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戲(朔州秧歌戲)

秧歌戲(朔州秧歌戲)

秧歌戲(朔州秧歌戲),山西省朔州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朔州秧歌戲是融武術、舞蹈、戲曲於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形式,流行於朔州市及周邊內蒙古南部的集寧、呼市、包頭及河套一帶,另河北張家口及陝西靠近山西的市縣也有存在。早期為廣場、街頭的秧歌舞隊表演的朔州秧歌歷史悠久,在宋代加入了武術成分,清代後期又加入故事內容,現代以舞蹈和戲曲兩種藝術形式活動於民間。 朔州秧歌長期在朔州流行,並演變為不同的藝術形式,為研究中國民間藝術的發展、流傳以及演變提供了鮮活的材料。

2006年5月20日,山西省朔州市申報的秧歌戲(朔州秧歌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項目編號:Ⅳ-7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秧歌戲(朔州秧歌戲)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山西省朔州市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遺產編號:Ⅳ-70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歷史淵源,起源,明末清初,清朝時期,民國初期,解放後,文化特徵,表演特徵,聲腔特點,唱腔分類,戲劇伴奏,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起源

朔州秧歌形成於明末清初,發展於清末民初,興盛於解放初期。
據傳踢鼓老藝人薛宏承敘述,在宋朝梁山泊英雄人物中,有一人被官府抓獲,梁山弟兄喬裝進城,劫獄救出。1123年,即北宋宣和三年九月,梁山好漢董平回潞州老家探母,被北遼擄於大黑河(現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同年十一月偷跑歸途中匿名居順義、鄯陽(現朔州)正遇當地“武坊”活動,董平和武坊學員一起改編表現梁山英雄劫獄救友,懲惡濟善,除暴安良的踢鼓秧歌。之後,年復一年,逐漸形成了當地踢鼓秧歌舞蹈等舞蹈形式。踢鼓秧歌男主角扮演楊雄、宋江、石秀、武松、林沖、阮家三兄弟等梁山英雄人物。每逢節日,民間藝人自行組成演出班,表演形式以舞台、廣場、街頭為主,再加上小演唱,因而又稱土灘秧歌,也是朔州秧歌的起源。
秧歌戲(朔州秧歌戲)
朔州秧歌

明末清初

據《朔州志·藝文志》載,清雍正五年(1727年)知州汪嗣聖頒布的《禁夜戲示》中有:“朔寧風俗,夜以繼日,惟戲是耽。淫詞艷曲,醜態萬狀。正人君子所厭見惡聞。而愚夫愚婦,方且雜沓於稠人廣眾之中,傾耳注目,喜談樂道,僧俗不分,男女混淆。……養夜之間,風清人靜,蕭板之聲無遠不聞”。據現存朔州馬邑村《趙氏家志·記事八·唱願戲》記載:“雍正六年(1728年),希富四十始有男,許願周歲為送子娘娘唱願戲,時有亘育紅秧歌為六月六日淋生戲,於正日日戲翻舌終,將班請於奶奶廟,唱《祝願》《劉婆送子》《拾金》《草場》……”。朔州劉家窯舞台題壁:“雍正九年七月,議合班秧歌到此一樂,唱《安安送米》《雙驢頭》《趕子》《教子》《斬子》……”這些記載都說明朔州秧歌在清初就有一定的演出活動。
秧歌戲(朔州秧歌戲)
朔州秧歌

清朝時期

清代同治、光緒年間(1862年—1908年),地方劇種的發展,尤其是以北路梆子的興盛,對朔州秧歌有著重大影響。朔州秧歌突破了“玩藝兒”“耍耍戲”“三小”的局限,規模逐步擴大、延伸,不僅能夠演出情節和人物都比較簡單的生活小戲,而且還能演出情節複雜、角色較多的大戲,逐漸向大秧歌階段過度,如《烏玉帶》《李達鬧店》《老少換妻》等。

民國初期

民國初期,眾多的朔州秧歌班社常年演出,擁有了一批較受歡迎的、在藝術上有較高造詣的演員。朔州秧歌成為朔州地區演出的主要劇種之一。20世紀30-40年代,朔州秧歌劇種遭受到破壞。農村不能正常演戲,藝人們流離失所,許多班社紛紛解散,剩下的幾個班社在朔州北部和南部深山中演出。演出時斷時續,但秧歌藝術並沒有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銷聲匿跡。
秧歌戲(朔州秧歌戲)
正在載入展開全文
正在載入載入更多
查看更多
打開百度App閱讀全文
猜你關注
廣告
猜你關注
廣告
以上商家均已加入百度信譽V保障計畫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說
詞條目錄
  1. 百科名片
  2. 歷史淵源
  3. 起源
  4. 明末清初
  5. 清朝時期
  6. 民國初期
  7. 解放後
  8. 文化特徵
  9. 表演特徵
  10. 聲腔特點
  11. 唱腔分類
  12. 戲劇伴奏
  13. 代表劇目
  14. 傳承保護
  15. 傳承價值
  16. 傳承狀況
  17. 傳承人物
  18. 保護措施
  19. 社會影響

輕觸這裡

關閉目錄

參考資料詳情
    關閉

    解放後

    解放後,朔州秧歌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新秀迭起,高手輩出。五十年代有周元(鬚生),唱腔圓潤,韻味淳厚。六十年代有白俊英(工青衣),口勁好,吐字清,唱念俱見功夫。八十年代後起之秀侯啟,屬醜行,表演樸實無華,謔而不俗。在行當上新增了武生、刀馬旦、武二花臉、武丑。唱腔方面,創立了新腔“黃牛調”、“改良二性”。樂隊伴奏方面,嘗試補進琵琶、二胡、大提琴、揚琴和部分銅管樂。表演方面使原來鄉土氣息濃厚的各種踢鼓動作,逐漸加工,成為比較優美的舞台程式動作,使秧歌的表演程式逐漸規範化。進入21世紀,朔州秧歌於2006年申請並獲得批准,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秧歌戲(朔州秧歌戲)
    朔州秧歌

    文化特徵

    表演特徵

    以舞蹈為主的秧歌稱為“踢鼓子秧歌”,主要是在節慶和賀生日、祝壽、拜女婿、應邀還願等民俗事象中表演。全部演出人員為108人,但也有30或50的。男角稱“踢鼓子”,女角稱“拉花”,男女成對表演。演員多扮成《水滸》《西遊記》中的人物,表演粗獷奔放。表演過程有入戶拜年、廣場表演、進院祝拜、坐燈官、壓街鎮邪、燒香祭風、燈場遊園、旋旺火、接下程等一系列程式。表演分子、小場子和過街場,各有自己的表演形式。
    以演戲為主的秧歌稱為“大秧歌”。大秧歌唱腔集中了當地流行的民歌小調,借鑑了其他戲曲的唱腔結構和曲調,形成了獨特的板腔與曲牌的“綜合體”。劇目以道教故事和民間故事為主。

    聲腔特點

    聯曲體包括“訓調和紅板”。其腔較複雜,既能獨立演唱,自起自落,又能多曲連線反覆演唱。訓調和紅板中有的悲哀淒涼,有的歡快幽默,有的慷慨激昂奔放。表現力較豐富,旋律比較平穩,沒有長的拖腔,感情濃厚,悅耳動聽。
    板腔體包括紐子(也叫“頭性”、“流水”)、二槓子(二性)、三性、介板、滾白。其聲腔由慢逐步漸快,音程、音域較長,在一種唱腔里,演員的發音處理、行腔變化、板式的多樣,樂隊氣氛峻異。男演員唱腔多用真假混合嗓音結合的唱法,高音用假嗓音,中低音用本嗓音,這種發音方法難度較大。樂句中間和拖腔多有“咳咳腔和抖舌花腔”,起到了較為豐富唱腔色彩,增強了表現力的作用。板腔靈活多變,隨著唱腔狀態內容的不同變化,為適應劇情的需要,樂句音程幅度較大,七、八度以上的大跳經常出現。
    秧歌戲(朔州秧歌戲)
    朔州秧歌
    聯曲體靈活多樣,板腔體善於抒情敘事,二者各有特點。由於劇情需要,在改革中基於原調又創造了“慢二性、緊紅板、黃牛調、滑幽調”等。

    唱腔分類

    唱腔可分成民間小曲、訓調、紅板、紐子、二槓子、三性以及介板、滾白、倒起板。
    民間小曲:這類唱腔音樂、節奏、速度都不同,多數是早期劇目一劇一曲的專用曲。如《拉老漢》《打酸棗》等。
    訓調:這類曲調唱腔結構比較複雜,女用A調演唱,男用E調演唱,上下句式結構,如:“平訓、苦訓、四平調”等有兩個或四個樂句,在下句的後半句就參與了打擊樂。也有些訓調雖然也是上下句式結構,但上下句間不用過門,直通下去,在樂句中隨腔伴以小擊樂,如“連頭訓、高字訓、連頭趕山訓”等。
    紅板:這類唱腔結構分緊、慢、苦、平上下句式結構,還沒上舞台前土灘秧歌時就廣泛運用,但沒有弦樂伴奏,光有擊樂伴奏過門。它可以和訓調混合兼用,也可以直接過度到板腔。
    紐子:又叫頭性、流水,它是板腔體。長腔較多,節奏嚴謹,以抒發劇中人的內在情感為主,唱起來比較正規、排場,是體現演員唱功的重要唱腔。也適合於長篇唱詞,不適合於四句以內的唱段。
    二槓子:又叫二性。這類唱腔結構分緊、平、慢、改良上下句式,適合於敘事、行路對話、自表、教誨等,字數常為多的詞句,可延長旋律結構特徵,短篇唱詞也可以,一板唱腔中可以插些二性範圍內的變腔,如:三圓版、數腔、溜板等。
    三性:這類唱腔分急鴻崖、梅花錘,梅花十字等。它們情緒激昂、果斷,較適合於敘事、對話、辯論、甚至吵鬧等等,也多於放慢速度,緊奏慢唱,來體現演員唇舌靈活,道字清楚,嘴巧與否的主要唱腔。
    介板、滾白、倒起板:這類唱腔結構有著很大的伸縮性和靈活性,用來表現悲哀、痛苦、憤怒、急切、悔改等情緒,不受節奏的限制,是一種散板、帶有說唱性的劇種。

    戲劇伴奏

    戲劇伴奏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是由管弦樂器組成,高音有高胡、笛子,中音有二胡、中胡、小三弦等,低音有低胡、大提琴等,高、中、低構成了音域廣泛、音色豐富的特點。武場由木革金質的八大件打擊樂器組成,即馬鑼、水釵、板鼓、小釵、小鑼、梆子、挎板和打鼓,八大件打擊樂器齊奏或間奏鏗鏘有力。

    代表劇目

    朔州秧歌現存傳統劇目60餘種。在土灘秧歌階段只有《拉老漢》《割紅緞》《打酸棗》等劇目,登上舞台發展比較成熟之後,逐漸增加“出、會、本”戲等,如:《金哥報喜》《三復生》《三賢》等劇目。
    秧歌戲(朔州秧歌戲)
    朔州秧歌
    表現為愛情生活的有《觀燈》《嫖夜》《王小趕腳》《梁山伯下山》等。
    表現為家庭生活的有《拉老漢》《打刀》《頂燈》《殺狗》《教子》《趕子》《三賢》《豆腐換妻》《花亭》《搬窯》《馮魁賣妻》等。
    表現為將相宮庭生活的有《過江》《趕齋》《搬母》《龍蛇陣》等。
    表現為忠奸鬥爭的有《殺山》《殺樓》《劉唐下書》《三復生》《烈女傳》《烏玉帶》等。
    具有迷信色彩的有《大上吊》《大劈棺》《罵經殿》《劉全進瓜》等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藝術價值
    朔州秧歌基本保持原有風格,不管在任何時代,朔州秧歌都離不開最初的曲調風格特徵,是中國近現代音樂的“活化石”,研究、發掘、整理朔州秧歌對於研究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秧歌戲(朔州秧歌戲)
    朔州大秧歌《泥窯》表演
    歷史價值
    朔州秧歌從產生髮展到現代,揭示出各個歷史時期朔州秧歌的存在形態和曲式特點及其演變過程,以及在此演變過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有著影響的事件,從而使人們更好的了解朔州秧歌如何走向民族化、民間化。

    傳承狀況

    由於現代多元文化的衝擊和受表演的時限性影響,朔州秧歌與其他民間傳統藝術形式一樣,漸漸走向瀕危境地,搶救保護工作迫在眉睫。

    傳承人物

    張元業,男,漢族,1932年生,山西朔城人,國家二級演員,2008年2月被評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秧歌戲(朔州秧歌戲)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朔州市申報,為第四代朔城秧歌傳承人。
    張福,男,1951年生,2009年5月被評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秧歌戲(朔州秧歌戲)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朔州市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朔州市朔城區大秧歌傳承研究中心(朔州市朔城區大秧歌劇團)獲得“秧歌戲(朔州秧歌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戲(朔州秧歌戲)項目保護單位朔州市朔城區大秧歌傳承研究中心(朔州市朔城區大秧歌劇團)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9年2月19日(農曆正月十五),朔州秧歌戲(踢鼓秧歌)等傳統社火節目在平魯區2019年元宵節民間社火集中展演上登場表演。
    2019年,朔州大秧歌《泥窯》等劇目在朔州市第四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進行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