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性行業投資

競爭性行業投資

競爭性行業投資,是指產品壟斷程度低,並且是為特定對象生產,產品供求與價格市場自發調節,個別廠商的投資行為不對該類產品生產產生明顯影響的那部分投資。這與我國政府在《投資融資體制改革決議》(草案。1993)中定義的競爭性投資涵義大致相同。《投資融資體制改革決議》(草案)對競爭性行業投資的定義是:“投資收益比較高、隨價格利潤率變化調節,市場供求的平衡機制已經形成,技術比較成熟的行業”,即這部分投資都由市場機制調節。但兩者間也存在一定區別。因為在競爭性行業投資中,存在相當部分收益並不很高的行業,如農業就是一種典型的競爭性行業,但該行業的收益卻並不很高。這不僅在我國是這樣,在世界各國也普遍如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競爭性行業投資
  • 類型:經濟術語
投資特點,運行過程,

投資特點

投資者眾多,每個投資者占行業投資總規模的比重很小或比較小,個別行為不會明顯地影響社會或行業的投資規模;這些投資者主要是價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制定者;該行業的利潤率或收益是不穩定的,會發生明顯的波動,從而行業投資具有較強的周期性,企業經營狀況會隨著這種周期而變化。

運行過程

平均利潤率和投資規模的變化與經濟周期一致,但不能由此得出每個部門的利潤率和投資規模的變化在時間上都是大體一致的結論。實際上,它們之間是不一致的。因為經濟規模的變化或經濟危機的發生是經濟總量失衡的結果;總量失衡歸咎於經濟結構的失衡;經濟結構的失衡源於各部門之間發展速度的不一致;後者又是各部門的投資規模投資時間不一致的結果;這種結果則是各部門之間的利潤率在運動中的變化速度和方向不完全一致的後果等等,沒有這些不一致,經濟就既不會有危機,也不會有繁榮,自然也就不會有周期。所以,社會平均利潤率、投資規模與經濟規模之間變化方向上的大體一致,只說明在經濟活動低潮時的高利潤率部門較少,從而投資的部門也少;而在復甦與高漲中高利潤率部門和投資的部門的比重較大,但這絲毫不說明各部門之間這幾個因素的變化是一致的。
實際上,正是這種不一致,才導致平均利潤率、投資規模和經濟繁榮程度出現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周期性運動。前面講到,經濟學特有的研究方法,就是以價值為手段,以投入產出之比較,看產出是否大於投入,從而確定一項活動是否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要在微觀上,尤其是在行業分析中得到有效利用,就一定得採用結構的分析方法。因為對行業來講,無論是它以價值衡量的產出還是投入,都由它的上下遊行業之間的相對結構決定,在投人品或投入成本方面更是如此,而與基本要素的供給無關——基本要素變化影響的是整個社會或者所有行業,不影響各行業之間的相對利益關係。在這方面,行業對要素價格的影響相當於競爭性行業中的廠商一樣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只有行業的相當結構,才是決定各行業利益關係的核心因素。遺憾的是,無論是在西方還是我國,這方面的理論分析都沒有涉及結構狀況,這是導致這些理論難以符合客觀的主要原因。
在現實經濟中,經濟結構是不會絕對均衡的。這種非均衡的經濟結構,既是投資結構非均衡的結果,又是導致投資結構非均衡的原因。因為經濟結構的非均衡,意味著在同一時間內有些部門的產品相對過剩,另一些部門的產品則相對短缺,這種情況會產生各部門之間產品相對比價的不同,使其中產品相對短缺的部門處於有利的地位,而產品過剩的部門則處於不利的地位,從而導致各部門間利潤率的非均衡。從勞動價值論的第二種必要勞動理論(或者講投入產出理論)可知,當一個社會的總勞動(包括總資本、土地與勞動等資源)與技術等條件既定,同時社會的需求結構也一定時,各部門不管實際占用多少社會勞動或者講投入了多少資本,或生產出多少產品,其實現的價格總量是相對不變的,或者講各部門在市場上實現的價格總量,與該部門實際占用多少勞動量無關。
這樣,占用勞動多的部門的產品價袼會低於價值(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說法,就是指包括了正常利潤長期投資折舊生產成本),利潤率會低於平均利潤率;占用勞動少處於短缺狀況部門的產品價格會高於價值,利潤率電會高於平均利潤率。顯然,一個部門如果能長期維持這種短缺局面,對其是十分有利的,但除非是獨占壟斷部門,否則是不可能的。這是因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性投資領域的生產者或投資者很多,由於利益的矛盾及協調成本高,同時進入與退出很方便,因此實際利潤率一旦偏離正常利潤率,就會促使大量投資者進入或退出該領域。如利潤率高,不僅行業內原有的廠商會擴大投資規模,而且會吸引大量新投資者加入該過程,以爭奪這種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若情況相反,原有廠商則會將存量資本轉移到短缺部門,所以非均衡的經濟結構必然會導致非均衡的投資結構。在這裡,各部門之間的投資結構狀況與它們原來在經濟結構中的狀況相反,即短缺部門得到的投資比例,往往會大於過剩部門的投資比例(注意,這裡講的經濟結構比例及投資比例狀況,不是指每個部門及其投資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總投資中的絕對比例,而是指它們各自與在均衡結構中各部門應占比例的比較,如某部門在均衡結構中的應有比例是5%,如果它在投資中占有的比例超過59或達到7%,就被叫作比重大)。
競爭性行業投資
圖1
如圖1所示。這種非均衡的投資結構,是調整原有非均衡經濟結構的必要手段。非均衡的經濟結構,只有通過與經濟結構狀況相反的非均衡的投資結構,才能使其變得協調(如圖3所示,其中陰影部分是原經濟結構,以產業結構圖投資結構上部分是投資結構)。
這種非均衡的投資結構,既是價值規律實現各部門之間產品等價交換的要求,更是其發揮作用的結果。但生產的社會化生產的分散決策及利益個人性之間的矛盾,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生產要求的按比例與競爭性市場經濟中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作用下,往往會使這種調節矯枉過正,如它會使短缺部門出現投資過剩,產品價格和利潤率由升轉降,而原來的過剩部門則會因此變為短缺。因為在競爭性的市場經濟中,由於各廠商之間,尤其是生產同類產品的廠商之間的利益矛盾以及由此產生的行動的不可協調性,會使它們之間為了爭奪這種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而競相投資;在高額利潤的吸引下,新的競爭者也會湧向該行業,過剩部門更會向該行業轉移存量資本,其結果將會使這種投資遠遠超過社會的正常需要量,從而使該部門由原來的短缺變為投資後的嚴重過剩。其過剩的程度,與該部門原來的短缺程度及利潤率超過正常利潤率的差額大小成正比。這正如我國的家用電器等產品,由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嚴重短缺和高利微一樣;其後的家用空調、VCD與DVD等各凡是那些短缺與利潤率高出產品,都會在一定時間後,也就是從投資開始到更新生產能力形成,或者講建設周期所需的這個時間後,變為過剩與低利潤率。
與此相反,原來過剩的部門,則會由於本部門產品的價低利微,不僅投資少或不投資,而且還會向高利潤率部門轉移投資,這樣在其他部門的擴張和本部門生產的相對下降時,將會逐漸由過剩變為短缺或使過剩程度減輕。這個轉換過程的快慢,取決於存量資本轉移的難度、各部門利潤率和社會平均利潤率差距的大小等因素。一般地講,這種差距越大,則一個部門由過剩變為短缺的程度也越大,時間也會較短;反之,則相反。投資結構非均衡引起的各部門間供求狀況的改變,必然會改變各部門間的相對利潤率。短缺部門投資的實現,不僅會使其產品供應可以滿足社會需求,而且還會出現過剩或嚴重過剩,因此產品價格將由升轉降,下降的程度與投資實現後的過剩程度或原來短缺的程度成正比。與這種產品收入的下降相反,在投入或成本方面,則隨著投資實現後的生產能力擴大,其對原材料等各種投入晶的需求會大量增加,因此會使這些投入晶的價格不斷上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以投入產出相聯繫的各部門之間缺少必要的協調性,當某一生產部門由於產品供不應求而進行投資以擴大生產能力時,為該部門提供投入品的部門往往不會同步進行以擴大生產能力為主的投資,因此當其生產能力擴大而增加對投人品需求時,這些投入品生產部門的生產能力將不能滿足其需要,結果價格會在社會對它的競爭性需求中不斷上升。這是因為如上一章講到的,市場經濟中的交換雙方總是處在利益的矛盾之中,因此使彼此之間不可能有效地協調行動,當一個部門的產品因供不應求出現價格上升時,受生產能力的限制,在該部門因高利潤率而進行的投資轉化為新增生產能力前,它對投入品的需求並不會因為產品價格的上升和利潤率的提高而增加(增加需求的結果就是增加這些購人品庫存,廠商顯然不會做這種違反理性的事情),所以這種價格上升並不會明顯地傳導到這些投入品上來。這樣一來,這些投入品生產部門自然也就不會進行與其產品需求對象同步的以擴大生產能力為主的投資了。
由於這些投人品生產部門的生產能力,是與原來前導部門或下游部門的生產能力對它的產品需求相一致的,因此當下游部門因投資實現而使生產能力增加後,其產品供應就會出現短缺,價格會上升,其上升的幅度與前導部門投資的規模或原來的短缺程度成正比。這種價格的上升,也就是下游部門成本的上升。這時,原來因短缺而價高利大的部門,在過度性的投資實現後,就會陷入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和成本不斷上升的雙重壓力之中,結果必然是利潤率的不斷下降。如果在投資實現前,它是經濟結構中利潤率最高部門的話,那么這時它就會轉變為利潤率最低的部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