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量失衡

總量失衡

總量失衡是指總供給總需求之間的不相等達到了影響經濟正常運行的程度,即總供給與總需求嚴重失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總量失衡 
  • 類型:經濟術語
原因,形式,

原因

1.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可以導致買賣分離、供需脫節的一般條件外。
2.由於政企不分,投資約束機制不力,政府部門或企業在單純追求高增長率的動機驅使下,爭上項目,亂鋪基建攤子,從而出現持續的投資饑渴。又由於財政約束軟化貨幣發行信貸規模不能受到嚴格控制,投資饑渴便會轉化為投資膨脹,造成總需求大於總供給。
3.由於國有企業改革步伐較慢,企業缺乏活力的狀況一時難以扭轉,使相當一批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差,資源浪費大,產出能力低,從而影響到供給量的增加,使總供給滿足不了總需求,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的狀況。

形式

社會總供給大於社會總需求
  • 表現形式:一是總需求絕對不足,造成總供給相對過剩;二是總供給絕對過剩,造成總需求相對不足。這兩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第一種情況,即在資源得到較為充分的利用,社會生產力水平處於正常發揮的狀態下,由於需求的絕對不足,造成供給相對過剩,從而導致總供給大於總需求。
  • 不利後果:一是由於供給大於需求,企業產品銷售困難,因而造成產品積壓,進而導致資金周轉不靈,不得不減產或停產。或者企業為了生存,破迫降價銷售,造成盈利減少,甚至發生虧損。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嚴重者可以導致企業破產。二是由於企業生產縮減甚至倒閉,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就會減少,就業水平必然下降,一部分勞動者將會喪失就業機會,社會失業率將會上升。同時,由於企業不景氣,在職職工的工資水平也會下降。這些都會影響到勞動者的生活水平。三是就整個國民經濟來說,由於供大於求,生產被迫縮減,社會經濟發展將出現停滯現象。經濟成長率或者降低,或者出現零增長和負增長。資本主義社會經常出現的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就屬於這種情形,一旦危機發生,整個國民經濟就會陷於停滯和蕭條之中。造成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可能性存在於商品生產和交換之中。
  • 解決方法:當生產的擴大和需求的擴大不能同步發展而又缺乏有力的巨觀調控時,就會逐漸演變成社會總供給大於社會總需求的失衡狀態。當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失衡狀態出現時,政府巨觀調控的任務就在於採取措施刺激需求的增加,或者限制供給的增長。一般說來,在需求絕對不足,供給相對過剩的情況下,主要還應當刺激需求的增加,例如鼓勵投資、刺激消費、擴大財政支出放鬆銀根等。
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 表現形式:一是總供給絕對不足,造成總需求相對過剩;二是總需求絕對過剩,造成總供給相對不足。這兩種情況比較常見的是第二種情況,即在社會生產正常發展,供給相對平衡的情況下,由於需求的絕對過剩,造成供給的相對不足,從而導致總需求大於總供給。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需求膨脹”。
  • 不利後果:一是,由於經濟處於過熱狀態,從而導致資源的過度利用,損害經濟持續增長的機制,削弱國民經濟發展的後勁。二是,由於盲目投資、爭上項目造成重複建設產業結構扭曲,經濟效益下降。三是,由於經濟過熱損害了經濟發展的機制,最終必然導致由熱變冷,使國民經濟出現超常波動。四是,由於需求大於供給,價格持續上升,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這就使價格信號發生扭曲,無法正常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五是,由於求大於供所造成的通貨膨脹,使物價上漲,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從而影響勞動者的積極性,影響社會的穩定。
  • 解決方法:當總需求大於總供給的失衡狀態出現時,政府巨觀調控的任務就在於採取措施抑制需求,或者增加供給總量。一般來說,在需求膨脹的情況下,政府主要應當抑制需求,如限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控制消費基金過快增長,強化財政信貸約束,抽緊銀根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