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型,用料,詞格聲腔,詞格,七字句,十字句,三趕七,五字錦,“攢”,其他,聲腔,慢板,快板,散板,三趕七,五字錦,硬唱,老韻,離調,行當說明,基本內容,傳承譜系,影卷分類,神話故事戲,歷史故事戲,民間故事戲,現代戲,知名藝人,保護與傳承,凌源皮影保護,設施器具,
人造型
凌源影人造型,歸納起來有生、小、大、髯、醜五大類,根據人物的不同身份特點對眉、眼、鼻、嘴和鬍鬚五個部分進行誇張,凌源影人造型外輪廓以直線概括、出神俊俏,著色對比強烈。由於特殊的舞台環境,所以一般雕刻採取“五分臉”:即一個眉、一隻眼、一耳垂半面嘴鼻一個臉。
用料
凌源皮影的雕刻用料講究,以小口青槽期的本地毛驢皮為佳,皮板薄厚適中,質堅而柔。在整個製作工藝上,無論以造皮、刻制、刮皮(經過浸泡、刻、鏟、打、拉、繃等工序)、拓樣、針稿簇刻、著色、出汗、磚燙、上油、訂綴等各道工序都毫不馬虎。凌源影人雕刻藝術師徒相傳,雕刻刀法十分講究——走刀、推皮、打眼等以先繁後簡、先內後外的順序雕刻。
凌源皮影全國聞名。
詞格聲腔
詞格
皮影戲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多年來,皮影戲文學卷本的編撰形成了一整套規律。影詞,由劇中人物的上場詩和下場對兒、白話和唱詞三部分構成。與兄弟劇本文學腳本相比,影卷中沒有導演用語和人物的的內心獨白,無論劇中人物何種感情,都需要演員以聲傳情表現出來。因此,皮影戲是含情帶景、情景並茂、以聲帶畫、聲畫交融的綜合藝術。
上場詩工整對仗,語言洗鍊,與上場人物所處環境、思想情緒緊密相關。皇帝上朝、元帥升帳,多為四句詩,一般可為兩句,五言七言均可。下場對兒則往往是一場戲的小結,又可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道白是影戲中主要敘事方法。白話要通俗易懂、簡潔明了,數敘上口,俚語方言。藝人有“白是骨頭唱是肉”、“千斤白四兩唱”之說,一語道破白話的重要。
皮影戲唱詞除同具兄弟劇種的七字句、十字句外,又具本劇種獨特的詞格。這些唱詞多由對偶的上下句組成。其轍韻,上仄下平的為平唱,上平下仄的為硬唱,也稱硬轍。與兄弟劇種唱詞轍韻不同的是,京、評戲唱詞第一句尾字並落平聲,第二句尾字仍為平聲又要合轍押韻。而皮影戲唱詞因受固定唱腔制約,七字句、十字句首句尾字可定轍,也可異轍,必落仄聲,第二句尾字合轍押韻必落平聲,其他數句為上仄下平,上不論下合轍。
七字句
此為“二、二、三”切句,是皮影戲諸行當、各種板式套用最多的基本詞格。有時根據需要可增加三字頭或句內增加襯字,套用靈活,演唱方便。
例:我去、陳州、把糧放,
賑濟、百姓、得安然......
十字句
此為“三、三、四”切句和“三、四、三”切句,兩種切句方式的詞格。多用於慢板,通常兩種切句方式的唱詞,在一段唱中切忌混用,以免演唱蹩嘴。
例①狄桂芝、坐寒宮、淚流滿面,
哭了聲、老爹爹、害了姣娃......
②奴為你、廢寢忘食、不顧冷,
奴為你、煎湯熬藥、赴殷勤......
三趕七
三趕七又稱“三頂七”。每段唱詞由倆三字、倆四字、倆五字、倆六字、倆七字共50個字組成,可單唱一段,又可數段聯綴,幾段連用時應為同轍,抒情、敘事、寫景均可套用。
例:更悲痛,話難出
生兒無用,流落江湖,
父仇不能報,只落背後哭
仇人知是沈相,緣由叫人糊塗,
父親怎樣得脫難,必有恩人搭救出。
五字錦
五字錦又稱為“五位元組”或“五字緊”。每句五個字,是上不論下合轍的對偶句,下句多為仄聲,又稱五字錦硬轍。
例:觀眾將,站兩邊
鳳翅盔,頭上安,
連環甲,身上穿......
搭拉句子
搭拉句子,又稱“囉嗦句子”,各地叫法不一,句數不定,下句多為仄聲,落小轍。特點是一小段唱詞的尾句為三個字,重複一遍或兩遍。這種詞格為醜行敘事、抒情所用,語言風趣幽默,俗中有哏。
“攢”
贊,又稱為“贊牌子”、“觀陣牌子”、“么、二、三牌子”等。有“二、二、二”句式的六字句,常用的是“六、七、七、七”的句式,頭一句是三字句的對稱句,後連三個七字句。每四句為一番,由幾番或十幾番聯綴而成大段,轍韻自由,可一番一轍,也可數番一轍。為觀陣、夸將之用。
例:按東方,甲乙木,
二郎神爺把守住,
手托三尖兩刃刀,
敵人難以把陣入......
其他
皮影戲歷史悠久,流布廣泛,由於其流傳地域之別,影卷撰寫年代不同,其詞格各地稱道不一。在數代演唱實踐中,根據藝術發展,有的詞格套用漸少,有的應運而生。除上述所提到的詞格外,尚有“四字句”、“六字頭”、“十七字”、“挎三”等,有的獨立成格,有的則附加於其他句式之中。
聲腔
東北皮影戲,從整體藝術上看各地有許多共同之處,單就聲腔音樂而言實為流派繁多。遼西朝陽地區,靠近河北省的凌源、喀左演唱風格類似唐山、樂亭。建平縣老河、泵河、黑水、三趟川,皮影演唱風格各異,韻味不同。遼南皮影又有南派北派之分,各有千秋。
東北皮影戲道白、唱腔無統一規範,屬區域性較強的民間藝術。灤州影戲道白為“樂亭口”,否則,從內行到觀眾均不承認。而東北影戲道白為鄉音俚語,因所處地域不同,有的藝人發聲吐字鄉土韻調較濃。如,有的將“押糧運‘草’”念作“押糧運“炒”,“著槍”念作“著搶”,更有甚者將“三、山、四、是”念作“山、三、是、四”,可當地觀眾看得懂聽得清,尤感親切,認為家鄉戲家鄉看理應如此。灤州影戲多是掐嗓演唱,聲音高亢圓潤,唱腔委婉細膩。相比而言,東北皮影戲受二人轉、東北大鼓、單鼓、民歌,特別是方言語調的直接影響,其唱腔較之粗獷豪放,短促平直。筆者所見,除靠近河北的朝陽地區西部外多數不掐嗓演唱。唱髯、淨,用本功嗓,唱生、旦,用背功嗓,唱醜,本背功結合,俗稱陰陽嗓。東北皮影雖演唱風格不同,但除少數地區外,均已摒棄了“外牌子”、“雜枝子”及“曲牌聊套”的演唱形式,已形成了較完整的板腔體聲腔音樂,簡述如下:
慢板
慢板有的稱作“大板”,有的也叫“大起板”,遼南地區稱為“慢四六”。4∕4的節拍,為三眼板。節奏平穩徐緩,旋律性強,適於憂傷悲哀情感的內心描述,也可抒情敘事。雖為慢板,根據劇中情節要求不同,也有慢、中、快之別。
慢板起板的上下句最具板式特點,每句唱完均有大掛相接,中間數唱部分為上下句反覆,數敘明快,節奏平穩,錯落有致。這種板腔在運用中居多不是一氣呵成,一板到底,多數為流水板鎖住。
流水板
流水板各地稱道不一,有的稱為“二六板”、“二板”、“快四六”等。2∕4的節拍,為一眼板。它是皮影戲中諸多行當多用的基本板腔,抒情對話,景物描寫均可套用。演唱速度根據情節要求而定,可快可慢,所以又有緊流水和漫流水之別。
快板
快板又分為緊打緊唱和緊打慢唱兩種,緊打緊唱用1∕4記譜,緊打慢唱行腔自由,為複合節奏。這種板腔適於表現急促爆烈、焦灼激憤的情感。
散板
所謂散板,即是根據劇中情節的要求,演唱者自由發揮,無板無眼,不行腔不拉韻,半白半唱的一種聲腔,也有人稱為“搖板”。散板雖作為一種獨立的聲腔存在,但從沒有一大段唱腔全用散板,常為唱幾句散板後轉入其它板式。 東北皮影戲流派雖多,但唱腔板式無論怎么樣稱謂,歸納起來,基本音樂結構,節拍形式,簡言之,即慢、中、快、散四類,其它節奏型的唱腔已少見。皮影戲這門歷史的民間藝術,在數代人不見經傳的演唱實踐中,吸收借鑑兄弟劇種之長,創造了適合於表現本劇種不同人物、不同情感的聲腔,除上述各種板腔外,又有以詞格取名或以唱腔表現情感而取名的專用腔調。
三趕七
此為以詞格而取名的唱腔,多以流水板、快板再現,慢板則為少見了。敘事性強,曲調流暢,套用廣泛,既可表現緊張激昂,又可表現抒情歡暢。在藝術實踐中,根據不同人物,不同情節的要求,在基本旋律的基礎上,起板、行腔、甩腔、加掛等方面不斷創造,賦與新意,使本劇種這一獨特的聲腔進一步增強了表現力。
五字錦
它是以每句五個字一貫到底的詞格而取名,這種唱腔多用於生、淨兩行,旦行少用。因其唱詞多為上平下仄,又叫五字錦硬唱。受轍韻所限,腔調短促平直,如數似唱,用於緊張的報情、頂嘴、敘事等場面。其旋律比較簡單,多為上下句的反覆,可用1∕4、2∕4兩種記譜。
搭拉句子
它是丑角專用唱腔,演唱時唱段尾句重複兩遍,四弦奏以“學舌兒”,唱詞又多為小轍,聽之活潑俏生,韻味濃郁,幽默詼諧,常引人發笑,屬2∕4記譜的流水板。
硬唱
詞格為上平下仄的唱詞,在聲腔中稱為硬唱。有七字言硬唱、五字錦硬唱、三趕七硬唱等。其曲調性較差,近似於半白半唱,上句有固定的落音,下句則無固定的落音。適於表現剛烈、急促、驚恐的情感。
大悲
這是以表達情感而取名的旦行專用唱腔,也稱為“悲調”或“大悲調”,在旦行中青衣尤為多用。多表現禍從天降,驟驚之中,聲淚俱下,痛不欲生的場面。這種聲腔很少單獨運用,多從哭頭引入,而後轉為大悲,數唱一段後再轉入其它板腔鎖住。
老韻
老韻又有“淒涼韻”、“淒涼調”、“路途悲”之稱。是旦行中青衣多用的唱腔。其音樂形象中,主幹音“清角”(4)的頻現為其重要特徵。這種唱腔表現的是,悲悲切切、思思量量、悲憤交集、淒涼冷落的情感。常用於路途的思念,房中傷感之情。
還陽篇
這種唱腔,是劇中人因過分吃驚或過分激怒昏而復甦時所用。腔調低回徐緩,演唱由弱到強,它以引腔出現,而不單獨套用。套用中常是昏而復甦後先唱還陽篇,再轉哭頭、大悲、慢板等其它板腔。
離調
隨著時代發展,皮影戲已形成較規範的板腔體聲腔音樂,但由於地域不同,曲牌聯綴的痕跡尚存,有時在特定的場面中,仍用一些小調。蓋州影調演唱《鎖陽關》樊梨花送枕頭一場,延用“梅花調”,俗稱“痒痒調”,用其表現特定的情節恰到好處,收效更佳。
在流行的影調中,尚有“游陰調”、“三眼痛”、“鴿子腔”、“小東腔”、“喇叭腔”等等,各地叫法不同,風格各異,恕不贅言。
行當說明
我國的民間戲曲從行當上說都有生、旦、淨、醜之分。皮影戲也是大同小異。皮影戲的“生”,可分為:文生、武生,從年紀上又有小生、老生之別。不同的是,皮影戲的老生單樹一個行當,稱為“髯”,髯,根據不同的年齡數,又分為“三尖”、“五綹”、“白髯”等。
京評戲中的“旦”,皮影戲統稱為“小兒”。“小兒”根據生活中的不同特徵,又分為文旦、武旦,從年齡上又分為老旦、小旦,文旦又分為青衣、花旦、閨門旦、彩旦(即黃眼圈子)等。
兄弟劇種中“淨”,皮影戲稱為“大”,大行中沒有鬍子的稱為“愣淨”也有人叫“毛淨”,影人形象掃帚眉、大眼珠、黑滿髯的年老者稱之“老座子”,俗稱為大奸。
醜也是皮影戲中一個主要行當,醜又分為:生、髯、小兒、大醜五個行當
基本內容
凌源皮影屬灤州皮影派系,傳說清代由河北省的昌黎、灤縣、樂亭、豐潤、玉田、遵化等地傳入凌源,已有300多年歷史。凌源皮影屬中國北方皮影戲的重要一支,因雕刻影人用驢皮,故又有“驢皮影”之稱。
影人、影件的雕刻。
雕刻影人、影件,選灰色或黃色且肥壯、放血屠宰的驢皮最佳,瘦弱、鞍花嚴重、病死的驢皮次之。按季節的不同,氣溫的高低,驢皮的乾濕程度,將生皮放入缸中,用清水浸泡約5—7天;驢皮泡透後撈出張在木框上晾乾;然後,皮匠用專用工具“鎪子”鎪淨皮毛及內里兒,直至放在蘆席上能看清席紋,方可雕制影人、影件。皮影雕刻藝人根據成皮的薄厚、軟硬、透明度來雕鏤影人、影件。透明度最佳、光亮且薄厚適中的兩肋刻制頭茬;平整而略軟部位刻制上身和腰節;選厚而硬的部位刻制腿腳和袖頭,選軟襠薄而軟的部位刻制胳膊上節。這樣合理搭配用料刻制的影人,坐、臥、轉身、抬胳膊、揚手等,動作靈活,易於操作。驢皮的脖頭、大腿及股子皮只能用來刻制桌、椅、床、帳及雲片等影件。
雕刻影人有固定的圖樣,行話叫影譜。雕刻藝人憑著自身的藝術風格和功力,按著“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以醜貌”的原則,運用陰刻、陽刻並重的雕鏃方法,雕鏤這些特有的民間工藝品。頭茬雕成五分臉兒、七分盔、帽;套用數點透視,由上五分到下七分雕鏤戳子(影人身子)。雕刻完成後的影人用水漿過,晾乾壓平,即可染色。傳統的影人、影件染色主要用紅、綠、黑三種顏色,驢皮本色再上亮油即為黃色,紅、綠、黑三色通過藝人有序的勻染,形成色彩艷麗、顏色深淺不同的顏料。著色之後塗上亮油(過去用桐油,用普通清漆或速乾永明漆),待完全乾透用棉線將影人活動關節釘在一起,再安裝上脖條和兩根手條——三根不可缺少的操縱桿兒。這樣,一件栩栩如生的影人工藝品就誕生了。
皮影戲中所用的桌椅、床帳、山石、花樹、樓台、殿閣、廟宇、橋亭、車船、轎輦、虎、鹿、牛、獸等各種必備的場片和道具,與影人製作相同。
隨著時代的發展,影人的尺碼也有變化。據現存實物看,清末至民國初年雕刻的影人(包括頭茬)只有8寸高(市尺);到三十年代,影人尺碼增到1尺至1尺2寸高;1957年始,在影人造型不變的情況下達到1尺6寸高,這樣的影人在凌源普遍套用著。“文革”前凌源縣皮影團曾雕制1堂1尺8寸高的影人,也是凌源有史以來最大的影人,可惜壽命不長,在“文革”的“破四舊”中一火焚之。隨著影人加高,影台、銀幕也相應加大(在道具、製品欄目中詳述)。
凌源皮影的唱腔
灤洲影戲的唱腔,在形成的過程中吸收運用了民間音樂、民間歌曲、民間小調、叫賣調、哭喪調,又借鑑了兄弟劇種的聲腔音樂,最終成為獨樹一幟又的板腔體聲腔音樂。
凌源皮影戲的唱腔有平唱和硬唱之分。平唱的詞格韻腳是上仄下平;硬唱的詞格韻腳是上平下仄,唱腔不行腔不拉韻。硬唱又有七字言、五字錦之分。除了生、旦、淨、醜基本聲腔外,還有旦行多用的大悲調和淒涼調。
慢板是皮影戲的主要板式,藝人們又稱大板。節奏型是一板三眼,即4/4的節拍。在實際演唱中根據不同的情節又分為大慢板(每分鐘約20—40拍)、中慢板(每分鐘約40—60拍)、緊慢板(每分鐘約60—80拍)。一個唱段中,又分上下句(又稱曲頭)、數唱(又稱曲身)、鎖板(又稱曲屋)。女腔慢板(老旦唱生腔除外)曲頭上句落“6”,即羽調式,下句落“1”,即宮調式,鎖板尾句也落“1”,從中可看出旦角慢板是羽、宮交替調式。男腔慢板,曲頭上句落“1”為宮調式,下句落“2”為商調式,所以說男腔慢板是宮、商交替調式。慢板,在皮影戲中演唱速度徐緩,節奏平穩,腔調豐富曲折,旋律性強,長於內心描述、景物描寫和平緩的敘事。
常用的板式之二,二六板,又叫流水板。節奏型是一板一眼,即2/4的節拍(每分鐘約60—100拍)。上下句及鎖板句的落音與慢板相同,只是演唱速度加快。皮影戲各行當、各種詞格都可用二六板演唱,抒情道景、對唱敘事都可套用,也是行內熟知易學的板式。
常用的板式之三,快板。快板有板無眼,即1/4的節拍。調式與二六板相同。快板又分為緊打緊唱和緊打慢唱兩種演唱形式(每分鐘約100—120拍),適於表現緊急、激憤的情感。
常用板式之四,散板。它類似搖板,無板無眼,演唱中不行腔不拉韻,如數如唱,適於表達激昂、憤愾的場面。
悲調,在皮影戲中旦行多用。表現生離死別、痛不欲生、聲淚俱下、嚎啕大哭的情節。演唱時多由哭頭轉為大悲。實踐中多是由:“我的夫哇”、“我的娘啊”等引入,接唱散板哭腔。哭腔唱詞有時兩句,有時四句。無論是兩句還是四句,都是在唱詞尾句的下半句轉入大悲調。多為一板三眼,4/4的節拍,基本節奏型是每句兩小節,上下句多為板後起,末眼落。上句落“5”,為徵調式,下句落“2”,為商調式。數唱結音落“2”,同為商調式。
淒涼調,在凌源皮影界又稱作老韻、淒涼韻、路途悲等。這是旦行專門用來表達淒涼悲慘、有淚無聲、悲切冷落情感專用唱腔。它速度徐緩,每分鐘約40—50拍,上句落“6”,下句落“1”,是羽、宮交替調式,其音樂形象、行進旋律中“4”音頻現,這是突出特點。如今,評劇的“凡”字大慢板,就是由皮影戲的淒涼調演化而成。
凌源皮影的演唱及發聲方法與甘、陝皮影戲不同。凌源是翻卷(影卷)演唱,照本宣科;甘、陝皮影是肚轉,不看本,流口演唱。凌源皮影戲班從前都是男演員,無論唱什麼行當都掐嗓演唱,音樂高亢明亮,音域寬廣,富有表現力。直到1958年才有女皮影藝人登台。而甘、陝皮影利用本背功結合的發聲方法,一人演唱各種行當。
據考,灤洲皮影戲1938年前是小三弦伴奏,1940年以後改用四弦伴奏。據凌源刀爾登鄉失目藝人趙玉香口述(1972年講,韓琢記錄):他1938年以前是用三弦伴奏,1938年至1940年,唱生、髯用三弦來伴,唱小兒(即旦行)則用四弦伴奏,1940年以後全改為四弦伴奏。皮影戲仍以四弦為主弦,民間小影班只有一把四弦,民間稍大的影班或是公有制皮影團(隊)才配有揚琴、三弦、笙、中胡等樂器伴奏,以四弦為主,其它樂件協同四弦摟腔打掛兒,烘托氣氛。
與皮影戲聲腔血肉相連不可分離的是皮影戲的唱詞,皮影戲獨特的詞格,決定著皮影戲的聲腔。在皮影戲的詞格中除七字言、十字賦(即二二三切句的七字句、三三四切句或三四三切句的十字句)和兄弟劇種有相同點之外,“三字經”、“五字錦”、“大金邊兒”、“小金邊”、“三趕七”等均是皮影戲獨有的詞格。不同行當又有不同唱法,有著不同的韻味。就七字言、十字賦而言,各行當演唱時雖字數相同,但所用轍韻不同。其它劇種唱詞,頭句定轍,二句押韻,兩句尾字都是平聲。而皮影戲唱詞上下句是上仄下平,因受固定腔調的制約,上句必須落仄聲字,此乃皮影戲唱詞的一大特點。
皮影戲班的構成及演出
凌源皮影,隊伍精幹,活動方便,五、六位藝人即可組班唱影。影台前左邊的一位主操影者稱為“拿線”的,也叫掌上線的。前台中間的一位協助拿線人操縱影人,叫“貼線”的,因工作在燈下,俗稱“頂燈”的。前台右側一位負責班鼓、響板、大鑼、鐃鈸的演奏,影班中稱作打鼓的或是“打著的”。小班影多是一把四弦伴奏,通常又叫“拉著的”。在台後的演員必兼奏手鑼、堂鼓等,俗稱“後樓的”。除四弦琴師外,台上每位演員必唱一兩個行當,手上的工作叫“活計”。如:一位演員主功唱小兒(即旦)、打鼓,那就叫唱小兒、打鼓“活計”。皮影戲與兄弟劇種比較,行當稱呼不同。生,包括文生、武生。旦,包括文旦、武旦、閨門旦、青衣、彩旦等;皮影戲稱旦行為“小兒”,老旦唱生的唱腔,不規範在旦行之中。老生,皮影戲稱之為“髯”,根據人物不同年齡,又稱為“三尖髯”、“五綹髯”、“白髯”、“黑滿”等。淨行,皮影戲稱為“大兒”,包括黑頭、花臉、老座子等。醜行,包括文丑、武丑、老醜、小丑、官帶醜等等,通稱為“醜兒”,也有的叫作“花生兒”。
皮影戲影人是固定臉譜的死片子——影戲中人物在特定場面的喜、怒、哀、樂、憂、傷、悲各種感情都是一個臉兒。這就要靠藝人唱、念來表達劇中人物的神情。所以,眾人稱皮影戲為“以聲帶畫”的傀儡藝術。如:藝人通過念、唱能淋漓盡致地把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完全地表達出來,行稱為“認人兒”或叫“貼皮兒”。拿線藝人在演唱中能把帥將的威風、旦角的穩健、文生的瀟灑、武生的陽剛、老生的蒼勁、丑角的幽默、詼諧操縱得恰到好處,也稱之“貼皮兒”。拿上線者用左手操縱脖條,右手操縱兩根手條。左手操縱脖條使影人或前進或後退或行動或坐臥、轉身等;右手操縱兩根手條,使影人的兩臂抬落揚伸和雙手的張合、指點。貼線人與拿上線者拿法相反。總之,操縱要刻苦練功,練出真本事,才能達到“拿四兩勝千斤”的要求。這需要拿線藝人深入生活、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凌源著名皮影藝人王奎(1893—1972),幾十年如一日勤學苦練,才獲得“箭桿王”的美譽。
皮影戲的操縱,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因此,每位藝人又以自己的絕活能博得觀眾的好評而心填美意。有的擅拿長靠,有的擅拿短打,有的“換茬子”敏捷迅速,有的拿“梳頭、洗臉、帶花、照鏡子”穩當,表演場面頗見真功。藝人們的“絕活兒”被國際友人稱為“閃電式、魔術般”的表演。操影沒有固定的格式,也沒見到這方面的專著。每位成功藝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表演手法,都是因劇中人物而異,因事而別。劇中人物的表演動作是現實生活藝術化的誇張和舞蹈化的規範。經過歷代藝人長期實踐,凌源皮影形成了一套規範程式:
操縱武旦:出場亞賽風擺柳,升帳亮相身一扭,單腳一抬回身走,坐帳報名雙袖抖。
文旦:步履穩健目平瞅,單臂搖動雙交手。
文生:舉止文雅不慌忙,動作瀟灑莫輕狂。
武生:走如清風,立似青松,打如飄葉,停賽山峰。
髯(指正面老者):行路臂輕擺,腦袋點兩下,蹣跚步履遲,立姿手平跨。
醜:卑躬屈膝,點頭哈腰,搖頭晃腦,一步三搖。
大(奸面,泛指大眼奸臣):行進一步兩搖,看人眼睛上瞧,站立仰面凸胸,舉止抖袖挺腰。
這些拿線的要領,是數代藝人實踐的真知,它讓無數學藝者走上了捷徑,也可稱作凌源皮影操縱藝術的結晶。
傳承譜系
灤州皮影始創於關東,發展於河北,又傳入東北三省及內蒙古部分地區。由於通商、移民、藝人流動等各種因素,灤州影戲流布各方。一是從樂亭經渤海北上流傳到丹東、大連;二是出山海關經錦州流向東北;三是由遷安、遷西出冷口,經青龍、寬城的商賈小路流向關外;四是出京東,經喜峰口流傳到承德、平泉、凌源等地,逐漸繁榮發展。此乃皮影戲由關內傳播到東北及內蒙古的四條主要通道。
但凌源皮影何時、何地由何人通過哪條路線傳入?首先傳給哪個影班或哪幾位藝人?尚未見資料證實。
1994年,凌源刀爾登鄉著名皮影藝人郭永山親述(韓琢記錄),河北省遷安縣“任八老爺”的影班,總是圍繞長城在關內外演出,因此被眾人稱為“護城班”。班內藝人藝術高超,且有一定文化水平。該班主要藝人有:
湯滿(彈三弦,在關內號稱湯半台)、張秀峰(打鼓)、王安泰(掌上線)、任慶龍(字耀先,打鼓、唱小兒)、鄧春林(號鄧老林,掌上線)。藝友們演出之餘,精心錘鍊卷本,共商演藝,堅持常年活動,深受歡迎,名震關內外。1928年,“護城班”應凌源三道梁子村皮影班主宮萬里的邀請,曾到凌源的刀爾登、三道梁子等地演出。1933年,郭永山住刀爾登溫朴齋班,請來了原“護城班”皮影藝人鄧春林、任慶龍、王雲閣、劉朝卿(字向臣,彈三弦)等關內外藝人,聚會凌源溫朴齋班同台演出,切磋技藝,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此為民國年間,河北省皮影班社及藝人從遷安出冷口,經青龍流動到遼寧凌源之一例。
1937年,冷口外河北青龍縣王子店鄉皮影藝人佟敏祖孫三代,為避難逃荒來到凌源。祖父佟秀章,號佟老布,掌上線唱小兒,父親佟鳳洲,打鼓唱大。佟敏門裡出身,12歲從事影藝,習得拿、貼、打、唱,樣樣精通,雕刻影人更為關內外著名。初來凌源,祖孫三代搭班唱影以此謀生。1949年與藝友建立了凌源縣皮影社,1957年凌源縣建立皮影團,佟敏就成了大家公認的藝術骨幹。 1959年,天津寶坻皮影藝人婁永昌到凌源皮影團工作,主功唱髯。他聲音甜潤蒼勁,授徒凌源的許子林,直到“文革”才返回故里。表面看,藝人們搭班唱影為的是餬口謀生,實質也傳播了皮影藝術。
民間皮影藝術的傳承,無論雕刻影人,還是拿、打、拉、唱各種藝術的傳承,都是以師帶徒,或是舉辦專門的科班來培養人才。解放前,如以師帶徒,經中人介紹,立下生死契約——“車前馬後,投河覓井,與師無關……”,隨班流動,邊唱邊學,學業期滿先為師父效力三年,方可搭班從藝,以此謀生。專門科班,一師眾徒,邊演出邊學藝,影價比成人班略低,所有收入歸師父所得,或兩年、或三年幾個學員一起出科,就這樣皮影藝術才得一輩一輩的傳承,一代一代的發展。解放後,取消了從前的老規矩,但傳承方式略同。
影卷分類
皮影戲的說唱文本俗稱之影卷。早年的影詞多為戰爭興發的史書,沒有靈怪胭粉,抑惡揚善,宣揚教化,演唱時“照本宣科”,又稱之“宣卷”。藝人們習慣把長部頭連一體影卷稱為正卷,上述珍品留世甚少。世間流傳的影卷多為清中以來及後人所撰。所述故事中除朝廷更迭、征南掃北、戰爭興發的情節外,又加進了男婚女配、桃色艷情之事,在諸多的傳統影卷中,妖魔作亂、神仙指點、降妖平怪、人妖摻雜之情屢見不鮮。皮影戲劇目甚多,藝人講:“打一輩子魚報不清魚名,唱一輩子影說不清卷名”,真乃數目眾多,無人查明。筆者花費幾年工夫,行程數千里,千方百計多方尋覓,才收集到《封神榜》、《雙鳳釵》、《血書記》、《燕飛女俠》等傳統影卷160部,1700餘卷,尚有近百部卷名,未見其物。被世人推崇的《五峰會》、《青雲劍》、《二度梅》、《三賢傳》譽為皮影劇目中的“四大臭”,是皮影戲劇目之代表作。說“臭”,並非此戲不可聞矣,而是其文本經過數次認真錘鍊,藝人們演得十分嫻熟,拿,打,拉,唱均砍出框子,形成規範,甚至重點唱段全能脫口而出,總操此卷愛不釋手,影迷們亦屢看不厭,劇目久演不衰。筆者所聞,撰寫影卷者大體有三:其一,有的藝人造詣較深,世間頗享盛譽,或是影班繁榮興旺,藝術過人,箱東、班主請當地文人撰書立卷,以增添本班新戲,招徠觀眾;其二,某些皮影藝人為繁榮本行藝術,解決演唱缺卷的困難,演唱之餘揮筆寫書。如遼寧省喀左縣李杖子鄉皮影藝人李文然(1912年生)於三十年代編撰了《絲絨帶》、《鮫綃帳》、《萬靈針》等流傳保留。又如凌海市建業鄉四合屯張景榮(1913年生)於1953年至1957年在錦州皮影社工作期間曾先後撰寫影卷《精忠傳》27本,《楊家將》43本,《大隋唐》51本,《三國》60本。所撰之書曾在關內外廣泛流傳,仍為演出珍本;其三,一些文人墨客喜聞樂見,願獻影藝,興致寫書,如錦州百穀車站東大七屯的文人志士齊二黑子撰寫了《五鋒會》,其女又續寫了《平西冊》,經後人演出實踐,反覆推敲,成為皮影“四大臭”之一的傳世佳作。凌源市北廬鄉平房村舉人任善恕(字老玉)撰寫了皮影長卷《十粒金丹》。有許多皮影卷本在無數次傳抄中已遺忘了作者姓名,但其佳作卻流芳萬世,眾人觀之,仍飽眼福。當前,東北皮影戲仍以演唱長部頭大卷為主,什麼“征東”“平西”“征南”“掃北”等,其影卷內容大體可分五種。
神話故事戲
此類卷本故事玄妙離奇,擺陣玄法,施策斗寶,以神降妖,扶正壓邪,鑽天入地,千變萬化,招徠觀眾,如《封神榜》,《萬仙陣》,《五降山》等。
歷史故事戲
這類劇目在傳統皮影戲中較多,常為滅國興邦,戰爭興廢的故事。言表某帝昏庸無道,寵信奸相,罷黜忠良,奸相得逞,謀權篡位,或是番邦犯境,發兵征討,此時,朝出奸臣,暗通外敵,伺機謀反,陷害天子,皇帝游邦走國,歷經磨難,多虧忠臣保駕,平賊滅寇一統天下。這類戲中多夾雜著,神、仙、妖、道,擺陣鬥法。雖有朝代亦有歷史人物,但絕非綱鑑所志,正如清代尤侗所撰《西堂雜俎》言:“燈影從來太虛玄,帳影幢幢盡妖仙,不必認真求實據,聊借俚語解人煩。”道白了,皮影戲乃是茶餘飯後人們用來消愁解悶的一種娛樂形式而已。如《喜樂歸》、《金頂山》、《打登州》等。
民間故事戲
這類劇目多表現兒女情長。多是兩家愛好結親,不幸男方遭橫禍,門婿投親,岳父(母)嫌貧愛富折斷姻緣。多虧丫鬟、小姐鼎力相助,之後金榜題名,夫榮妻貴,闔家團圓。此類劇目中多陳述“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封建倫理道德。但有些劇中也反映女子衝破封建道德的束縛,爭取婚姻自由的理想。如《喜榮歸》、《對瓶梅》、《回龍閣》等。
公案和武俠劇
這類劇目在皮影戲中較少,多問世於清末或民國年間。常描述朝臣或州府宦官審理重大案件引發的曲折故事。或是武俠豪傑焚香結義、替天行道、殺富濟貧、除霸安良。如《五龍島》、《燕飛女俠》、《包案》等。
現代戲
傳統皮影戲在漫長的歲月中起到了“弘揚正義、貶斥邪惡、宣揚教化、勸人為善”的作用。近代,一些反應現代生活的皮影戲《大剛與小蘭》、《小二黑結婚》等,展現於影台,許多影班一時間蔚然成風,在寓教於樂中卓見其功。
凌源市文化館已收集的影卷目錄
1、俠義緣 17卷
2、畫中緣 8卷
3、聚虎山 12卷
4、五峰山 6卷
5、大崑山 14卷
6、落虎山 6卷
7、雞爪山 9卷
8、金鞭記 12卷
9、雙魁傳 8卷
10、雙名傳 8卷
11、松棚會 6卷
12、天門陣 18卷
13、紫金鐘 9卷
14、鎮冤塔 10卷
15、天緣配 7卷
16、奇忠烈 13卷
17、鎖陽關 11卷
18、乾天劍 4卷
19、青雲劍 21卷
20、文武緣 7卷
21、劫龍山 9卷
22、雙岔山 15卷
23、泰華山 13卷
24、赫陽山 10卷
25、天汗山 8卷
26、西遊記 7卷
27、精忠傳 21卷
28、雙失婚 12卷
29、五峰會 14卷
30、龍鳳圖 19卷
31、絲絨帶 11卷
32、鮫綃帳 8卷
33、小英傑 6卷
34、小西涼 16卷
35、神武關 10卷
36、雙峰劍 8卷
37、鴛鴦劍 12卷
38、金石緣 15卷
39、五祥山 10卷
40、雲龍山 12卷
41、青峰山 8卷
42、丹鳳山 8卷
43、四平山 7卷
44、雙鎖山 8卷
45、五虎傳 12卷
46、興龍傳 8卷
47、分龍會 8卷
48、楊辭宋 8卷
49、珍珠塔 12卷
50、黨人碑 7卷
51、梅花亭 8卷
52、桃花扇 5卷
53、招賢強 10卷
54、龍鳳劍 20卷
55、靈飛鏡 8卷
56、真假緣 8卷
57、金頂山 17卷
58、長壽山 13卷
59、兩狼山 10卷
60、臥鳳山 7卷
61、雞寶山 11卷
62、血書記 9卷
63、三賢傳 9卷
64、飛龍傳 8卷
65、群仙會 7卷
66、鳴冤閣 10卷
67、大金牌 8卷
68、二度梅 10卷
69、碧玉鐲 10卷
70、鐵丘墳 20卷
71、平西冊 6卷
72、雙掛印 9卷
73、虹霓劍 11卷
74、全家福 11卷
75、乾坤帶 8卷
76、蕉葉扇 11卷
77、大八義 12卷
78、封神榜 13卷
79、天竺國 10卷
80、鐵弓刑 4卷
81、血書詔 14卷
82、三 國 10卷
83、百花亭 8卷
84、顛倒配 6卷
85、牛馬燈 8卷
86、九頭鳥 36卷
87、對雀屏 10卷
88、天緣夢 16卷
89、英唐國 7卷
90、破澶洲 11卷
91、香錦帕 8卷
92、龍門陣 10卷
93、薄命圖 5卷
94、少西唐 9卷
95、九件衣 3卷
96、金玉梅 10卷
97、十道關 6卷
98、蝴蝶杯 8卷
99、下滄州 48卷
100、反漢圖 14卷
101、滿春園 12卷
102、楊家將 10卷
103、李自成 8卷
104、飛虎夢 12卷
105、江東橋 7卷
106、定 唐 11卷
107、仙桃會 6卷
108、碧玉釧 12卷
109、玉琥環 6卷
110、紫荊關 31卷
111、楊家將 25卷
112、回龍閣 7卷
113、破孟州 9卷
114、打登州 16卷
115、盜馬關 8卷
116、五龍島 4卷
117、鷹爪王 8卷
118、瓊林宴 4卷
119、單折本 20卷
120、太極鐲 10卷
121、降龍夢 10卷
122、珠寶釵 8卷
123、反西涼 11卷
124、十五串 8卷
125、全忠義 6卷
126、漁家樂 6卷
127、九更天 22卷
128、反 唐 14卷
129、降魔陣 15卷
130、陰陽陣 10卷
131、包公案 33卷
132、訪煤窯 6卷
133、全林寺 6卷
134、瓦崗寨 16卷
135、鑌鐵鐧 6卷
136、呼家將 10卷
137、告御狀 8卷
138、回龍衣 6卷
139、贈金鐘 14卷
140、金光陣 10卷
141、雙龍傳 14卷
142、綠牡丹 8卷
143、界牌關 8卷
144、群羊夢 8卷
145、升仙傳 10卷
146、鬥牛山 8卷
147、雙俠配 10卷
148、三省莊 8卷
149、兩界山 7卷
150、五鳳樓 12卷
151、隋唐傳 11卷
152、雷峰塔 8卷
153、白蟒山 8卷
154、金玉釵 6卷
155、五龍會 9卷
156、斑竹劍 9卷
157、風雲會 12卷
158、臥龍崗 8卷
159、老西唐 8卷
160、炎天雪 6卷
161、雙祠堂 9卷
162、翠峰山 6卷
163、忠節義 8卷
164、滑台關 8卷
165、九虎山 8卷
166、鴛鴦扇 8卷
167、警忠夢 6卷
168、雞鳴山 5卷
169、英雲夢 9卷
170、龍安府 6卷
171、雙鳳山 3卷
172、雙鳳奇緣 9卷
173、吳越春秋 13卷
174、泥馬渡江 13卷
175、雪月雙珠 10卷
176、金滕玉箸 7卷
177、燕飛女俠 80卷
178、薛禮征西 10卷
179、鐵樹開花 7卷
180、薛剛追印 7卷
181、還俗登第 8卷
182、劉秀走國 12卷
183、燕王掃北 10卷
184、白玉蝴蝶 10卷
185、姜朋征西 10卷
186、唐王征東 13卷
187、盛世奇緣 14卷
188、秦英征西 14卷
189、空函認義 8卷
190、紅娘女俠 11卷
191、岳雷掃北 4卷
192、夢想奇緣 9卷
193、五色祥雲會 10卷
194、蘇景龍征南 10卷
195、岳天剛掃北 10卷
196、十二金錢鏢 22卷
197、楊滿堂掃北 10卷
現代及單折影卷
1、血淚仇 6卷
2、苦菜花 8卷
3、李雙雙 2卷
4、紅雲崗 2卷
5、采蘑菇 1卷
6、掃塵記 1卷
7、唐業成 1卷
8、頌王傑 1卷
9、雙槍記 1卷
10、三世仇 6卷
11、搬 家 1卷
12、倆隊長 1卷
13、焦裕祿 1卷
14、三月三 2卷
15、買牛記 1卷
16、高玉寶 10卷
17、海 霞 6卷
18、一家人 1卷
19、探 家 1卷
20、追 驢 1卷
21、探家記 1卷
22、學雷鋒 1卷
23、酒 禍 1卷
24、火焰山 1卷
25、寶蓮燈 1卷
26、杜十娘 1卷
27、王秀蘭 2卷
28、小女婿 2卷
29、杜鵑山 2卷
30、畫 皮 1卷
31、銀鎖記 1卷
32、劉胡蘭 2卷
33、洞庭湖 2卷
34、熬五關 1卷
35、平原槍聲 12卷
36、結婚前後 1卷
37、雙喜臨門 1卷
38、龍馬精神 1卷
39、烈火金剛 15卷
40、小兵張嘎 1卷
41、南海長城 1卷
42、搶險救井 1卷
43、驕傲白鵝 1卷
44、箭桿河邊 1卷
45、南方來信 1卷
46、大年三十 1卷
47、蘆湯火種 2卷
48、紅梅迎春 1卷
49、紅石鐘聲 1卷
50、行動之前 1卷
51、紅螺仙子 1卷
52、解放錦州 1卷
53、抗屬婦女 1卷
54、山莊紅醫 1卷
55、解放述陽 1卷
56、中心逃獄 1卷
57、解放會川 1卷
58、迎風飛燕 1卷
59、鞭打蘆花 1卷
60、小保管上任 1卷
61、智取威虎山 1卷
62、張金彩歸隊 1卷
63、小二黑結婚 2卷
64、三打白骨精 1卷
65、費玉容刺虎 1卷
66、老兩口學毛選 1卷
67、野火春風斗古城 2卷
知名藝人
韓琢,劉景春,徐積山,于振聲, 任俊俠 ,馬秀琴 ,馬占榮 ,
閆玉忠 ,黃寶艷 ,王攀 ,李海魁 ,許子林,張國富,張佐飛。
保護與傳承
凌源皮影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凌源皮影戲經
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設施器具
影台:解放前,影班只帶台板以上的蓬、圍、桿、杖,從不帶影台。每到一地,都是當地民眾張羅搭台。說也簡單,用農村打場用的四個碌碡做立柱,橫擔上兩根檁子,再擺上一副棺材料子板或是兩扇大門,約六尺見方、三尺高的台座就搭成了。前台從百姓家借兩張高桌,中間夾上一塊壓箱板子(影班自帶專用木板),連綴系牢。台座四角豎起四根六尺高的立柱,行話叫“抱柱子”,上面架上棚架,用繩系住。演出前上好布制蓬頂,台的左、右、前、後四面掛上圍子,開演時支上影窗(現稱銀幕)。這樣,影台就搭好了。只要鑼鼓一響,影戲就開演了。
1958年以後,影人尺碼加大了,當年的小影台便不適用。由那時起,為方便民眾,影班自帶台座及桿杖。有的用三角木支架,頂起兩根木樑,有的用專制的鐵支架,上面鋪平自帶的台板,前台搭上專用的台案,檯面上系好專用桿杖蓬架,便完成演出前搭台準備工作。如用1尺6寸高的影人,台面應為4米見方,距地面約1米至1.2米,影窗也隨著加寬加長。多數“抱柱子”用一寸鐵管,蓬架的橫順梁有的用木方,有的用竹桿,也有的用鐵管。影蓬的拱頂仍沿用四根1.5寸寬的竹劈。蓬蓋多用防雨性能好的帆布,圍子多用較結實、防寒性能好的小帆布或白粗布。
銀幕:影窗,現又稱銀幕,是皮影戲必備的工具,它直接影響著影人的清晰度和影戲的演出質量,解放前,影窗是在五尺長、2.5尺寬的長方形木框上糊上兩張粉蓮紙製成。操影要十分小心,不可碰破窗面。解放以後糊影窗用料有了改進,有的用漂白布,後來用白的確良,近年又有人試著用燈箱布。如用1.6尺高的影人,影窗通常為3米到3.2米長、1米至1.4寬的長方形。為便於表演,影人增高影窗也相應加大。
燈具:隨著歷史的發展,皮影戲用來照明的光源也有變化。傳說原始的皮影戲用一個馬勺,搭上四五根棉花捻子,以蓖麻籽或線麻籽油做燃料,照明演影。後改用薄鐵片焊油箱,再焊六、七根油管裝燈捻,用豆油或麻油點燃照明(凌源文化館珍藏有實物)。隨著科學發展,四十年代後才用上戴燈罩的煤油燈(當時稱洋油燈)、汽燈、電石燈(俗稱玍石燈),直到五十年代末,凌源多數地區才用上電燈(白熾燈泡)。七十年代,皮影戲台上開始套用碘鎢燈或是日光燈,這種光源平而白,演出效果好,銀幕上看不到影人的手條和脖條,使皮影銀幕乾淨利落。其弱點是,影人稍離開銀幕影子就不實,產生虛幻的感覺。所以,拿線者要根據新的光源重新練功,影人必須緊貼銀幕,切忌遠離,才能達到所需的效果。
影箱:影箱分為上箱和下箱。上箱為存放影人、影件所用。內裝各種場片、車船、馬匹、蟒、靠、鎧、褂、袍、衣等;每個影箱必有70—100個戳子、400—600個頭茬。頭茬依據影人身份、地位、性別的不同,分裝在官紗、王帽、帥盔扎巾、文武生頭、文武旦頭、神仙妖頭六個影包內。另有兩個包:盛裝劈頭、甩髮及各種小型的雜包和演出前挑選本戲所有頭茬的隨手包。
下箱盛裝本班的影卷、武場樂器、所用備品和隨手工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