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在漳州地區,俗稱紙影戲,是一門古老的漢族傳統藝術。因當地缺乏皮料,早期有些藝人用紙片加工來代替皮料刻制皮偶,映影的影窗也是用半透明的整張白紙裱掛起來的,所以叫做紙影戲。也有人叫它“托囝(景)戲”,因為皮偶是用托桿來操弄而得名。
基本介紹
簡介,人物,起源與發展,流傳與風格,價值與貢獻,影視價值,文化奇葩,革命宣傳,傳入西方,分類,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
簡介
漳州的皮影戲始於何時,傳自何方,未見文獻記載。據民間傳說:在明朝時代,漳州地區就有皮影戲的演出活動。這個劇種是由廣東的潮州、汕頭一帶傳入福建的詔安、漳浦等地。據台灣的某刊物報導:明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有一位福建省南靖縣小溪鄉人(按:當時小溪鄉屬南靖縣,現屬平和縣)張狀,他帶著家族渡海到達台灣,定居於高雄縣大社鄉三奶村,在當地屯墾兼演皮影戲。從這個報導的線索查考,漳州地區在明朝就有皮影戲出現,應是可信的。回顧早期的漳州皮影戲,起始演唱的曾採用“潮調”,對白也常帶著潮州方言的口音,由此來看,漳州的皮影戲系從潮汕地區傳入的,可能是事實。
皮影戲傳入漳州地區後,則盛行於民間。每逢夏季的晚上(尤其是農曆七月普度期間),市內的街頭和農村的廣場,經常有皮影戲的演出。富家做生日、佛事、神明生日、祠堂祭祖以及新屋落成時,也常聘請皮影戲班演出來湊熱鬧。常演的劇目有:《哪吒鬧海》、《白蛇傳》、《西遊記》、《施公案》以及民間故事的折子戲,如《白賊七》、《謝靈舍》、《陰陽槌》等。
人物
漳州皮影戲所刻的人物,臉譜造型誇張,髮型、頭盔精緻,服裝花紋細膩,圖案近似宋代筆法,但不著色。演出的形式:將影窗豎立於桌面上,四周以竹竿或木桿撐住,懸掛帷幕,成為一個匣形的小戲台。藝人蹲著或盤腿而坐,手持皮偶桿子貼近影窗操弄,用油燈的燈光照射出影子,配合鑼鼓音樂來演唱。民國初期,漳州北橋街(今大同路)有一位演技高超的老藝人“牛仔師”,他雙手能操縱兩個角色,兩腳能敲鑼擊鼓。皮偶放靠在影窗邊時,還會乘勢以雙手拉二胡,整台戲可以單獨勝任。他擅長演文戲,不論生、旦、淨、醜,都能演得惟妙惟肖。特別是演丑角“大頭旺”(舊皮影戲中最突出的皮偶),常以風趣的語言來引起觀眾發笑。戲一演完,則以手指捅破影窗的白紙,口中念著:“紙破戲煞(完),別暗(晚)才來看。若要請我搬(演),一出兩塊半(二元五角)。”東門岳口也有一位著名的皮影老藝人,綽號“紙影福”。他擅長演武戲,兩手能操縱四個皮偶對打,姿勢生動,場面不亂。還能做出翻跳、騰空等動作。影窗兩邊常掛著一對聯:“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當時皮影戲藝人的酬勞,在地方戲曲中算是最低的。藝人曾自編一首民歌來形容其生活困苦:“演紙影,最艱苦,演一夜,二三元。有演戲,三餐勉強度;戲無演,路邊拾破布。”
辛亥革命以後,漳州的皮影戲逐漸衰落了。主要有三種原因:一是南北軍閥數次混戰,社會不安寧,影響業務,藝人多半改業謀生;二是舊社會輕視戲班藝人,認為是下九流,大家不願意學演皮影戲;三是老藝人一死亡,後繼無人,造成失傳。民國初期,漳州地區還存在三四個半職業的皮影戲班,到了1930年左右,這個古老的劇種就已經消逝了。
抗日戰爭期間,皮影戲又在漳州重現異彩。漳州“薌潮劇社”以龍溪抗敵後援會的名義,成立了一支七八人的“抗日皮影戲宣傳隊”。編演抗戰題材的劇本,如:《抗日英雄小白龍》、《金門失陷記》等劇目,巡迴演出於漳州、華安、南靖等地。吟唱運用“錦歌”曲調和抗戰歌曲;操縱方面增加人物關節活動,能轉身、點頭、開槍、開炮、取物等,又能表演飛機扔炸彈、房屋倒塌、戰艦行進等場面,並配以音響。舞台設計能折合,影窗增大,照明用汽燈或電燈。皮偶也增大而且著色。當時對皮影藝術進行這樣的改革,在漳州地區可以算是首創的。可惜這支轟動一時的皮影戲,壽命不長,成立不上一年的時間,即被當地的國民黨政府解散。從此,漳州廣大的人民民眾就看不到他們喜愛的皮影戲了。
起源與發展
根據已故文學家孫楷第先生考據,皮影戲始於唐代中晚期或稍晚的五代時期(公元七世紀-八世紀)。當時是為佛教宣示輪迴報應的佛法服務的。寺院中的俗講僧在超渡亡靈時,用影人作為死者的靈魂。
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與說唱藝術結合,成為當時興盛的市民文藝之一種,宋人高承著《事物紀原》說:“仁宗時,市人有能談三國事者,或采其說加緣飾作影人,始為魏、蜀、吳三分戰事之像,至今傳焉。”
宋代的《都城紀勝》一書中還介紹了影戲製做材料的演變和表演的內容:“凡影戲乃京師人初以素紙雕鏤,後用彩色皮(羊皮)為之,其話本與講史書者頗同”。這裡所說京師人就是北宋的都城汴梁(今開封市)。宋代著名風俗畫家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描繪的汴梁的市井遊樂中,就有傀儡影戲之類。宋代影戲相當繁盛還表現在製做鏤刻影人的藝人,成為見於記載的專門行業。宋《武林舊事》有“小徑紀”一項,記載有“鏃影人”即刻鏤影人的行業。“武林”是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市)的別稱,這說明從北宋至南宋,影戲又有了新的發展。因為需要眾多,才會有專門刻鏤影人的行業。當時影戲還有不同的種類,《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章說:“丁儀、瘦吉等弄‘喬影戲’(滑稽影)”;《都城紀勝》“雜手藝”條說:“有‘手影戲’一種”;《武林舊事》元夕條云:“或戲於小樓,以人為‘大影戲’,兒童喧呼,終夕不絕”。在南曲曲譜中有“大影戲”曲調一種。
“喬”字在當時作“偽裝”解,瓦子諸藝中有“喬相撲”一種,就是滑稽摔跤,“喬影戲”可能是由真人模擬影人的動作形式,做出種種滑稽可笑的樣子,引人發笑。如果當時的影戲不是極為喜聞樂見,就難有“喬影戲”之說。
“手影戲”從字面講可能是以手的各種形象表現各種影象,可能是今天人們利用燈光,在粉壁上,以雙手變化,在燈光投影下做出各種動物形象的遊戲表演,也可能是手上表演的小形影戲。
“大影戲”明確說明是以“人為”之的表演,從這段記載可以推想,宋元時代一些戲曲從傀儡、影戲中吸收動作和音樂滋養的情況。
元代統治者把影戲做為宮廷和軍中娛樂,成吉思汗的大軍,遠徵到歐亞大陸的廣大地區,中國的影戲也被傳播到波斯等阿拉伯國家,後來又輾轉傳入土耳其。東南亞一些國家也有流傳。十四世紀初,波斯有位歷史學家雷士丹丁(Rashideg)曾記載一段有趣的影戲交流史料:“當成吉思汗的兒子繼承大統的時候,曾派遣演員去波斯講演一種藏在幕後的戲曲”(即為影戲)。
明代影戲繼續在都市和村鎮流行,它不只受到廣大下層民眾喜愛,也受到文化人的推崇,從明代有名的文言小說《剪燈新話》的作者瞿佑的一首詠贊影戲的詩中,可見一斑。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明代影戲還保存著宋代講史的傳統,這段影戲表演的就是公元前三世紀劉邦和項羽爭奪中央領導權的戰爭——楚漢相爭的史實:
南瓦新開影戲場,堂明燈燭照興亡。
看看弄到烏江渡,猶把英雄說霸王。
流傳與風格
皮影戲流傳的地域極為廣闊,最北到黑龍江省,最南到廣東省,西部到青海省都有皮影戲,中原地區陝西有牛皮娃娃影,江浙有羊皮影和山西有紙窗影。有的省區還有不同流派,如河北省就有西派和東派之分,西派為北京影,又稱蒲團影,東派為灤州影,也叫樂亭影或唐山影。
有的省區,在皮影造型上有共同特點外因唱腔和音樂,表演方法的不同又分別有不同的流派和流行地區,如陝西的皮影,按聲腔和流行的地區的不同就有“阿宮腔”、“八步景”、“碗碗腔”、“弦板腔”、“拍板皮影”、“商洛道情”、“關中道情”、“安康道情”、“陝北碗碗腔”、“安康越調”等的區別。如“拍板皮影”主要流行在陝西潼關、華陰一帶,又稱“老腔皮影”,據說自明代(公元1368—1644年)就開始流行,唱腔以字定腔,聲調豪放、激越,唱時幕後各人分任劇中角色,惟挑竿的為唱者之主,其他人員幫腔。樂器上只用二弦(牛筋弦)、胡琴。每唱至緊張時,一人用力拍板節奏,形成特色,故稱“拍板皮影”。所演劇目多為表現“春秋戰國”和“三國”歷史故事為主,無才子佳人戲。
“弦板腔”主要流行於陝西鹹陽、乾縣、禮縣、禮泉、興平、寶雞、鳳翔等地以及甘肅東部地區。據說清代嘉慶十八年(公元1831年)即在民間流傳。唱腔有“慢板”、“緊板”、“滾板”、“氣死人板”、“撇板”、“二六板”等。劇目有500多本,現已整理出350本,武戲較文戲多,除“三國”、“列國”等連台本戲外,也有《碧玉簪》一類才子佳人戲。
“碗碗腔”主要流行在陝西省華山北麓的華縣、華陰及大荔等地區。故亦名華劇。其音樂唱腔婉轉優美、柔和細緻。樂器有二弦、月琴、胡琴、碗碗(形如小銅鐘)、邊鼓、雲鼓、手鑼、大鑼、馬鑼、梆子、嗩吶、大號等。‘碗碗’為其主要擊節樂器,故名“碗碗腔”。耍竿子者專管人物表演,不唱不白,彈月琴者兼打邊鼓、堂鼓、手鑼,並在幕內專唱和白,故名“前首”;掌二弦者兼管鐃鈸、哨吶、大號;敲碗碗者帶打梆子、大鑼、馬鑼、鉸子等,僅五人就可以唱全劇。挑竿者雙手掌竿,以作人、馬各種動作。文場動作與生人無異;武戲跌打廝殺,馬上馬下,極為生動。傳統劇目有250餘種。
從以上簡單例舉,即可以看出皮影戲在陝西一省內就有多種唱腔,多種流派的表演藝術,它的音樂吸收曲藝、戲曲,又滋補了戲曲與音樂的不足,流傳地域極為廣闊,各地的皮影戲都有獨特風格,實在是中國皮影戲獨具的特色,這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
價值與貢獻
中國皮影藝術源於生活還於生活。它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活嚮往。由皮影藝術構成的文化氛圍,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國。皮影戲是中國走出國門、闖入世界最早的戲劇藝術。它自13世紀先後傳入亞歐各國到現在,都一直受到外國人的喜愛。早在1781年,德國文豪哥德就用皮影戲來慶賀他的生日,使得賓客驚喜不已。在土爾其,至今還盛行著皮影戲的傳統文娛活動。中國的皮影劇團每到國外演出,都受到高度讚譽。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供人觀賞的幕影藝術,國外學者公認中國皮影戲是近代發明電影的先行。
影視價值
在國內,有《豬八戒吃西瓜》、《人參娃娃》、《金色的海螺》、《紅軍橋》、《濟公鬥蟋蟀》、《漁童》等諸多美術影片,都是吸取皮影造型與動作技巧來製作的。有唐劇、華劇、隴劇、黃龍戲等十餘個地方戲,都是在當地皮影戲曲調中直接派生出來的新劇種。皮影戲藝術還為戲劇舞台上創出了風趣幽默的“皮影步”和皮影造型技巧,為舞台藝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皮影戲音樂,是在不同地區分別融匯當地民族器樂、民間曲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唱腔豐富,韻律優美,板式靈活多變,在中國音樂領域裡自成一體。它與其他樂種也起著互相取補、互相促進與提高的作用。
皮影戲的影人造型,融有古代壁畫、佛像、戲曲臉譜、戲曲服裝、民俗裝束與剪紙等民間藝術的精髓,製作之生動精美,可引無數國內外人士、博物館垂涎。在人民大會堂里也有以皮影畫為裝飾的大型屏風,展示了中國民間皮影的藝術價值。
文化奇葩
中國皮影藝術是中華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皮影戲是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娛樂形式。千餘年耒,她為中華大地生生不息的兒女增添了無數年節與豐收的喜悅,寄託了對平安福祉的祈盼和對未來無窮的嚮往。它是歷代廣大民眾的精神食糧。
過去在農村、廠礦、部隊、機關、學校都常有業餘皮影戲社團組織,豐富了廣大民眾的文化生活。
中國先民所發明的皮影戲,是利用幕影原理,將表演的影子與音樂伴奏和說唱配音聯合運用最早的一種視影藝術。國際電影史理論界公認,皮影戲藝術是後來發明電影的先導。
在當代的電影藝術中,皮影技術還為動畫製作提供了一種新的便捷工藝手段,為美術片創出了新品種。從1958年第一部皮影美術片《豬八戒吃西瓜》起,已有十來部吸取皮影表現技法的美術片問世。
革命宣傳
皮影戲自古也是隨軍的一種娛樂工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內皮影藝人也曾奔赴前線陣地進行慰問演出。在抗日戰爭和土改時期,不少皮影藝人配合時局編演新戲,成為宣傳革命的輕騎。
中國皮影藝術之中,還蘊涵著許多歷史信息。學者們可從中研究中國歷史中的民俗民情、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以及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問題。
傳入西方
皮影戲還是最早傳入西方的表演藝術。波斯的歷史學家雷士丹丁的記載,只是成吉斯汗大帝的軍隊在波斯演出影戲的情況。1767年法國一位名叫居阿羅德的傳教士,把中國皮影戲的全部形式和製作過程帶回法國,成為一種時髦的外來藝術,並且在此基礎上創造了法國的影戲,到1776年又間接傳入英國。
1774年,德國大詩人歌德(公元1749–1832年)曾在展覽會上向德國觀眾介紹中國皮影戲。他本人極為喜歡這一古老的東方藝術,1781年8月28日,在他32歲生日的時候,他以舉辦中國影戲演出來慶祝自己的生日,並以此招待來自王宮的貴賓。
十八世紀的外國傳教士帶走的是唐山和北京的皮影,他們開始是喜歡皮影戲的鏤刻藝術,做為中國民間的工藝美術品帶回去的,他們觀摩了皮影戲演出的獨特形式,更感興趣,於是就把皮影戲的整個操作方法介紹到該國去。
分類
由於皮影戲是民間藝術的緣故,各方面的情況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異,製作材料也根據當地的使用獸皮的情況而定。在中國,較多使用牛皮、羊皮、驢皮、豬皮等等。
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孝義皮影戲、復州皮影戲、海寧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陸豐皮影戲、華縣皮影戲、華陰老腔、阿宮腔、弦板腔、環縣道情皮影戲、凌源皮影戲等等。
由於皮影戲在中國流傳地域廣闊,在不同區域的長期演化過程中,其音樂唱腔的風格與韻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戲曲、曲藝、民歌小調、音樂體系的精華,從而形成了溢彩紛呈的眾多流派。在秦、晉、豫一帶的各路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宮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調、商路道情、吹腔等十多種,曲牌甚多。演唱時,還常用和聲接腔、幫腔和鼻哼餘韻的唱法,拖腔婉轉悠揚,非常動聽。
而河北、北京、東北、山東一帶的各路皮影唱腔,雖同源於冀東灤州的樂亭影調,但各自的唱腔分別在京劇、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間歌調的滋潤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暢的平調、華麗的花調、淒哀的悲調不一而足。而其中唐灤地區的掐嗓唱法十分獨特。其他如湖南、湖北、江浙、福建各地,皮影戲音樂及唱腔也都帶有本地地方特色。
唐山皮影戲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從一種純說唱形式的“大福影”演變而來的,它是
一種男女分腔的,有著多種腔調(如平調、花凋,陽韻平調、河東調.灤河調,吟腔),·多種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緊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體。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由於前輩藝人的發展創造,長期以來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樂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後來逐漸被四胡所代替。 唐山皮影戲以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寓言故事為主,題材大多來源於歷史名著,主題積極向上,有的表現保家衛國的英雄,有的表現懲惡揚善的俠士,有的表現反抗壓迫的勇者,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唐山皮影其唱腔為板腔體,唱詞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主要板式有:大板、二板、二六板、緊板、快板等,伴奏音樂主要是四弦、二胡、揚琴、大阮、嗩吶等,表現舞台及各種戲劇人物的不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