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河間皮影戲),河北省河間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河間皮影戲是冀中皮影戲的重要代表之一,流傳於河北省河間市。河間皮影戲在造型方面體現出中國西部皮影的特點,劇本、唱腔、演出等諸多方面則與北京西派皮影戲同脈同宗。河間皮影戲的唱腔被稱為“老虎調”,風格粗獷奔放、醇厚樸實,其伴奏樂隊有文武場之分,文場使用板胡、二胡、笙、笛等樂器,武場則使用板鼓、陰陽板、鑼、鑔等樂器。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河間皮影戲形成了《拿蜘蛛》《混元盒》《五鼠鬧東京》等一批豐富的口傳劇目。
2008年6月7日,皮影戲(河間皮影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91;2011年年底,河間皮影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六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影戲(河間皮影戲)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Ⅳ-91
- 申報地區:河北省河間市
- 非遺類別:傳統戲劇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劇目,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河間皮影戲是冀中皮影戲的重要代表之一,明代時期河間皮影戲班社眾多,盧村、石家村、趙家莊、邊莊、北寨、王莊村、君子館、西呈各莊等地,都出現過皮影戲班社,演出活動遍及河間各個鄉村。
據民間班社資料記載,清代乾隆年間,皮影戲在河間景和鎮王莊村一帶較為活躍,而且還有合夥重新購置道具的協定書原件流傳下來。當時,由邵氏等15人組建的皮影班子,多次集資購買各種演出設備,經常在周邊地區演出。
中國解放初期,河間皮影戲表演活動較為活躍,每年夏秋之交,或冬閒季節,河間皮影戲的班主便組織藝人排練,在自己的村莊以及鄰近村莊義務演出。有時即便到十里以外的村莊應邀演出,也只用飯,不賣票,不收禮。
“文化大革命”期間,河間皮影戲演出活動幾乎被禁止,但老藝人想辦法把河間皮影戲的影人等藝術保存了下來。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以後,河間皮影戲重新恢復了演出。
文化特徵
演出形式
河間皮影戲演出活動一般是在夏季掛鋤之後,尤其在天旱等雨時,在農村廟會上演出,以祈雨為名,搭台唱戲,名為敬神,實為一種民眾娛樂。或者是在冬閒和春節期間,以唱戲來祈福、酬神,作為鄉民的娛樂。河間皮影戲演出時,扯開幕布,打開燈光,鑼鼓開場,皮影藝人在幕後操縱皮影人子,同時用具有河間地方特色唱腔和鼓樂伴奏。
唱腔唱詞
河間皮影戲的唱腔叫老虎調,唱腔風格粗獷、奔放、樸實,與河間當地語言結合緊密,行腔有較濃的地方色彩和鄉土味。河間皮影戲,演唱聲調、板眼不同於其他傳統劇目,運用的是安板、手鑼穩、一鼓開,唱腔上又分平調、聲調、情調、大悲調、小悲調、疙瘩調。河間皮影戲對白詼諧幽默,唱詞具有較高的文學性。
表演道具
河間皮影戲以皮影人為主要道具,除了生、旦、淨、末、醜以外,根據劇情表演需要,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一應俱全,且雕工精巧,造型雋秀、逼真。河間皮影戲藝人對於對於皮影人較為重視,演出開箱、結束裝箱都有規定的程式。開箱時,班主先燒三炷香,放鞭炮,然後洗手取人子;裝箱時,皮影人頭、身子分裝,但身子上必須有一對兒裝上腦袋的書童侍女壓箱。
代表劇目
河間皮影戲保留著豐富的口傳劇目,民間有少量演出劇本,但主要靠口授心記,演出時不看劇本,其代表劇目有《拿蛛蛛》《混元盒》《五鼠鬧東京》《繡花燈》《絲鸞帶》《大妖書》《小妖書》《劉仁掃北》《定唐傳》《白雁捎書》《金滕玉箸》《蝴蝶杯》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河間皮影戲在造型方面體現出中國西部皮影的特點,其皮影人子有較高的工藝價值;河間皮影戲的唱詞有較高的文學性,其內容宣傳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具有一定的教化價值;河間皮影戲作為一種古老稀有的劇種,具有較高的視聽藝術價值。
傳承狀況
由於老藝人陸續去世,河間皮影戲大量口傳心授的曲目逐漸消失,其前景堪憂,急需加大力度予以搶救保護。
保護措施
河間市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多次走訪老藝人,邊整理劇本邊排練,對河間皮影戲傳統劇目《繡花燈》進行了錄音、錄像和文字整理工作。
2017年7月,河北省河間皮影戲傳承人盧寶宗免費開設了皮影戲小課堂。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河間市文化館獲得“皮影戲(河間皮影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皮影戲(河間皮影戲)項目評估合格,河間市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20年8月,河間市皮影戲劇目《千古豐碑》在河北省非遺聯展中進行了表演。
2013年21日至24日,中央電視台攝製組到河間拍攝了河間皮影戲專題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