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秧歌戲(襄武秧歌)是襄垣縣、武鄉縣兩地秧歌的合稱,它源於明末清初的民間社火活動,早期是一種名為“挑高”的秧歌,後在當地說唱和民間歌舞的基礎上吸收西火秧歌、上黨梆子等的藝術因素髮展成形,至清代中葉達於興盛。
清鹹豐年間(1851年到1861年),藝人田維等組織自樂班、同樂會等半職業秧歌班社,將《劉芳舍子》《小姑不賢》《摘豆角》《鬧洞房》等劇目搬上舞台,成為地方戲曲劇種。
清光緒十年(1884年)時成立了職業的秧歌戲班社。由上良村藝人王福鎖發起,集中了襄垣、武鄉兩縣十八個村的秧歌名藝人,組成了十八村秧歌班,使襄武秧歌在音樂、服飾、劇目等方面,都有很大發展。
光緒十五年(1889),襄垣縣上良村藝人王福鎖集襄垣西營、城底、上良、下良、白楊嶺、韓唐、店上、源頭、果溝和武鄉上合、下合、北漳、監漳、陌峪等18個村的自樂班,組成第一個秧歌職業班社,稱為“十八村秧歌班”,排演大型蟒靠戲《河燈會》《富貴圖》等。
民國初(1912年),秧歌大興,班社林立。較有名的班社是襄垣縣公款局出錢,豪紳經營的官秧歌改良班、天義班、三元班等和武鄉的鳴風班、鳴勝班、水樂義等及屯留的安樂現,長子的安樂義等。
民國二十七年(1938)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襄堰、武鄉兩縣及後來的晉冀魯豫軍區、太行行署,均建立了襄武秧歌專業劇團。宜統元年(1909)後,襄武秧歌大量搬演朝代本戲。從劇目、表演程式、伴奏樂器、音樂曲牌以至服裝砌末、舞台裝置等方面都向上黨梆子借鑑,甚至出現了秧歌夾上黨梆子演唱的形式,即扮演官員的人物唱梆子,扮演一般百姓的人物唱秧歌,或花臉唱梆子,生旦唱秧歌。人們把這演出形式叫做“風攪雪”。
抗戰時期,襄垣秧歌已經形成了一批優秀的傳統劇目和固有的戲曲表演程式。劇團命名為“抗日農村劇團”,排演大量宣傳抗日救亡運動的新劇目。現存傳統劇目150多部、現代戲250多部,劇情簡單、語言質樸、表演生動,深受廣大觀眾喜愛。
文化特徵
藝術特徵
舞台美術
化妝:襄武秧歌在化妝上有其突出的特徵,尤其是醜腳,即襄武秧歌俗稱的“三花臉”。在襄武秧歌中,“三花臉”包括老醜、小丑、沙帽醜、公子醜,潑旦也被列在其中。
舞台:鄉劇團在上演《王貴與李香香》和《小二黑結婚》等現代戲時,增設一道假台口,代替了前幕後邊那一道頂幕與側幕,顯得整個舞台乾淨利索。在平台的位置上,增掛著金色與銀色的塑膠彩條,在燈光的作用下,變換著黃紅綠白黑五種顏色,分別顯示著春夏秋冬和夜晚的特色,使舞台顯得幽靜清爽,給觀眾增添了一種新鮮感。
道具:襄武秧歌的道具總體而言,比較寫實。古裝劇中的道具基本接近地方大戲,武器有劍、腰刀、紅纓搶、刀皮等,堂上用品有亡命旗、堂棍、玉璽等,還有文房四寶和皇帝駕臨的玉傘、金瓜、玉斧、仙刷等。現代戲的道具則更為寫實,基本上與劇情完全吻合,如吸菸有菸袋,砍柴有斧子、墊木、柴,掃地有掃帚,洗涮有臉盆、床單。
表演特徵
(1)直接與觀眾交流感情的表演:襄武秧歌中常採用“背語”的方式來達到這一效果。演員使用“背語”可以直接告訴觀眾場上其他角色人物的某些情況,或者直接介紹自己內心的任何想法,也可以介紹劇情,使觀眾能更進一步的理解劇情。台上演員好象是一個故事中的當事人,給人以真實的感覺。這種與觀眾直接交流思想感情的表演,小生、小旦、小丑用得比較多,其他行當只是很簡單的說兩句。“背語”時所使用的語言,一般比較幽默、風趣,觀眾能聽得句真字切,會受到良好的劇場效果。如《騙婚記》中,賭棍許磨良怕李母進屋後發現許秋蓮的孩子,急忙攔擋,然後走到台前一角背語:“可不敢讓她進家,進去看見那孩子。可就餃子開花一露餡兒啦!”
(2)小生、小旦輕歌曼舞的表演:襄武秧歌中的許多場面,不拘泥於一招一式程式的表演,都要設計許多民間舞蹈式的歌舞動作,富有一定的浪漫色彩。這種歌舞式的表演,能很好地表達人物內心的喜悅與盡情的歡樂使觀眾賞心悅目,起著一定的娛樂作用。如秧歌劇《觀燈》中大姑娘、二姑娘觀燈前洗臉敷粉、扎辮等表演,《河燈會》《落花記》中的姐妹對舞,《白蛇傳》《騙婚記》中的情侶對舞等,都具有民間歌舞的風格,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
(3)動畫、木偶式的表演:襄武秧歌戲凡有緊張、激烈的場面,場上人物急速的跑步,以及頭、身、胳膊的動作,幾乎與卡通片、木偶劇中的模特兒差不多,表演滑稽風趣,劇場氣氛活躍。如秧歌劇《騙婚記》二賭棍威脅秋蓮一同欺騙人的活動場面。
劇種聯繫
1、襄武秧歌與秧歌系統中其他秧歌之間的聯繫:(1)劇目上,有許多劇目在多個秧歌劇中皆有。如《蘆花記》,在襄武秧歌、繁峙秧歌、澤州秧歌、朔縣秧歌等劇種中皆有,澤州秧歌和襄武秧歌共同的劇目達到40個之多。(2)舞台設定(布景、燈光、道具)、服裝、化妝上極其相近。由於劇目的逐步接近,所需舞美基本相同,而且這些舞美設定基本上由購買而得,再加各地交流的增多,使得單從舞美方面已很難看出劇種的特色。(3)發展趨勢也比較近。都在吸收鄰近劇種的優勢,還有民歌、快板的特長,並且增加舞蹈、領合唱等形式來豐富自己的藝術表現。
2、襄武秧歌與地方大劇種的關係:襄武秧歌吸收上黨梆、落的合理成分來豐富和發展自己。這一過程可以說貫穿於秧歌發展的始終,從1924年以來尤為明顯,而其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風攪雪”時期。首先,從劇目來看,襄武秧歌引進上黨梆子、上黨落子、上黨二黃的較多。第三,服裝、道具、演出形式、舞台表演等,尤其是在搬演大量傳統劇目時,大量吸收上黨梆子的成分,有的甚至照搬不誤。
劇目特徵
秧歌戲(襄武秧歌)襄武秧歌的腳色早期以“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為主,後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鬚生、青衣、花臉等行當。道白以上黨方言為主,表演形式簡樸,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襄武秧歌現存傳統劇目一百五十多種、現代戲兩百五十多種,多以家庭和社會生活為題材,情節簡單明了,語言質樸風趣,充分展示出普通民眾的喜怒哀樂,其中《嫁妻》《落花記》等傳統古裝戲和《王貴與李香香》《小二黑結婚》等現代戲是襄武秧歌較具影響的代表劇目。
唱詞音韻
秧歌戲(襄武秧歌)的唱詞基本上以七字句和十字句為主,按照語言的節奏規律,七字句的唱詞結構形式為2+2+3;十字句的唱詞結構形式為3+3+4;上下兩句為一個基本單位,要求字數對稱,合轍押韻,上句結尾為仄聲,下句結尾為平聲。七字句的唱詞多用於敘述性的“二性”“緊板”“數板”,十字句的唱詞多用於抒情性的“慢板”“慢數板”“慢二性板”等,有時,秧歌慢板的詞曲對應並不僅僅局限於十字句,像十三字句、十五字句,甚至字數更多的長短句,一樣能夠演唱。
襄武地方語言屬漢語北方語系,中州音韻。但就本地區而言,由於受歷史上行政區劃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在局部區域中還是有一定差異的。同國語相比,音節相近,但聲母中缺少捲舌音,混用的也不少,前鼻音均發後鼻音,四聲較平,有入聲。
演唱風格
秧歌戲(襄武秧歌)由於受北方的地域環境與人文特徵的影響,秧歌與大多數民間音樂一樣頗具豪邁、豁達、爽朗的精神風貌。演唱時以真嗓為主,假聲為輔,而這種假聲又是與上下滑音同時完成的,所以聽起來不鮮明。就是用假聲上滑音和下滑音來演唱的,這種唱法被稱為“飛音”唱法。建國以前,女演員演戲不多,旦角大多由男演員來唱,旦角的音域較寬,所有扮演旦角的演員通常都採用“飛音”演唱的方法。另外,還十分重視用附加虛詞襯字的方法來潤色,如在唱腔中尾音加“呀”“哎”“啊”以及“那個”“呀得兒”“哎咳”等,在唱腔中經常見到。
修辭手法
秧歌戲(襄武秧歌)是勞動民眾的口頭藝術,主要靠口耳相傳。演員們除了演唱傳統長篇秧歌中的選段,其餘很大一部分唱詞屬於即興創作。歌詞中常常運用比興、誇張、象徵、擬人、對比、諧音等表現手法,語言精練含蓄,樸實而幽默,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1)以事寓理,比喻形象襄武秧歌大都採用比興的手法,將重點落在後一句。這是襄武秧歌常用表現手法,以事寓理,借物傳情,生動形象,意味深遠。例如:《劉芳舍子》中,妻子張海棠的台詞,戲中的張海棠善良賢惠,家中甚是貧苦,在年邁體弱的婆婆病臥床榻之時,兒子小四郎把僅存的一點黃米偷偷吃掉,妻子張海棠無奈之下決定賣了小四郎換回黃米給婆婆充飢養病,但遭到丈夫的極力反對,於是張海棠與丈夫展開對話,其中部分採用比喻手法的台詞質樸而生動,對婆婆和兒子進行了形象的描述,終於丈夫同意了妻子的要求。
(2)高度誇張,想像豐富。襄武秧歌常常運用誇張手法,藉助於豐富的想像來強調和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徵,進行放大描寫,起到引人注目、增強藝術效果的作用。例如:《將軍泉》中的一段唱腔,故事描述了抗戰時期,太行山區赤嶺會村井水乾枯,村民沒有水喝,在這種情況下,左權將軍帶領村民在石山上開鑿了一條造福村民的泉水,從此,村民稱之為“將軍泉”。這段唱詞中“糠菜能鋪墊”“喉嚨要冒煙”用誇張手法表現處境艱難,生命難以維繫的境況。
(3)生動擬人,形象貼切。如《挑女婿》中把靜物“荷葉”與“蓮蓬”擬人化,表現了女主角愉悅的心情。
(4)象徵類比,含蓄雋永。襄武秧歌中常常藉助某一具體事物的形象,用來表現某種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其特點是利用象徵物與被象徵物之間的某種類比,使被象徵物的某一內容得到含蓄和形象的表現。如《休妻》唱詞作為引子出現,其中應運象徵手法為下文男主人公王彥生的不幸做了鋪墊。
(5)諷喻影射,別具風韻。有的秧歌唱詞中常用一些言語來嘲弄、奚落別人,如《老八路》為了很好地傳達思想感情,生動地體現人物內心活動,運用豐富的修辭手法來描述故事,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可以說這一創作方式使襄武秧歌在觀眾面前“活”了起來。
代表劇目
秧歌戲(襄武秧歌)的代表劇目有《嫁妻》《休妻》《挑女婿》《落花記》《王貴與李香香》《小二黑結婚》《劉芳舍子》《老八路》《將軍泉》《摘豆角》《土地堂》《觀燈》《洞房裝瘋》《玉鳳配》《趙蘭英進京》《韓玉娘》《換腦筋》《勸榮花》《李有才板話》《李來成家庭》等。
流傳地區
秧歌戲(襄武秧歌)盛行於太行山腹地的潞安、沁縣、武鄉、左權、和順、長子、屯留、潞城等地農村。主要流行於山西的“上黨十九縣”,即包括潞城市,高平市,長治市的襄垣、武鄉、沁縣、沁源、黎城、平順、壺關、長治縣、屯留、長子,晉城市的陽城、沁水、澤州、陵川及晉中市的榆社、左權、和順。革命戰爭年代曾活躍在整個晉冀魯豫邊區以及周邊的部分縣區。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秧歌戲(襄武秧歌)是山西戲曲藝術發展的鮮活標本,具有多元化的學術價值。
1、從巨觀上來說,具有文化樣態價值。秧歌戲(襄武秧歌)曾經或仍然是不同地域民眾的主要娛樂對象和文化主體,與當地民眾發生精神融匯和情感關聯,以自己的特色曾經或仍在吸引著一方愛好者。所以它們具有同等的文化樣態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解一方民眾生活和精神的活化石。
2、從微觀上來說,具有地方性價值。秧歌戲(襄武秧歌)代表性劇目和獨特的思想文化內涵,以反映一方民眾獨特的價值觀、愛情觀和人生觀。
傳承狀況
秧歌戲(襄武秧歌)在電視、網路的衝擊下,尤其是大劇種的影響之下,其創作能力、活動區域都非常有限。襄武秧歌的流布地區進一步縮小,主要集中在襄垣、武鄉兩縣,演出場次和受歡迎的程度明顯減弱。襄武秧歌則很少在封閉式劇場演出,主要在窮鄉僻野的露天舞台進行演出,音響、燈光、舞美都非常簡陋,若晚上演出,效果尚可;若白天演出,無法打字幕,演出效果很差,觀眾更為寥寥。
20世紀90年代,戲曲整體瀕危,襄垣縣政府每年撥款20萬元用於襄垣縣秧歌劇團建設,得以保全該劇種的有生力量。2009年,在文化體制改革的大潮下,襄垣縣秧歌劇團也積極轉型,在襄垣縣委領導的支持下,該團得以成為襄垣縣大型企業一襄垣煤礦的附屬文化機構,襄垣縣政府支付60%工資,襄垣煤礦支付40%的工資,並辟出專門的排練場和宿舍樓,使演職人員有較為穩定的收入和社會保障。隨著社會的發展,襄武秧歌在現代文明衝擊下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正逐漸走向衰落,急需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20世紀90年代後,襄垣秧歌劇團聲勢一路下滑。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受其影響和衝擊,劇團發展空間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舉步維艱,經濟收入微薄,瀕臨絕境。加之政府投人不多,劇團工作很難開展,演職人員工資得不到保障,生活相當困難,被迫跳槽改行,另謀生路。劇團人心渙散,士氣低沉,到了放假停演的地步,前景不容樂觀。
傳承人物
楊升祥,男,1945年7月24日出生,漢族人。由山西省襄垣縣申報,2018年成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秧歌戲(襄武秧歌)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襄垣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獲得秧歌戲(襄武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戲(襄武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襄垣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評估合格;該項目保護單位武鄉縣文化館(武鄉縣美術館)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武鄉縣文化館(武鄉縣美術館)。
社會影響
表演活動
20世紀90年代,襄垣縣秧歌劇團晉京演出的秧歌戲(襄武秧歌)《老八路》獲得成功。
2020年7月22日晚,秧歌戲(襄武秧歌)方言輕喜劇《婚事新辦》在長治首演。
2020年9月23日,山西省將秧歌戲(襄武秧歌)等劇種專場亮相崑山,總計6個場次演出活動。與其他劇種不同的是,襄武秧歌《小二黑結婚》是一場現代戲表演。
榮譽表彰
2019年4月,秧歌戲(襄武秧歌)等山西35個本土劇種入選《中國戲曲劇種全集》。
2012年,山西太原市晉劇院原導演、編劇馬肇錄先生指導排練的秧歌戲(襄武秧歌)大型歷史劇《豫讓與襄子》,獲得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
文化軼事
據說,清代光緒三年,河南沁陽人張金川隨父逃荒來到襄垣縣上良村。此人聰明伶俐,嗓門又好,學唱秧歌很是有模有樣,還常參加“同樂會”的一些演出。張金川父子是打鐵匠出身,為謀生來到了長治縣的西和、蔭城一帶給人打鐵。長治縣的西和、蔭城一帶也有一種秧歌,叫西和乾板秧歌。張金川耳聞目染,很快將這種東西學了個淨透。在和襄垣的秧歌調糅和後,自創了個一道腔,能一口氣唱完十個字,甚至到十五個字。這種新腔在傳回襄垣後,被人們所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