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道生(?~434),中國東晉、
南朝宋時僧人。亦名
竺道生,俗姓魏。
巨鹿(今河北平鄉)人,居
彭城(今江蘇徐州)。
生平
後入廬山幽棲七年。
義熙十四年(418),法顯與
佛陀跋陀羅(即
覺賢)譯出《大般涅槃經》初分,經中說除
一闡提外,皆有
佛性。道生剖析經理,認為:既然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一闡提既是有情,自然也可成佛。於是倡“一闡提人皆得成佛”,此說引起群情大嘩,受到“舊學僧黨”的攻擊,被逐出建康。
南朝宋
元嘉五年(428),到蘇州
虎丘,仍堅持己見。後北涼
曇無讖譯《大本涅槃經》傳到建康,經中提到一闡提可成佛,其說得到證實。此後,在廬山講《
涅槃經》,弘揚佛性學說。
宋元嘉十一年(434),在法壇上端坐而逝。
觀點
“善不受報”
道生認為“世榮雖樂,難可久保;出家之理,常樂無為”,而“無為是表理之法,故無實功德利”,從
無為法超越善惡罪福的角度,提出其獨特的“
善不受報”說。
“頓悟成佛”
其
頓悟成佛說認為:實相之理不可分,必須以“不二之悟”去冥符“不二之理”,才能豁然貫通,即所謂“
頓悟”。
影響
道生對佛性的解說和所倡導的頓悟成佛說,對中國佛教涅柴佛性理論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與後來禪宗的“明心見性”理論有直接的關係。
著作
道生對佛性的解說和所倡導的頓悟成佛說,對中國佛教涅柴佛性理論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與後來禪宗的“明心見性”理論有直接的關係。佛教以為萬法皆由因緣所生,無自性,所以是“空”;其說顯然有極大的缺陷,如說緣起性空,果從因來,構成此果之因又是由前因所成,如此層層相追,則構成萬法之第一因如何而來?如仍有諸前因、諸前緣,則非第一因;如無前因,則是無因之果;緣起說既不可采,而談空說有,又同其偏執。中土的佛學則大量地採用了老莊道體說;也由於吸收儒道思想以入佛,方能使其思想漸至圓融,日以壯大。支遁、道安、慧遠、道生、僧肇等人,就是西晉末至劉宋時期的佼佼者。
道生故事
道生受戒之後,離開了他熟悉的寺院與師父竺法汰,到廬山中隱居,一住就是七年,飲溪水,食蔬果,終日在山林中沉思鑽研,尋求自己的心志。七年間他才能日增,稟性氣度機敏而寬廣,神採風韻清朗而和暢。他鑽研群經,斟酌雜論,為了追隨正法,七年後他又離開廬山,與慧叡、慧嚴一道,行程萬里,遊歷長安,隨大師鳩摩羅什受業。關中一帶僧眾都說他神悟非常。
道生居無定所,後來南下,在宋都城建康的青園寺居住。一般僧俗早已知道這是一位名德大師,禮拜頻繁,太祖、文皇對他尤加敬重,時常請他說法講道。一天,太祖設法會,親自同眾僧侍於筵席旁,道生說法精采非常,眾人聽得入迷,靜下來時,食物已涼了,才意識到天色已晚。太祖卻擺一擺手:“諸位名德大師,開始吧,太陽正在中天呢。”全場頓時一片寂靜:佛家的規矩是過午不食,太祖如此說,不是讓大家犯戒嗎?在尷尬中,眾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道生。道生面色如常,微微一笑道:“白日附麗於青天,天說它剛到正中,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嗎?”隨手拿起缽來來進食。眾人頓時醒悟,趕忙隨他行事,暗中讚嘆不止,這時的“天”——太祖也在一旁拈鬚微笑。一場不大不小的尷尬被他輕而易舉地化解了。
更多的時間道生沉迷於無邊無際的思索之中,有一天他他恍然大悟:妙法非語所能表達。不禁對徒眾感嘆道:“形象是來完全地傳達心意的,領會了心意就應忘掉它;言語是來詮釋道理的,參入了道理也就可以不要了。經典東傳以來,由於譯者的重重阻障,譯作多拘滯文辭,少見圓通的意旨。唯有取魚而棄掉魚簍的人,方可與之談論道法。”語言的牢籠,在老莊就已感覺到了,所以他們說“得意忘形”,“得意忘言”,道生的感受正與他們一脈相承。然而捨棄語言必先進入語言與清理語言,單純的感嘆是無濟手事的。於是道生開始更細緻深入的校閱,他思量因緣所生的事理等與不生不滅的理性,以及因緣所生的前因後果。此後才斷言:若行善不受報答,便可頓悟成佛。還著了《二諦論》、《佛性當有論》、《應有緣論》等等,超越了舊說,意旨精妙而深微。但他的深刻也造就了他的不幸,拘守文辭者對他生出無數的嫌惡與猜忌,贊成取消其說的呼聲紛紛揚揚,競相而起。然而道生全然不顧。當時六卷《泥洹》率先傳來,道生剖析義理,深入到幽微之處,於是宣說,一切眾生,包括蔑視佛法的人,都能成佛。這本與大本《泥洹》相合,但此時它尚未傳來,道生的先行闡釋與獨到見解便惹惱了眾人。
拘守交辭者,如基督教中的法利賽人一樣,容不下得半點“異端邪說”,半點獨到與特殊,他們視道生的說法如洪水猛獸,在一種虛妄的正義感支配下,對之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道生依然是我行我素。他的心思中,外在的榮辱毀譽沒有絲毫位置,他只相信自己……不過事精越來越複雜了。這些東方的法利賽人不但自己攻擊道生,而且向大眾宣揚,於是道生製造邪說壞亂佛法的聲名越傳越遠,昔日對他敬若神明者也仿佛如夢初醒,連呼上當,或不屑一顧地說:“哼!我早就看他不地道,……。”在太陽很好的一天,局面終於不可收拾了。道生正埋頭於發黃的經卷之中,小沙彌氣喘吁吁地跑進來——平日他知道師父的習慣,決不輕易打撓——驚惶地說:“師……師父,不好……不好了,外面……”道生從他玄妙的世界中走出來,才感覺到空氣中瀰漫著一種異樣的緊張氣息。他什麼也沒說,慢慢整好經卷,跟小沙彌走來。門口憤怒的人群已圍滿了,亂鬨鬨地在太陽下蠕動,“讓他滾開!”“對,讓他滾!別在這裡擾亂正法!”“……立刻走!……走!”喧鬧聲浪濤般打來,幾個徒弟雖勉強支撐,兩股已經打顫,有的想趁亂遛掉,有的想亂起來擋師父一下,道生卻如黑色的礁石,不動,不言,不怒。他的目光環視人群,裡面幾個趕緊低下頭去,道生明白,那些昨天的攻擊者,今天又成了“啟蒙者”了,啟發這些不知妙法為何的大眾來“護法”。眾人那知是被太陽照得有些迷亂而疲乏還是在他深不可測的眼中發現了什麼,漸漸安靜下來。這時他向前邁步,他的表情嚴肅得如同秋末的荒野,他走到人群中,沒有人敢挨近他,紛紛後退。他開始說話,有人捂住耳朵。他平靜地說:“如果我宣說的與經義相違背,願人見人厭的惡疾發在我身上;如不相違,我死時應占據獅子講座。”說完拂衣而回。眾人忽然覺得很空虛,紛紛散去。
道生當天就走了,那時候夕陽西下,追隨他的影子越來越長……
開始,道生投奔蘇州的虎丘山,只十來天工夫,便聚集了數百名徒眾。不久,他又回到曾修練七年的廬山,出沒於岩岫之間,僧眾都對他深表欽佩。但他忘不了在都城的那一幕,他越來越堅信自己所說無誤。一次,在幽靜的林間,他獨自講說起來,朦朧中仿佛見有人點頭,他定睛一看原來是面前一塊塊的頑石,這就是“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由來。不久,大本《泥洹》傳來,裡面果然說毀謗佛法者也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法。訊息傳揚開,僧俗士庶,無不深服於其先知先覺。道生得到這部經,便決定開始說法。宋元嘉十一年(公元 434年),道生在廬山精舍升上法座。道生神色開朗,講解精妙,只說講數番,深微至理便明白無比,僧眾頓時開悟,十分欣悅。法會將完時,大家看見,道生的拂塵雜亂地散落地上,抬頭觀望,道生正襟危坐,面容端莊。他已悄然而逝,仿佛入定一般,沉默了片刻,哭泣之聲便響起來。訊息傳到京城,那些狂熱地排斥他的僧眾頓覺慚愧歉疚,紛紛懺悔過失,並信服其說。
道生被埋在廬山的一個山坡上。
道生一生可謂勤奮,當初僧肇注出《維摩》,世人玩味不已,道生則更闡發其深層意旨,使新出典籍明白暢達,他對其他經典的註疏,也都被世人看重。有人稱他天真獨發,無所滯礙,他的頓悟說,也逐漸為人認可。宋太祖曾祖述其義,僧弼等都設會問難,太祖畢竟只是太祖,他將聽來的明白學問越說越糊塗,最後不得不強辭壓人:“若是讓已去的人活過來,怎么會被你們問住呢?”
已去者不能復返,然而其妙法卻如明燈一般,世代輾轉相傳,無有熄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