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精神疾病診斷學

簡介,急性意識障礙,顱腦外傷及腦腫瘤,腦血管疾病,癲癇,軀體疾病,血液疾病,內分泌疾病,代謝和營養疾病,其他軀體疾病,急性酒精中毒,中毒,心源性暈厥,反射性暈厥,腦源性暈厥,驚厥與失神發作,慢性意識障礙,自我意識障礙,鑑別診斷,

簡介

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及器質性精神病。其中,精神分裂症臨床表現為:思維聯想障礙、情感障礙、意志行為障礙、幻覺和行為感知障礙、妄想及緊張綜合症;情感性精神病臨床表現為燥狂、抑鬱;由於感染、中毒、顱腦損傷、內分泌、代謝營養障礙、腦腫瘤等原因引起的精神病和退性性精神病統稱為器質性精神病。

急性意識障礙

病因和機理
巴甫洛夫派認為意識障礙是由於大腦皮層抑制過程的擴散,是一種保護性抑制過程。由於大腦皮質抑制過程擴散的深度和廣度不同,而出現不同意識障礙。當抑制賽程擴散到整個大腦兩半球皮質腦幹時,則出現昏睡和昏迷。朦朧狀態主要是由於第二信號系統位於時相狀態,在第二信號系統的影響下,使第一信號系統的活動被釋放出來,並受到皮質下部情感活動的支配,因此症狀應是雜亂無章的性質。夢行狀態是白天最強烈的一些刺激在大腦皮質抑制較淺的背景上仍處於活動狀態。譫妄狀態是由於大腦皮質的抑制過程不深,且抑制過程擴散到運動區最少,但第二信號系統被抑制,使第一信號系統及皮質下的活動相對占優勢所致。精神錯亂狀態則可能是由於大腦皮質神經細胞活動極度降低,致使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減弱及衰竭,兩個信號系統相互作用嚴重失調,同時無條件反射也發生了嚴重障礙的結果。由於大腦皮質下興奮占優勢,這種興奮對大腦皮質產生負誘現象,也可能由於大腦皮質存在病理性惰性興奮灶所致。
潘菲爾德指出,意識與網狀結構及大腦皮質關係十分密切,覺醒狀態主要與網狀結構有關,意識內容與大腦皮質有關。他認為特異性投射系統即各種感覺的傳入通路,在腦幹有側支進入網狀結構,後經非特異性或彌散性投射系統,由丘腦彌散性投射到大腦皮層,這些神經傳入衝動維持著大腦皮質的清醒狀態(又稱上行激活系統)。另一部分為上行抑制系統,該系統對大腦皮質有抑制作用。在上行激活系統及上行抑制系統的共同作用下,使大腦皮層處於一種適宜的興奮狀態。人們只有在大腦皮質處於適宜的興奮狀態下,才能正確認識外界客觀事物和自身各種精神活動。如果將腦幹切除或腦幹受損使網狀結構受到損害就會出現意識喪失,大塊大腦皮質切除後卻不一定出現意識喪失。總之,大腦皮質依靠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維持其清醒狀態,才能進行各種精神活動,而意識內容則是大腦皮質的整體功能,是人類特有的高級神經活動。
產生意識障礙的病因多種多樣,常由全身各種疾病所致,要想完全描述清楚也是十分困難的,但概括起來大致可分為幾種:
1.全身各種軀體疾病:如肝臟疾病、腎臟疾病、肺部疾病、心臟疾病、內分泌疾病及各種原因所致的水與電解質紊亂等。
2.感染中毒性疾病:如敗血病、傷寒、中毒性痢疾及各種藥物中毒及一氧化碳中毒等。
3.腦器質性疾病:如顱腦外傷、顱腦腫瘤、腦寄生蟲病、腦變性疾病、腦血管疾病、癲癇發作等。
4.急性發作的各種功能性疾病:如急性心因性反應、癔症、急性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障礙等。
2.混濁狀態:意識清晰度顯著降低,精神活動極為緩慢,對外界刺激閾顯著增高,除強烈刺激外,很難引起反應。思維活動十分緩慢,再三向病人提問只能獲得極簡單的反應或回答不出來。病人表情呆滯,反應遲鈍,注意難以集中,記憶和理解十分困難。吞咽、角膜和對光反向尚存在,但可出現伸舌、舔唇、強握、吸吮等原始動作。意識障礙消退後則大部分遺忘。
3.昏睡狀態:又稱淺昏迷。意識並未完全喪失,但意識清晰度降低較以上二者深,周圍及自我定向力全部受損。對一般刺激如呼喊或移動病人肢體不能引起反應。用針刺病人皮膚可出現防禦反射,用手指壓迫眶上緣內側可出現面部肌肉的運動。病人無主動行為,臥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便失禁,思維及言語功能消失,無認知和記憶活動。深反射亢進或出現病理反射。可出現不自主運動、震顫。角膜及睫毛反射減弱,但對光反射仍保存。意識恢復後呈順行性遺忘。
4.昏迷狀態:意識完全喪失。注意、記憶、思維及語言功能消失,對任何刺激都無反應,無自主運動。生理反射如壓眶、角膜、對光、睫毛等反射極度減弱或消失,可出現病理反射。意識一旦恢復,昏迷過程則全遺忘。
5.朦朧狀態:不僅意識清晰程度降低,而且意識範圍縮小或狹窄。病人的活動集中較狹窄的範圍內,對一定範圍內的各種刺激能夠感知,並能作出正確的反應,能完成某種連續的行動,但對一定範圍以外的事物則感知、判斷較為困難,甚至難以給予正確的評價或構成歪曲印象。此類病人有定向障礙。在朦朧狀態的基礎上可出現片斷的幻覺、錯覺及妄想,以及在幻覺、妄想的支配下出現精神運動性興奮和衝動行為而危及周圍人或自身安全。意識朦朧狀態可突然發生,突然終止,持續時間為數分鐘、數小時或數天。發作過後常可進入深度睡眠狀態。當意識恢復後對病中體驗可有部分或全部遺忘。
6.漫遊性自動症: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意識範圍狹窄性發作。病人在意識障礙中常出現一些無目的的、且與當時處境極不相適應的、甚至毫無意義的複雜的動作或行為,如刻板地進行開門、關門動作,或在室內外無目的地進行徘徊等。此症狀都是突然發生,突然消失。清醒後記憶喪失。
7.譫妄狀態:屬以意識內容改變為主的意識障礙。不僅意識清晰度明顯降低,同時產生大量的錯覺和幻覺。幻覺以生動、豐富、逼真、形象的視幻覺為主,語言性幻聽較少見。病人在感知障礙的影響下,常出現恐怖、緊張的情緒反應,呈現不協調的精神運動性興奮,病人出現逃跑、衝動、傷人損物或自傷行為。病人的判斷及指向性思維受損,可出現思維不連貫及片斷的被害妄想,有的少語、喊叫或自言自語。周圍定向障礙,自我定向尚保存。意識障礙日輕夜重,呈波動性。一般保持數小時至數月不等。意識恢復後病人對病中經歷常部分或全部遺忘。
8.精神錯亂狀態:懷譫妄狀態基本相同,亦屬意識內容的障礙,但較譫妄狀態為重,病人的周圍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喪失。思維極度不連貫,喃喃自語,可有片斷的紀覺和妄想。情感表現茫然、遲鈍、恐怖、焦慮。行為興奮不安,亂動,做一些雜亂無章無目的的小動作。一般持續數日、數周或更長。亦見有晝輕夜重之特點。意識恢復後全部遺忘。
9.夢幻狀態:是在意識清晰度降低的同時,出現以假性幻覺為主的錯覺、幻覺與妄想性質的幻想性體驗,病人似乎處於夢境之中,這些體驗往往與其他想像性體驗相結合。這種夢境的內容多反映現實生活的某些片斷,病人經常沉溺於幻覺的體驗之中,與外在周圍環境失去聯繫,百自我定向一般不受損害。病人既參與夢紀狀態的體驗,但又往往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此種狀態可持續數周至數月之久。
(一)顱內感染所致的急性意識障礙(acutedisturbanceof consicousnessfollowingintracranialpgogenicinfection)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發熱、頭痛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同時伴有神經系統體徵及實驗室和各種特殊檢查的陽性發現。
1.散發性腦炎:出現意識障礙者約占90%左右,部分病人以意識障礙為首先症狀,但也可出現於其他症狀之後。意識障礙多為嗜睡、混濁、朦朧、譫妄及精神錯亂狀態,重則可達昏迷狀態。意識障礙早期多呈波動性,隨著病情的加重,可呈持續性。本病的特點為:①多有明確感染史,呈急性或亞急性起病。②不同病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如癲癇發作,視乳頭水腫及他顱神經損害,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及病理反射,多汗、二便失禁等錐外系統症狀。③EEG多呈瀰漫性異常。④血和腦脊液可分離出腺病毒。
2.流行性乙型腦炎:初期除高燒、頭痛、噁心、嘔吐外常表現倦怠及嗜睡。在極期意識障礙可出現嗜睡,昏睡至昏迷。本病特點:①發生在夏秋流行季節。②以高熱、意識障礙、頭痛、噁心、嘔吐、抽搐及各種神經系統陽性體徵為其特徵。③血清學檢查補體結合試驗、血凝集試驗及免疫螢光檢測特異性LgM抗體陽性可作出診斷。
3.流行性甲型腦炎:急性期以意識障礙最多見,其中以譫妄狀態為多見,同時伴有幻覺妄想及精神運動性興奮。其次,嗜睡為其特徵性症狀,看上去象是在正常睡眠,但喚醒後轉即又復入睡,有的病人白天嗜睡但夜間失眠,同時伴語言增多。此種嗜睡狀態可持續數周。本病特點為:①多發病於24月份,兒童及青少年多見。②早期可出現頭痛、無力、全身不適,低熱及咽喉部炎症。③早期即可出現以嗜睡和眼肌麻痹為特徵的臨床表現。④急性期植物神經障礙如皮膚及唾液分泌過多,多汗等顯著,晚期帕金森氏綜合徵多見。⑤腦脊液壓力呈輕至中重增高,細胞數稍增高,主要為淋巴及蛋白輕度增加。
4.結核性腦膜炎:意識模糊常是第一個有意義的症狀,至中期意識障礙逐漸加重,表現嗜睡、定向障礙、接觸困難,病人時常獨處,易入睡,叫醒後則出現躁動不安。隨著病情加重,可出現譫妄狀態,伴有生動的幻覺及片斷的妄想。晚期則可出現昏迷以致死亡。本病的特點為:①早期可有低熱、盜汗、無力、食慾減退等中毒症狀。②情感淡漠、無欲、易激惹。③有顱外結核灶。④有典型的腦膜刺激征以及其他神經系統陽性體徵。⑤腦脊液壓力增高,多混濁,細胞以單核增多為主,糖和氯化物均降低,腦脊液中可查出結核桿菌。⑥CT檢查可見有腦積水及局灶性梗塞。
5.化膿性腦膜炎:是由各種化膿菌的致急性腦膜炎症,除有高熱、頭痛、嘔吐及腦膜刺激症狀外,常呈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輕者倦怠,嗜睡,重者可出現混濁、昏睡、譫妄以致昏迷。可伴有各種幻覺、精神運動性興奮,易怒,呆滯及抑鬱等表現。本病特點淡:①可由各種感染灶引起。②可有高熱、劇烈頭痛、嘔吐及腦膜刺激症狀。③可有頸項強直,克氏征陽性及其他神經系統體徵。④血象白細胞增高,以中性增多為主;腦脊液壓力增高,外觀混濁,因細菌不同呈現不同顏色,白細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糖及氯化物減少,可查至致病菌。
6.腦囊蟲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有癲癇發作的病例可出現意識朦朧狀態,顱壓增高者可表現嗜睡、昏睡和譫妄狀態,多伴有精神運動性興奮,可有片斷的幻覺、妄想出現。該病的特點:①有流行病史,皮下或肌肉有囊蟲結節。②腦部CT檢查可顯示囊蟲寄生部位及數目。③EEG檢查可呈現非特異性局灶性或灶性慢波活動。④血清或腦脊液檢測特異性IgM抗體陽性。

顱腦外傷及腦腫瘤

2.顱腦腫瘤:可因腫瘤部位、性質及生長的速度不同而表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急性發展的腦腫瘤,隨著腫瘤的迅速增長和顱內壓的增高,表現反應遲鈍、意識模糊、情感淡漠、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嚴重時出現意識混濁直至昏迷。其中以額葉、胼胝休、垂體和間腦腫瘤引起嗜睡狀態者為多。間腦腫瘤以嗜睡狀態為其特徵,其嗜睡常呈發作性不可抗拒的睡眠狀態,發作時可伴有短暫的肢體無力,可在病人大哭或情緒波動時所誘發。除嗜睡狀態外,常伴有發作性意識障礙或意識喪失,這種意識障礙發作時出現肌肉過度強直,頭向後仰等。聶葉腫瘤時常以鉤回發作為其特點,發作前常有味及嗅幻覺為先兆。爾後意識模糊,常有夢境般的體驗,並有舔舌,吮唇等自動動作。顱腦腫瘤的特點為:①具有顱壓增高的症狀: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②具有神經系統定位陽性體徵。③有意識障礙和其他精神症狀。④腦脊液、腦電圖和CT檢查可確定腫瘤的部位和性質。

腦血管疾病

2.腦動脈硬化:病人如表現卒中發作則可出現意識障礙,主要表現為朦朧狀態,譫狀態或精神錯亂狀態。此時,病人定向力喪失,出現興奮躁動,也可出現片斷的幻覺、妄想以及自傷或傷人等衝動行為。此種狀態一般持續時間較短,事後部分或全部遺忘。本病的特點為:①發病年齡在40~50歲以後,且有腦動脈硬化史。②有眼底動脈和全身動脈硬化體徵。③血液檢查發現血膽固醇、血指增高。④長期有神經衰弱綜合徵表現或性格改變。
3.蛛網膜下腔出血:多出現較嚴重的急性意識障礙。輕者出現意識模糊、情緒易激惹、嗜睡狀態,重者迅速出現昏迷狀態。本病特點:①起病突然,常可在用力或在情緒波動時誘發起病。②起病時可出現劇烈頭痛伴噁心、嘔吐。③有頸項強直,眼底檢查有玻璃體出血,部分病人有視乳頭水腫。④早期腰穿可見有血性腦脊液、壓力增高,36~48小時後腦脊液變為黃色。⑤腦血管造影可發現有動脈瘤等原因。
4.多發性腦梗塞:在高血壓及腦動脈硬化的基礎上發生,部分病人常出現嗜睡狀態,木僵狀態、意識混濁及昏迷狀態,特別是腦幹梗塞病人更容易出現嗜睡或昏迷狀態。本病特點:①多見50~60歲以上的高血壓及腦動脈硬化病人。②多發於夜間。③有反覆發作史,病情具有波動性。④伴有肢體癱瘓、失語、復視等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⑤CT檢查可發現局部低密度區。

癲癇

1.癲癇大發作:部分病人在癲癇發作先兆期以後出現,大部分在無任何先兆的情況下意識突然喪失,呈現昏迷狀態,跌倒在地,繼之全身肌肉持續收縮,頭向後仰,牙關緊閉,肢體強直,爾後進入肌陣攣期,在強直至陣攣期病人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血壓升高,心率變快,呼吸停止,口唇或面色紫紺,可有二便失禁,唾液分泌增多。強直期約持續10~20秒,陣攣期約12分鐘,很少超過5分鐘。至陣攣後期即進入恢復期,自動呼吸恢復,病人意識由昏迷狀態進入昏睡狀態,歷時十多分鐘不等。有的病人昏睡後出現意識混濁或朦朧狀態,表現興奮躁動,甚至到處亂跑。一般自開始發作到意識恢復大約5~15分鐘或更長時間。清醒後病人對發作經過全部遺忘。
2.精神運動性發作:可以單獨出現,也可緊接抽搐之前或其後出現。特徵為病人出現意識清晰程度下降,在意識模糊的情況下伴有感知覺、記憶、思維、情感及運動方面的j障礙。病人清醒後對發作情況部分或全部遺忘。其精神運動性發作可分以下幾種形式①癲癇性朦朧狀態:此處狀態可作為癲癇發作的一種獨立類型。亦可能發生於癲癇大發作之後。主要表現為病人的意識清晰不但降低,而且同時有意識範圍縮小。發作突然,意識不清,有周圍定向障礙,對周圍環境接觸不良,反應遲鈍。常伴有生動的幻覺和片斷的妄想。在幻覺和妄想的影響下,病人常表現恐怖、緊張、憤怒,行為出現紊亂,缺乏目的性,甚至可出現傷人、損物等衝動行為。病人表現思維零亂,言語較少或不語,亦可作答非所問。朦朧狀態時出現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腱反射亢進,步態不穩及流涎、多汗等表現。可持續數小時至數日或更長時間。病人可突然意識清醒,對發作經過大部分或全部忘卻。②癲癇性自動症:大約有50%顳葉癲癇有此類症狀。突然發作,意識模糊,表現做出一些簡單的令人費解的自動性動作,如伸舌、吞咽、咂唇、吸吮、走動、奔跑等。有時則做出一些無目的複雜動作,如撫面、脫衣、穿衣、解扣、梳頭、搬型家俱或完成某種職業操作性動作等。此時病人面色蒼白,目光呆滯,對外界反應遲鈍。持續時間每次短者數秒至數分鐘,長者可達數小時或更久。清醒後對發作經過不能回憶。
本病所致急性意識障礙的特點為:①有癲癇反覆發作史。②意識障礙可在癲癇發作前或後發生,亦可作為癲癇發作的一種單獨形式,亦可能為癲癇發作的一個組成部分。③在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的同時,可有瞳孔改變,神經系統病理性體徵,發作後對病中經過不能回憶。④腦電圖檢查可呈現陣發性異常放電,如尖波、棘波、尖一慢波、棘一慢波等。但一次腦電圖檢查正常不能排除癲癇的可能性。⑤CT檢查可能查到病因。

軀體疾病

2.肺性腦病:主要由於肺功能不全,引起腦部缺氧,產生高CO2血症所致急性腦功能障礙。本症產生意識障礙者約占95%。①病人最先出現嗜睡狀態,且常呈間歇性出現;②大部分病人由嗜睡狀態逐漸加深而進入昏迷狀態;③病人多在由嗜睡和昏迷狀態轉為清醒的過程中出現朦朧狀態,此種狀態多呈陣發性;④譫妄狀態和精神錯亂狀態。此種狀態多由嗜睡或昏迷進一步發展而來;⑤上述意識障礙反覆發作,最終可進入昏迷狀態。本病的特點為:①有嚴重慢性肺病及肺功能不全史;②有動脈二氧化碳分壓增高,氧分壓偏低,PH值降低;③有明顯的神經系統體徵,顱壓增高,視乳頭水腫等;④腦電圖為瀰漫Q波和δ波,以額頂部多見;⑤可有程度不同的急性意識障礙。
3.腎性腦病:所出現的急性意識障礙識可分為兩類:①嗜睡-昏迷型:病人早期出現精神萎靡、全身無力,注意力不集中,處於嗜睡狀態,爾後意識障礙逐漸加深進入昏睡狀態,對外界事物反應顯著遲鈍,數天內以外界任何事物都不能感知而轉入昏迷狀態。②譫妄型:病人合併高血壓腦病或感染時,表現煩躁不安,興奮躁動,傷人損物,思維不連貫,可伴有幻聽及被害妄想等症狀,症狀呈波動性或陣發性,可能與嗜睡狀態交替出現。本病的特點為:①有慢性腎臟病史;②有腎功能衰竭證據,如血中非蛋白氮、尿素氮及二氧化碳結合力增高等;③有神經系統症狀,如撲翼樣震顫,癲癇樣抽搐,面癱,腦膜刺激征等;④腦電圖的基本節律變慢,並有廣泛慢波及額部陣發性或尖波等。
感染
1.流行性感冒:病人早期可表現為全身疲勞,極度無力,精神萎靡,白天嗜睡,夜間失眠,進而可呈現意識模糊狀態,在出現意識障礙的同時可出現潮濕性幻覺,主要表現為病人感到仿佛有水或其他液體灌入體內,或感到似空針往體內注水,以致或感到身體腫脹,或看到泛濫的湖泊,或感到有被水淹沒的妄想現象等。本病的特點為:①發生在流行季節,同時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發熱、頭痛、咳嗽等。②全身疼痛,疲乏無力。③潮濕性幻覺為本病的特徵性精神症狀。
2.急性肺部感染: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合併急性感染時較多出現急性意識障礙,輕者出現嗜睡狀態,呈現定向障礙,理解困難,重者出現昏睡或譫妄狀態,表現定向障礙,興奮躁動,可伴有豐富生動形象帶有恐怖性的視幻覺,甚至可出現恐懼、緊張等情緒障礙或出現逃跑,傷人損物等衝動行為。部分病人隨著病情的加重而出現昏迷狀態。本病的特點為:①有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史。②發病較急,伴有發熱、咳嗽、呼吸困難史。③胸部透視或拍片可發現肺部感染灶。④血象檢查表現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白細胞增高。
3.流行性出血熱:在低血壓期和少尿期多出現急性意識障礙,其嚴重程度不一,表現為嗜睡、昏迷、朦朧、譫妄以及精神亂狀態.但其中以嗜睡和譫妄狀態為多見。意識障礙易呈波動性。本病的特點:①發生在出血熱流行區。②主要症狀為發熱。③伴有癲癇發作,錐體束征,顱內及眼底出血。④血或腦脊液免疫檢查有陽性發現。
4.瘧疾:特別是腦型瘧疾病人常呈現不同程度急性意識障礙,除頭痛、噁心、嘔吐外,常表現情感淡漠、反應遲鈍、定向障礙,有的病人出現嗜睡或昏睡狀態,部分病人出現昏迷。有的前幾天人出現譫妄狀態,表現煩躁不安,興奮吵鬧及傷人損物等行為障礙。本病特點為:①發生於瘧疾流行區。②起病突然,伴有高、寒顫和神經系統症狀及體徵。③血中可查到瘧原蟲。④抗瘧疾治療症狀迅速好轉。
5.傷寒:高熱期易出現急性障礙。初期表現為情感淡漠、表情呆板、反應遲鈍、呈嗜睡狀態。隨著體溫的繼續長高而出現意識模糊不清或出現發熱性譫妄,病人煩躁輾轉不安,喃喃自語或大聲吵鬧,可伴有恐怖性視幻覺或聽幻覺。病人情緒緊張恐懼、興奮躁動或狂奔亂跑。亦可有片斷的關係或被害妄想。隨著體溫的下降,意識障礙可隨之消失。本病的特點為:①常有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與本症病人接觸史。②臨床特點是持續高熱、肝脾腫大,相對緩脈,白血球減少,玫瑰疹及腹痛、腹瀉等症狀。③血、尿、大便等標本細菌培養或患者血清作肥達凝集反應陽性作輔助診斷。

血液疾病

主要包括白血病惡性貧血及缺鐵性疾病所致的急性障礙,但以前二者出現意識障礙者較多。主要表現:①嗜睡狀態;多在疾病的早期出現,逐漸發展為昏睡狀態。②譫妄狀態:在精神障礙中此種意識障礙最多見,且主要在疾病的嚴重期或後期出現。③昏迷狀態:多由嗜睡狀態或昏睡狀態逐漸發展到昏迷狀態。本病的特點為:①可有出血或貧血病史。②白血病多伴有高燒和出血表現。③血象和骨髓檢查可確定診斷。④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

內分泌疾病

1.甲狀腺機能亢進:在甲狀腺危象前可迅速出現譫妄狀態。一旦出現甲狀腺危象,意識障礙隨之加重,可出現精神運動性興奮或精神運動性抑制狀態,爾後迅速進入昏迷狀態。
2.甲狀腺機能減退:病人可出現反應遲鈍,行動緩慢呈現精神不振乃於嗜睡狀態。重則病人可出現昏迷狀態。
3.垂體前葉機能減退:由於各種激素分泌不足而導致意識障礙和其他精神症狀的發生。意識障礙主要表現嗜睡狀態、譫妄狀態、意識錯亂狀態和昏迷狀態。其症狀多急劇發生,突然出現昏迷,但程度不深。有時昏迷發生在精神錯亂之後。多伴有感染、胃腸道疾病、勞累或精神因素所誘發。內分泌疾病所致的急性意識障礙的特點為:①有相應的局部或軀體症狀及體徵。②有基礎代謝增強或低下的證據。③實驗室檢查可確定其診斷。

代謝和營養疾病

1.煙酸缺乏:病人病情嚴重者可出現嗜睡狀態,或譫妄狀態,表現意識模糊,定向障礙,言語紊亂,說神道鬼,可伴有視、聽幻覺,情緒緊張、恐怖,亦可出現罪惡妄想、被害妄想,興奮躁動和衝動傷人等粗暴行為,重則出現昏迷狀態。本病的特點為:①有引起煙酸缺乏的原因,如胃大部分切除術後或胃腸道其他疾病史。②有典型的皮炎、消化功能紊亂及精神障礙三聯症。③用煙酸治療有效。
2.糖尿病:早期可出現頭痛、無力、煩躁、噁心嘔吐及嗜睡狀態,這種嗜睡狀態多在軀體症狀加重和血糖水平逐漸升高或接近昏迷以前出現,依血糖水平的改變呈波動性。隨著病情的惡化、病人表現口渴、噁心、嘔吐加重和脫水等,繼而出現呼吸性酸中毒,最後出現昏迷狀態。亦有病人在昏迷前呈現意識錯亂狀態,表現興奮不安及有片斷的幻覺、妄想、亦可出現顯著的行為紊亂等。本病的特點為:①有糖尿病史。②可有周圍神經炎的表現。③尿中糖和酮體大量增加,血糖和酮體升高,即可診斷本病。

其他軀體疾病

1.紅斑性狼瘡:病人由於腦血管壁有細胞浸潤、腫脹、增生、壞死等病變,易出現器質性綜合徵,急性意識障礙表現為:①嗜睡狀態,多在本病初期出現,隨病情加重而進入昏睡狀態。②譫妄狀態,多由嗜睡或昏睡狀態發展而來,病人表現意識清晰下降,定向障礙,可表現興奮不安,往往伴有生動的視幻覺及片斷的妄想(多為被害妄想)及行為障礙。③昏迷狀態,常由嗜睡或譫妄狀態發展而來。④部分病人可在意識模糊的基礎上出現情緒高漲,言語增多而呈現類躁狂狀態。⑤亦有的病人在輕度意識障礙的情況下,出現怪異動作,思維散漫及片斷的幻覺妄想等類似青春型精神分裂的症的表現。本病的特點為:①面部有典型的蝶形紅斑、四肢末端有紫癜樣紅斑。②有神經系統的症狀和體徵,如陽性錐體束征及癲癇樣抽搐。③實驗室檢查全血減少,腎功能損害,血中查到狼瘡細胞。④激素治療有效。
2.手術後急性意識障礙:由於手術前精神因素的影響,手術過程中感染或自體中毒以及缺血、缺氧等諸多因素致手術後病人出現意識障礙,主要表現為①嗜睡狀態:系指病人在麻醉清醒2-4天后出現的嗜睡狀態,病人多昏昏欲睡,但呼之能醒,外界刺激消失後又復入睡。②譫妄狀態:一般多在手術後3-5天出現,病人表現意識清晰度明顯下降,可出現興奮不安,緊張、恐怖,可伴有片斷的幻覺及妄想等。本病的特點為:①有手術史。②因手術可有腦缺血、缺氧、感染,電解質平衡失調及精神因素所致。③手術麻醉清醒後2-5天出現急性意識障礙即可確定診斷。
3.惡性腫瘤:早期可表現全身軟弱無力,有時可出現嗜睡狀態。隨著病情的加重出現譫妄狀態,此時意識清晰度明顯受損,在此基礎上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定向障礙。

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常在一次大量飲酒後發生,對酒精耐受性差的人亦可一次小飲酒後發生,亦可能在慢性酒精中毒的基礎上一次大量飲酒發生。起病較急,常在飲酒後立即或數小時後發病,多持續數小時到數天。急性酒精中毒可呈現不同程度的急性意識障礙,主要表現為:
1.酩酊狀態:多為輕度急性中毒所致。此時意識清晰程度降低。病人表現興奮話多,重複,絮叨,且有誇大色彩。可出現錯覺。情緒不穩,易激惹,自我控制能力減弱,對平時不滿的人可破口大罵,甚至對周圍人可出現攻擊行為。此時軀體症狀主要有血壓下降、心率快、面色潮紅、口齒不清、手唇震顫、共濟失調、步態不穩、頭暈眼花、噁心嘔吐、瞳孔對光反射遲鈍等。有的病人可出現嗜睡狀態。意識恢復後可有部分遺忘。
2.意識朦朧狀態:此為較重的急性酒中毒表現。即使小量飲酒亦可引起短暫的意識朦朧狀態。病人表現非但意識清晰程度降低,且有意識範圍的縮小,周圍定向不準,可出現錯、幻覺,幻覺以恐怖性視幻覺多見。出現片斷的妄想,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易出現傷人損物等衝動行為。意識清晰後,對其意識障礙時的表現可呈現不同程度的遺忘。
3.譫妄狀態(震顫譫妄):為較重的急性酒中毒表現,多是在大量飲酒後發後,或是在戒酒數日後發生。是一種在慢性酒中毒的基礎上呈現急性發作的意識障礙。臨床表現是大量豐富的幻覺,如聽幻覺、觸幻覺,但以視幻覺為主。幻覺形象鮮明、生動,如可看到的大量動物,野獸在奔跑,昆蟲在爬行,或神鬼的古怪奇特形象,可聽到喊叫、射擊聲、辱罵聲、威脅聲等語言。感到有觸摸感、針刺感、觸電感,或刀割樣疼痛等。對上述幻覺病人如親臨其境的參與者。病人的情緒不穩,時哭時笑,容易激惹,行為表現興奮躁動,也可出現毀物或自傷行為。此時病人意識清晰度明顯降低,出現時間、地點定向障礙。其精神症狀一般夜間嚴重。同時病人軀幹、手、舌及全身出現粗大震顫,共濟失調,步態不穩。植物神經症狀主要表現發熱,出汗,心動過速,血壓升高及瞳孔擴大等。發作一般持續3-5天,以熟睡結束,醒後症狀消失,對病中的經過大部或全部遺忘。本病的特點為:①有一次大量或長期飲酒史。②起病急。③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一般持續數小時至數天。④可伴有相應的軀體症狀和神經系統體徵。⑤測定血中酒精深濃度有助於診斷。

中毒

有機磷化合物中毒
是常用的農藥殺蟲劑,如使用不當,通過皮膚、呼吸道或消化道進入機體可引起急性意識障礙。急性意識障礙多發生在中毒以後的數分鐘、數小時或數天之一。主要表現為:①嗜睡狀態:病人中素不以後出現頭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全身疲乏無力,終日處於嗜睡狀態;②昏迷狀態:如果一次大量吞服有機磷製劑可迅速由嗜睡或昏睡狀態進入昏迷狀態;③意識朦朧狀態:部分病人急性中毒後出現癔病樣發作,由數日至每日發作一次不等,表現為意識清晰度下降、意識範圍狹窄,有的突然情感暴發,在地上打滾,胸悶弊氣,撕衣服、頭髮,或出現全身痙發作,每次發作持續數分鐘或更長時間,發作過後對其病中情況可有部分遺忘;④譫妄狀態:有的病人可在意識清晰度降低的基礎上出現大量視紀覺,興奮躁動,亂喊亂叫,哭笑無常,言語增多且不連貫,甚至到處亂跑,亦可出現片斷的妄想。意識清楚後對病中經過出現遺忘。本病的特點為:①有密切接觸或吞服有機磷農藥病史。②有有機磷中毒特有的軀體及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如毒蕈鹼樣症狀,菸鹼樣症狀及交感神經興奮病症等。③實驗化驗檢查血中膽鹼酯酶活性明顯低於正常值。
急性工業物質中毒
引起中毒的工業物質,常見的有鉛、錳、汞、鋅、砷、苯、二硫化碳、一氧化碳、氰化物等。一次大量吸收上述某種工業物質後多呈急性起病。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主要表現為意識模糊,嗜睡狀態,昏迷狀態。亦可表現為意識朦朧狀態、譫妄狀態乃至精神錯亂狀態。但以譫妄狀態為多見,病人出現具有恐怖性視幻覺,恐怖緊張情緒及興奮躁動行為等,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病人從昏迷清醒後,經過數日或數周“清醒期”後,可再出現急性意識障礙。四乙基鉛中毒病人在譫妄狀態時除有恐怖幻視以外,常可出現威脅性和命令性幻聽和口腔幻覺,後者表現為口腔中有一種既像毛髮又像稻草樣的東西從牙齒中間出來等特徵症狀,本病的特點為:①有接觸、服用或吸入工汪活性物質史。②起病急,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急性意識障礙。③有相應的工業物質中毒所致特有的軀體、神經系統症狀及體徵。④實驗室檢查可確定工業物質急性中毒的種類及性質。
食行中毒
1.蕈類中毒:多系誤食撲蠅蕈、馬鞍蕈、白帽蕈、杉蕈等有毒蕈類所致,臨床表現主要是呈現意識模糊或譫妄狀態,病人出現意識清晰下降,定向障礙,語言不清、思維連貫性較差,可伴有生動的幻覺、情緒不穩,易於激動,可出現步態不穩,共濟失調,唾液增多及二便失禁。病情嚴重者可進入昏睡或昏迷狀態,亦可出現抽搐發作。
2.肉毒中毒:系由食用含有毒素的肉類如魚、肉、香腸和罐頭之為食品所致。一般在進食後半天至一天半左右出現中毒症狀。先出現頭痛、頭暈、視物模糊、腰痛、腹瀉等症狀,爾後出現意識模糊或譫妄狀態,病人出現興奮躁動不安。,思維不連貫,語言支離破碎,有明顯的錯覺,幻覺和妄想。他們表現情緒緊張、恐懼、焦慮不安,可表現傷人、損物或自殺行為。本病的特點為:①急性意識障礙的維持時間不久,等急性期過後或感染、中毒、精神因素等消失之後,意識障礙即消失。②意識恢復後表現出來的是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症狀,即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的分裂,整個精神活動與外在環境的不協調。

心源性暈厥

1.急性心排血受阻:可見於以下疾患(1)嚴重的主動脈瓣或肺動脈瓣狹窄:由於高度的瓣膜狹窄,使排血量長期處於較低水平,當病人運動或情緒激動時,心排血量較低,難以適應腦組織的需要,造成腦缺血而導致暈厥。當病人運動時,冠狀動脈供血亦相應不足,導致嚴重的心肌缺血,心排血量因此降低,造成腦供血不足,亦可引起暈厥。主動脈瓣狹窄時,其病變可延及房室結,引起房室傳導阻滯,合併快速性室性心律或反射性迷走神經張力增高等各種因素而導致暈厥的發生。暈厥多在勞累、緊張或用力後數分鐘之內發生。病人暈厥前多伴有頭暈、頭痛、心悸、無力,有的可伴有心絞痛及短暫呼吸困難。暈厥後可表現無力、呼吸短促、心絞痛。檢查可發現主動脈或瓣膜區有明顯雜音,X光線及心電圖檢查可發現左心室肥厚。(2)心室流出道梗阻:由於心室流出道肌肉肥厚及收縮導致心室排血受阻,以主動脈瓣下狹窄為最常見。在此情況下,因過於激動或運動後交感神經興奮,流出道心肌收縮加強。血流梗阻加重,導致腦缺血而引起暈厥。多發生在30~40歲病人。心電圖檢查可發現異常Q波的預激綜合徵等改變。X線心臟透視、超聲心動圖檢查可幫助診斷。(3)心房粘液瘤或瓣樣血栓:由於粘液瘤或球瓣樣血栓嵌頓於房室瓣口,造成急性暫時性心臟排血障礙或中斷,引起腦缺血導致暈厥。暈厥多發生於由臥位坐起或起立時,嚴重時可出現驚厥。暈厥發生時可能在心前區聞及相應的雜音。暈厥發生後多發生腦栓塞或其部位血管栓塞。超聲心電圖檢查可發現心房粘液瘤的存在。
2.心肌病變:心肌炎、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可發生暈厥。心肌炎時,因心肌收縮功能減弱,心排血量減少,致使腦缺血而發生暈厥,常反覆發作。重性心肌梗塞之早期常可發生暈厥。暈厥多發生在心絞痛的嚴重期,伴有脈搏減慢或消失。意識喪失時間較長,亦可反覆發作。心電圖檢查可確定診斷。
3.心律失常:此類暈厥主要是由於心臟停博和嚴重心律失常,導致急性腦缺血所致。其臨床表現為突然暈厥,心音消失,癲癇樣抽搐,面色蒼白或紫紺。
(1)心動過緩與心室停博:病人直立時心室收縮停止4~8秒鐘可引起暈厥,平臥時心臟停搏12~15秒鐘可發生陣攣性抽動。竇房結功能不全時由於竇房結衝動形成或傳導障礙引起嚴重的心動過緩或竇性停搏,竇房傳導阻滯或快速心律失常而引起人體的重要器官,特別是大腦的供血不足而產生暈厥。竇房結功能不全可能因心肌供血不足,心肌病、心肌炎等所引起。竇房結功能不全所致暈厥,大部分發生於50~70歲的病人。Q-T間歇綜合徵病的特點是發作性暈厥。此種暈厥的發作,多是由於心室顫動,也有部分由心室停搏所致。初次發作多在幼年,至青春期明顯,爾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減。暈厥發作時意識喪失的時間較短,但可發生抽搐及尿失禁。40%病人最終可因暈厥發作而猝死。
(2)陣發性心動過速:陣發性心動過速或心房顫動所引起的暈厥多發生於心律失常的開始或終止時,此可能與心率突然增快、終止時往往伴有短時的心博停止,心排血量減少,導致腦缺血有關。病人不一定但也可伴有心臟疾病。發生暈厥前常有突發的快而不規則的心跳、出汗、眩暈、頭昏及噁心等先兆,然後出現短暫意識喪失,昏倒等表現。

反射性暈厥

1.血管抑制性暈厥:又稱普通暈厥,最為常見。多見於青年體弱女性。可由急性感染、外傷、劇痛、情緒激動、緊張、恐懼、暈針等因素引起。在高溫、通氣不良、勞累、飢餓以及各種慢性疾病的基礎上更易發生,常發生於立位或坐位時。暈厥發生前可先有短暫的頭昏,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蒼白,上腹部不適,噁心、出冷汗,心慌,無力等先兆症狀,如此時躺下其症狀可緩解或消失。起初血壓尚可維持,爾後心跳變慢,血壓下降,當收縮壓降至50~60mmHg時,則可出現意識喪失,一般意識喪失時間為數秒至數分鐘不等,可伴有蒼白,全身出涼汗,脈搏緩弱,瞳孔散大,個別患者可有小便失禁。醒後表現頭昏、無力等,重者則有遺忘,精神恍惚,頭痛等症狀,一般持續1~2天則可康復。
2.頸動脈竇性暈厥:亦稱頸動脈竇綜合徵。頸動脈竇反射敏感者一側或雙側頸動脈竇受到刺激(如轉頭位或衣領過緊),即可引起顯著的脈搏減慢,血壓下降,致使腦供不足出現暈厥,發作時多無先兆。頸動脈竇反射過敏可能與頸動脈硬化、頸動脈竇外傷、炎症及腫瘤壓迫等因素有關。其發作可表現為三種類型:①迷走型(心臟抑制型):當暈厥時可伴有反射性心動過緩。②血管抑制型:無心動過緩,暈厥主要是由於血壓過低引起腦缺血所致的暈厥。③腦型:刺激頸動脈竇後3~4秒鐘即可發生意識喪失,但無明顯的血壓及心率改變。發作時可有一定的腦電圖變化,突然轉頭或輕壓頸動脈竇可誘發。
3.舌咽神經性暈厥:此種暈厥較為罕見。其機理可能是通過舌咽迷走神經反射性抑制心臟,產生心動過緩與低血壓,繼之發生一過性腦供血不足而發生暈厥。這種暈厥的特點為:陣發性咽喉部疼痛,心動過緩,低血壓,套用阿托品、苯妥英鈉可控制疼痛發作,亦可預防暈厥的發生。
4.咳嗽性暈厥:此類暈厥多見於強壯男性或兒童。一般系在有肺或支氣管炎症的基礎發生。表現為一陣咳嗽即引起瞬間意識喪失。機理為咳嗽胸腔內壓升高,回心靜脈血量減少,心搏出量降低,或反射性地引起腦脊液壓力增高,腦血液循環受影響,導致腦缺血而引起暈厥。每當大笑,用力排便或閉口呼氣時均可誘發暈厥發作。
5.排尿性暈厥:此類暈厥多見於中青年男性,偶可見到女性病人。大多於睡眠醒後起床排尿過程中或排尿完後突然產生短暫意識喪失,白天排尿亦可發生。發作前多無先兆。發作時意識水平很快降低。暈倒在地,持續1~2分鐘自行甦醒,常可導致意外損傷。發作後檢查可發現有心動過緩或心律不齊,脈搏緩慢,但血壓常無明顯變化。主要是由於膀胱迅速排空時,通過迷走神經反射性引起心動過緩與血管擴張,急促排尿時胸腔內壓上升,腹內壓驟然降低,體位劇變及植物神經不穩定等多種因素,使心排出量減少,導致暫時性腦缺血引起暈厥。
6.直立性低血壓暈厥:正常人由坐位或臥位直立時
7.過度換氣所致的暈厥:過度的呼吸及換氣2~3分鐘,導致二氧化碳含量減少及腎上腺素釋放,產生呼吸性鹼中毒,腦血管阻力增加,腦供血不足。病人發作時腦前區有壓迫感、氣悶、頭暈、面部及四肢麻木、發冷、手足抽搐,最後出現意識喪失。症狀一般持續10~30分鐘左右。發作心率稍快,血壓稍低,但不伴面色蒼白,安靜後可自行終止。可由過度換氣而誘發。

腦源性暈厥

1.主動脈弓綜合症:又稱“無脈症”,病因尚不清楚,好發於女性,系由於頭臂血管閉塞引起反射性大腦缺血而發生暈厥。其他症狀可見有橈動脈搏動消失。可有偏癱、病變的血管可聞及雜音等。
2.延髓性暈厥:這類暈厥起因於腦的延髓部位的損害,直接影響了調節心率和血管運動中樞。可發生於延髓型小兒麻痹症、狂犬病、卟啉病,嚴重的上升性多發性神經炎,或由各種原因所致的上升性麻痹、腦幹的血管性疾病、延髓部位的腫瘤、延髓空洞症。一些安定劑、鎮靜劑、麻醉藥物等均可引起延髓中樞麻痹而導致暈厥的發一。除暈厥外,均有神經系統體徵或用藥情況,為其特點。
3.暫時性腦供血不全所致的暈厥:又名為一過性腦缺血所致的暈厥。暫時性腦供血不全,是由各種原因(如腦動脈硬化,高血壓)促使腦血液發生一時性的供應不足而引起的暈厥或其他神經功能脫失的症狀。臨床表現主要是發生暈厥。若是影響頸內動脈系統可出現一過性黑蒙、對側輕偏癱、吶吃、失語、一過性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若影響椎一其底動脈系統,還可出現眩暈、耳鳴、記憶障礙或意識朦朧狀態。

驚厥與失神發作

驚厥和失神發作都可表現為突然發生短暫和意識喪失。驚厥除發生意識喪失外,主要表現雙目上翻及四肢與軀幹的強直性或陣攣性抽搐。而失神發作主要表現為短暫意識喪失,不伴有強直性或陣攣性抽搐。二者意識喪失均呈現間歇發作性特點。
【病因和機理】
1.顱內疾病:①顱內感染:由各類細菌、病毒及微生物所致的腦炎、腦膜炎、腦膿腫等。②腦外傷:包括產傷、血腫及顱外傷。③腦寄生蟲病:如腦囊蟲病、腦血吸蟲病、胞包蟲病、腦肺吸蟲病等。④腦血管疾病:如腦血管畸形、腦動脈硬化症、腦動脈瘤、高壓腦病、腦溢血、腦梗塞、腦蛛網膜下腔出血等。⑤腦腫瘤:包括神經膠質瘤及大腦凸面的腫瘤等。⑥其他疾病,如腦發育不全、結節性硬化、小頭畸形、多發性硬化、阿爾采莫氏病及匹克氏病等。
2.全身性疾病:①感染:如中毒性肺炎、中毒性痢疾、敗血症等所致的急性中毒性腦病。②缺氧:如休克、肺水腫、窒息及一氧化碳中毒等。③代謝性疾病:如低血糖、低血鈉、低血鈣、急性維生素B1缺乏性腦病、維生素B6缺乏症、糖尿症昏迷、尿毒症、肝昏迷等。④心血管疾病:如直立性低血壓,阿一斯綜合症、頸動脈竇過敏等。⑤中毒:如食物中毒(白果、毒蕈)、藥物中毒(異煙肼、番木鱉鹼、阿托品、美解眠、可拉明、洛貝林等)、農藥中毒(有機磷、有機氯)、金屬中毒(鉛、汞、砷)。⑥其他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硬化、高熱、中暑、日射病以及過敏性疾病等。
驚厥和失神發作的發生機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六要是由各種原因引起大腦皮質神經元的異常放電所致。這種異常放電主要是神經元的膜電位的不穩定所引起。可能與遺傳有關,也可能由代謝、營養、皮質疤痕等所激發。神經元膜電位的不穩定的病理生理機制可能與生化因素有關。①乙醯膽鹼可能降低神經元之膜的興奮閾限,如因各種原因導致腦內乙醯膽鹼的含量增高,可促使腦皮質神經膜的過度興奮,引起重複的棘波發放,以達一定的時間,則向其鄰近的正常腦擴展,並傳至遠端的神經元,而導致驚厥或失神發作。②谷氨酸和γ-氨酪酸的代謝障礙。r-氨酪酸是一種抑制性中樞神經介質,r-氨酪酸又是從谷氨酸轉化而來,當從谷氨酸轉化為r-氨酪酸的過程中,需要輔酶吡多醇的參與,當吡多醇缺乏時,則腦內r-氨酪酸的含量降低,神經元出現過度興奮狀態,所引起的重複及大量放電傳遞到遠處神經元結構而致驚厥或失神發作。③單胺類神經介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等在中樞神經系統水平降低。可促使驚厥和失神發作的產生。
另外,其他一些因素,如腦缺氧、缺血、腦水腫、鹼中毒及一些致痙劑都可改變神經元膜的機能狀態,導致膜電位去極化,當去極化超過一定的限度時,出現異常高頻放電而引驚厥或失神發作。
【鑑別診斷】
(一)驚厥(seizures)
1.癲癇大發作,是癲癇最常見的一種發作類型,也是驚厥綜合徵中最具有代表的一種類型。常反覆發作而呈現發作性急性意識障礙。癲癇大發作之前常伴有先兆出現,如出現劇烈頭痛、心悸、眩暈、閃光及幻覺等,迅即病人意識喪失,出現尖叫、倒地、全身強直、呼吸暫停、面色紫紺、兩眼上翻、牙關緊閉、口吐白沫、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約10~20秒鐘後即出現全身陣攣性抽搐,伴有二便失禁,呼吸漸漸的恢復。約2~4分鐘後痙攣發作停止,病人進入嗜睡狀態或朦朧狀態,當意識恢復後對發作經過不能回憶。
2.兩側廣泛肌陣攣性抽搐:又稱肌攣性發作。發作時間有短暫而輕度的意識障礙,伴有急劇出現的肌肉不隨意抽動,可見一塊肌肉或一部分肌肉,嚴重者可累及一側或整個身體肌肉陣攣性抽動。臨床表現為點頭,屈臂或整個身子屈曲而倒地。發作多持續1~3秒鐘,輕則每日發作數次,重則每分鐘可發作多次。入睡或醒覺前發作次數明顯增多。有的伴有大發作,多見於兒童。發作時腦電圖檢查呈現棘慢波或尖慢波。此類發和預後較差。
3.嬰兒痙攣症:多見於3~6個月的兒童,表現為短暫的意識突然喪失、頸、軀幹及臂的突然屈曲和伸張。呈現急劇的點頭,軀幹向前屈及兩臂向前外側伸展,伴隨意識喪失而倒地。可持續數秒鐘,頻繁者可每日發作數次,甚至達上百次。大部分此類病人有嚴重的智力發育不全。腦電圖可呈現高波幅慢波、多棘波及棘慢波綜合。
4.熱性驚厥:是指非腦內病變的發熱所導致的驚厥。多發生於高熱的初期。多見於6個月至3歲的兒童。病人在高熱期突然意識喪失,全身痙攣發作,亦可見強直性或局限性發作。每次發作歷時數秒至數分鐘,長者可達數十分鐘。有的可呈持續狀態。但隨著體溫的降低,高熱的消退,驚厥即可停止,爾後意識恢復正常。恢復正常一周后腦電圖多系正常。
5.手足搐搦症:此症系由血清中游離鈣的濃度降低,導致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所致。常見於佝僂病患者及未成熟兒。在冬末春初多發,搐搦發作時呈肘腕及手掌指關節屈曲,指間關節什直,大拇指內收,雙下肢膝、髖關屈曲。嚴重時出現意識喪失,呈痙攣狀態,亦可發生喉痙攣、支氣管痙攣、導致哮喘、喉鳴、呼吸暫停,甚至窒息。實驗室檢查血鈣低於1.74~1.99mmol/L,心電圖提示Q-T間期延長,Chvostek氏症和Trousseau氏症陽性,可有助於診斷。
6.癔症性驚厥:此類驚厥多見於青年女性,呈反覆發作性。發作時可由於急性心理刺激而導致突然發作的意識模糊,突然倒地或臥於床上,呼之不應,推之不動,雙目緊閉,肢體呈現陣發性抖動或單側呈不規則地抽動,重則可呈角弓反張,肢體僵直、弊氣或過度換氣,一次發作歷時10~20分鐘或更長時間,可一日發作多次。便無跌傷及二便失禁等。無病理反射,腦電圖檢查正常,病前可具有立癔症性格。
(二)失神發作(seizureofabsences)
又稱小發作。可分為只有意識障礙的單純失神發作和在意識障礙的同時伴有其他症狀的複雜性失神發作兩種。
1.單純性失神發作:此為典型的失神發作。發作持續時間多為數秒至十數秒不等,但一般不超過1分鐘。發作系突然開始,意識喪失、整個精神活動受到抑制。表現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無所感知。正在進行的活動突然停止,手中所持物件丟在地上,呆滯不動、眼球固定或上翻。發作可突然停止,迅速恢復發作前的狀態。但對發作經過不能回憶。亦有極少數患者意識障礙極輕,以致常不引起觀察者的注意。只有當腦電圖檢查時才被發現。此類發作作多見於6~12歲兒童。發作前無先兆,每日可發作數次至數十次。間歇期可無任何症狀。雖發作頻繁,但很少導致智力障礙和持久性精神障礙。
2.複雜性失神發作:此類失神發作系在意識障礙的同時還伴有其他表現。主要有以下幾處類型:①伴有輕度肌陣攣型:亦稱肌陣攣性失神。發作時意識障礙出現短暫而輕微。伴有3次/秒眼瞼、眼窩周圍及眼球的陣攣,有時肌陣攣可延伸至肩胛、臀部,甚至四肢末稍。此類發作可自發再現,亦可由過度呼吸所引起。常伴有智力發育障礙。②伴有體姿性肌張力增加的後屈發作型:除有短暫的意識障礙外,發作時眼瞼和眼球偏向上方,頭部後屈,雙手上舉,上半身後傾,但並不跌倒。輕時只有眼球上串。作作只有1秒鐘左右。只有偽造腦電圖檢查才能確定診斷。③伴有體姿性失張力發作型:發作進維持身體姿態的肌張力突然減弱或消失,致病人突然跌倒。意識喪失多在幾秒鐘內恢復,長者可達1分鐘。發作輕者可見身體前傾。腦電圖可顯示癲癇性異常常放電,則可確診。④伴有自動症的發作:亦稱自動性失神。這種發作除突然出現輕度或中度意識水平降低外,可伴有簡單的動作,主要影響病人步態和步行。可持續10~15秒鐘,則可自行恢復正常。⑤伴有植物神經症狀的失神發作:亦稱植物性失神,本型發作除有短暫的意識喪失之外,可見到植物神經症狀,如每次發作都伴有尿液由膀胱溢出。

慢性意識障礙

由於廣泛的腦血管疾病、腦感染、一氧化碳中毒腦外傷腦缺氧等所致的昏迷狀態,在病人恢復過程中,首先植物神經系統穩定化,繼而昏迷程度逐漸變淺,對外界具體刺激開始產生反應,從而可能呈現不同程度的慢性意識障礙,現將常見的兩種慢性意識障礙鑑別如下:
(一)去大腦綜合症(acerebralsyndrome),亦稱睜眼性昏迷。主要由一氧化碳中毒、缺氧性腦病、腦炎、腦外傷、腦血管疾病等所致的呈雙側廣泛性大腦皮質與白質萎縮。臨床特點為:①有意識障礙,可出現無目的運動;②有睡眠和覺醒相交替,醒覺時視線固定,但眼球不能隨物體而移動,瞬目反射缺乏,睡眠較多,但無晝夜變化特點;③外界刺激可使其覺醒,強刺激可出現全身性聯合運動。多呈扭轉性痙攣運動;④大小便失禁、肌張力增加,上肢處於屈曲位置。吸吮、吞咽強握等原始反射陽性。
(二)運動不能性緘默症(akinericmutism),本症臨床較少見。主要是由於腦幹上部和丘腦的網狀激活系統受損所致。常見於局部炎症、腫瘤、血管疾病或缺氧性疾病。臨床表現為:①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②完全無自發的運動與言語;③醒覺時可瞬目,雙眼凝視遠方與追逐移動的物體;④對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存在;⑤食物入口後可出現吞動作,對疼痛刺激有迴避反應;⑥有睡眠周期,睡眠時可因外界刺激而“醒轉”,但不能使其真正清醒;⑦四肢被動運動可出現抗拒症,有大小便失禁。

自我意識障礙

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當前主觀狀態的確認。Jasper指出,自我意識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①存在意識:是指人能夠對自身的存在有一個現實而又確切的體會,而不是虛無不實的。②能動性意識:是指人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精神活動是受其本人而不是受他人的支配和控制。③統一性意識:是指人能夠意識到在不同的時間內,自己是同一個人,同一個“我”,而不是在不同時間內成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我”。④統一意識:是指在同一時間內,自己是一個單一的人,同樣又是一個獨立的人。⑤界限意識:是指意識到自己和他人或事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界限,並且體驗到自己和他人或他物之間都是相互獨立存在的不同個體。
自我意識障礙是指以上諸方面中的某個或幾個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以致病人對自身當前主觀狀態不能正確認識,包括不能感知自身的存在,不能意識到自身是一個單一的、獨立的個體,不能正確認識現在的“我”和既往的“我”的區別,以及失去精神活動的自我支配和控制等。總之,病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人格特點。
病因和機理
自我意識完全喪失主要是由於各種疾病所致的昏睡狀態。昏迷狀態或精神錯亂狀態。但特殊形式的幾種自我意識障礙,可見於各種功能性精神病,如神經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或輕度腦器質性精神病等。
臨床表現
1.雙重人格:是指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內產生兩種完全不同的內心體驗,表現出兩種不同的性格,也就是兩種不同的人格在同一個人身上先後交替出現。當一種人格占優勢時,另一種人格特點就完全被排除在他的意識之外。當同一個人先後現出兩種以上的人格特點時則稱為多種人格。均見於癔症病人。
2.人格轉換:病人否認自己是原來的自身,而自稱是另外一個人或動物,但不一定有相應行為和語言的轉變。多見於癔症或精神分裂症。
3.人格解體:病人喪失了對自身行為的現實體驗,覺得自己正在發生改變,已不是原來的自己。病人覺得自己是空虛的,不屬於自己的,是不真實的或自己已不復存在。或覺得自己是受異已的力量操縱的或成為自動的機體。人格解體多和虛無妄想有聯繫。可見於神經症,抑鬱症或精神分裂症。
4.現實解體:病人覺得周圍環境的一切都變得暗淡、模糊不清,視物好象隔了一層紗帳或隔了一堵牆,變得陌生了,疏遠了,一切失去了生機,有不真實的感覺。親人之間的感情亦變得冷漠了,缺乏感情上的聯繫和關心,家庭環境和工作場所好象都已變樣,病人有身外夢境的體驗。常見於抑鬱症及精神分裂症等。
5.被泄露感:病人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已被泄露於世以致弄得滿城風雨,人人皆知。見於精神分裂症。
6.被支配感:病人感受到自己的思想、行動正在受到別人或外力的支配和控制,而自己不能主宰。見於精神分裂症。
7.自知力缺乏:自知力也稱內省力。是指病人對自身主觀狀態或精神狀態的認識能力。也應是能否正確分析判斷並指出既往與現在的自身狀態和內心體驗有何異同、自身有無精神疾病的能力。
判斷病人自知力是否完整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自知力完整的病人能充分認識到自己已患了疾病。②自知力完整的病人能體驗或覺察到自己所患疾病系屬於精神疾病。③自知力完整的評價能夠辨認自己的表現或體驗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或反常的。④自知力完整的病人能清楚地分析說明病態表現或體驗屬於病態的原因,如自己的認識不符合客觀事實或根本不存在客觀現實等。⑤自知力完整的病人能清楚地認識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的背景和過程等。⑥自知力完整的病人,不但承認自己有病還能主動求醫,迫切要求治療,並給予積極配合。
自知力缺失是指病人對面自己的精神病理狀態不能作出正確的估計或評價。對自己的精神狀態和個性特點在發病前後的變化不能正確認識,認識不到自己病態的思維、情感和行為與常人之間的差異。即認識不到病前的“我”和病中的“我”的區別。甚至否認有病而拒絕接受治療。神經症病人一般自知力都完整。重性精神病人,如精神分裂症等,在疾病的早期或恢復過程中,常能體驗到自己一部分精神病理現象是異常的,或對其一些症狀表現半信半疑說明有部分自知力。自知力完全缺失多發生在疾病的進展期間或嚴重階段。通過治療或病情的緩解而自知力可逐漸恢復。當疾病治癒或完全緩解時,則自知力完全恢復,自知力恢復不完全標誌著精神疾病沒有徹底治癒或緩解不完全。所以自知力恢復完全與否是判斷疾病是否愈的重要指標之一。

鑑別診斷

(一)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病人除在疾病的嚴重階段自知力缺失外,常伴有各種形式的自我意識障礙:①內心被揭露感:又稱被洞悉感。病人堅信他所想的任何事情雖末說出,但已被人所洞悉,儘管病人不知道是通過什麼渠道或方式被人所知的,但病人確信已盡人皆知,甚至弄行滿城風雨,人人都在議論他或嘲笑他②被支配感:病人堅信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受到外力的干擾、支配、控制和操縱而自己不能主宰,甚至連其內臟活動、睡眠也受到外力的控制和操縱。因而常產生如麻、熱、痛等各種不適的感覺,病人對這種種體驗和感受往往認為是由於受到無線電、雷射、紅外線、電子計算機等的影響所致,故亦稱物理影響妄想。③人格解體:病人體驗到自身正在逐漸發生變化,身體的某一部分已脫離了軀幹或整個身體已不存在的。④人格分離:有的分裂症病人覺得自己已分成了兩半,而這兩部分正在腦子裡對話。⑤有的病人不回答自己的姓名,而以第三人稱“他”來稱呼自己等。本病人特點為:①起病原因未明,既往有誘因存在,亦不能用誘因解釋其全部精神症狀和病程發展經過。②多起病於青壯年。③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聯想障礙、原發性妄想,情感淡漠或情感倒錯以及評論性或爭論性幻聽等,同時表現思維、情感、行為等精神活動的不協調。④嚴重程度上,影響病人的工作、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能力,自知力喪失。⑤精神障礙至少持續三個月。
(二)抑鬱症(depression)①抑鬱症病人常伴有人格解體,感到自己正在發生變化,已不是原來的自己,喪失了對自身行為和情感的現實體驗,嚴重者則認為自己已不復存在或已經死去。②現實解體,抑鬱症病人,特別是急性抑鬱症病人常伴有現實解體,病人常訴說周圍事物是不真實的,暗淡的或模糊不清的,好象隔了一層東西。有的病人感到周圍環境是不自然的,象是虛無渺茫的。有的病人情感正在發生變化,好象自己的情感沒有了等。重者則認為周圍世界已經不存在了。③病情嚴重時表現自知力喪失,體驗不到自身精神疾病的存在,亦無治療要求。本病的特點為:①本病首次發病多見於16~30歲,15歲以下,50歲以上發病者較少。②病程往往有反覆發作史,發作間歇期精神狀態正常。③既往可能有躁狂發作史。④精神症狀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索然或無愉快感;思維遲緩、聯想困難、思路遲鈍、主動語言較少;精神運動性抑制表現生活被動,工作、學習及生活喪失主動性;重則在情緒低落背景上出現自殺企圖或自殺行為。抗抑鬱劑或電休克治療可取得較好效果。
(三)癔症(hysteria)癔症發作時可出現雙重人格,這是一類特別形式的自我意識障礙,表現同一病人在不同的時間內體驗兩種不同的內心活動,過著兩種不同的生活,病人一會兒以自己的身份、語言、思想、情感和行為出現,而一會兒又以另外一個人的身份、語言、語調、情感和行為出現,先後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人格,如果病人先後表現出兩種以上的人格,則稱為多重人格。有附體病症狀的病人,突然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往往以已故的親友或鄰居的“靈魂”的身份、思想、情感和語氣說話,其內容多系病人以前聽說或見過的上述已故有關人員的事情。本病的特點為:①病人性格特點有情感反應強烈而不穩定,具有高度的暗示和自我暗示性,具有自我中心和幻想性。②首次發作多由精神因素而致的強烈情感體驗。③症狀具有多樣性,不論是情感爆發還是其他形式的精神發作,均帶有強烈鮮明的情感色彩。④精神症狀可因暗示產生,亦可因暗示而消失。⑤查無陽性體徵。
(四)人格解體神經症(depersonalizationalneurosis)本症是一種輕型的精神障礙,是病人主觀體驗的某種改變,可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①現實解體:病人感到周圍世界已經改變,體驗到外界是不真實的,好象是兩個主體的舞台,甚至象圖片一樣,也可以變得象一個平面,而顏色已正在改變,外界的事物可以變得很大,或很小,很遠或很近,變得模糊不清。外界事物好象沒有立體感或沒有生機。總之。體驗到外界事物似乎是陌生的、不熟悉的,或者象朦上了一層雲霧或紗帳。②人格解體:病人對軀體的體驗,總覺得自己是不真實的,似乎自己已不存在,或者覺得自己的軀體或部分已經變得很大或很小,或覺得自己的軀體已被分開,是懸空的或空虛的,失去了正常的真實感或實質感,自覺身體已經麻木或體會不到有何感覺。③情感解體:病人表現缺乏情感體驗的能力,體會不到什麼是愛,什麼是恨,亦不知什麼是憂愁和煩惱,體會不到喜悅和歡樂。自感對自己的父母,子女或愛人也往日的熱愛和眷顧,因此,病人感到非常傷心和痛苦。本病的特點為:①以人格解體為主要臨床期;②病程呈持續性,至少為一年以上;③自知力存在,病人常感到痛苦和不安,有治療要求,常求助於醫生。
(五)偏執性精神病(paranoidpsychosis)主要症狀是具有系統牢固的偏執性妄想,如被害妄想,影響妄想、誇大妄想,嫉妒妄想等,病人對其妄想堅信不移,缺乏自知力,即使通過藥物治療也難支援這種病理性信念,因此預後較差。本病特點:①以系統牢固的妄想為主要臨床表現;②無或罕有幻覺;③發病年齡較晚,大多見於30歲以上的中年人;④病前有特殊的性格缺陷,如主觀、固執、敏感多疑、自尊心強、自我評價過高、富於幻想性等;⑤病程冗長,久治難愈。
病曆書寫規範學
現代院外急救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