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影戲(四川皮影戲)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Ⅳ-91
- 申報地區:四川省南部縣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保護單位:南部縣文化館
皮影戲(四川皮影戲),四川省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1851年到1853年,四川本土手藝人吸取蜀錦、蜀繡、民間剪紙和印染中的地方色彩,使得四川皮影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唱腔主要借用川劇五大聲腔,此外...
有皮影戲(華陰老腔)、皮影戲(華縣皮影戲)、皮影戲(四川皮影戲)等。歷史淵源 皮影戲的形成時代尚無確考,但據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它至晚在宋代已經成熟和盛行,東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戲藝人已有董十五、趙七、曹保義等9...
成都皮影又稱燈影戲,是四川皮影中最具代表性的漢族民間藝術品種。屬四川西路皮影,古樸、莊重、典雅、大氣的造型特點在中國民間藝術中獨樹一幟,它美觀華麗、雕工精緻、線條流暢,設色古樸不失鮮艷,其大氣、典雅的特點,給人以智慧和...
"影戲燈"詩將乾隆晚期錦州農村皮影戲班演出情況寫得貼切生動,韻味無窮,沒有皮影藝人精湛嫻熟的技藝和對這種技藝的熟悉了解是難以寫出來的。故此,四川皮影在清以前應該有一個漫長的孕育期和生長期。據四川大學博物館汪玉祥先生的推測,...
四川川北皮影藝術團,又稱四川王文坤皮影藝術團(簡稱川北王皮影),是四川北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閬中市民間藝術大師王坤一家祖孫八代相傳的雕刻藝術和表演藝術。該藝術團設在閬中市古城區下新街63號,閬中市杜家客棧。藝術團簡介 川北王...
川北皮影戲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早在1932年,世界著名文學藝術家埃貢·埃耳文斯基來中國考察皮影藝術,曾著書讚美川北皮影藝術。1988年,以王文坤祖孫三代4人為主組成的四川省皮影藝術友好訪問團,一行6人前往奧地利,在維也納、林次...
成都皮影又稱成都燈影,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分布在四川成都市和所轄縣城,屬於四川西路皮影。歷史悠久,清朝末年較為盛行,如今它已是稀罕之物了。歷史出現了很多成都皮影製作及表演藝術家。主要有鐘長興、仲煥章、劉洪順、蒲...
皮影,又叫傀儡戲、燈影。在華縣,又叫碗碗腔皮影戲(曾名時腔),華縣皮影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是民間工藝美術與戲曲的巧妙結合。華縣碗碗腔皮影戲(曾名時腔),形成於清代初葉。文化介紹 因其主要流傳於關中東府...
表演技藝中的“變臉”是巴中皮影的獨特藝術。曾口肖氏皮影劇團楊益的走影子技藝之高超,是四川皮影戲中的一絕。由巴州區文化館製作申報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巴中皮影”項目申報書,已送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委員會,正逐級向國家申報。巴州...
閬中皮影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活動於閬中為中心的四川北部地區的皮影戲,故又稱川北皮影戲。閬中皮影,又稱皮燈戲,燈影兒戲,始於漢代,成熟於宋代。元代開始傳往南亞諸島及歐洲一些國家。興盛於清道光年間。背景介紹 閬...
華陰皮影是一門傳統而古老的中國傳統戲曲造型藝術形式,它選用上乘牛皮作原料,通過制皮、畫稿、雕鏤、彩繪、熨平、合成等工序,創造出一個個鮮活生動、形象逼真、色彩絢麗的藝術形象,其題材多以傳統戲曲人物和華山神話傳說為主。起源 華...
華亭皮影戲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華亭人把皮影戲叫牛皮燈影子、牛皮人人。沒有電燈時,皮影戲是以油燈為光源照射牛皮做成的人物剪影為傀儡進行表演的,皮影戲因此得名。又因在白天也可借陽光進行表演,又稱熱影子戲。華亭...
本書從度角度、多方面對四川皮影的歷史及生存現狀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呼籲更多有識之士進入保護和傳承四川皮影的行列之中。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皮影溯源 四川皮影藝術發展史概略 李龍(3) 四川皮影戲 江玉祥(10) 果然皮里有春秋 ...
高觀皮影是四川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皮影作為一種民間戲曲,它生動地反映了民間藝人製作工藝的精湛,技巧的靈妙,表演技藝的高超,它專用全牛皮雕刻而成,並且用子黃牛皮為料,經過泡肖和若干個細緻環節,成為皮薄、軟、...
2011年5月23日,皮影戲(騰衝皮影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Ⅳ-91。歷史淵源 據考察,大約於明朝初年由江南、湖廣、四川一帶屯墾邊地的移民傳入騰衝。民國時期,騰衝縣農村約有近百個...
“皮影”是對皮影戲和皮影戲人物製品的通用稱謂。皮影是我國出現的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戲中“影人”是根據劇中角色和襯景的設計,用驢皮或牛皮、羊皮經刮制、描樣、雕鏤、著色、燙平、上油、訂綴而成。人物臉譜和服飾造型生動形象,...
川北王皮影,傳承已有300年歷史,是“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習基地位於南充閬中古城。藝術介紹 川北王皮影,自清康熙初年第一代傳人王家祿到今,已歷經8代逾300年。擁有“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皮影戲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中國各地都有,在影子製作和表演上具有趨同性,但在唱腔藝術上卻不盡相同。大悟高腔皮影戲的唱腔不同於平原地區的皮影戲,它不是採用各種曲藝和地方戲的唱腔來演唱,它的唱腔既有北方戲曲的粗獷豪放之...
南部皮影,又稱馬王皮影,起源於南部縣原馬王鄉。南部皮影自清代開始流傳,距今已有300餘年歷史。其外形、表演、音樂都有很強的川北地方特色。2008年6月7日,國務院將南部縣皮影戲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2019年7月...
臨潼道情皮影是一台白天演奏木偶,晚上演道情皮影戲,操作皮影的藝人講究能挑、能肘,動作和諧。劇團由7—10人組成,大部分演員身兼多職,臨潼道情皮影戲唱腔獨特,聲音高昂動聽。主要特徵 1、已走出家族傳承;2、演出舞台比較簡單;3、...
遼寧凌源地處凌河之源,牛河梁五千年燦爛的紅山文化蘊育了這片神奇的地域文化凌源皮影。凌源皮影有千餘年的悠久歷史,源於宋代,盛行於明清,是傳統民間古老藝術奇葩,深受海內外人士喜愛。人造型 凌源影人造型,歸納起來有生、小、大、髯、...
何家班皮影戲)“的傳承人。人物履歷 傳統戲劇”四川皮影戲(何家班皮影戲)“的傳承人。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22日,何華平憑藉傳統戲劇”四川皮影戲(何家班皮影戲)“,入選四川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原名成都木偶皮影藝術劇院,2004年歸屬成都藝術劇院時改現名。劇團在繼承“川派”木偶皮影藝術的基礎上,借鑑地方戲曲、民間歌舞等姊妹藝術的表演技法,廣采南北各派木偶皮影藝術精華,形成了華麗、優美、細膩、古樸的藝術風格。主要作品 傳統...
四川王皮影藝術博物館簡介 四川王皮影藝術團、四川王文坤皮影藝術團(簡稱川北王皮影)是四川北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閬中市民間藝術大師王坤一家祖孫八代相傳的雕刻藝術和表演藝術。川北王皮影師從自然,法古出新。它集“土”“廣”“渭”等...
騰衝皮影主要流傳於雲南省騰衝縣(今騰衝市)一帶,當地稱“燈影子”、“皮人戲”等。相傳在明初由來自江南、湖廣、四川等地屯軍邊疆的移民帶到騰衝。演出組織 騰衝皮影演出組織以村為單位,叫作“堂”,清代盛期有近百堂。皮影特徵...
2012年5月27日至6月3日,陸豐皮影戲應邀參加在四川成都舉行的“第21屆國際木聯大會暨國際木偶藝術節”,憑藉《哭塔》一劇獲得“最佳傳承獎”,這是陸豐乃至汕尾地區文化藝術領域首次獲得的國際性獎項。2012年12月,陸豐皮影戲參加“金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