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北皮影藝術展
- 外文名:Shadow puppet art of HeiBei
由河北省民眾藝術館、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唐山、秦皇島、滄州、邯鄲市民眾藝術館、非遺保護中心協辦的河北皮影藝術展於11月2日至12日在石家莊市美術館舉辦。展覽此次展覽分作品展示、劇目演出和出版成果展三部分。作...
2010年5月14日,上海世博會河北活動周正式啟動,河北唐山皮影劇團在世博園區內的寶鋼大舞台表演了《鶴與龜》《三打白骨精》等劇目。2012年2月,唐山皮影戲在第二屆“中華情”海峽兩岸民間藝術嘉年華暨第八屆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節中進行了表演。2014年4月,河北唐山皮影藝術展在廣西柳州開展。2016年7月,唐山皮影戲在...
羅山皮影是一種古老的,具有獨特魅力的傳統民間藝術。始於明代,據1982年版的《羅山縣誌》記載,羅山皮影源自河北灤州,從明嘉靖年間(公元1552年至1566年)開始在信陽市的羅山縣繁衍生長,距今已有四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經過多少代皮影藝人的加工、提高,羅山縣皮影藝術已經成熟,影人製作美輪美奐,栩栩如生。生、旦...
灤州皮影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起源於河北灤州,故名,始稱灤州皮影或樂亭皮影及冀東皮影,又稱灤州影戲,因位於河北省唐山市,又名河北皮影、唐山皮影,是中國皮影戲三大流派(陝西皮影、潮州皮影、北方皮影)中北方皮影的代表之一。簡介 流行於河北東北部唐山市為中心的地區,包括昌黎、灤縣、樂亭等縣,輻射...
冀東皮影因產於中國河北東部而得名,又以昌黎為盛,故又稱昌黎皮影。皮影俗稱為驢皮影、老皮影,也是集昌黎地方的民間美術、音樂、說唱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的地方傳統戲曲表演藝術。溯源 冀東(昌黎)皮影起源於遼金時期,經元、明兩代傳承發展,至清朝初期基本定型成熟,遍及永平府各州縣,並影響周邊地區。乾隆年間進入...
(河北)保定皮影,是一種古老的、具有獨特魅力的地方民間藝術。主要分兩種:老虎調和涿州影。老虎調風格粗獷、奔放、樸實,與當地語言結合緊密;板式有平調、慢板、叫腔、幫腔等,伴奏只有大鑼、大鈸、堂鼓、大鼓等。涿州影用語較為講究,文學性較強,而且通俗易懂,可謂雅俗共賞;主要板式有二板、頭板、琴腔、還魂...
活動周期間,19項極具河北民間藝術特色的“絕活”將一一亮相。屆時,參觀者不僅可以零距離欣賞到這些璀璨的民間工藝精品,還可以現場目睹工藝大師們的精湛製作技藝。這19個項目基本上代表了河北各地的藝術特色,如唐山的皮影,保定的曲陽石雕、泥塑、蘆葦畫、定瓷、易水硯,張家口的蔚縣剪紙,衡水的武強木版年畫、內畫,...
張向東,男,漢族,1947年9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皮影戲(昌黎皮影戲),河北省昌黎縣申報。保護措施 2006年,昌黎縣政府、縣文化局就把皮影藝術列入重點保護的民間藝術對象,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2009年,唐山市投資建成了全市首座民間藝術館,集中展示了...
建國後,建昌皮影逐漸衰退,現僅存老大杖子王清江、王清堂皮影,要路溝於景禮皮影,仍在堅持演出。王清江師從河北皮影老藝人張福金,勤奮刻苦,功夫紮實,藝術有成後,教會了妻子和弟弟。一九八三年購置了皮影箱子,成立了王清江皮影隊,常年活動至今。每年演出高達三百場以上。兄弟二人經常被河北、凌源請去客串演出,名聲...
“開年看幾場皮影戲,一年和老婆不生氣。”呂家莊的皮影戲是一種民間說唱藝術。據老藝人師承相傳的回憶說,它是由陝西碗碗腔皮影和蔚縣秧歌、蔚縣大戲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地方戲曲。相傳,清朝光緒年間,陝西大荔縣一帶,連年大早,寸草不收,一些“碗碗腔”皮影藝人,不得不背井離鄉,東渡黃河,流落到山西、河北兩...
在河南、山西農村,這種拙樸的民間藝術形式很受人們的歡迎。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驢皮影。發祥於中國陝西,極盛於清代的河北。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皮影戲,發源於我國西漢時期的陝西華縣(古華州),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早由...
東北皮影戲,從整體藝術上看各地有許多共同之處,單就聲腔音樂而言實為流派繁多。遼西朝陽地區,靠近河北省的凌源、喀左演唱風格類似唐山、樂亭。建平縣老河、泵河、黑水、三趟川,皮影演唱風格各異,韻味不同。遼南皮影又有南派北派之分,各有千秋。東北皮影戲道白、唱腔無統一規範,屬區域性較強的民間藝術。灤州...
冀南皮影戲,是河北省的地方傳統戲劇,主要流傳於河北省南部的皮影藝術形式。冀南皮影戲劇目豐富,演唱沒有文本,完全靠口傳心授方式傳承,對白口語化,通俗易懂,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演出時以板胡、二胡、悶笛等樂器伴奏。2006年入選了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史淵源 皮影戲,舊稱“影子戲”或“燈影戲”,...
皮影戲(沙河皮影戲),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21年5月24日,皮影戲(沙河皮影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是Ⅳ-91。歷史淵源 皮影戲(沙河皮影戲),歷史悠久,明清至近現代時期,沙河一直有幾十個皮影戲班演出,在...
(1885-1968),河北省灤南縣人。皮影藝術界和東北、華北地區公認的“皮影大王”。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倴城鎮松樹村人,原名張榮緒,號老繩。出身於貧苦的農民家庭,父親常年給地主打長工,由於家境貧寒,僅在本村的私塾念過二年書,十二歲就給地主放豬、放牛。張繩武在皮影藝壇上從事表演藝術活動達半個世紀以上,在...
4000平方米的河北畫院展覽館,可以舉辦國內和國際的大型美術展覽 。作用價值 河北美術館的建成啟用,是河北省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省會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又一項重要工程。它為河北省美術家提供了一個展示勞動成果、宣傳燕趙文化、加強對外文化藝術交流的平台和空間。新建美術館主要以展廳、畫廊、學術報告廳、培訓...
道情者,用漁鼓和簡板伴奏,多用一般民間故事做題材。環縣道情皮影是“道情”與皮影相結合的產物,20世紀50年代,環縣道情皮影三次進京演出,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的高度讚譽,並最終發展為甘肅惟一地方劇種——隴劇。在全國大範圍都有皮影藝術的同時,如何求同存異,凸顯環縣皮影的特點成為了當時宣傳的瓶頸,環縣...
中國皮影藝術從十三世紀元代起,隨著軍事遠征和海陸交往,相繼傳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羅(泰國)、緬甸、馬來群島、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亞歐各國。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舉辦百戲大會,皮影戲參加了演出。另傳皮影自明中葉從蘭州和華亭先傳入河北涿州、後再傳到京西、北郊農村,...
2016年9月29日,“影之美”全國皮影藝術展在長沙紙本藝術館開幕,共展出數百幅來自世界各地的古今皮影,讓參觀者從節目展演、技藝手法、傳承發展等多個角度了解皮影藝術。展覽介紹 整個展覽分為皮影歷史發展沿革、全國皮影流派展、湖湘皮影藝術展、皮影互動體驗區、VR影像體驗區、皮影主題藝術商店等六大展區。展覽現場...
二,形式美和內容美的和諧統一,分別在皮影雕刻和內容創作上體現出來。史料記載 皮影戲在我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根據史料和近代民間皮影藝術流傳的實際狀況,可以推斷和證實皮影藝術起源於兩千年前的西漢,發祥於我國的陝西,而成熟於唐宋時代的秦晉豫,極盛於清代的河北。南宋末年,閩南移民將皮影戲引入廣東潮汕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