手食指按第三孔,用循環換氣法吹氣鼓簧發音,常搖擺身體助其表現。三孔全按閉時發音為a,開第一孔為c1,開第二孔為d1,同時開第一、二兩孔發音為g。筆管的發音比較特殊,其筒音並不是最低音g,而是a,它的第三孔實際不發音,只作為控制最低音的音質而用,當開第一、二兩孔發出的g音有沙聲時,才能同時打開第三孔,而第三孔對高音c1 和d1則不起作用。由於筆管的按音孔較少,只能發出四個音來,音域僅有五度。吹奏技術較好的演奏者,用超吹方法可奏出六或七個音來。

改革筆管

我國音樂工作者對筆管進行了改革,最早曾出現八孔(前七後一)筆管。貴州省歌舞團布依族 演奏員黃庭輝改革的筆管,採用活動簧片,設有九孔(七個按孔、兩個鍵孔),音域e—e2 ,達兩個八度,不僅擴展了音域,還改變了傳統筆管簧、管一體,簧損器毀的弊病。

發揮作用

筆管的音色柔和而渾厚,高音較明亮,並帶有較濃的鼻音,與西洋樂器單簧管的中音區相似 ,富有田園風味。常用於獨奏或為當地民歌伴奏。演奏者用隨腔伴奏或長音托腔的奏法,使布依族姑娘演唱的民歌——筆管歌,成為獨具風采的布依山歌。
布依族的筆管歌,內容非常廣泛,從傳說故事到生產勞動,從生活到戀愛,無所不有,曲調 也優美流暢,具有濃郁的布依山區鄉土氣息。每首樂曲,一般都先由筆管奏出富有特色的引子,伴唱時所用的巧妙的襯腔,猶如綠葉映紅花,使歌曲色彩格外明朗,嗚嗚的筆管聲和悠 揚的歌聲水乳交融,它們相互依存,如果沒有筆管,也就不會有別具一格的筆管歌;而沒有筆管歌,筆管也就失去了生存發展的基礎。長期以來,筆管和布依族人民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常在春節期間和三月踏青時吹奏自娛。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裡,當人們向親友祝賀 時,也常用筆管來伴奏助興。筆管歌有:《正月筆管二月簫》、《記得那年解放來》、《 高坡砍柴柴架柴》、《聲聲筆管抒情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