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生公講堂⑴
生公說法鬼神聽⑵,身後空堂夜不扃⑶。
高坐寂寥塵漠漠⑷,一方明月可中庭⑸。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生公:晉末宋初高僧竺道生的尊稱。相傳生公曾於蘇州虎丘寺立石為徒,講《涅盤經》,至微妙處,石皆點頭。因此有“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之說。
⑶身後:死後。《後漢書·孔融傳論》:“代終之規,啟機於身後也。”扃(jiōng):上閂,關門。
白話譯文
當年生公講法連鬼神也來聽,死後一座空堂夜裡都不用關門。
講經的高座冷落得積滿灰塵,只見一片月光正映照著庭院中。
創作背景
此詩可能作於寶曆(唐敬宗年號,825~827)年間,有人把作年具體到寶曆二年(826),當時劉禹錫由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徑金陵(今江蘇南京)。此時詩人已經年過半百,經歷過兩次貶謫,歷盡宦海浮沉,寫下《金陵五題》組詩,《生公講堂》就是其中一首。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詠唱金陵的一處佛教古蹟。生公是對東晉高僧竺道生的尊稱。相傳他特別善於講說佛法,剛到蘇州時,由於不被了解,無人聽講,於是就對著石頭講了起來,結果石頭都受了感動,點頭讚許。“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諺語,就是說的這件事。可以想見,生公在金陵的傳法活動也一定是非常熱烈的,所以有“生公說法鬼神聽”一句。不說人聽,而說鬼神聽,形象地渲染了當時聽講人數的眾多和虔誠,這是深入一層的寫法。但後三句卻由熱變冷,轉寫生公身後的蕭條。蕭條的標誌是,當年的講堂現在已經一片冷清,連夜間都不用上鎖了。那莊嚴的高座,已是布滿灰塵,無人過問。末句“一方明月可中庭”,說一方皎潔的月色,灑在庭院之中,恰好形成別具一格的優美景象。尋常之景,寫來卻覺別有韻味。“可”字用得妙,增添了景色的迷人之象。
名家點評
南宋謝枋得《註解章泉澗泉二先生唐詩選》卷一:“此詩乃笑生公也。‘生公說法鬼神聽’,言其生前佛法有神通也。‘身後空堂夜不扃。高坐寂寥塵漠漠’,更不灑掃,惟有一方明月可以周遍於中庭。生前聽法二千人,今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