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在中國民間流傳的傀儡戲之一,作為中國漢族民間的一門古老傳統藝術,皮影戲始於先秦,興於漢朝,盛於宋代。到皮影藝術比較繁盛的宋朝,昌黎地處遼、金統轄的北方地區,原本少有皮影戲流傳,但在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之後,這一情況發生了變化。當時,中原地區的影戲藝人跟隨徙民四處流散,有的隨同朝廷遷都到臨安,有的西出潼關避難,逐漸形成了中國各地不同風格的影戲,其中蒸囑嫌翻北方皮影戲流派是由金兵入侵中原而被掠走的藝人形成,昌黎皮影戲為其中的一種。
在金元時期,影戲並沒有得到大的發展。直至明朝建立以後,特別是明成祖定鼎燕京,河北成為京畿藩輔舟寒擔之地後,大量移民的遷入,尤其是江南富庶之戶的北移,使這種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南民北移不僅壯大了經濟力量,還將南戲帶到了北方,從而使北方影戲有了發展的契機。由於明代統治者重視戲曲宣揚教化的作用,不少文人為雜劇和傳奇劇編寫戲文。至明代中葉,傳奇劇目創作進入了大繁榮、大發展的時期,到此時有一些不第秀才為影戲編寫影卷,這對於冀東影戲的迅速發展並很快興盛於京城有著重要的影響,冀東影戲從此逐漸成為中國北方皮影戲的重要代表。
清代末期至民國初年,是冀東皮影戲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昌黎許多鄉村的富戶都刻箱組班,除建立一些專業影戲班子之外,幾乎每個村子都曾有過農民自娛自樂、農閒時才活動的小影戲班子。每到農閒時節,踏艱各村唱影聲不絕,也有三四台影戲同在一個村里對台演出的時候。同時,在這一時期,昌黎縣境皮影演唱藝術和操縱、編劇、雕刻等方面的優秀人物不斷湧現,為冀東皮影藝術發展的中心在民國年間適時轉移到昌黎打下了深厚基礎。
20世紀20年她料牛代到30年代,碣石山下的昌黎縣城出現了一個“乾利堂”皮影班,當時,乾利堂皮影班幾乎薈萃了昌黎、樂亭、灤縣和撫寧、盧龍、遷安、臨榆、青龍等縣的皮影表演高手,演出水平高,在昌黎地區和東北不少地方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從而使“昌黎皮影”聞名一時。
解放戰爭時期,昌黎縣城三次被解放。在1947年5月第一次解放昌黎戰鬥發生以後,冀東軍區第十二軍分區的“軍民影社”就開始在這一地區演出皮影戲。皮影社分別配合解放戰爭和土地改革,編演了大量皮影戲新劇目,如《錦州戰役》《解放平津唐》《淮海戰役》《解放徐州》《清算閻王帳》《改造二流子》等,充分發揮了皮影戲在革命戰爭中宣傳民眾、教育民眾、武裝民眾的作用。
1948年11月,在解放戰爭中最終獲得新生的昌黎縣城,成為冀東軍區第十二軍分區和冀東行政公署第十二專署駐地,新長城影社隨同遷入。為此,昌黎縣城匯聚諸多影戲班子的皮影戲演員,皮影藝術人才雲集,促進了昌黎皮影戲藝術的發展。
1949年8月,昌黎縣城又成為管轄昌黎和臨榆、撫寧、盧龍、灤縣、灤南、樂亭頌辨拜、遷安、遷西、遵化、豐潤、丰南、玉田等縣的中共唐山地委和唐山專員公署駐地,變成了唐山專區的首府之城。唐山專署文化科在解放區建立的新長城和軍民等皮影社的基礎上,建立了唐山專區皮影社。
1952年夏天,由有著“皮影界的梅蘭芳”之稱的皮影演唱藝術家高榮傑帶班的乾利堂皮影班由東北歸來,在昌黎縣城演出,引起了新的轟動。同年10月,乾利堂皮影戲班被唐山專署文化科接管,與唐山專區皮影社一起,共同改編為唐山專區實驗皮影社,高榮傑被任命為社長。至此,昌黎縣城再次成為冀東皮影演出頂尖高手的雲集之地。
文化特徵
演出形式
昌黎皮影有其獨特的演出形式,台前一張影窗、台中上掛明燈,由兩人操縱影人屑定禁,稱之為上線和下線,操縱者依據唱者所唱的內容舞動影人,唱腔由銅酷應熱采管的四胡伴奏,並由鼓、板、鑼等打擊樂器加以烘托。皮影藝人稱為影匠,全台影戲由七八人組成,稱之為七緊八松,影匠各個都是多面手,有的唱者手持小鑼邊打邊唱,有的操縱者在操縱的同時邊耍邊唱。
唱腔特點
昌黎皮影唱腔多源於昌黎本地鄉間流傳的民歌、民謠、俚曲等,地方語調濃郁,委婉、溫柔,尾音細長,語音聲細、聲輕、清晰、響亮、優美。此外,皮影的唱腔基本是昌(黎)灤(縣)樂(亭)一代的“老呔兒”語調誇張,道白也多用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方言土語,充分體現了“老呔話”的語言特點。昌黎皮影演出具有鮮明的戲劇特徵,唱腔屬於板腔體,節拍分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流水板、散板等。“一板三眼”以四拍為一小節,第一拍敲檀板一下,稱為“板”;以後三拍各敲一下鼓,稱為“眼”。唱腔節拍由一板一眼構成的叫“一眼板”,沒有固定板眼的叫“散板”,散板沒有固定節拍,只是在行腔頓挫處敲板一下,有時不敲板。“流水板”以一拍為一小節,連續敲板,在板式上又分為“大板”(大慢板、中慢板、緊慢板)、“二板”(慢二性和緊二性)和“三性板”(也稱緊板、快板,又分為緊打慢唱和緊打快唱兩種。緊打快唱在快板、垛板中套用,緊打慢唱在搖板、散板中套用)。慢板是昌黎皮影各種板式中速度最為緩慢的一種,其節奏平穩,舒展,唱腔豐富曲折,旋律性強,多用在成套唱腔。
昌黎皮影的唱腔豐富多彩,主要分為平調、花調、淒涼調、悲調和還陽調。平調為最基本的唱腔,各樣人物均可使用,既華麗又樸素,善於抒情。平調分為“男平”“女平”,格式以七字句為基礎,並且在七字賦、十字錦、三趕七等唱詞結構上套用。女平調又分為平調一、平調二。平調一的唱腔委婉動聽,高亢有力;平調二又叫揚調,與平調一大同小異,以優美、瀟灑、高亢、明亮見長。花調屬於旦行專用的腔調,在旦行平調旋律上加花形成,在念白和唱功上都有一定的章法,適於表現歡快、喜悅、天真、活潑、詼諧等情緒。淒涼調,亦為旦行專用腔調,主要用於表現有淚無聲、悲憤交集的淒涼悲切情感,其旋律性極強,能夠細緻地展示人物複雜心境,常用於青衣人物。悲調,是用於各類角色,各個行當都自己的悲調,表現功能主要是聲淚俱下,悲痛欲絕。還陽調,是旦行的專用腔調,在表現人物由於驚嚇或氣急一時而休克甦醒時運用。還有一種游陰調,也叫陰調,多為青衣和閨門旦使用,適用於表現屈死的冤魂,調口低回纏綿,時而激憤,聲調高昂,一驚一乍地使觀眾有毛骨悚然之感。與游陰調類似還有陽調,區別在於環境和情緒的不同。
昌黎皮影的唱腔、唱法多種多樣,根據唱詞的字數不同,及唱法特點和表現人物的心情與情緒有別,又有三字經、五字賦、七字賦、十字錦、三趕七和硬仄、頂、喜韻、哭腔、路途悲、大悲調等,不少唱腔、唱法從生活中來,由一些有造詣的藝人獨創或發展。昌黎皮影在演唱時使用的嗓音主要是掐嗓,特別是女音男唱表現細小、嬌嫩的聲音,掐著喉頭方可表現的繪聲繪色,以假亂真。這也是昌黎皮影演唱的主要特點,是與其他地區皮影演唱特點的一個明顯區別。一開始的昌黎皮影戲表現唱功的均為男性,後來女性演唱“小”等不再掐嗓,用自然嗓音。
伴奏樂器
昌黎皮影的伴奏樂器主要是四胡,配以揚琴、二胡、笛子、大阮等輔助樂器,從而使音樂更加豐滿、厚實。打擊樂器有鼓、板、鈸、大鑼、小鑼等,用以滿足情節、唱腔、場面的需要。
表演道具
皮影是昌黎皮影戲表演必不可少的道具,製作皮影需要驢皮、鐵絲、箭稈(高粱稈)、透明水彩、清油等原料,製作工具有刻刀、鉛筆、蠟板、毛筆、尺、剪刀等。皮影製作看似簡單,但對製作工藝水平的要求卻比較嚴格,昌黎皮影的影人製作一般是將驢皮刮淨,加工成半透明狀後再刻制上彩,其雕繪工藝講究刀工精緻,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頭、身、雙臂、雙腿等幾部分,均為側影,頭部附有盔帽,全身皆著服飾,塗油彩後用火磚烘烤壓平即成。演出時將影人的頭插於身部,身與臂、腿相接,同時在身部和兩手安上3根箭稈,即可操作,除了人物造型外,藝人還要刻制一些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代表劇目
昌黎皮影戲經過不斷的發展,形成的劇目有500多部,其中“連台本”有130多部,單折戲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牛郎與織女》等,長連台本戲有《五峰會》《二度梅》等百十餘部,現代戲有《白毛女》《九件衣》等,童話戲有《神奇的羽毛》《熊貓咪咪》等。昌黎皮影戲還新編了《俠女復仇記》《張飛戰馬超》《三打祝家莊》《趙子龍單騎救幼主》《哪吒鬧海》《穆桂英招親》等劇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昌黎皮影戲是在民間曲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唱腔豐富,韻律優美,板式靈活多變,在中國音樂領域裡自成一體。昌黎皮影戲的皮影雕刻精細,人物造型多樣、逼真,並融有古代壁畫、佛像、戲曲臉譜、戲曲服裝、民俗裝束與剪紙等民間藝術的精髓,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昌黎皮影戲的劇目內容是深層剖析昌黎當地社會民俗民風以及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
傳承狀況
昌黎皮影戲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其傳統的民俗文化內涵逐漸消失。阻礙皮影戲發展的因素相應增多,存在專業人才斷檔、缺乏創新等問題,昌黎皮影戲藝人老齡化嚴重,皮影藝人年事已高無法演唱,但傳承人卻寥寥無幾,傳統皮影戲表演技藝難以得到傳承,其唱腔、口傳劇目,皮影道具雕制方法等,幾乎面臨到失傳的境地。
傳承人物
張向東,男,漢族,1947年9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皮影戲(昌黎皮影戲),河北省昌黎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06年,昌黎縣政府、縣文化局就把皮影藝術列入重點保護的民間藝術對象,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
2009年,唐山市投資建成了全市首座民間藝術館,集中展示了昌黎皮影製作工具、演出使用的影卷、影包、伴奏樂器以及相關影像資料。
昌黎縣文化部門每年召開2—3次皮影培訓或研討會,聘請專家學者和民間藝人進行講學、授課;同時,積極開展“昌黎皮影”進校園活動,將皮影學習納入到學校校本課程體系中。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昌黎縣文化館獲得“皮影戲(昌黎皮影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5年,昌黎皮影戲在“冀東油田杯”國際皮影藝術展演中獲得優秀表演獎。
2010年12月,在唐山舉行的金獅獎·第三屆全國木偶皮影戲大賽中,昌黎向東皮影劇團演出的昌黎皮影戲短劇《三打祝家莊》獲得銅獎。
重要展演
2006年,在北京國家博物館“文化遺產日特別展覽”中,河北昌黎向東皮影團表演了昌黎皮影戲《西遊記》片斷。
2010年“六一”前夕,“皮影動漫嘉年華”—昌黎皮影藝術專場展演在國家圖書館音樂廳上演,活動中表演了《鶴與龜》《小羊過橋》《狐狸和烏鴉》等童話皮影劇。
2012年11月,昌黎皮影走進香江,向東皮影劇團表演了《三打祝家莊》《龜與鶴》等昌黎皮影戲傳統劇目。
1948年11月,在解放戰爭中最終獲得新生的昌黎縣城,成為冀東軍區第十二軍分區和冀東行政公署第十二專署駐地,新長城影社隨同遷入。為此,昌黎縣城匯聚諸多影戲班子的皮影戲演員,皮影藝術人才雲集,促進了昌黎皮影戲藝術的發展。
1949年8月,昌黎縣城又成為管轄昌黎和臨榆、撫寧、盧龍、灤縣、灤南、樂亭、遷安、遷西、遵化、豐潤、丰南、玉田等縣的中共唐山地委和唐山專員公署駐地,變成了唐山專區的首府之城。唐山專署文化科在解放區建立的新長城和軍民等皮影社的基礎上,建立了唐山專區皮影社。
1952年夏天,由有著“皮影界的梅蘭芳”之稱的皮影演唱藝術家高榮傑帶班的乾利堂皮影班由東北歸來,在昌黎縣城演出,引起了新的轟動。同年10月,乾利堂皮影戲班被唐山專署文化科接管,與唐山專區皮影社一起,共同改編為唐山專區實驗皮影社,高榮傑被任命為社長。至此,昌黎縣城再次成為冀東皮影演出頂尖高手的雲集之地。
文化特徵
演出形式
昌黎皮影有其獨特的演出形式,台前一張影窗、台中上掛明燈,由兩人操縱影人,稱之為上線和下線,操縱者依據唱者所唱的內容舞動影人,唱腔由銅管的四胡伴奏,並由鼓、板、鑼等打擊樂器加以烘托。皮影藝人稱為影匠,全台影戲由七八人組成,稱之為七緊八松,影匠各個都是多面手,有的唱者手持小鑼邊打邊唱,有的操縱者在操縱的同時邊耍邊唱。
唱腔特點
昌黎皮影唱腔多源於昌黎本地鄉間流傳的民歌、民謠、俚曲等,地方語調濃郁,委婉、溫柔,尾音細長,語音聲細、聲輕、清晰、響亮、優美。此外,皮影的唱腔基本是昌(黎)灤(縣)樂(亭)一代的“老呔兒”語調誇張,道白也多用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方言土語,充分體現了“老呔話”的語言特點。昌黎皮影演出具有鮮明的戲劇特徵,唱腔屬於板腔體,節拍分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流水板、散板等。“一板三眼”以四拍為一小節,第一拍敲檀板一下,稱為“板”;以後三拍各敲一下鼓,稱為“眼”。唱腔節拍由一板一眼構成的叫“一眼板”,沒有固定板眼的叫“散板”,散板沒有固定節拍,只是在行腔頓挫處敲板一下,有時不敲板。“流水板”以一拍為一小節,連續敲板,在板式上又分為“大板”(大慢板、中慢板、緊慢板)、“二板”(慢二性和緊二性)和“三性板”(也稱緊板、快板,又分為緊打慢唱和緊打快唱兩種。緊打快唱在快板、垛板中套用,緊打慢唱在搖板、散板中套用)。慢板是昌黎皮影各種板式中速度最為緩慢的一種,其節奏平穩,舒展,唱腔豐富曲折,旋律性強,多用在成套唱腔。
昌黎皮影的唱腔豐富多彩,主要分為平調、花調、淒涼調、悲調和還陽調。平調為最基本的唱腔,各樣人物均可使用,既華麗又樸素,善於抒情。平調分為“男平”“女平”,格式以七字句為基礎,並且在七字賦、十字錦、三趕七等唱詞結構上套用。女平調又分為平調一、平調二。平調一的唱腔委婉動聽,高亢有力;平調二又叫揚調,與平調一大同小異,以優美、瀟灑、高亢、明亮見長。花調屬於旦行專用的腔調,在旦行平調旋律上加花形成,在念白和唱功上都有一定的章法,適於表現歡快、喜悅、天真、活潑、詼諧等情緒。淒涼調,亦為旦行專用腔調,主要用於表現有淚無聲、悲憤交集的淒涼悲切情感,其旋律性極強,能夠細緻地展示人物複雜心境,常用於青衣人物。悲調,是用於各類角色,各個行當都自己的悲調,表現功能主要是聲淚俱下,悲痛欲絕。還陽調,是旦行的專用腔調,在表現人物由於驚嚇或氣急一時而休克甦醒時運用。還有一種游陰調,也叫陰調,多為青衣和閨門旦使用,適用於表現屈死的冤魂,調口低回纏綿,時而激憤,聲調高昂,一驚一乍地使觀眾有毛骨悚然之感。與游陰調類似還有陽調,區別在於環境和情緒的不同。
昌黎皮影的唱腔、唱法多種多樣,根據唱詞的字數不同,及唱法特點和表現人物的心情與情緒有別,又有三字經、五字賦、七字賦、十字錦、三趕七和硬仄、頂、喜韻、哭腔、路途悲、大悲調等,不少唱腔、唱法從生活中來,由一些有造詣的藝人獨創或發展。昌黎皮影在演唱時使用的嗓音主要是掐嗓,特別是女音男唱表現細小、嬌嫩的聲音,掐著喉頭方可表現的繪聲繪色,以假亂真。這也是昌黎皮影演唱的主要特點,是與其他地區皮影演唱特點的一個明顯區別。一開始的昌黎皮影戲表現唱功的均為男性,後來女性演唱“小”等不再掐嗓,用自然嗓音。
伴奏樂器
昌黎皮影的伴奏樂器主要是四胡,配以揚琴、二胡、笛子、大阮等輔助樂器,從而使音樂更加豐滿、厚實。打擊樂器有鼓、板、鈸、大鑼、小鑼等,用以滿足情節、唱腔、場面的需要。
表演道具
皮影是昌黎皮影戲表演必不可少的道具,製作皮影需要驢皮、鐵絲、箭稈(高粱稈)、透明水彩、清油等原料,製作工具有刻刀、鉛筆、蠟板、毛筆、尺、剪刀等。皮影製作看似簡單,但對製作工藝水平的要求卻比較嚴格,昌黎皮影的影人製作一般是將驢皮刮淨,加工成半透明狀後再刻制上彩,其雕繪工藝講究刀工精緻,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頭、身、雙臂、雙腿等幾部分,均為側影,頭部附有盔帽,全身皆著服飾,塗油彩後用火磚烘烤壓平即成。演出時將影人的頭插於身部,身與臂、腿相接,同時在身部和兩手安上3根箭稈,即可操作,除了人物造型外,藝人還要刻制一些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
代表劇目
昌黎皮影戲經過不斷的發展,形成的劇目有500多部,其中“連台本”有130多部,單折戲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牛郎與織女》等,長連台本戲有《五峰會》《二度梅》等百十餘部,現代戲有《白毛女》《九件衣》等,童話戲有《神奇的羽毛》《熊貓咪咪》等。昌黎皮影戲還新編了《俠女復仇記》《張飛戰馬超》《三打祝家莊》《趙子龍單騎救幼主》《哪吒鬧海》《穆桂英招親》等劇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昌黎皮影戲是在民間曲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唱腔豐富,韻律優美,板式靈活多變,在中國音樂領域裡自成一體。昌黎皮影戲的皮影雕刻精細,人物造型多樣、逼真,並融有古代壁畫、佛像、戲曲臉譜、戲曲服裝、民俗裝束與剪紙等民間藝術的精髓,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昌黎皮影戲的劇目內容是深層剖析昌黎當地社會民俗民風以及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
傳承狀況
昌黎皮影戲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其傳統的民俗文化內涵逐漸消失。阻礙皮影戲發展的因素相應增多,存在專業人才斷檔、缺乏創新等問題,昌黎皮影戲藝人老齡化嚴重,皮影藝人年事已高無法演唱,但傳承人卻寥寥無幾,傳統皮影戲表演技藝難以得到傳承,其唱腔、口傳劇目,皮影道具雕制方法等,幾乎面臨到失傳的境地。
傳承人物
張向東,男,漢族,1947年9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皮影戲(昌黎皮影戲),河北省昌黎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06年,昌黎縣政府、縣文化局就把皮影藝術列入重點保護的民間藝術對象,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
2009年,唐山市投資建成了全市首座民間藝術館,集中展示了昌黎皮影製作工具、演出使用的影卷、影包、伴奏樂器以及相關影像資料。
昌黎縣文化部門每年召開2—3次皮影培訓或研討會,聘請專家學者和民間藝人進行講學、授課;同時,積極開展“昌黎皮影”進校園活動,將皮影學習納入到學校校本課程體系中。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昌黎縣文化館獲得“皮影戲(昌黎皮影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5年,昌黎皮影戲在“冀東油田杯”國際皮影藝術展演中獲得優秀表演獎。
2010年12月,在唐山舉行的金獅獎·第三屆全國木偶皮影戲大賽中,昌黎向東皮影劇團演出的昌黎皮影戲短劇《三打祝家莊》獲得銅獎。
重要展演
2006年,在北京國家博物館“文化遺產日特別展覽”中,河北昌黎向東皮影團表演了昌黎皮影戲《西遊記》片斷。
2010年“六一”前夕,“皮影動漫嘉年華”—昌黎皮影藝術專場展演在國家圖書館音樂廳上演,活動中表演了《鶴與龜》《小羊過橋》《狐狸和烏鴉》等童話皮影劇。
2012年11月,昌黎皮影走進香江,向東皮影劇團表演了《三打祝家莊》《龜與鶴》等昌黎皮影戲傳統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