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

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

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是流傳於湖北省潛江地區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Ⅳ-91
  • 所屬地區:湖北潛江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文物保護,

歷史淵源

江漢平原皮影戲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潛江、天門、沔陽(今仙桃市)、監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皮影戲。江漢平原北依長江,南貫漢水,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皮影戲在這裡找到了滋生和繁榮的土壤。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鏤特色。

文化特徵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核心地區集中在天、潛、沔一帶,其顯著藝術特徵主要表現在雕鏤(造型)藝術、唱腔藝術和口頭文字藝術等方面。
江漢平原皮影的雕鏤藝術,源於潛江的“湯格”和“郭格”,尤以圖案精細、圓潤舒展、人物造型逼真生動和影大見長,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唱腔以歌腔、漁鼓腔為主。歌腔皮影中的“雞鳴腔”源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是我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漁鼓腔出自舊時藝人的乞討唱曲,調式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文物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項目保護單位潛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