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沔陽漁鼓是曲藝的一種,又稱
道情、道情漁鼓、筒子腔、南話筒。它以濃郁的
鄉土氣息,粗獷、高亢的唱腔,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國民間藝術史上頗負盛名。1952年以後,沔陽漁鼓演唱活動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為
湖北漁鼓。沔陽(今湖北省
仙桃市)素稱“
歌藝之鄉”,民間藝術比較繁榮,民俗
剪紙、皮影更為醒目,仙桃市享有“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美譽。
溯源
“沔陽漁鼓”起源於何時,來自何方,無文字記載。藝人說:“沔陽漁鼓”是由“八仙”所創製的。故在“
漁鼓道情”藝人及其“行會”中素有“敬
八仙”的習俗,視“八仙”為其“始祖”。沔陽漁鼓演唱前奏中的口訣“湘子湘子韓湘子,洞賓洞賓呂洞賓”,就明顯含有懷師憶祖之意。藝人“師承”關係推算,“沔陽漁鼓”大約在清·嘉慶年間(公元1796年——1820年)就已在“江漢平原”的
沔陽州一帶廣為傳唱了。
江漢平原地勢低洼,水災頻繁,故有“
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之民謠,舊時百姓深受水災之苦,只得背井離鄉,靠敲碟子、拍漁鼓、打蓮湘、玩
蓮花落、唱民歌小調乞討謀生。起初,漁鼓被水荒窮人作為沿門乞討賣唱來謀生和藝人演唱養家餬口的曲藝形式;之後,在茶館坐唱或紅白喜事趕場祝酒取彩。曲目均為慶賀祝詞與斷片唱本,以及為人處事的應酬語言“見子打子”的即興唱詞。如“來在府門外,先把四賓禮客拜……”、“唱了這一會,茶水無一杯,雖說東家柴和貴,可用罐子煨”等。充分的體現了江漢勞動人民聰明的智慧和才能
。記載
漁鼓淵源於唐宋
道情(道士布道所唱的歌曲)。沔陽漁鼓距今已有280多年歷史,據《中國音樂詞典》載:相傳清代
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傳入
沔陽後衍變發展而成。清代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有著名漁鼓藝人皮思金、皮思銀、張洪顯、劉泡等四人,民間稱之為沔陽漁鼓中的“三根半筒子”。劉的技藝稍遜,故為“半根筒子”,當時其曲目一般是短篇唱本與即興之作,皮氏兄弟大膽對漁鼓筒、簡板進行改革,並以漁鼓伴唱皮影戲,形成楚地特色的
漁鼓皮影戲。進而從沔陽影響到天門、潛江等地。由此方有連台長篇,其曲目取材於歷史演義與傳奇故事的居多,冤案故事占有很大的比例,民眾稱之謂“冤枉戲”。比較著名的曲目有《
十三款》、《考棚案》等。其中《十三款》取材於光緒年間沔陽仙桃人柳炳元不畏強暴、攔船告狀、為民伸冤的事跡。這一曲目後被改編成
沔陽花鼓戲,成為保留劇目。
沔陽漁鼓,自從發展到有連台長篇之後,於1931年左右,建立了漁鼓行會。沔陽行會以陳煥玉為首,潛江行會以陳國壯為首。沔陽、天門、潛江的漁鼓藝人,分別參加了這些行會。1931年湖北大水成災,沔、天、潛為重災區,兩行會藝人流落到武漢、沙市、宜昌、黃石、鄂城、新堤等長江沿岸城鎮謀生。其中,流落漢口賣唱的沔陽八潭人龔本槐,經多次周折,於1932年底逃至應城唱皮影。此時,應城有8個漢調皮影班子,和包括龔本槐在內的6個沔陽漁鼓皮影班子,各據1個茶館。數月後,因彼此爭取觀眾,常鬧摩擦,龔本槐遂向沔陽6個箱主建議,按江湖規矩拜把換帖,於1933年冬,設案焚香,以各箱主年齡大小為序,結拜為6大房,以年齡大小分名次先後,分別為陳煥玉、高天香、王福成、龔本槐、汪喜春(應城人)、鄧復生。次年又增補兩名箱主,號為“應城八派”,即:“天、元、普、義、文、章、華、國”。並立下班規:一不準偷盜;二不準扯碼頭債;三不準淫女;四不準打偷場炮;五不準扯白(騙人);六要尊敬師傅。此後,各派之間,書目互相調劑,技藝時常切磋,使沔陽漁鼓有所發展。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前後,沔陽漁鼓皮影戲進入興盛時期,藝人在道情唱本中加進說詞,逐漸形成說用散白、唱用韻文的表現形式。這種散韻相間文體適合演唱中長篇書目。1911年前後,漁鼓曾與皮影戲合流,常為皮影戲伴唱。
沔陽漁鼓演唱的曲目,多是藝人據長篇傳奇、小說、寶卷故事改編而成。沔陽漁鼓藝人根據原故事即興說唱,這種演唱方式稱之為“浩水”,而二三漁鼓藝人坐唱的形式,則被稱為“打坐唱”。20世紀20年代,沔陽及其周邊縣市的茶館、酒樓都有沔陽漁鼓藝人演唱。1931年後,沔陽漁鼓流傳到武漢、
宜昌、
沙市、黃石、
鄂城等地,其影響逐步擴大。至1940年前後,盛行於鄂中江漢平原地區。
1952年以後獲得進一步發展,除繼續為燈影戲伴唱以外,又恢復了獨立的說唱形式。1958年,沔陽漁鼓參加全國曲藝會演,皮影藝人龔本槐、胡桃芝演唱的《造車記》被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製成唱片,向全國播放。由於沔陽漁鼓好唱,好聽,深受民眾喜愛,1958年底,由湖北省音樂協會正式改名為湖北漁鼓,全省各地普遍傳唱。沔陽漁鼓藝人周忠全、黃玉堂、李海林、李福林、榮廷清紮根在武漢,成為沔陽漁鼓(後
湖北道情)的曲藝家。
流派
1840年後,沔陽漁鼓按地域形成流派,分為上、中、下三路,並成立分會,訂立派程和房規。在沔陽境內三大門派所傳弟子眾多。至今已傳徒有大幾代。
上路(也稱為西路)漁鼓行會以陳國壯、伍明奎為會長,下分八大房,定立“道德通玄靜,光緒忠流圖,義馬四金石,一言複本”共二十代派序。著名漁鼓藝人別道洋(1905—1985)沔陽
毛嘴人,是西路漁鼓的第三代傳人,即“通”字派藝人,其所傳弟子有60多人。
下路(也稱為東路)漁鼓行會以陳麼、龔本槐(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為會長下分六大房,訂立“元天普議,文章華國”共8代派序。著名漁鼓藝人陳麼(1902—1962)沔陽
長埫口人,以“文”字派大房老大;龔本槐(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1907—1993)沔陽長埫口人,以“文”字派四房老大,所傳弟子50多人。中路漁鼓藝人受東西兩路漁鼓的薰陶,形成中路風格,出名藝人有:沔陽
楊林尾的蔡海林、沔陽
張溝的陳金觀、沔陽郭河的曾凡炎、沔陽
沔城的方成發等,所傳弟子也很多。
沔陽的三路漁鼓已傳了大幾代,有門有派的就有400多人。還不計自學演唱漁鼓者。在其後,江漢平原荊楚大地各地方漁鼓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如“天門漁鼓”等。所以我們“湖北道情”“湖北漁鼓”的藝人隊伍比較龐大,實力還是較強的。行成了獨立的一個特色劇種,受全省人民的歡迎和傳唱。不愧為全省的四大劇種之一。
後來在藝人流動和演唱實踐中,又形成了沔陽派、平江派、潛江派等不同流派,或平穩質樸;或潑辣風趣;或流利委婉。傳統曲目相當豐富,以反映冤案為內容的最多,被稱為冤枉戲,影響較大的有《謀考案》、《
十三款》等;新編現代曲目有《迷路記》、《大刀風雲》等。
名人
夏祖勤
夏祖勤,1942年生,湖北仙桃人。現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仙桃市戲劇家協會理事、仙桃市民間藝人協會秘書長。夏祖勤在民間文藝方面,堪稱“奇才”。他精通“沔陽漁鼓、
湖北道情、快板、
沔陽皮影戲”等,會演出,會編寫,會輔導。1991年,他主編出版《
仙桃諺語》一書。由於在這項民間文學集成工作中成績顯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省民族宗教局特授予他“屈原獎”。從1961年到1991年的20餘年時間裡,他編寫和演出曲藝節目300多篇,除前述有關作品外,還有歌詞《放鴨姑娘》在省刊《長虹》發表,大型神話皮影戲《
火焰山》劇本在《布穀鳥》全文刊登。
龔本槐
(1907-1993),男,漢族,
沔陽(今
仙桃)
長埫口人。是仙桃漁鼓皮影隊創始者。父親龔培林,號龔堂,是沔陽著名的漁鼓藝人。龔本槐自幼聰慧,生在漁鼓世家,耳濡目染,7、8歲時就會沔陽漁鼓的平腔、悲腔、魚尾腔、琵琶腔、雜花腔等腔系的各種唱法。13歲正式隨父學藝時,他已是唱(漁鼓的各種腔調)奏(漁鼓、雲板演奏)俱優的一把好手。他還改革皮影的製作工藝,將白紙影改成染色硬紙影,後改成牛質皮影。其作品造型美觀,雕刻精細,線條流暢,色彩鮮明,臉譜服裝戲劇化,既誇張又逼真。
龔培林傳徒龔本槐,龔本槐傳徒夏祖勤、陳松柏等30餘人。1953年調入沔陽縣文化館工作,組建皮影隊,編出唱本《兩兄弟對比》在新華書店發行。《武松打虎》在湖北省皮影會演中獲創作、演唱一等獎,同年4月調中南局會演又獲一等獎。1958年龔本槐被湖北省民間歌舞團聘為曲藝教授。
1960年後沔陽漁鼓定名為“湖北漁鼓”和“湖北道情”,成為全省四大曲種之一。1962年,湖北省文化局整理了龔本槐的《棉絮案》、《高坡嶺》、《一家賢》、《女拐男》等作品。湖北省曲協錄製整理了他的《沔陽漁鼓》唱腔集。其中沔陽漁鼓《皇曆迷》,在全國刊物《民眾演唱》上發表。1963年湖北省13縣(市)皮影隊在沔陽召開現場觀摩會議,龔演出的皮影戲《洪湖赤衛隊》、《奪印》、《搶渡大渡河》等新編劇目,博得好評,並多次奉調進省城演出。1965 年5 月,湖北省委宣傳部調龔的皮影隊為中央、省級領導演出皮影戲《龜與鶴》、《兩朋友》、《風雨同舟》等劇目,受到好評與接見。他的漁鼓各種唱腔在《湖北說唱音樂集成》第一集上刊登。原沔陽曲藝皮影隊在他的帶領下,改革創新,是江漢平原最有藝術的皮影隊。文革前期,曲藝皮影隊走遍湖北各地。
別道揚
藝名別揚(1912-1988),男,漢族,沔陽毛嘴光華人。別道揚從小跟隨舅父吳運年學唱漁鼓腔沿門趕酒,以後唱茶館皮影戲。聰明的別道揚在演唱技藝上超越了前輩藝人的演唱水平。他對漁鼓唱詞很有研究,用成語與民間的方言土語(即順口溜)相結合,每一段唱詞讓人們聽了是哄堂大笑。解放前他在徐鴛一帶演唱《四下河南》一戲,孀婦田氏夜嘆家事,用漁鼓悲腔唱得滿場觀眾鴉雀無聲。戲場內一寡婦聽得流涕痛哭,回家要尋短見,多虧領居相救。別道洋是天、潛、沔漁鼓皮影戲最有名的老藝人。他的唱詞與唱腔流行江漢平原各地,別揚是仙桃最大一門派(即別派),他的傳承人高風成是仙桃德高望重的皮影藝人。一九八八年,別道洋與世長辭,仙桃各地的皮影藝人都去參加喪葬,弔唁別揚名老藝人。
道具
沔陽漁鼓演唱的道具有漁鼓筒、簡板和女藝人用的碟子和筷子,伴奏樂器有二胡、揚琴等。漁鼓,也叫“道筒”、“竹琴”。由於漁鼓是道情的主要伴奏樂器,民間稱唱道情為唱漁鼓或打漁鼓。。《湖北說唱音樂集成》第一集談到:“宋、金、元年間,道士和文人為道情所作之詞或散曲,可謂風靡一時。其演唱純為徒歌,無絲竹樂器伴奏,僅一手抱漁鼓並執簡板,相擊成聲,以為節拍”。由此可見,漁鼓筒先於民間說唱形式——“漁鼓”五百多年時間。
據民間道情藝人說,他們所用的漁鼓乃是“八仙”所傳。相傳,八仙過海歸來之時,忽見一條金色鰲魚在海上興風作浪,浪花濺濕了鐘離權的衣服。鐘離權心中非常惱怒,於是便拔劍斬了鰲魚,並抽出魚骨,蒙上魚皮,製成了一種管狀樂器,取名叫“漁鼓”。
漁鼓做成之後,正好碰上王母娘娘開蟠桃會,“八仙”趕來為她祝壽。韓湘子吹玉蕭,呂洞賓擊雲板(簡板),鐘離權拍漁鼓應節而歌。這九天仙樂飄向花果山,美猴王睜開火眼金晴一看,原來是眾仙為王母慶壽。孫大聖見王母娘娘這老婆子沒有請他,便一個筋斗翻到壽堂之上,舉起金箍棒就打,一棒正好打在了鐘離權的漁鼓之上,漁鼓被打了個粉碎。一位仙人見狀,便向鐘離權獻上一根仙竹,說是可作漁鼓。於是請來人間名匠魯班依樣製作漁鼓。魯班接到仙竹,將竹尖給姜太公作了釣魚竿,竹蔸給和尚作了卦,取仙竹中間三尺九寸作了漁鼓。為了防止炸裂,王母娘娘將她的兩個手鐲箍在了漁鼓的兩頭,又用裙帶系在漁鼓上作背帶。從此,竹質漁鼓便取代了骨質漁鼓。
漁鼓是用竹筒製作,一般長約80厘米,口徑約10厘米。竹筒的中心全是空的,有竹節處得把節掏掉。文獻中所見漁鼓產生的時代,大致可以追溯至南宋初年。元陶宗儀《說郛》卷四十七下引宋江萬坐《宣政雜錄》說:
靖康初,民間以竹徑二寸,長五尺許,冒皮於首,鼓成節奏,取其聲似,日“通同部”。又謂制
作之法曰:“漫上不漫下”,通衢用以為戲雲。
《宣政雜錄》所載用竹製作的鼓,是用皮蒙住竹筒的一端,即所謂“漫上不漫下”,它使用的樂器是一根小碗般粗細、長約1米、一端蒙上豬腸衣薄膜的通節竹筒,附上一副拴有兩個銅製碰鈴的長竹簡板,演唱時左手執板擊節,竹簡蒙皮端向下,筒身斜依左臂,右手五指根據演唱需要拍擊蒙皮,發出嘭嘭的樂聲為伴奏。
說唱道情使用的道具,除漁鼓外還有簡板。明王圻《三才圖會》記“魚鼓簡子”的製作說:
截竹為筒,長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用兩指系之。又有簡子,以竹為之,長二尺許,闊四五
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反外,歌時用二片合系之以和者也。其制始於胡元。
湖北漁鼓在選材上有講究,儘可能選用節眼少的竹子,一般多選用
楠竹,將里外刨光滑,等竹筒幹了以後,在表面塗上桐油。最後在一端蒙上豬皮、羊皮或油膜(豬膀胱膜),皮或膜必須偏薄,過厚打出的聲音不響亮。為了使漁鼓筒結實耐用,還要在竹筒外面裹一層絲線、白布,然後塗上膠粘結牢固,這樣製成的漁鼓筒可以經久不裂。
由於竹筒大小規格不同,使用皮質有厚薄的區別,漁鼓的音高和音色就有差異。竹筒大而皮厚的漁鼓,聲音渾厚而音高偏低;竹筒小而皮薄的漁鼓,則聲音亮脆而音調偏高。漁鼓拍打時不能形成
音階,漁鼓的音樂表現形式,主要是通過拍打節奏來體現。
為了攜帶方便,解放前就有一些民間藝人將此筒體改為兩截套接的形式。流傳於湖北境內的“漁鼓筒”,多由一段“整竹”製成,而“漢江”流域的“漁鼓”藝人所使用的“漁鼓筒”則多為“兩截頭”。它不僅攜帶方便,且因中間可以伸縮,還可以適應藝人嗓音的高低。漁鼓筒由骨質變為竹質,由一節變為兩截,這是漁鼓道情史上的一大變革與進步。民間傳說將其功歸之於呂洞賓。道情藝人說,呂洞賓與韓湘子在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唱道情,孫悟空本來不信什麼道情不道情,於是大鬧天宮,將紫竹漁鼓攔腰打成了兩截,呂洞賓修整漁鼓時,將兩截漁鼓的斷面磨平,中間用王母娘娘的手鐲套上接了起來。從此漁鼓筒變成了兩截頭,其長度也由原來的三尺九寸變成了三尺八寸。
“近些年來,由於楠竹和豬護心膜、豬油膜不易取得,有人則以塑膠筒和塑膠薄膜取而代之。但藝人們普遍覺得,經過現代改良的漁鼓,聲音變得更加動聽了。
特色
沔陽漁鼓唱腔中的哭靈腔、
觀音腔、
道士腔,據傳是道情講唱
道教故事的遺存。另外廣泛吸收地方“
薅草歌”、“打麥號子”等民歌音樂,經過幾代藝人的加工改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曲調。唱腔豐富優美,旋律性強。
沔陽漁鼓以唱為主,說唱相間,說白有散白、韻白之分。散白敘述故事情節,或摹擬人物的聲態語氣;韻白有敘述及代言兩種,講究抑揚頓挫,伴以簡板擊節。唱詞有七字句,十字句及由五、五、七、五組成的五七句式三種,四句一番,出番可換韻。也有時夾有三、四字垛句。優美的唱腔、獨特的說白,不同的句式,沔陽漁鼓的地方特色顯得極為鮮明。漁鼓藝人多用沔陽方言演唱,保持著濃厚的民間鄉土氣息。
沔陽漁鼓初期的演唱形式是“單口打溜”。“單口打溜”唱詞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固定唱詞,如《八仙詞》、《兩頭忙》,藝人稱之為“呆詞”;一種是“浩水”,即即興創作,見什麼唱什麼,靈活多變,重在迎合主人心理和逗笑。
沔陽漁鼓演唱者為了攜帶方便,一般在漁鼓筒兩頭繫上帶子,站唱時將漁鼓橫掛左腰,左手將漁鼓按穩在胸前,坐唱時將漁鼓橫放在左腿上,用左手將漁鼓扶穩敲打。演唱者左手同時握簡板,右手三指(食指、中指、無名指)併攏齊擊鼓面,發出“通通”的聲音,這是道情傳統的表演方式。漁鼓伴奏講究輕重疾緩,伴奏音聲有抑揚頓挫之妙。以輕重緩急不同的拍打,來控制音量與音色變化。漁鼓演唱者左手抱漁鼓筒並持簡板,右手輕擊漁鼓併兼作表演動作,如此鼓板配合,擊節說唱。在唱道情的前奏、間奏及說白停頓處,均可配以拍打漁鼓,以烘托唱腔及演奏過門。拍漁鼓是衡量一個藝人才藝是否嫻熟的標準,資歷較淺的藝人手指的力量小,只能用手指在漁鼓上撞擊,稱為“撞指”。而資深藝人則手指力度大,富有彈性,指頭能在鼓面上滾動翻花,這叫“滾指”。演奏指法一般有擊、滾、抹、彈四種:擊是用四指同時拍擊,滾(分單滾和雙滾)是用四指連續交替單擊,抹是用四指擊鼓止音,彈是用四指屈指連續交替擊彈。簡板又叫劍板、雲板、書板、牙板、吉板、夾板、玉板、陰陽板。簡板由兩根長約65厘米的竹片製成, 用左手夾擊發音。
沔陽漁鼓有單口唱、對口唱和唱
皮影戲三種演唱形式。解放前單口唱的漁鼓藝人大多是沿街乞討,解放後紅白喜事趕酒的藝人也是單口唱。單口表演時,左臂斜抱漁鼓,手執雲板(簡板),右手拍擊筒底皮膜與雲板交錯應節。單口唱和皮影戲的唱詞都是藝人們即興演唱的,行話叫“浩水”,也叫打水本子。而對口唱的詞大多是由作者編寫給藝人唱的,稱為“死詞”。對口唱主要在舞台上表演。一男一女,男演員右手拍漁鼓,左手執簡板,女演員用竹筷敲碟子對唱,說唱相間。輔以身段動作表演。演唱優美動聽、膾炙人口,而且舞台形象十分生動,進一步豐富了沔陽漁鼓的表演效果和藝術感染力,民眾喜聞樂見。唱皮影戲就成了一個戲班子。皮影幔子右方的演唱者稱為“上籤子”,左方的演唱者稱為“下籤子”,由上下籤子為主唱,後台的武樂師傅拍漁鼓,打擊樂、幫腔。
唱腔
沔陽漁鼓唱腔頗為豐富,有五大音樂唱腔,即:平腔,悲腔、魚尾腔(又稱鳳尾腔)、琵琶腔、雜花腔。結合沔陽方言韻調,具有節奏明快、曲調高亢的特點。唱腔結構屬於曲牌聯套體。曲牌的組織與其他牌子曲一類的結構形態不同,沒有固定的格式,也沒有固定的曲頭、曲尾。
後經著名漁鼓藝人
龔本槐發展創造,又有了新平腔、女平腔、數板、聯板等二十幾種曲牌。除雜花腔系由不同類型的民歌、小調組成外,其餘四種唱腔多為上下句結構,具有板腔特點,偶句尾常用襯詞、眾人幫腔組成的甩腔(也稱扣子)。如不用甩腔連續演唱則為滾板或聯板。甩腔部分帶以對口或眾人幫腔的形式演唱。
在“沔陽漁鼓”的五類唱腔中,可以說是“調中有調”、“腔中有腔”。如《平腔》有男平腔、女平腔、醜平腔、新平腔等。曲調活潑、節秦明快,善於敘事、對話和表現喜悅、急躁等多種情感。男平腔是漁鼓中的主要唱腔,以敘事見長,旋律明快簡潔、語言性強;女平腔是女角色的主要唱腔,在皮影戲中通常由男藝人用假聲演唱,唱腔柔婉,輕盈;醜平腔是皮影戲中丑角的唱腔,旋律風趣滑稽,甩腔別致,尾句常以怪誕拖腔或插入“崴呀嗬子崴呀”等襯句,以朦聽眾,具有鮮明的喜劇風格。
《悲腔》為表現不同人物悲痛、憂鬱、傷感、淒涼的唱腔,有“男悲腔”、“女悲腔”、“醜悲腔”、“男哭靈”、“女哭靈”等。依行當亦有多種唱法,〔女悲腔〕細膩婉轉、〔男悲腔〕高亢樸素、〔醜悲腔〕詼諧風趣。“男悲腔”、“女悲腔”通常是成年男女角色的悲調,“男哭靈”、“女哭靈”則
是未婚少男少女角色的哭腔,詞格為七字句、十字句、五七句三種。
《魚尾腔》分“單魚尾”和“雙魚尾”,此腔一般在戲的開場和結尾處運用,旋律開朗向上,迂迴剛美、富於喜慶、祝福的特點。“單魚尾”兩句一甩腔,“雙魚尾”一句一甩腔,詞格是七字句,為徵調式調性。其曲調由於切分節奏和附點音符的生動運用,倚音的巧妙裝點,顯得明快秀美、輕巧流暢,故有喜腔之稱。
《琵琶腔》有“單琵琶”調和“雙琵琶”調,詞格有七字句、十字句和五五七五句。“琵琶調”的說唱性較強,其曲調的敘述部分有吟誦特點,而甩腔則奇峰突起,跌宕起伏,多用以表達激越的情緒。特色在腔尾上,其甩腔高低有致,跌宕起伏,詼諧誇張。在皮影戲中是丑角的哭腔,在現代漁鼓演唱中被改編成熱烈歡快的喜調。
《雜花腔》是觀音腔、歡樂調、小調的總稱。多為
沔陽民歌小調、俚歌俗曲嬗變而來的“單曲體”。有皮影戲的“花腔”、“聊子”、“倒板”、“雜花調”(花臉的唱腔),有神仙道士的“觀音腔”、“道士腔”、“還魂腔”等。曲詞大都具有樸素。粗獷的氣質,與上述四類唱腔都不相同,是漁鼓腔的輔助唱腔。
劇目
“沔陽漁鼓”的傳統曲目相當豐富,以反映冤案為內容的最多,被稱為“冤枉戲”;其次是由演義小說、戲曲、民間故事改編。影響較大的有《
十三款》、《
吳漢殺妻》、《乾隆游江南》、《
羅通掃北》、《
楊家將》、《呼家將》、《封神榜》、《
隋唐演義》、《
薛剛反唐》、《
七俠五義》等大部頭,一部戲連環上演三兩個月極為平常。現代題材的作品都是短篇,影響較大的有《迷路記》、《大刀風雲》、《送膠鞋》等。
沔陽漁鼓最初以道教神仙故事為題材,宣揚道教的出世和勸善思想,以後漸多演唱傳奇故事、民間歌謠、法庭案卷。沔陽漁鼓積累了豐富的漁鼓曲目,漁鼓藝人保存有300多個案本。取材於傳奇、演義小說的劇目有《封神榜》、《併吞六國》、《孫龐鬥智》、《
三國志》、《隋唐演義》、《西遊記》、《
薛仁貴征東》、《薛剛反唐》、《羅通掃北》、《五虎平西》、《
五虎平南》、《七俠五義》、《楊家將演義》、《武松打店》、《英烈傳》等;取材於歷史故事的劇目有《昭君和番》、《
岳飛傳》、《
洪秀全》、《乾隆游江南》等;取材於案卷的劇目有《包公案》、《施公案》、《
四下河南》、《五美圖》等;取材於戲曲故事的劇目有《吳漢殺妻》、《呂蒙正趕齋》、《二度梅》、《孟麗君》、《瓦車棚》等;取材於二十四孝故事的劇目有《一家賢》、《董婆教女》等;取材於民間故事的劇目有《雙頭驢》、《
三門街》、《
十三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