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樣皮炎

皰疹樣皮炎是一種較為少見的慢性良性復發性大皰性皮膚病,病因不明。它的特點是反覆發作、病程呈慢性經過、皮疹形態多樣、對稱分布、劇烈瘙癢、預後良好。多發生於22~55歲。常有無症狀的谷膠過敏性腸病。

基本介紹

  • 別稱:杜林(Duhring)病
  • 英文名稱:Dermatitis  herpetiformis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多發群體:22~55歲的無症狀的谷膠過敏性腸病患者
  • 常見發病部位:肩胛、臂、骶及四肢伸側
  • 常見病因:發病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論,可能是免疫異常,小腸病變
  • 常見症狀:皮疹呈多形性,成群或排列呈環形,葡行性或地圖形,點狀紅斑或小丘疹,水皰,膿皰,劇烈瘙癢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關於皰疹樣皮炎的發病原因,目前尚未有定論,大多數學者認為該病與患者免疫異常及小腸病變有關。
1.免疫異常
在患者的皮損和正常皮膚真皮層有免疫物質IgA沉積,在螢光顯微鏡下可見到它們呈顆粒狀。另外,大約70%的患者血中可以找到特殊的抗體及免疫複合物。這些均提示皰疹樣皮炎與患者自身免疫異常有關。
2.小腸病變
多數患者有小腸病變,大多數患者無消化道症狀,僅有20%~30%患者有腹脹、腹瀉和吸收不良,大便常規檢查示較多脂肪小顆粒,說明患者腸道功能異常。如果患者食用含谷膠(俗稱麵筋,又名麥膠)的食物,如小麥、大麥、燕麥、黑麥,患者皮膚症狀及腸功能異常加重,這說明皰疹樣皮炎患者存在對谷膠的敏感性。

臨床表現

好發分布於肩胛、臂、骶及四肢伸側,皮損對稱分布。皮疹呈多形性,成群或排列呈環形,葡行性或地圖形。初起為點狀紅斑或小丘疹,迅速變為粟粒、豌豆或更大的水皰,水皰緊張壁厚不易破,尼氏征陰性。1~2日後,水皰變為膿皰。早期劇烈瘙癢,夜間尤甚,常因搔抓而不斷接種新疹。碘化鉀可加重病情。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升高,分類計數最高可達0.40。
(2)25%~50%碘化鉀軟膏做斑貼試驗,多數患者24小時內局部出現紅斑、水皰。
2.免疫學檢查
(1)直接免疫螢光檢查 皮損周圍3mm內外觀正常皮膚或淡紅斑處,90%患者真皮乳頭有顆粒狀IgA和C3沉積。水皰處由於炎症的破壞常呈陰性結果。
(2)血清學研究 少數患者血清IgA升高,IgM減低,在谷膠敏感性腸病患者中90%常有IgA抗肌內膜抗體。36%患者有抗網狀纖維抗體IgG和2/3患者有抗麥膠蛋白抗體。
(3)免疫遺傳學 白細胞表面組織相容性抗原(HLA)測定,發現HLA-B8、HLA-DR3、HLA-DQw2陽性率分別為90%、95%和100%,比正常人30%、23%和40%明顯增高。
3.組織病理學檢查
早期真皮乳頭頂部毛細血管周圍有較多中性及嗜酸性粒細胞浸潤,形成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的小膿腫,使該處膠原纖維發生溶解,使乳頭頂部與表皮分離,形成多房性水皰。36小時後,由於滲出加重,融合成單房性表皮下大皰。真皮內血管周圍有多數嗜酸性粒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浸潤,偶見血管炎改變。

診斷

根據多形性皮疹,以水皰為主,排列呈環形,好發於肩胛、臀部和四肢伸側,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尼氏征陰性,有時伴有吸收不良表現,組織病理為表皮下水皰,真皮乳頭有中性粒細胞小膿腫,IgA呈顆粒狀沉積,碸類藥物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可診斷。

鑑別診斷

需與皰疹型天皰瘡、大皰性類天皰瘡多形紅斑和大皰性表皮鬆解症相鑑別。

治療

1.一般治療
避免吃含碘劑、溴劑的藥物(如華素片)和食物(如紫菜、海帶),宜無谷膠(麵筋)飲食。
2.全身治療
(1)氨苯碸 每日2次或3次口服,可在1~3天之內緩解瘙癢等症狀。若症狀無改善,遵醫囑適當增加劑量。
(2)磺胺吡啶 無氨苯碸效果好。
接受氨苯碸和磺胺吡啶治療的皰疹樣皮炎病人,在治療前和治療後的前4周,每周要檢查血常規,以後8周,每2~3周檢查1次,繼之每12~16周檢查1次,因為隨時可能發生粒細胞缺乏症溶血性貧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症是最常見的副反應。這些副反應在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的患者非常嚴重。中樞神經系統或肝臟毒性反應罕見。如果使用氨苯碸治療引起溶血,明顯心肺功能障礙或周圍神經病變,應考慮改用磺胺吡啶。磺胺吡啶一般不會引起溶血。
某些皰疹樣皮炎患者通過嚴格而長期的(如6~12個月)無谷膠飲食,不用或少用藥物治療也可控制病情。
3.局部治療
以止癢、消炎和預防繼發感染為主。

預防

部分病人對谷膠過敏,限制谷膠飲食後,病情可自然好轉,同時亦應避免含碘、溴、氯的食物、藥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