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治、冶、乿,讀音作zhì(ㄓˋ),亦可讀作chí(ㄔˊ)或tāi(ㄊㄞ)];
姓,表明家族的字。《說文》:“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春秋傳》曰:‘天子因生以賜姓。’”
治姓,即姓氏為治。如,王某某,治某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治姓
- 外文名:LAST NAME
- 讀音:zhì
- 別音:chí(ㄔˊ)或tāi(ㄊㄞ)]
- 歷史名人:治元多等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治元多,治 眾,治國器,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周王朝公族中掌管攻金之工的後裔,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路史》記載:“治姓,源於姬姓,周公族後有治氏。”治,原為西周王朝的職能工匠之一,掌管攻金之工,主要負責兵器的製作。在西周王朝建立後,治氏與築氏、鳧氏、栗氏、段氏、桃氏一起,成為《周禮》中所規定的“攻金六氏”官職之一,由王族貴胄世襲,負責監督製造帝王儀仗所專用的兵禮器件和專用交通工具,如御前護衛專用的八大件——斧、鉞、瓜、戟、戈、鋌、鋶、鏜,以及君主、王妃的乘輦等。據典籍《周禮》記載:“攻金之工,築氏執下齊,治氏執上齊,鳧氏為聲,栗氏為量,段氏為鏄器,桃氏為刃。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種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參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冶氏為殺矢,刃長寸圍寸,鋌十之,重三垸。戈廣二寸,內倍之,胡三之,援四之,已倨則不入,已句則不決。長內則折前,短內則不疾,是故倨句外博,重三鋝。戟廣寸有半寸,內三之,胡四之,援五之,倨句中矩,與刺重三鋝。”由此可見,治氏與築氏、鳧氏、栗氏、段氏、桃氏一樣,都是非常古老的姓氏,起初屬於以職業技能為姓氏,而後在歸屬於王族後,則成為因工而分衍的以官職稱謂為氏。
治氏,後又分衍出一支冶氏,實為字訛,與治氏同氏、同源、同宗!該支治氏正確讀音作zhì(ㄓˋ)。
第二個淵源
源於匈奴民族,出自漢朝時期涼州盧水胡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三國志·魏志》記載:“治姓,出自涼州盧水胡。”盧水胡,在漢史中又記載為“貲虜”,是古匈奴民族的一個部落分支,從匈奴民族中“分去”而入居塞內,其歷史上的首領酋首多為沮渠氏,代表人物即沮渠·蒙遜。沮渠·蒙遜,公元368~433年,匈奴民族,張掖臨松(今甘肅南裕東南馬蹄鎮)盧水胡人,是東晉末期五胡十六國時期著名的北涼國締造者、政治家、軍事統帥,公元401~433年在位。沮渠·蒙遜的先世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職稱謂為姓氏。東晉安帝司馬德宗隆安元年(後涼龍飛二年,公元397年)農曆4月,沮渠·蒙遜率萬餘人起兵進攻臨松郡,屯據金山(今甘肅民樂)。農曆5月被前秦國呂光部將擊敗,逃入山中。當月,他與從兄沮渠·男成共推後涼建康(今甘肅高台)太守段業為大都督、涼州牧、建康公,沮渠·蒙遜自己則出任張掖太守、鎮西將軍,掌控了大部軍權。
東晉隆安三年(北涼神璽三年,公元399年)農曆2月,段業自稱涼王,任命沮渠·蒙遜為尚書左丞。
東晉隆安五年(北涼天璽三年,公元401年)農曆5月,沮渠·蒙遜設計殺了段業,於農曆6月被眾推為大都督、大將軍、涼州牧、張掖公,改元“永安”。
東晉元興二年(北涼永安三年,公元403年)農曆7月,北涼國與南涼國聯合出兵攻後涼國;農曆8月與後秦國結盟,滅後涼國。
東晉義熙六年(北涼永安十年,公元410年)農曆3月,沮渠·蒙遜親率大軍擊敗南涼國,於次年農曆2月攻占姑臧(今甘肅武威)。
東晉義熙八年(北涼永安十二年,公元412年)農曆10月,沮渠·蒙遜率眾遷都於姑威,自稱河西王。沮渠·蒙遜喜愛讀書,頗曉天文,有謀略,善用兵。在執政期間,沮渠·蒙遜能擢任賢才,勸課農桑、國勢日強,稱雄於西北地區一時。沮渠·蒙遜逝世後,諡號為武宣王。其子沮渠·牧犍(沮渠·茂虔)繼位。北涼哀王沮渠·牧健永和七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率大軍圍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涼國就此滅亡。沮渠·蒙遜之弟沮渠·無諱等率殘餘勢力西走,後立國於高昌,至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和平元年(公元460年),高昌國為柔然民族所滅。沮渠·蒙遜本人非常喜愛漢族的文史禮儀,曾要求部族“操漢語、裳漢服、執漢禮”,並將沮渠氏的多支族人改為漢族姓氏,其中就有治氏,是一批負責掌管車、鑾、兵、工、器建造的族人。這對後來的北魏王朝孝文帝推行姓氏漢化政策具有承先啟迪的作用。北涼沮渠氏聯合境內漢族大姓勢力,以郡縣方式管理人民,徵發賦役。又大興佛教,譯經造像。還不時與劉宋互通使節,使河西與江南的文化交流得以繼續保持。北魏政權滅北涼國後,徙涼州民三萬餘戶至平城(今山西大同)一帶,其中一批東遷的學者,對北魏王朝後來的文化發展有極其重大的影響,包括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政策的推行。
該支治氏正確讀音作zhì(ㄓˋ)。
第三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山東半島治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該治水,是古代山東半島的河流名稱。古代山東地區的“治水”有兩條,皆向南流:一條源出東萊曲城陽丘山,向南入海;另一條源出泰山郡南武陽冠石山,向南至下邳匯入泗水。這兩條河流在《前漢·地理志》中皆有記載。
古代在這兩條治水流域的原住民,即有以居邑河流名稱為姓氏者,稱治氏,世代相傳至今,以泰山為郡望。該支治氏正確讀音作chí(ㄔ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古代鴈門郡治水,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該治水,亦稱漯水,源出雁門郡陰館累頭山,即今山西省朔縣的洪濤山,是古黃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其故道自河南武涉縣妥支行今黃河之北,經河北至山東,改行今黃河之南,東至泉州注于海。要注意的是,這裡所指的“泉州”,並非是今福建省的泉州市,而是指的古泉州,即漢朝時期的青州北海郡千乘縣,亦即今山東省的博興縣,那才是歷史上最早的“泉州”。今福建省的泉州市,在漢末三國時期原稱豐州鎮東安縣,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年)改置南安郡晉江縣,唐久視元年(公元700年)改置武榮州,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才改名為泉州至今。
古代在治水流域的原住民,即有以居邑河流名稱為姓氏者,稱治氏,世代相傳至今,以北海千乘為郡望。該支治氏正確讀音作tāi(ㄊㄞ)。
第五個淵源
源於改姓,出自漢朝末期流亡於倭奴國的劉漢皇族後裔,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今日本國中,有一支漢裔治氏族人,源出漢高祖劉邦的倭奴苗裔伊須久牟治使主後裔豐岡連氏族。豐岡連氏族在倭奴國的戰國時期(公元1546~1636年),曾出任治部卿,官秩為正四位下(漢制從四品),其屬下的治部大輔,官秩為正五位下(漢制從五品),也是由該家族族人擔任。治部,是倭奴國戰國時期出現的一個中央級官署機構,全稱是治部局西御方,到了日本明治時期(公元1868~1912年)改稱治部省,最高行政長官仍然是治部卿。治部主要負責處理外交事務、貴族高官的戶籍與房產領地管理、監督寺社佛閣等處人員的禮儀,平時也參與裁判庶民的婚姻訴訟等。在治部卿、治部大輔、治部少輔等官吏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治部氏,簡稱治氏,世代相傳至今,屬於典型的漢制夷稱又漢示的姓氏。
該支漢裔日本治氏正確讀音作“ガバナ”,漢義就是督管、督理、督察或總督的意思。
第六個淵源
源於各少數民,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朝鮮族、彝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治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治氏,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布
治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地九百九十三位,以泰山、北海、涼州、武威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泰山郡:西漢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設泰山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泰安縣一帶。東漢朝時期有個博縣,在西晉朝時期移郡後,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部一帶。唐朝時期為乾封縣。宋朝時期改乾封為奉符,即今山東泰安。大金國天會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軍,後改為州。清朝雍正時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東平、肥城等縣均屬此府。民國時期廢府為縣。“泰安”,是從“泰山安則四海皆安”一語中來,取意國泰民安。泰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榮的大汶口文化。
北海郡:漢朝時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齊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說營陵,今山東昌樂),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濰坊、煙臺一帶地區。隋、唐兩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涼 州:為漢武帝劉徹所置的北方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時期改置為州,治所在隴縣(今甘肅張家川)。其時轄地在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陝西、內蒙古各一部。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僅轄河西地區。涼州曾一度屬於吐蕃(今新疆)。五代時期的西夏為設西涼府。元朝時期亦為西涼州。明朝時期置為涼州衛。清朝雍正時期改置涼州府,僅轄武威及其周圍數縣。民國時期廢府為縣。
武威郡: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在原匈奴休屠王的地域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肅民勤),為涼州的州府所在,歷史上曾稱“西涼”、“姑臧”。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黃河以西、武威以東的地區。西漢朝元鼎年間(公元前116~前111年)以後轄地在今甘肅省黃河西部、武威東部及大東河、大西河流域地區。東漢時期移治到姑臧(今甘肅武威)。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諸國皆建都於該地。
堂號
泰山堂:以望立堂。
北海堂:以望立堂,亦稱千乘堂。
涼州堂:以望立堂。
武威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治元多
(公元?~221年),匈奴族盧水胡;涼州人(今甘肅武威)。著名東漢朝末期農民起義領袖。三國時期西涼軍馬超、韓遂軍中的秦胡、盧水胡打敗了涼王張祚軍隊的驪蚠戎,在河西一度十分活躍,他們曾多次參予了地方上的兵事活動。秦胡,是漢朝時期東來的古羅馬兵團,這批人在東漢時期被稱作秦胡,三國時期稱盧水胡,在西晉時期稱作為力羯羌,在東晉時期稱作驪蚠戎。史書均有明確記載。之所以稱作秦胡,是因為在東漢、三國時期,驪蚠國(古羅馬)又被稱作大秦國,中國被歐洲羅馬人稱大秦人,秦。三國時期的馬超、韓遂叛曹操,所率的西涼兵主要是就被稱作“秦胡”的盧水胡人和古羅馬人。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出土的居延漢簡更有“屬國秦胡盧水”的記載,由此可見,史籍《後漢書》中在涼州兵事的記述中多次提到的秦胡,就是留居於河西走廊的古羅馬人,因為地理因素加上約定俗成的緣故,驪蚠人又與匈奴的盧水胡人混稱,通稱盧水胡。在驪蚠縣故址的者來寨,有一條河從南山沿伸下來,現在叫者來河,在當年叫盧溝,也叫盧水,時至今日的永昌地圖仍將者來河上游標為早盧溝,意即舊時之盧溝。在史籍《三國志·張既傳》中記載:漢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驪蚠、番和、顯美三縣的“盧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擾。”治元多的起義軍多達數萬人,後被曹操大軍殘酷鎮壓下去,治元多被凌遲。盧水胡起義之地就是後來東晉時期驪蚠戎起義造反之地,也是東漢時期秦胡、盧水胡生活之地。
治 眾
(生卒年待考),匈奴族盧水胡;帝都人(今陝西鹹陽)。著名漢朝將領。公元前68年,漢王朝了解到匈奴汗國國力已衰,再無力發動對漢朝的達規模攻擊,便把邊塞外的一些受降城如忽熱(今內蒙古烏拉特中旗新忽熱)、遮虜障(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延海南)等的防衛全部撤除,以使人民獲得休息。匈奴汗攣鞮虛閭權渠對漢朝的這項措施十分欣喜,他連忙召開貴族會議,企圖跟漢朝和解,以恢復昔日友誼。但其強硬的東軍軍監從中破壞,建議說:“從前,漢朝派遣使節前面走,大軍後面跟。我們不妨也仿效他們的辦法,先派使節進入漢朝,然後大軍攻擊,掠他一把。”並自告奮勇跟呼盧訾王各率一萬騎兵南下,表面上沿著漢朝邊塞打獵,一旦抓住機會,即行入侵。然而,兩路大軍距漢朝邊塞還有一大段距離時,匈奴軍中的三個兵士不願再戰,遂逃奔漢朝,向西漢政府報告了匈奴人的陰謀。漢宣帝劉病已立即下令徵調邊防軍備戰,並派全國最高統帥部的軍監(地位僅次于軍正,相當於兵部尚書)治眾等四人,率五千鐵騎兵,分為三隊,各出塞數百里,作威力搜尋,途中各捕獲數十匈奴兵卒班師。這時,匈奴東軍軍監等因三名部下逃亡,加上屬下連連被擒,知道無法突擊,遂不敢再前進,即行撤退。
公元前68年中,匈奴汗國發生了大饑荒,人民牲畜死亡十分之六七,因而又動員起兩軍各一萬人,防備漢軍進攻,使情況更為惡劣。秋季,從前降服匈奴,使居留在匈奴東部的西嗕部落(今蒙古國喬巴山)在酋長率領下,數千人驅趕著自己的家畜南下。匈奴邊防軍截擊,雙方激戰,死傷相當。但西嗕部落終於突破匈奴軍防線,毅然歸降漢朝。治眾親率邊軍武裝迎接,遂使追擊的匈奴軍惶然而退,治眾由此受到漢宣帝的特別嘉獎。
治國器
(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將領。清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農曆8月,大清兵圍大凌河新城,明帝命張春監總兵吳襄、宋偉軍馳救。農曆9月24日渡小凌河。越三日次長山,距城十五里,大清兵以二萬騎來逆戰。兩軍交鋒,火器競發,聲震天地。張春大營被沖,諸軍遂敗,吳襄先敗,張春復收潰眾立營。時風起,黑雲見,張春命縱火,風順,火甚熾,天忽雨反風,士卒焚死甚眾。少頃雨霽,兩軍復鏖戰,宋偉力不支亦走。張春及參將張洪謨、楊華征,游擊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執,部卒死者無算。諸人見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極皆行臣禮,張春獨直立不跪。至晚,皇太極遣使賜以珍饌。張春曰:“忠臣不事二君,禮也。我若貪生,亦安用我。”遂不食。越三日,復以酒饌賜之,張春仍不食,守者懇勸,感清太宗文皇帝恩,始一食。清軍令張春剃髮,不從。遂居右廟,服故衣冠,迄不失臣節而死。未幾,大清兵進攻順義。順義知縣上官藎,字忠赤,曲沃人。起家鄉舉,廉執有聲,在官三年,薦章十餘上。上官藎與游擊將軍治國器、都指揮使蘇時雨等率兵拒守。兵少難抵,城破,上官藎自經。治國器、蘇時雨及訓導陳所蘊皆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