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戲(壺關秧歌),山西省壺關縣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壺關秧歌原是流傳於山西省壺關地區的一種民間社火表演形式,形成於明末清初。它經常在街頭、飯場、打穀場和炕頭演唱,只有銅器伴奏而沒有弦樂,所以又稱“地圪圈秧歌”“乾板秧歌”。清末民初山西壺關已出現“西關壁”“石坡”等一百多個業餘秧歌班社,演出劇目主要有《打酸棗》《蘇姐姐夢夢》等。壺關秧歌屬板腔體,以上下句對稱結構為主,以壺關地方話為基礎。唱腔旋律以四度、五度跳進為多,演唱均用真嗓。
2008年6月7日,山西省壺關縣申報的秧歌戲(壺關秧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7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秧歌戲(壺關秧歌)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Ⅳ-70
- 申報地區:山西省壺關縣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歷史淵源,起源,發展歷程,文化特徵,唱腔板式,舞台語言,演奏樂器,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起源
壺關秧歌的音樂形式形成於明末清初,原為冶煉作坊和煤窯工人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後來逐漸演變為地圪圈秧歌腔。壺關秧歌的發源地為壺關縣南部的趙屋村及長治縣西火一帶,這一帶礦產資源豐富,鐵業生產也發達,主要生產有日常生活以及生產用具,打鐵匠為了使動作統一,同時也給乏味的生活增加樂趣,就會隨口哼出一些小調子,這就形成了早期的壺關秧歌毛坯小調。
發展歷程
清朝時期,鄉間的一些秀才文人冬季閒來無事便會圍坐在“爐圪道”旁取暖,他們聽著鐵匠師傅嘴裡哼唱的小調,順口就編成了順口溜,流露出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對愛情的嚮往和對喜怒哀樂的表達。於是男人們在田間邊勞動邊對唱,婦女們在一起做針線活輪唱,老人們哄孩子也清唱,那些膽小害羞的小媳婦們就在背地裡小聲哼唱。
壺關縣的趙屋、牢村和長治縣的八義、樓底一帶的秧歌團體,夏天在長子、屯留等地白天做小工,到了晚上就給僱主和商家店鋪坐板凳唱秧歌,戶主還會賞一些銅錢和酒喝。後來他們也會組織一些人排演,把秧歌搬到了舞台上,秧歌班社隨即產生。
壺關秧歌在鹹豐年間達到鼎盛時期,大多數的村都有秧歌班社。班社的名稱有“同樂班”“自樂會”“自樂班”“三合社”等。壺關秧歌演唱經過了較長一段時間才發展成舞台演出形式。秧歌搬上舞台後,劇目內容從演家庭瑣事發展為古代歷史故事,如《燒劉三》《白玉簪》《打南陽》等。
八年抗戰時期,秧歌班社在黨和抗日民主政府的指引下,排出了一些符合當時社會情況的現代小戲,如《兄妹開荒》《支前路上》等,配合了抗日救亡工作。壺關秧歌不僅在內容上有所改觀,在服裝道具、舞台化妝上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壺關秧歌的發展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壺關秧歌又向前推進了一步。1960年,壺關縣正式成立秧歌劇團,由原來的乾板秧歌加入弦樂,使壺關秧歌有了新的發展。隨後壺關縣成立了秧歌藝校,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形勢,加強對農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壺關秧歌劇團排演反映農村面貌、農民生活題材的現代戲《李雙雙》,《李雙雙》的排演,拓寬了壺關秧歌的發展道路,也提高了演員的專業素質。
為了壺關秧歌有更好的發展,壯大秧歌人才的隊伍。1974年,壺關縣秧歌戲校正式開學。
1978年,壺關秧歌又邁進了一步,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壺關縣委、縣政府又重新恢復了秧歌劇團。在音樂設計上增加了許多有特色的伴奏樂器;劇目內容也加入了現代戲和古裝戲。並且借鑑其他劇種的精華,創作了散板、悲板、數板等形式,流水板也有了較大的豐富,對男女不同腔的問題採用同調異腔、同腔異調的方式,化妝、服裝、舞美和燈光等方面也有了改觀。劇團的演出範圍擴大很多,曾五赴省城、東進河北、南下中原。
改革開放之後,隨著社會發展,行業之間以及行業內部間的競爭加劇,地方小劇種也經受著來自電影、電視、歌舞、曲藝等行業方方面面的壓力,2000年,秧歌劇團便在這樣的環境下被迫解散了。
文化特徵
唱腔板式
壺關秧歌屬板腔體。以上下句對稱結構為主。主要有【二性流水】【慢流水】【緊流水】【垛板】和【散板】等幾種板式。
【二性流水】也稱【流水】或【二性】,是由西火秧歌【平板】發展而來,是常用的板式。一板一眼,記譜。多用於敘事。其唱腔舒緩、平穩,唱詞一般為規整的七字句和十字句,唱詞上仄下平,一韻到底。
【慢流水】也稱【慢二性】【甩手流水】,是由西火秧歌【慢板】(慢流水)發展而來。旋律同【二性流水】,多用於閨門旦和青衣、老旦的唱腔,善於表現安然、嫻靜、悲苦的情緒。句式與【二性流水】相同,唱詞一般為規整的十字句。
【緊流水】也稱【緊二性】,是由西火秧歌【緊板】(緊流水)發展而來。一板一眼,記譜。是【二性流水】的緊縮,旋律與【二性流水】相同。多表現歡快、疾走快唱等情節。宜唱七句。
【垛板】與西火秧歌【垛板】同,但多為,也有。是【二性流水】節奏緊縮後的變體,節奏性較強,多用於敘事。有時單獨使用,有時與【二性流水】混合使用。唱詞以五字句為多,有時也唱十字句。
【散板】與西火秧歌【散板】相同。多用於表現較激越悲壯的情緒。唱詞字數要求不十分嚴格。
唱腔的起落有“板起板落”(俗稱“頂板”)和“眼起板落”(俗稱“閃板”)兩種。演唱的音域在e—之間,通常用C調演唱,男女同調。唱腔旋律以四度、五度跳進為多。唱腔除老旦落3音外,其他行當上下句一般落5音。演唱均用真嗓。
舞台語言
壺關秧歌的舞台語言以壺關地方話為基礎。在傳統的壺關秧歌唱腔中,有不少墊字、襯字、虛字,如:“這、就、那個、呀得兒、嘍嗬,哩喲”等。
演奏樂器
在成立專業秧歌劇團之前,壺關秧歌的打擊樂器有二簧鼓、平鼓、掛板、大鑼、小鑼、小鑔、梆子。加入弦樂以後,借鑑了豫劇、上黨梆子等劇種的少量適合壺關秧歌的曲牌和音樂素材,並創編了比較簡單的伴奏過門。在演唱時,樂隊基本用滿腔滿跟的手法伴奏。
劇團成立後,樂隊加進了板胡、二胡、三弦、低胡、揚琴等樂器,樂隊由原來的十餘人擴大到二十幾人,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越胡(曾一度作頭把弦用)、琵琶、月琴、箏、小提琴、大提琴、長笛、單簧管、電子琴等樂器。後期借鑑和吸收其它兄弟劇種的唱腔藝術素養,樂隊伴奏改變了過去滿腔滿跟的手法,創作和借鑑了文場曲牌和鑼鼓點,在不影響原唱腔特色的前提下加上了許多拖腔。
代表劇目
壺關秧歌有大、小傳統劇目近二百出,以《琵琶調》《打磨坊》《觀花園》《白馬廟》《清官斷》《白綾記》(連十本)、《柳林記》(連三本)、《合家樂》《罵街》《賣豆腐》《借皮箱》《堂斷回府》《打砂鍋》等戲為其代表劇目。這些劇目多是藝人根據民間傳說傳奇故事、唱本自編自演的。主要表現家庭與婚姻愛情等方面的內容,劇本語言生動形象,詼諧風趣,具有鮮明的口語化個性化特色。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壺關秧歌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對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於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塑造也具有較大的價值。
傳承狀況
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壺關秧歌演出市場日益萎縮,藝人生存艱難,整個秧歌藝術後繼乏人,亟待政府扶植保護。
傳承人物
李英英,女,漢族,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秧歌戲(壺關秧歌),申報地區:山西省壺關縣。
保護措施
1960年10月,壺關縣政府正式組織成立專業秧歌劇團,對秧歌進行大規模的搶救整理。
2010年,壺關縣召集全縣文化藝術界、戲曲界以及壺關秧歌老藝人、老領導召開研討會,為振興壺關秧歌出謀劃策。
2011年,壺關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在文廣系統開展學習壺關秧歌活動。
2013年,壺關縣在全縣各學校、機關單位開展了唱壺關秧歌的比賽,使年輕一代了解壺關秧歌,會唱壺關秧歌。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壺關縣人民藝術劇團獲得“秧歌戲(壺關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戲(壺關秧歌)項目保護單位壺關縣人民藝術劇團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9年7月21日至22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晉梆之聲”折子戲專場在太原華夏劇場演出兩場,演出節目含有壺關秧歌《雇驢》。
2019年12月16日至18日,壺關縣人民藝術劇團參加長治市非物質遺產戲曲駐場演出,在潞安劇院演出壺關秧歌劇目《圓夢》《太陽花》《月缺月圓》。
衍生作品
2019年,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中國影像方誌·壺關》欄目播出了反映壺關縣地域特色、人文地理和社會發展等情況的紀錄片《太行之巔藏美景 壺關秧歌唱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