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凌源皮影戲屬於灤州影(因起源於河北灤縣得名)派系,清代由河北昌黎、灤縣、樂亭、豐潤、玉田、遵化等地傳入,據清代《塔子溝記略》記載:清乾隆五年(1740年),凌源“塔子溝廳初建之時影戲已大盛氣”。
20世紀初,凌源皮影戲無論從影人的造型製作,影戲的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來說,都達到了歷史的頂峰。當時有很多鄉紳大戶,都以請名師刻制影人、私養影班為榮耀,在這種情況下,皮影藝術空前發展,能人輩出。在那時候,許多沒念過書的人的歷史知識和對於忠孝節義的理解,都是從皮影戲中得來的。
據凌源當地老人回憶,中國解放前凌源城影戲連台。正月十五唱“燈會影”,三月三唱“祭河神影”,四月二十八唱“娘娘影”,五月初五唱“雹神影”,五月十三唱“關帝影”,六月二十四唱“龍王影”,七月七唱“喜鵲影”,馬下騾駒唱“騾子影”,慶賀豐收唱“喜慶影”,因事許願唱“願心影”,為老人祝壽唱“慶壽影”……當時凌源人有“過節聽不上燈影腔,再好的酒肉也不香”的說法。
1958年時,凌源皮影戲有影箱120個,職業藝人、半農半藝及業餘骨幹400多人。以瓦房店鄉為例,當時共有12個生產隊,每個隊都有業餘皮影班,農閒或逢年過節就可搭台唱影。
“文化大革命”時期,凌源皮影戲演出被禁止,皮影團解散,藝人或下工廠勞動或回村務農;皮影被當作“四舊”剷除,影卷、影人被搶、被燒。凌源皮影戲幾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20世紀70年代,凌源皮影戲得以重新發展。1972年,朝陽行政公署發出指示,在凌源松嶺子公社三皇廟大隊設立皮影演新、唱新試點,先後演出《龍江頌》《紅嫂》《海霞》等劇目,隨後又在三皇廟大隊召開演新、唱新現場會,推廣其經驗,1976年,凌源皮影戲正式恢復了演唱。
文化特徵
表演手法
凌源皮影戲的操縱沒有固定的格式,每位藝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表演手法,都是因劇中人物而異,因事而別,劇中人物的表演動作是現實生活藝術化的誇張和舞蹈化的規範。經過歷代藝人的長期實踐,凌源皮影戲形成了一套規範程式:
武旦:出場亞賽風擺柳,升帳亮相身一扭,單腳一抬回身走,坐帳報名雙袖抖。
文旦:步履穩健目平瞅,單臂搖動雙交手。
文生:舉止文雅不慌忙,動作瀟灑莫輕狂。
武生:走如清風,立似青松,打如飄葉,停賽山峰。
髯(指正面老者):行路臂輕擺,腦袋點兩下,蹣跚步履遲,立姿手平跨。
醜:卑躬屈膝,點頭哈腰,搖頭晃腦,一步三搖。
大(奸面,泛指大眼奸臣):行進一步兩搖,看人眼睛上瞧,站立仰面凸胸,舉止抖袖挺腰。
唱腔特點
凌源皮影戲的唱腔有平唱和硬唱之分。平唱的詞格韻腳是上仄下平;硬唱的詞格韻腳是上平下仄,唱腔不行腔不拉韻。硬唱又有七字言、五字錦之分。除了生、旦、淨、醜基本聲腔外,還有旦行多用的大悲調和淒涼調。
慢板是凌源皮影戲的主要板式,藝人又稱大板。節奏型是一板三眼,即4/4的節拍。常用的板式之二,二六板,又叫流水板。節奏型是一板眼,即2/4的節拍。上下句及鎖板句的落音與慢板相同,只是演唱速度加快。皮影戲各行當、各種詞格都可用二六板演唱,抒情道景、對唱敘事都可套用,也是行內熟知易學的板式。
快板也是凌源皮影戲常用的板式,快板有板無眼,即1/4的節拍。調式與二六板相同。快板又分為緊打緊唱和緊打慢唱兩種演唱形式,適於表現緊急、激憤的情感。散板也是凌源皮影戲常用的板式,它類似搖板,無板無眼,演唱中不行腔不拉韻,如數如唱,適於表達激昂、憤慨的場面。
凌源皮影戲的演唱及發聲方法與甘、陝皮影戲不同。凌源皮影戲是翻卷演唱,照本宣科;甘、陝皮影是肚轉,不看本,流口演唱。凌源皮影戲班從前都是男演員,無論唱什麼行當都掐嗓演唱,音樂高亢明亮,音域寬廣,富有較強的表現力。直到1958年才有女皮影藝人登台。而甘、陝皮影戲利用本背功結合的發聲方法,一人演唱各種行當。
主要行當
凌源皮影戲與其他劇種一樣,包含了生、旦、淨、醜等行當,但在皮影戲中稱呼不同。生,包括文生、武生。旦,包括文旦、武旦、閨門旦、青衣、彩旦等;凌源皮影戲稱旦行為“小兒”,老旦唱生的唱腔,不規範在旦行之中老生,凌源皮影戲稱之為“髯”,根據人物不同年齡,又稱為“三尖髯”“五綹髯”“白髯”“黑滿”等。淨行,凌源皮影戲稱為“大兒”,包括黑頭、花臉、老座子等。醜行,包括文丑、武丑、老醜、小丑、官帶醜等等,通稱為“醜兒”,也有的叫做“花生兒”。
人員組成
凌源皮影戲活動方便,五、六位藝人即可組班唱影。影台前左邊的一位主操影者稱為“拿線的”,也叫“掌上線的”。前台中間的一位協助拿線人操縱影人,叫“貼線的”,因工作在燈下,俗稱“頂燈的”。前台右側一位負責班鼓、響板、大鑼、鐃鈸的演奏,影班中稱作打鼓的或是“打著的”。小班影多是一把四弦伴奏,通常又叫“拉著的”。
凌源皮影戲在台後的演員必兼奏手鑼、堂鼓等,俗稱“後樓的”。除四弦琴師外,台上每位演員必唱一兩個行當,手上的工作叫“活計”。如:一位演員主功唱小兒、打鼓,那就叫唱小兒、打鼓“活計”。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凌源皮影戲作為中國北方皮影戲的重要代表,為中國皮影戲的縮影,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及文化價值。
傳承狀況
因受現代文化的衝擊和老藝人相繼辭世,凌源皮影戲後繼乏人,搶救保護凌源皮影刻不容緩。
傳承人物
劉景春,男,漢族,1952年生,遼寧凌源人。2008年1月26日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皮影戲(凌源皮影戲)。劉景春自幼對二胡、三弦、四弦等民族樂器感興趣,曾向唐山皮影團的著名琴師學習四弦演奏技藝,1980年任凌源縣皮影團團長兼四弦琴師。他多次參加省市重大藝術調演並獲得獎項,1998年他組建了景春皮影團,並培養了女兒、孫子等皮影繼承人。
徐積山,男,漢族,1938年生,遼寧凌源人。2008年1月26日入選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皮影戲(凌源皮影戲)。徐積山30歲向其兄徐棟和老藝人郭永山學藝,36歲自拴影箱,領影從藝,主工貼線,唱髯、淨兩行,兼習雕刻藝術,48歲以後嗓力減退改唱醜。從藝以來,培養了5名第二代、第三代皮影藝術傳承人。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凌源市教育文化衛生事業服務中心獲得“皮影戲(凌源皮影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凌源市紅山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10月7日,以凌源皮影戲為基礎編排的節目《凌河影人》在“遼海情韻”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展演活動中進行了表演。
2019年10月9日,凌源皮影戲在“全國民間皮影大匯演暨首屆中國皮影文化發展論壇”中進行了表演。
2020年9月7日,凌源皮影戲在凌源市第二屆非遺文化節中進行了表演。
衍生作品
中央電視台、遼寧電視台曾在凌源拍攝了《苦皮影》《走馬凌源訪皮影》《影卷迷》和話劇包裝皮影戲《火焰山》等多部電視作品,其中,電視專題片《燈與影的魅力》被選送駐外使領館,《影之舞》被選送參加了2004年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