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祁太秧歌是山西民間流傳的一種地方小戲,它最初是耕作者在農事活動時傳唱的一種民間小調,其淵源可追溯到唐宋時期。明代正統年間,民間藝人口傳的秧歌開始在晉中平原流行起來。
據《祁縣誌》康熙四年版載:“置里鎮置市集奠民居而通民財也”。十五日為上元節祭天地,設鱉山,懸花燈,放煙火,聚歡弦歌,有太平景象。可見,康熙四年間,祁縣經濟呈現一派繁榮景象,民間文藝也比較活躍,走村串鄉的藝人來往不斷。
康熙四十七年,
孔尚任《平陽竹枝詞》第一首“踏歌詞”有:“鳳陽少女踏春陽,踏到平陽勝故鄉。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斷路人腸”。從詞中可以看出鳳陽少女在平陽(今臨汾)表演鳳陽花鼓踏歌的情景。鳳陽花鼓的活動形式,被晉中民間藝人吸收、溶化,使祁太秧歌發展到了踩街秧歌隊階段。
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初期,祁縣共有業餘秧歌劇團71個,藝人2000餘人。從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秧歌,精華與糟粕並存。祁太秧歌劇種名稱的誕生,是繼晉中秧歌之後的又一次改革。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農村體制改革,農民經濟收入逐年增長,生活越來越好。農民在物質生活提高的同時,渴求豐富精神文化生活,這就為發展祁太秧歌提供了有利條件。
後來在中國國家的倡導下,老藝人們剔除了祁太秧歌中落後的思想和惡俗的內容,翻新創作了《新打花鼓》《緝草帽》等經典的劇目,並且結合新時代的特色創編了《挑女婿》《送嫁妝》等現代劇目。同時在音樂、舞美、道具等方面都有革新,一些劇目中還加入了弦樂伴奏,使音樂更加具有節奏感。推陳出新的祁太秧歌逐漸發展壯大。
1955年成立的榆次縣秧歌劇團改編上演了如《朝陽溝》等一批現代移植劇,以邱金蘭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員在舞台上的出現是祁太秧歌的新發展,尤其是出現了男演男、女演女的情況,男演女的歷史開始改變。與此同時,在劇目的音樂和唱腔方面做了完善,劇目也由原先的一劇唱一曲變為了一劇唱多曲的形式。
1964年“四清運動”中,在“左”的思想影響下,使得各縣秧歌的演出受到影響。
文化特徵
表演風格
祁太秧歌表演時由俊扮、醜扮兩個公子手持執扇領頭,俊扮領著身背花鼓的女演員,醜扮領著拍小鑔、敲小鑼的男演員,分兩行走街串巷,至踩遍全村各街為止。
祁太秧歌大都以第三人稱說見聞、數典故、敘景致。歌舞時,無弦樂伴奏,只是輕敲邊鼓、輕擊鑼鑔掌握節奏。舞蹈動作簡單,歌中帶舞,舞中有歌。
音階調式
祁太秧歌大多數為七聲音階,既有清樂音階也有雅樂音階,在樂曲的創作上,大多數為單音階曲調。
徵調式是祁太秧歌中運用較多的調式,也是祁太秧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調式。五聲徵調式、六聲徵調式、七生徵調式均在祁太秧歌中體現。
除了徵調式之外,宮調式也是祁太秧歌中比較多見的調式類型,其次是羽調式。例如《撿爛碳》這首樂曲是一首六聲羽調式的歌曲。主音為“6”,下屬音為“2”,它用主音強調了下屬音,表現了一種愉快豁達的情緒。
徵調式之後是角調式的運用。角調式是中國漢族調式中既有表現力,又富有特色的曲調之一。角調式在祁太秧歌中運用的較少。
句式結構
祁太秧歌是由民間發展來的民間小戲,是人們在生活中的感受,是一種簡單的情感表達,多為一句一曲或是幾曲的分節歌。曲調保持了樂曲的風格特點,大致可以分為:二句式、三句式、三句半式、四句式、五句式等句式結構特點。
二句式是由兩個樂句組成,也叫“上下句式”。這種結構是樂曲當中常用的句式結構,也是秧歌曲式結構的基礎。
三句式是由三句詞組成的,是在“二句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一定的演唱特點。
三句半的句式中,樂句和唱詞基本相同且吻合,三句相同,最後半句用來點題,這種曲式結構較為少見。
四句式的句式結構是由四個樂句組成的。這種結構是樂曲當中也是祁太秧歌當中常見的句式結構。它是由二段曲式發展而來的,更多的是以二句式的樂曲加以變化和重複而成。例如《登樓》這就是一首四句式的樂曲,第一句落在下屬音上,第二句落在主音上。在已有的完整的二樂句基礎之上,第三樂句加之變化,而第四樂句又是重複著第二樂句。
五句式的樂句結構也是樂曲當中比較特殊的,它有別與其他的樂曲劇種,這種結構在祁太秧歌當中比較多見,並且形成了一定的固定格式。例如《看秧歌》《繡花燈》《游省城》《頂工》等都是五句式的樂曲。
在祁太秧歌中,還有擴充句式和綜合擴充句式,這是打破常規的樂句結構,使樂曲更加有表現力,更加的豐富多彩。在原有的二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的基礎上對樂段進行擴充,加“垛句”,就像戲曲當中的“垛板”,這樣的創作方式,可以使樂曲的敘事性更強,更加生動有趣有故事性。
唱腔襯詞
祁太秧歌的唱詞多為口語化,很多是勞動者在勞作時,田間地頭所創作的。在編創的過程中邊唱、邊授、邊加以補充和修改,使曲調更加生活化、口語化,更加方便口傳心授,方便樂曲的傳播和流行。
襯詞也有擴充內容的作用。由於故事情節的需要,樂曲當中常常會藉助於一連串的襯詞、襯句表現某種情緒。“得兒”是祁太秧歌樂曲中使用較多的襯詞,這與祁縣當地的語言特色有關。還有一種是重複疊詞的運用。例如:《不見面》“倒坐坐在門限限(門檻)丟老(了)一壞(個)頂(盹)忽然間想起奴(姑娘)心上上上上的外(那個)人。”這當中體現出疊詞的運用,也更加口語化。不同特色的襯詞是祁太秧歌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祁太秧歌更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代表劇目
現代收集到的祁太秧歌劇目近三百個。可分三類:一是歌舞小戲,如《踢繡球》《觀燈》等;二是反映社會生活的小戲,如《金全賣妻》《介休縣送女》《斷料子》等;三是根據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或由中路梆子折子戲改編而成的秧歌劇,如《賣畫》《翠屏山》《游湖》等。前兩類數量較大。劇中除小生、小旦、小丑外,也有老生青衣等行當。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祁太秧歌以祁縣、太谷及晉中農民的生活故事為表現內容,曲調優美動聽,語言生動活潑,表演質樸粗獷,帶有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在晉中民俗及戲曲發生髮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傳承人物
苗根生,男,1921年生,2009年5月被評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秧歌戲(祁太秧歌),申報地區:山西省祁縣。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
祁縣文化館獲得“秧歌戲(祁太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祁縣文化館保留“秧歌戲(祁太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5年,祁縣舉辦了“靖燁·昭餘明珠杯”山西省首屆祁太秧歌大賽、山西省祁太秧歌研討會。
2016年12月1日,“靖燁杯”山西省第二屆祁太秧歌大賽在山西祁縣正式啟動。
2018年,“靖燁雙語學校杯”山西省第三屆祁太秧歌展演賈令賽區初賽在賈令鎮夏家堡村舉行。
2019年1月8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培計畫——“祁太秧歌”研培班匯報演出在山西大劇院舉行,王愛愛、武忠、閆惠珍等老藝術家和祁太秧歌愛好者300餘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