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雲夢皮影戲起源於清代中葉時期,由老藝人周鐵保的曾祖父從安陸傳入,雲夢皮影戲早期的戲班,大都由4人至5人組成前台演唱、操縱皮影的只有1人,後台鑼鼓梆則由3人到4人敲打,起、落腔也由後台接腔,稱號子合唱。
清代末期,雲夢皮影戲的戲班為適應茶坊座館表演的需要,漸漸變成了“二人台”,前台演唱、操縱,後台擊樂伴奏,這種表演陣容被稱為“戲劇輕騎”。
20世紀初期為雲夢皮影戲發展的興盛時期,雲夢縣當時有皮影戲70多台,從業藝人140餘人,演出活動遍布雲夢全縣及周邊地區。
20世紀30年代,義堂鎮陸胡村皮影戲世家子弟陸春元在皮影製作和表演上都對傳統的皮影戲進行了創造和發展。
在日本侵華戰爭時期,雲夢皮影戲的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逐漸步入了蕭條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雲夢縣有皮影戲35台,其中北鄉的義堂、曾店地區較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重視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於1957年成立了雲夢縣皮影隊,對雲夢皮影戲的表演形式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雲夢皮影戲藝人相繼創作出《紅嫂》《三世仇》《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等融入現代因素的皮影戲,並且長期在雲夢縣的農村地區演出。
“文化大革命”時期,雲夢皮影戲被定義為“封、資、修”黑文藝,被迫停止演出,1957年成立的雲夢縣皮影隊也於1970年2月被撤銷。
1978年之後,文化藝術得到了人們的重視,雲夢皮影戲得以迅速恢復和發展,皮影戲班的數量也出現急劇增長,增加到70台,演出活動的頻率也達到歷史高峰。
20世紀90年代之後,在國家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代背景下,雲夢皮影戲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
文化特徵
演出形式
雲夢皮影戲的表演形式為“獨撮”,即由一個人一邊操作,一邊說唱,同時用鑼鈸伴奏,有的戲班還加進了(京胡)弦樂伴奏。
1949年以前,雲夢皮影戲的演出活動以配合民俗演出為主,如春節期間演燈戲,7月要“夢蘭會”、歇伏戲,10月以後演“平安戲”或“謝土戲”等,其他時間多轉入集鎮茶樓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移風易俗,舊的民俗逐漸淡化,雲夢皮影戲的演出方式隨之改變,多以茶樓演出為主。在雲夢縣皮影隊成立之後,主要是有計畫地安排到全縣農村包場演出,農忙時就到鄰縣劇場進行巡迴演出。農村普遍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以後,由集體酬資看戲的局面不復存在,在雲夢縣文化主管部門的指導下,進城鎮建起了自己的皮影戲演出場(館),如城關的“夢澤影戲館”、義堂鎮的“府河皮影館”、吳鋪鎮的“雲孝皮影館”等。
唱腔唱詞
雲夢皮影戲的唱腔受江西移民帶來的戈陽腔的影響而形成,主要唱腔屬西鄉高腔,音調高昂,甩腔多用假嗓銜接。這種唱腔的特點是音調高亢,且一唱眾和,不用管弦樂器,只用鑼鼓擊樂伴奏,故又稱“打鑼腔”。
雲夢皮影戲的唱腔後受其他藝術形式影響,揉進了楚、漢劇的唱腔,如揉進了“雲夢打麥號子”為小生腔,揉進了“搖兒歌”為花旦腔,揉進了“孝歌”為悲腔,逐步形成了生、旦、淨、末、醜腔,分導板、垛子、二六、二八、搖、數等板式。
雲夢皮影戲是一門口頭編唱藝術,其劇目多沒有文字劇本,每個劇目,實際上只有一個最簡單的腳本條目路子書。表演時,藝人全憑著對故事梗概的掌握,即興編唱,從劇情的展開推進到人物的刻畫,唱、念、做、打均要臨場發揮。一部大書,可連續演出3個多月。雲夢皮影戲的唱念均用地道的雲夢話,具有鄉土氣息。
表演道具
雲夢皮影戲的影人造型仿戲劇服飾,臉譜雕刻以線雕為主、鏤空為輔。用料從牛皮、硬紙、尼龍薄膜,發展到聚乙烯塑膠片。顏色早期為染布染料,後為印刷油墨,以紅、綠、藍、黃、黑為主。雲夢皮影戲影人的影高在70厘米左右,關節較為靈活,有操縱桿3根,主桿在章脛前部,雙手各一桿。
代表劇目
雲夢皮影戲表演的劇目一般以長篇書目為主,故事連貫,情節曲折,如《楊家將》《岳飛傳》《李自成》《包公案》《三國演義》《陳橋兵變》等。其次,很多傳統文學著作和民間故事,也是雲夢皮影戲經典的劇目,如《梁山伯與祝英台》《水滸傳》《天仙配》《鶴與龜》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文化價值
雲夢皮影戲無論是其製作工藝還是演出劇目、唱腔等都是雲夢地方文化的集中體現,其多數劇目是民間傳說或者文學創作或者歷史事件的再現,對於傳播歷史知識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雲夢皮影戲在創作過程中也加入了現代因素,形成了如《紅嫂》《三世仇》《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等皮影現代戲,這些皮影劇目能夠傳達出一定的內在精神,對於公眾有一定的文化教育作用。再者,雲夢皮影戲的音樂唱腔也獨具地方特色,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融入了雲夢當地民族樂器、地方戲曲、民歌小調等不同音樂形式的精華,同時也加入了地方語言的因素,使得皮影唱腔集眾家之精華,豐富而多變,是地方音樂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雲夢皮影戲的音樂唱腔為現代音樂創作提供了相關素材。更為重要的是,雲夢皮影戲在皮影藝人的保護和傳承下,得到了重視,並逐漸走出國門,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為世界各族人民所知曉,對於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價值
雲夢皮影戲起源於清朝,其在其發展和演化的過程中,逐漸融入了楚文化的氣息,如楚劇的唱腔、雲夢歌謠、歷史傳說、地方風俗習慣等等,這也使得雲夢皮影戲帶有鮮明的楚文化特色。因此,雲夢皮影戲對於歷史學家研究楚文化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另外,雲夢皮影戲的相關代表性劇目,是雲夢人民對於歷史的解讀,體現了雲夢地方民眾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歷史觀,對於研究雲夢地方民俗、民風也具有參考價值。更為重要的是,雲夢皮影戲作為一種融合了雕刻和繪畫藝術的表演形式,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對於中國美術、雕刻、戲劇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補充價值。同時,雲夢皮影戲作為中國皮影戲的一支,不僅豐富了中國地方皮影戲的流派,其本身的特點和演化過程更是對其他流派或地區的皮影戲發展提供了借鑑經驗。
傳承狀況
雲夢皮影戲的傳承面臨諸多問題,一是民間藝人斷層的問題,能演唱的多是年逾花甲的老藝人,最年青的也近50歲了。過去的世家幾乎難找接班人,有的世家子弟應徵入伍,有的考上大學,社會上也很難招徒,面臨後繼乏人;二是觀眾斷層問題,雲夢皮影戲的主要觀眾是農村的中老年人,而老年人又在不斷地減少,新觀眾沒有增加。
傳承人物
秦禮剛,男,漢族,1949年3月出生,2012年12月20日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皮影戲(雲夢皮影戲),湖北省雲夢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雲夢縣文化館獲得“皮影戲(雲夢皮影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皮影戲(雲夢皮影戲)項目保護單位雲夢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58年,雲夢皮影戲大型神話戲劇目《大禹治水》在湖北省曲藝、木偶、皮影戲匯演中獲得製作甲等獎和集體表演乙等獎。
1965年,雲夢皮影戲現代皮影戲劇目《紅嫂》參加了湖北省皮影現代戲經驗交流會演,受到湖北省文化廳的特別獎勵(撥款6000元修建雲夢皮影劇場)。
2003年,雲夢皮影戲劇目《武松打虎》《豬八戒背媳婦》《梁紅玉擊鼓戰金兵》《雲夢皮影戲恨》參加了湖北省首屆“首義園”杯皮影戲展演,獲得組織獎、創作獎以及演出獎。
2005年,雲夢皮影戲在中國唐山國際皮影藝術展演中,獲得最佳表演獎、最佳打擊樂獎和演出綜合獎。
重要活動
1975年,雲夢皮影戲《傳香打豹》等劇目在湖北省文化廳調演中進行了表演。
1980年,雲夢皮影戲劇目《山娃與鳳凰仙子》《三盜芭焦扇》參加了湖北省省、地調演。
1992年,雲夢皮影戲現代皮影戲《喜迎農運》和傳統皮影戲《武松打虎》《梁紅玉擊鼓戰金兵》等劇目,參加了在湖北孝感舉行的第二屆全國農運會文化夜市演出活動。
1995年元月,湖北電視台將雲夢皮影戲《鶴與龜》《豬八戒背媳婦》等保留劇目攝製成電視藝術片,匯入《巴山楚水鬧元宵》中,春節期間在湖北和中央電視台播出。
2007年6月8日,雲夢皮影戲參加了中國第二個“文化遺產日”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