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戲(繁峙秧歌戲)

秧歌戲(繁峙秧歌戲)

秧歌戲(繁峙秧歌戲),山西省繁峙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繁峙秧歌戲是由民歌和民間歌舞發展而來的。“秧歌”曲調於明萬曆年間傳入繁峙,當時只是一種在街頭跑攤子演唱的廣場藝術,清代道光年間,民間藝人張信、張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調、器樂曲牌收集起來加以改進,並吸取了其他劇種的唱腔融合於“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劇種的劇目將其搬上舞台演出,流傳至現代。1956年10月1日,繁峙縣政府把流散的民間藝人組織起來,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劇團。

2006年5月20日,山西省繁峙縣申報的秧歌戲(繁峙秧歌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項目編號:Ⅳ-7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秧歌戲(繁峙秧歌戲)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山西省繁峙縣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編號:Ⅳ-70
歷史淵源,戲劇起源,發展歷程,文化特徵,音樂唱腔,唱詞特點,代表劇目,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戲劇起源

“秧歌”曲調從明代萬曆年間開始傳入“繁峙”,當時的民間藝人張信把“秧歌曲調先傳入奮地、白馬石一帶(現屬應縣管轄),初時不能登台演出,只是逢廟遇會,四時八節打攤子、湊熱鬧,因此鄉民們稱之為“玩藝兒”。由於藝人們多屬於奮地、白馬石一帶,故而,人們稱之為“奮地秧歌”。這就是繁峙秧歌的前身。
“繁峙秧歌”是由民歌和民間歌舞發展而來的。初期的“秧歌”是一種廣場藝術,大多在逢年過節之時演出。其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一種是只扭不唱的“過街秧歌”;一種是有扮相的“故事秧歌”;一種是歌舞結合的“地攤秧歌”,打圈演唱,有時人們也叫它“耍玩藝兒”的;還有一種以男女二人問答對唱表演故事的“秧歌”。

發展歷程

從清代的道光年間開始,奮地的民間藝人張代把眾多秧歌的特點、優點收集起來,加以改進和發展,並吸收了其他劇種的精華,將其融化在“秧歌”之中,搬上舞台演出,秧歌便盛行起來,成為一個特有的地方小劇種,活躍在繁峙、應縣、渾源、五台、代縣、原平、懷仁、大同等地,藝人們一到農閒季節便聚班搭夥,沿村串鄉演出,農忙時歸家務農,結束了“混玩藝兒”的時期,進入了亦農亦藝的新階段。
秧歌戲(繁峙秧歌戲)
繁峙縣秧歌劇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繁峙秧歌沒有常年活動的固定班社,都是農閒時,藝人們自由組合,聚班搭夥,沿村串鄉演出;農忙時各自歸家務農;到了冬天,便以“座坊”(村裡的愛好者自由組合一班人,請一個或兩個藝人,坐下來教戲,這是秧歌藝人們的傳藝方式)的形式傳藝排戲,準備來年演出。因此,秧歌的藝人們大都不是科班出身,他們的師徒關係是在“座坊”和“跑班”之時建立起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6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了“繁峙縣秧歌劇團”。當時全團57人,上演節目86個,經常上演的節目70多個,常用曲牌42個,演出的節目大部分是宋朝戲和一些朝代不明的小出子戲。

文化特徵

音樂唱腔

繁峙秧歌唱腔結構由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組成,其中板腔體的基本板式有10種,曲牌體的“訓調”有17種,另外還有若干個小調,器樂曲牌75個。
秧歌戲(繁峙秧歌戲)
繁峙秧歌戲
繁峙秧歌戲初期為板腔體的唱腔,較為簡單。後來汲取了多種藝術形式後,板式上發生了較大變化,由多種唱腔融合而成。繁峙秧歌戲所用唱腔主要來源於梆子腔中的板腔體,有大調、訓調、六股子等。大調包括“流水”“二性”“三性”“介板”“倒板”“栽板”“滾白”“巴鐐子”“悶昏”“清場”等基本板式。訓調包含四平訓、苦相思訓、高字訓、下山訓、跌落金錢訓、推門訓等。其中,六股子是繁峙秧歌戲唱腔中最具特色的唱腔。

唱詞特點

繁峙秧歌戲的唱詞部分多為七言句和十言句,道白部分初期使用方言較多,後來丑角仍沿用方言,其餘角色都改為蒲式道白與方言的結合。唱詞運用了許多方言口語、俗語以及俚語,這也是它形成鄉土地域風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代表劇目

繁峙秧歌的早期劇目大多為滑稽調笑的生活小戲,主要劇目有《打灶君》《打瓦罐》《瞎子觀燈》《拉老漢》《安瓜》《借冠子》等,這類戲情節簡單,載歌載舞,較多保留地攤秧歌和故事秧歌的特點。此後,繁峙秧歌逐步擺脫地攤秧歌的影響,劇目內容多反映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有些劇目則自其他劇種移植,代表劇目有《趕三關》《李大開店》《汗衫記》《三復生》《劉玉郎思家》《對菱花》(《丁郎認父》)等,這類劇目故事性有所加強。在這一基礎上,繁峙秧歌的劇目更向大本戲發展,注重唱功和做功,代表劇目有《花亭會》《九件衣》等。
秧歌戲(繁峙秧歌戲)
繁峙秧歌戲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繁峙秧歌戲是來自民間的藝術種類,反映了人民樸實的情感,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它風格質樸、劇目豐富,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傳承,已經成為繁峙地區一種標誌性的藝術文化。
秧歌戲(繁峙秧歌戲)
繁峙秧歌《劈殿》
繁峙秧歌戲是由民間舞蹈演變成為戲曲的,現代仍存留有演變過程的痕跡,尤其它的唱腔融匯了多種類型戲曲唱腔的形式,對研究中國戲劇發展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傳承人物
張潤來,男,1932年生,2009年5月被評定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秧歌戲(繁峙秧歌戲)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繁峙縣文化館獲得“秧歌戲(繁峙秧歌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戲(繁峙秧歌戲)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繁峙縣秧歌劇團。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6年8月26日晚,繁峙秧歌劇團應忻州市文化局之邀,在忻州劇院“周末大戲台”演出,演出的繁峙秧歌戲為《回龍轉》(又名《王華買老》)。
秧歌戲(繁峙秧歌戲)
繁峙縣秧歌劇團
2018年,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主辦,崑山市人民政府蘇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共同承辦的2018年戲曲百戲盛典在崑山市舉辦,繁峙秧歌戲等劇目參與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