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據考察,大約於明朝初年由江南、湖廣、四川一帶屯墾邊地的移民傳入騰衝。
民國時期,騰衝縣農村約有近百個村寨有表演騰衝皮影戲的組織“皮影戲堂”,十分興盛。
據清光緒初年記載(1875年),固東鎮順利村劉家寨的劉登岸、僧綱師劉金斗與鄉民劉金祥、老董保等人拜張、李為師,學習皮影技藝,創建了劉家寨騰衝皮影戲班。後經劉金斗、劉尚榮、劉定中祖孫三代人的相繼經營,唱腔上大量吸收地方音樂,在音樂上另創一格,形成了以劉家寨為主體的皮影戲西腔體。光緒末年(1890年),騰衝洞山、綺羅黃家巷的黃順中等人到劉家寨投師學藝,回村後建立了黃家巷戲班。後經黃明中、黃連山兩代人的努力,結合本地語言聲腔,吸收洞經音樂曲調,逐漸形成了區別於西腔的騰衝皮影戲東腔體。
辛亥革命後,由於帝制結束,共和興起,大眾文化得到提倡,騰衝皮影戲這段時間也有了新的發展。戲班不斷增多,劇目不斷豐富。藝人劉尚生把楚漢相爭的故事改編成一份《西漢僑單》共51個劇目內容提要。
1930年,固東鎮順利鄉劉家寨騰衝皮影戲班應盈江土司邀請,前往演出一月之久,受邊疆境內外各族人民的歡迎。
文化特徵
表演
關於此種民間文藝形式的情況,保山專署文教科1952年9月舉行的文化調查材料中記載,騰衝皮影戲“用厚紙或牛皮鑿成人獸等形狀,四肢活動。”這些牛皮製成的導具當地叫“靠子”。騰衝皮影戲演出時,設白布一塊(長方型)為幕布,由燈光將皮影人物或動物器俱投影顯現出來,並設有打擊樂、弦樂多件,每場演出者十人左右。
劇情
騰衝皮影戲內容多取材於《封神演義》《西遊記》、薜仁貴故事等。同一調查材料中記載:“在曬地上搭起台子,在夜間借燈光在布幕上映出(即燈影子),內容多是姜子牙、聞太師、小三軍、帶馬來等封神故事。”民國時期的騰衝皮影戲具有很多的封建迷信色彩,認為有消災、治病的功效,故常於天災人禍、疾病發生時“唱”騰衝皮影戲。
道具
皮影靠子造型獨特、古樸、誇張,線條細密,形象幽默,韻味深長,折射出原始文化的神秘色彩。經過多年的積累,劉家寨的皮影靠子,已有頭靠800餘個,身靠200餘個。表演時可視需要,將不同的頭靠和身靠組合在一起,變成一個新靠子。一個身靠可以和無數個頭靠組合,組配出若干個新形象,以滿足不同劇目的表演需要,加上帥帳、桌椅、殿堂、朝房、車馬、轎船、兵器、坐騎、寺觀、廟宇、動物、花草等,凡天、地、水三界之所有,無不應有盡有。這些靠子雕刻精美、形象逼真、百人百臉、百物百樣,構思匠心獨運,造型誇張風趣。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騰衝皮影戲對研究漢文化特別是傳統藝術從中原向西南邊疆乃至向東南亞的傳播提供重要的實證,對中國古代戲劇及社會人文發展演變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傳承狀況
(一)皮影傳承人稀缺
騰衝皮影戲作為傳統的民間藝術文化,是一種活態傳承,主要是靠老年藝人一代一代地口頭相傳下去,因此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一部分的傳承人由於年齡較大,沒有足夠精力來進行很好的傳授,而且思想較為封閉,沒有創新性,始終停留在皮影戲的原點。當下的年輕人由於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更容易接受現媒體影視傳播,而對傳統的皮影文化失去興趣;久而久之,導致騰衝皮影戲的傳承人結構出現“老齡化”。
(二)大眾娛樂需求改變
當下是新媒體網路時代,網路上的內容展示更加豐富和全面,操作起來也更為便捷。大眾的需求變得多元化,人們更願意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內容豐富、視聽效果更好的電影和電視劇上;而一場耗費過大的騰衝皮影戲表演效果反而不能更好地吸引大眾的眼球。
傳承人物
劉永周,男,1944年11月出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皮影戲(騰衝皮影戲),申報地區為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騰衝市文化館獲得“皮影戲(騰衝皮影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皮影戲(騰衝皮影戲)項目保護單位騰衝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61年,應邀到昆明為參加雲南省傣、白、壯、彝民族戲劇匯演大會表演《長坂坡》《斬三妖》等,獲特別榮譽獎。
2003年9月,騰衝劉家寨皮影作為西南地區唯一的騰衝皮影戲代表赴廣州參加“金獅獎”中國第二屆木偶皮影比賽,獲得表演(綜合)銅獎,皮影藝人劉永周和劉定三獲造型製作獎。
重要活動
1932年,應乾崖(今盈江)土司邀請,赴舊城演唱《樊梨花征西》連台本戲49天,後又應邊民及華僑邀請赴緬甸南坎演出《孫龐鬥智》《寶蓮燈》等劇目三十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