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戲(西火秧歌)

秧歌戲(西火秧歌),中國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長治縣文化中心傳統戲劇,山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秧歌戲(西火秧歌)
  • 主題詞:傳統戲劇,秧歌戲,西火秧歌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戲劇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一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山西省長治市長治縣長治縣文化中心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保護措施,

簡介

西火秧歌也稱西火乾板秧歌,由“地圪圈”秧歌發展形成,起源於長治西火、蔭城一帶,又稱“蔭城秧歌”、“紅板秧歌”,約興起於清鹹豐、同治年間,原為逢年過節打鐵挖煤時唱的調子,打地攤演唱,道光年間勃興,遍及長治大小村鎮。西火秧歌唱腔一般分為短板和長板(慢板),短板為七字句,長板為十字句,尾字要求押韻;早期行當只有“小生”、“小旦”兩個角色,清鹹豐年間逐步發展齊全;劇目短小精悍,表演粗獷潑辣,道具簡便宜置;傳統劇目有《打酸棗》、《十二月觀花》、《雙許親》、《雙鳳配》、《雙姑賢》、《三頂燈》、《打南陽》、《白玉簪》、《忠孝牌》等30餘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人們物質、精神生活的變化,西火秧歌的內容也不斷翻新,如新增劇目《收羊毛》、《鬧滿月》、《麻繩記》、《新羊工》、《巧送錢》、《民兵的槍》、《兄弟應徵》等。

歷史淵源

“乾板秧歌”源於明清時期長治縣西火、蔭城興盛的冶鐵和鍛造業,當時鐵匠們整日圍著通紅的鐵爐勞作,伴隨著無休止叮咚敲擊的打鐵聲,感覺乏味、辛勞。為了減輕苦悶,隨著大小鐵錘有節奏的起落聲,師徒二人交相呼應,不由自主地吟唱出一種民間小調,從而有了“乾板秧歌”雛形。時間長了,又編進去一些有趣的唱詞,師徒二人站在爐前,你錘我鍛手不住,信口開河唱兩句,協調的音效配合著,把疲倦和煩躁全部忘掉。“乾板秧歌”傳至長治縣西面的須村、北張和東面的周南、西池、沙峪、趙屋、琚寨等。再後來,一些地方藝人嘗試加進一些弦樂器的伴奏,這樣逐步演化為現在的壺關秧歌、高平秧歌和襄垣秧歌。有史料記載,當時有太義掌同樂會、桑梓公益班、八義公義班、蔭城公義班等班社133個,繁衍到外地的有90多個。當時全縣三分之一的村有秧歌會,參加秧歌會的人多達上千人。

基本內容

“乾板秧歌”的演唱採用二人對唱、三人對唱或多人對唱的形式,除有個別小段是由一個人一口氣唱完外,一般都是你唱一句,我接一句,你來一段,我續一段。道白少而短,唱段多而長。多數是用唱詞代替道白,既押韻樂感性強,又符合歌之本意,承轉起合顯得流暢而不留痕跡。從演員的扮相角色看,“乾板秧歌”起初只有“小生”和“小旦”兩種,劇情簡單,短小精悍,直到清鹹豐年間,“生、旦、淨、末、醜”各種角色才逐步齊全,但唱腔變化並不大。“乾板秧歌”的唱詞以七言格為主,兼有十言格。上下句為一個完整句式,句式中間有固定的打擊樂相連線。基本特徵是,小鑼定音、徒唱起結、擊樂串綴。唱腔一般分為短板和長板,尾字要求押韻。演唱時,每唱完一句,加一陣打擊樂,直到唱完一個整本。在板腔上有起板、送板、栽板、垛板、數板。

保護措施

隨著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乾板秧歌”的搶救、保護、傳承,已列入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的重要議事日程。長治縣多數鄉鎮村,恢復和組建了乾板秧歌業餘演唱隊伍,不僅挖掘、整理、編排了一些失傳多年的老唱段,而且新編、創作、演出了不少反映時代特色的新劇目。尤其逢年過節、生日祝壽、紅白喜事,不少民眾都要請一些名角唱上幾段“乾板秧歌”,以圖紅火。縣裡每年還專門舉辦一至兩次“乾板秧歌”調演大賽,推陳出新,發現苗子,培養人才,繁榮創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