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演藝經歷,
人物生平
龔本槐(1907一1993) ,湖北沔陽(今仙桃市)長埫口鎮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沔陽漁鼓皮影大師、湖北漁鼓漁鼓王。父親龔培林,號龔堂,是沔陽著名的漁鼓藝人。龔本槐自幼聰慧,生在漁鼓世家,耳濡目染,7、8歲時就會沔陽漁鼓的平腔、悲腔、魚尾腔、琵琶腔、雜花腔等腔系的各種唱法。13歲正式隨父學藝時,他已是唱(漁鼓的各種腔調)奏(漁鼓、雲板演奏)俱優的一把好手。曾結拜“六大房”,以年齡大小分名次先後,分別為陳煥玉、高天香、王福成、龔本槐、汪喜春(應城人)、鄧復生。第二年又增補兩人,號為應城八派:天、元、普、義、文、章、華、國。
演藝經歷
龔培林傳徒龔本槐,龔本槐傳徒夏祖勤、陳松柏等30餘人。解放前,懷抱漁鼓沿門趕酒,茶館清唱。七七事變後,隨同黃玉堂等藝人流浪黃陂、應城、孝感、武漢等地。解放後,沔陽縣人民政府將四散的皮影藝人組織起來,還拔優成立縣級沔陽皮影曲藝隊,辦皮影劇院,固定於仙桃、彭場等大集鎮演出。沔陽皮影藝人從此有了施展才華的場所,生活也有了保障。沔陽皮影隊自一九五二年在長埫口成立後,參加土改運動,清匪反霸等宣傳工作。1953年,參加湖北省皮影會演,自編自演《武松打虎》,獲節目、演唱等獎。同年被選為沔陽縣人民代表。
1958年,自編《乘風破浪》,先後獲地區、省會演一等獎。其中一段《選車記》,由湖北廣播電台錄製成唱片。當選為沔陽縣政協委員,湖北省曲藝家協會理事。1962年,湖北省文化局整理了他的《棉絮案》、《高坡嶺》、《一家賢》、《女拐男》等作品。湖北省曲協錄製整理了他的《沔陽漁鼓》唱腔集。其中沔陽漁鼓《皇曆迷》,在全國刊物《民眾演唱》上發表。一九五八年參加全國曲藝匯演,把沔陽漁鼓推向全國,正式定名“湖北漁鼓”。他的漁鼓各種唱腔在《湖北說唱音樂集成》第一集上刊登。
1958年龔本槐還同皮影藝人高鳳成、楊雙林等人一起進行皮影藝術革新:第一次對漁鼓皮影音樂記譜、配過門、加上樂器伴奏;在聲腔上對男女的唱法作修飾處理;在雕刻上借鑑戲劇舞台布景對皮影戲景物造型作了大的改進。此外,還嘗試利用現代燈光、色片對皮影舞台氣氛加強演染。可以說這一時期是江漢平原漁鼓皮影藝術一次全面的改革復興時期,其影響是深遠的。
原沔陽皮影曲藝隊在他的帶領下改革創新,是江漢平原最有藝術的皮影隊。文革前期,沔陽皮影曲藝隊走遍湖北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