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竺姓
- 音:Zhú
- 百家姓排位:第402位
- 郡望:東海郡
- 起源:竹姓
- 歷史名人:竺淵 竺法深
- 主要分布區域:寧波奉化等地
基本介紹,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歷史名人,竺淵,竺法深,竺道馨,竺道生,竺大年,竺紹康,竺時英,竺清旦,竺可楨,竺水招,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宗祠通用聯,四言通用聯,五言通用聯,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基本介紹
竺[竺、笁,讀音作zhú(ㄓㄨˊ)]
竺(Zhú)姓源出有二:
2、源於古印度,屬於外來姓氏。據《姓苑》和《漢書·西域傳》等記載,古代印度稱天竺國,有天竺僧人來中國傳教,以國名“竺”為姓。後來,中國僧侶有的隨印度僧人學經,也隨師父之姓,成為竺姓。通常認為漢代宣帝時竺次為中國竺姓始祖。在釋道安之前,國人入沙門者,皆從俗姓,外國來的僧人都是以國名為姓,比如姓安的是安息人(今伊朗一帶,西方人稱帕提亞),姓支的是月支人(大月支,他們國王的頭被匈奴王當作尿壺),姓康的是康居人(今哈薩克斯坦一帶),姓竺的是天竺人,等等!
姜姓竺氏:
夏禹在世之時,曾封炎帝的後裔在台(今遼寧朝陽市一帶),稱墨台氏,後來簡稱墨,這就是墨氏的由來。到了商湯時,又將墨台氏改封在孤竹(今河北盧龍南)。商末,孤竹國君名初,字子朝。子朝生有三個兒子,他覺得小兒子智(字公達)比較能幹,便欲立他為國君繼承人。子朝死後,公達認為哥哥允(字公信)是長子,君位應當由哥哥繼承,自己繼位是有違祖制。而公信則認為不能違背父命,堅決不接受。兩人讓來讓去,最後乾脆一道離國出走。兄弟二人出走之後,國人便立中子文(字公高)為君。國人後來以國名命氏,便是竹姓。這位大哥的謐號就是伯夷,而小弟就是叔齊。伯夷、叔齊離國之後,在各地流浪了一陣。他們聽說西伯昌是位尊老愛幼的仁君,便去投奔西伯昌。後來姬發伐紂,他們認為這是犯上作亂,以臣代君,反對並阻攔武王發兵。武王克商後,他們表示不吃亂臣賊子的糧食,不食周粟,跑到首陽山(今山西永濟縣西南)中,採摘薇菜充飢。後來又有人告訴他們,首陽山也是周室之地,於是他們二人就餓死在那裡。到了東漢年間,樅陽侯竹晏認為本姓原出於伯夷、叔齊二賢,就在“竹”字下加了個“二”字,改成竺氏了。這就是姜姓竺氏的由來。伯夷的後人,也有稱為伯氏的!所以竺姓也是炎帝的直系血脈治姓!
得姓始祖
竺次。提起“竺”這個字,大家要聯想到古代的天竺國。而實際上我國的竺氏也的確來自天竺國。他們跟中國的關係根深蒂固,大約已經有2000年的悠久歷史。所謂“天竺”,就是印度的古稱,亦作天篤、身毒等名。竺姓中國人,因為來自古老的印度,所以他們的文化背景也是深厚無比,絲毫都不比土生土長的姓氏遜色。頭一個自印度到中國來開基的姓始祖,就是漢宣帝時以謁者身份來華的竺次,故竺次就是竺姓的始祖。
遷徙分布
竺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零二位門閥。竺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竺姓與竹姓同源。相傳商湯時,禹封炎帝的後代墨台氏在孤竹國(今河北省盧龍縣南),孤竹國國君的後人就有以國名的一字為姓,稱為竹氏。東漢時。樅陽侯竹晏認為竹源出自孤竹國兩位賢人,即伯夷和叔齊(二人為商末周初的賢人,因不食亂臣之糧而餓死於首陽山),於是在“竹”字下面加個“二”字,即成了“竺”氏。另外,古時稱印度為天竺國,曾有僧人來中國傳經時,為了適應漢文化的習慣,就取一個字為他們的姓氏,而他們被稱為天竺僧,就多以竺為姓。後來,有些僧人在中國定居,而有些漢族的僧人因拜師也隨他們姓竺,這樣,竺姓就在漢人中傳開來。還有,因竺和竹同音,漢代有位本叫竹晏的人改為姓竺,其後人因之。據《漢書·西域傳》考證。但我國另一部姓氏古籍《姓苑》上說:“竺本姓竹,至漢樅陽竹晏改為竺。”依照《姓苑》的考證,我國的竹氏源流,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的記載:“孤竹君,姜姓,殷湯封之遼西,令支至伯夷、叔齊,子孫以竹為氏焉,東莞。”望族居東海郡(今山東省兗州東南)。
歷史名人
竺淵
明朝文士,宣德年間舉為進士。被朝廷任為官員,正統中為福建參議,敕守銀坑,盜賊四起時,竺淵率眾捕盜,反被盜賊所捕,後因不屈於盜被殺。
竺法深
晉代僧人。名潛,或稱道潛,字法深。俗姓王,琅邪郡(治所在今山東省臨沂市北)人。18歲便出家,師從富有才解久負盛名的名僧劉元真,慢慢克服了一般士族子弟習見的浮華性格,深刻鑽研了般若學的佛學理論,加上相貌堂堂,談吐風雅,在京城長安已小有名聲。至24歲時,獨自登壇講學,所講《正法華經》、《大品般若經》,義理深奧,剖析明白,前來聽講受業者常濟濟一堂,多達五六百人。
竺道馨
晉代女僧,雅能清淡,尤善小品。
竺道生
南北朝時僧人。俗姓魏,原籍鉅鹿(河北省平鄉縣)人,而寄居彭城(江蘇省銅山縣)。大約十歲,即依名僧竺法汰出家。曾隨僧伽提婆研習有部之學,並受學鳩摩羅什深得般若之旨。高僧傳本傳謂其“常以入道之要,慧解為本。故鑽仰群經,斟酌雜論,萬里隨法,不憚疲苦。”因而得以攝受涵泳空有兩宗的學說,以建構獨特的思想。
竺大年
宋朝學者,專心研究儒家經典《禮記》,著有一本叫《禮記訂議》的書。
竺紹康
反清志士。在秋瑾與徐錫麟策劃皖浙起義時,被任命為光復軍分統。皖浙起義失敗後,被通緝,避入台州山區。
竺時英
竺時英(1904.10.16-1934.4.17),浙江省奉化市西圃村人。1911年在當地國小讀書,1916年進縣城文聚高小。1919年考入寧波省立第四師範,1922年考入北京大學政法系。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時期,1919年,“五·四”運動的浪潮傳到甬城,接受進步思想,和同學們一起走出課堂,抵制洋貨,投入反帝愛國運動。1923年9月寧波第四師範併入四中。在進步教師指導下,和裘古懷等10多名同學,在校內竹洲組織了“飛蛾社”。恪守社旨,按月讀書一冊,集會一次,宣讀自己撰寫的理論文章,交流學習心得。此外還經常聽取由校長經享頤請來的革命前輩,文化名人的報告和講學。
1934年4月17日黎明,帶著對來競事業的無限遺憾病逝獄中,時年30歲。
竺清旦
竺清旦(1899.6.5-1935.12),字起元,號照卿,化名包起鳳、竹卿、貞大房、劉曉平等,浙江省奉化縣董村人。出身於一個秀才之家。從小即在父親的教育下讀書寫字,學詩作文。1917年起先後在奉化、鎮海、鄞縣的一些國小當教員或校長。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時期,1924年初任鄞縣五鄉碶鄮溪區區立一校校長時,曾發動數百名民眾與當地豪紳作鬥爭。1925年7月籌建了兩個村的農民協會。1926年3月中共寧波地委改組,被選為中共寧波地委委員兼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4月國民黨寧波市黨部改組,被選為執行委員兼農民部長。負責整個寧波地區農運工作期間,經常深入農村,進行具體的指導。5月去廣州參加毛澤東主持的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8月因寧波缺乏農運幹部,奉命提前返回。11月任江浙區農民運動委員會委員。12月寧紹台農民協會成立,被選為會長,採取以會代訓和印發資料等辦法,培訓了一批農運骨幹,組建了多支農民自衛軍。1927年2月北伐軍到達寧波,各界人士在小校場集會歡迎。在會上發表演講,以寧紹台農民協會名義向北伐軍提出了13項要求。3月2日寧波臨時市政府籌委會成立,任委員。深入餘姚庵東鹽場,發動鹽民,組織鹽民協會,被推舉為主任,還成立了鹽民自衛軍,公審了鹽霸高錦泰。至4月寧紹台地區有組織的農民已達20餘萬人。4月9日寧波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反革命“清黨”事件,遭通緝,被迫出走武漢。6月全國第四次勞動代表大會在漢口召開,作為浙江代表出席大會,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會議結束後,被留下來擔任短訓班的教員。“七·一五”汪精衛在武漢反革命政變後,被送往蘇聯學習。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7年10月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軍事班學習。1928年夏轉入中山大學(又稱中國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由中共黨員轉為聯共候補黨員,被選為黨小組長。學習期間,看到校記憶體在的問題,就直率地向校方提出,要求加以改進。誰知卻得罪了校長米夫的翻譯王明(陳紹禹),耿耿於懷。被誣為“托派”,後經共產國際、聯共監委、中共代表團三方聯合調查,得以澄清。1930年10月回國到新疆工作。當時新疆沒有中共組織,雖感人生地疏,因難重重,但懷著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堅強信念,置身於民眾之中不懈地工作。1933年盛世才登上了新疆督辦的寶座,打著“反帝親蘇”的幌子,騙取了蘇聯的支持。蘇聯陸續派遣一批專家、顧問和中共黨員到新疆工作。竺清旦被安排到盛世才直接掌握的教導團(即衛隊團)工作。盛世才陰險狡詐,為了防範共產黨人,藉口新疆情況複雜,規定在新疆工作的聯共黨員和中共黨員不得公開身份,不發展黨的組織,不宣傳共產主義的政策,並派心腹進行跟蹤監視。在這種情況下,竺清旦懷著要把新疆建設成為一個革命根據地的赤誠願望,團結同事,積極工作,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宣傳蘇聯建設的新成就,傳播馬列主義真理。他的革命活動,引起新疆反動勢力的嫉恨和恐懼。1935年12月,國民黨新疆省督辦盛世才以開會為名,邀請來到一個花園內,趁其不備用手槍把他殺害,犧牲時36歲。
竺可楨
竺水招
竺水招(1921—1968),女,原名竺雲華,越劇演員。浙江省嵊縣金庭鎮靈鵝村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竺水招少年時工小生兼學花旦,為女子越劇中少有的擅長武功的演員竺水招便裝照之一,戲路寬廣,武生、花旦、青衣、小旦、小生、老生甚至老旦等行當,均能應工。在越劇十姐妹中是唯一一位生旦俱佳的藝術家,。扮相俊美,被喻為“越劇西施”。生前拍有戲曲藝術片《柳毅傳書》和唱片多種傳世。她創立的“竺派”,優秀傳人有竺小招,筱水招等。
郡望堂號
郡望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歷史上有三處:①治所在郯邑(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②東晉時期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復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③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
東莞郡:西漢時期有東莞縣,治所在今山東沂水。東漢末建安初年(丙子,公元196年),分琅琊郡、齊郡置城陽郡,治所在今山東省沂水縣東北,領八縣。晉朝晉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改置為東莞郡,置於晉陵(今江蘇常州)東南一帶,南北朝時期的南齊末年廢黜,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臨朐、沂水、蒙陽、沂源、莒縣一帶。今廣東省東莞市建制置於唐朝,後世所稱“東莞”皆指廣東沿海的東莞。
堂號
東海堂:以望立堂。
東莞堂:以望立堂。
樅陽堂:漢朝時期,竺晏為樅陽侯。又因竺氏本姓竹,由竺晏才改姓竺的,故以其爵為堂號。
化鄉堂:宋朝時期的竺大年是沈煥的入室弟子。性格行為既嚴肅又莊重。長於說《禮》,鄉人都受他的感化。
家譜文獻
浙江寧波竺氏永德堂宗譜二卷,(民國)竺士康纂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文物管理所、浙江省奉化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奉化龜州竺氏宗譜,(清)汪仕侃修,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第九~二十二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奉化筠溪竺氏宗譜八卷,(民國)竺商庚重修,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另有一部今僅存第五~七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奉華竺氏宗譜,著者待考,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草稿一冊。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上虞虞南竺氏宗譜七卷,(民國)竺林纂,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上虞市檔案館。
浙江嵊縣竺氏宗譜,(清)竺國亨、竺國宰纂修,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浙江嵊縣竺氏宗譜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竺孝感監修,竺光涵、竺祖賡纂修,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三卷。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圖書館。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朱門安履;
頑石點頭。
——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僧人竺法深,住在會稽。劉尹問他為什麼總去朱門(貴族宅第),他說:“你看見那是朱門,我則如進蓬戶(茅舍)。”下聯典指南朝宋僧人竺道生,相傳在東吳虎丘山豎石為弟子,講《涅檠經》,直講得頑石點頭。著有《二諦論》、《佛性當有論》等。
五言通用聯
望出東海郡;
源自孤竹國。
——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竺姓的郡望和源流(見上題頭《四、郡望堂號》和《一、姓氏源流》介紹)。
竹君報吉兆;
二酉傳書香。
——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鑲嵌竺姓之“竺”字的析字聯。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研究理昧,老而愈篤;
誦經論法,學者之師。
——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女僧竺道馨的事典,竺道馨,雅能清淡,尤善小品。下聯典指東漢僧人竺法蘭,誦經數萬章,為天竺學者之師。
竺彌孝親,聞雷泣墓;
生僧說法,頏石點頭。
——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聯
耕道傳家,訂義雅聞戴記;
凝陽開國,漢廷特守侯封。
——佚名撰竺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竺大年,字耕道,熟諳《禮記》,人皆化之,著有《禮記訂議》。下聯典指竺姓的得姓源流,引《姓苑》云:“竺本姓竹,至漢縱陽侯竹晏改為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