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戲(河湟皮影戲)

皮影戲(河湟皮影戲)

皮影戲(河湟皮影戲),青海省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河湟皮影戲形成於明清時期,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特徵,它有獨立、成熟的板腔體聲腔體系,有專用的弦索音樂曲牌和打擊樂曲牌,其唱腔音樂與其他地方劇種不能通用。河湟皮影戲很少有文字劇本,演出全憑藝人口頭傳承,在此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特殊的記憶方法,多數藝人有即興創作的本領。河湟皮影戲皮影戲班由五人組成,把式一人操縱生、旦、淨、醜等腳色併兼任說唱,其他四人為樂手,負責文武場的全部音樂伴奏。

2006年11月24日,河湟皮影戲經青海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青海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7日,皮影戲(河湟皮影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9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皮影戲(河湟皮影戲)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Ⅳ-91
  • 申報地區:青海省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唱腔特點,唱詞特點,表演道具,代表劇目,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關於皮影戲傳入青海河湟地區的時間問題,民間說法不一。據《大通縣誌》記載,皮影戲從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傳入青海。而據青海皮影藝人劉文泰講述,河湟皮影戲是清代乾隆時期由陝西傳來的。而據互助縣紅崖子溝下寨張氏燈影劇團的皮影藝人張占保介紹,他家的影箱是由其祖父輩傳下來的。由此從藝人的師承關係代際推算,河湟皮影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時期。至於哪種說法更為確切,尚無定論。雖然說法各異,但歸納起來,河湟皮影戲最晚也是從明末清初傳入青海河湟地區,並與河湟當地的方言、習俗、審美文化等相結合,形成了具有河湟地方文化特色的河湟皮影戲。
皮影戲(河湟皮影戲)
河湟皮影戲
清代末期至民國時期,河湟地區皮影藝人有楊煥春、楊生輝、盛之亮、顧得英、陳金山、包世英、劉大山、劉文泰、傻羅、禇兆德等;雕刻藝人有羅狗熊(藝名)、馬福、殷長安、巍珍、甘世霖、張生華等。
1951年至1965年為河湟皮影戲發展的繁榮期,一些皮影藝人新創了幾部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如《小二黑結婚》《王腿兒增產》《李自成進京》《魚肚山》《打燈州》等。與此同時,青海省文化部門多次組織戲曲、音樂工作者,對河湟皮影戲影本、音樂等進行了蒐集整理。這一時期河湟皮影戲藝人較多,其中的代表有褚照德、祁永昭、賀連芳、劉文泰、王生玉、崔生有等,他們經常下鄉演出,滿足了人民民眾的文化娛樂需求。
“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破“四舊”,河湟皮影戲一些明清皮影戲箱被毀,皮影藝人也遭受嚴重打擊。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後,皮影藝術在河湟地區復甦,並有許多年輕愛好者從藝,沉寂了一段時間的皮影戲又開始流行於河湟地區的鄉土村落。
1979年開始,在青海省文化部門的引導與扶持下,河湟皮影戲班空前活躍,全省正規的皮影戲班發展到69個,年演出場次達到2530餘場,觀眾達130萬人(次)。
20世紀90年代,河湟皮影戲有了新發展,由漢藏皮影藝術家通力合作的關於講述文成公主與松贊乾布故事的皮影戲《千里迎親》,不僅將皮影戲推向了廣大牧區,而且也使青海皮影在“全國皮影木偶匯演”中獲得優秀演出獎、影人設計獎、操作表演獎、音樂設計獎四個專項獎。

文化特徵

唱腔特點

河湟皮影戲的唱腔屬於板腔體。它的板式唱腔大體上分為緊板、慢板、散板三類。在三類唱腔中,緊板唱腔是基本唱腔,其餘兩類是輔助性質。緊板有陰腔、陽腔兩個唱腔。陽腔高亢、明快,富於表現歡樂激昂的情緒,抒發喜悅的情感,長於敘述或描寫景物,它可根據劇情發展轉唱其他腔調,在轉腔時,可採用念詞叫板或手勢叫板。陰腔悲壯哀怨,淒涼婉轉,善於表達悲哀低沉的情緒。它的叫板方式大體與陽腔相同。陰腔和陽腔在整個唱腔中起主導作用,它們的唱腔速度較快,節奏鮮明,加上每拍一下的梆子聲,構成了河湟皮影唱腔的主要特點。而且這兩個唱腔在整個唱腔中占的比重較大,它們不但各自可以成為獨立唱段,甚至可以只用兩個唱腔唱一折戲。陰腔和陽腔結尾時,藝人們採用“齊板”或“留板”兩種方式。
皮影戲(河湟皮影戲)
河湟皮影戲
另外,河湟皮影戲中還有許多用在某些特定的人物上的雜腔雜調,如“滑稽陽腔”“洛洛腔”“花調”等,是吸收青海地方曲藝賢孝、青海“花兒”音調而融合入皮影音樂而形成。嗩吶曲牌也是河湟皮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通用曲牌(如三元帽、緊腔花、背調等)和專用曲牌兩類。專用曲牌的曲目較多,用法不一,比如神將出場用劉海帶,天官出場配以西方贊,菩薩出場需用佛號等。
河湟皮影戲唱腔的聯結轉換有它自己的程式。它的規律,主要是各個唱腔分別圍繞陽腔和陰腔這兩個腔調進行。圍繞陽腔的有:開板、二倒板、陽腔尖板、飛板等。它們可以用下列形式聯結:尖板—開板—陽腔;陽腔—二倒板(齊板或再轉陽腔)。圍繞陰腔的有:盹死歸、陰腔尖板、滾板等。它們可聯結為:尖板—盹死歸—陰腔(這種形式也可不要尖板);尖板—陰腔;陰腔—滾板—陰腔。此外,根據劇情的發展和劇中人物思想情緒的變化,陽腔和陰腔也可以互相接轉。

唱詞特點

河湟皮影戲的傳統唱詞的句式格式一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七字句由三個詞組成,是二二三結構,十字句也是三個詞組成,是三三四結構。唱詞一般是偶數句,上下兩句為一個最小唱段,一個唱段可以一韻到底,也可中間換韻,視表演的需要而定,靈活自由。
河湟皮影戲的傳統唱詞和詩篇分“通用”和“專用”兩大類。藝人從中華民族的道德標準和民眾的好惡出發,把忠君、愛民、孝廉、勤勞等的思想感情滲透到各種人物的唱詞和詩篇之中,既有共性,又有個性。

表演道具

河湟皮影藝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在繼承傳統造型特徵的同時,對影人臉譜、服飾及道具,在造型、圖案紋樣裝飾以及敷彩等方面,吸收了青海民間美術的表現手法和裝飾特色,逐步形成了深厚、強烈、質樸、粗獷的藝術風格。由於青海地處高原,交通相對閉塞,受外來文化衝擊和影響較少,故而,河湟皮影戲皮影造型仍保持了原有的古樸風貌。
皮影戲(河湟皮影戲)
河湟皮影戲
河湟各地的皮影造型基本統一,皮影人物造型全身由頭、身軀、四肢等11件組成,有9個活動關節,形體特徵是頭大,腰細,臂長,袖寬。影人首身分離,藝人們把影人頭稱為“梢子”或“頭茬”,身子稱“身段”或“戳子”,頭身比例一般為1:3至1:5,通常一個完整的皮娃娃身高在21厘米左右。而且人物造型與戲曲一樣,也分生、旦、淨、醜諸行,有神仙佛祖、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武士豪傑、平民百姓、衙役聽差等。此外還包括襯景道具。為了演出和保管方便,藝人將皮影戲箱中的皮影按包冊分類,如頭茬身段、馬靠、桌椅、布景大片、道具花石、站堂鑾駕、車馬船橋、神怪及地獄變化等。每個包冊又可以細分為許多類別,如頭茬可以分出七到十包,頭茬越多,說明影人角色越齊全,能演出的劇目就越豐富。

代表劇目

河湟皮影戲劇目豐富,但無抄錄的劇本,師徒口耳相傳,每個把式頭腦里都記有五六十本戲。把式多根據歷史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即興編唱。演唱的傳統戲分為“大傳”和“窩窩”。“大傳”即連台本戲,把四五個折子戲合成一個大戲演出,每出折子戲大約兩三個小時,一場連台本戲大約演唱兩三天,有《楊家將》《岳飛傳》《西遊記》等。“窩窩”即單本戲,戲曲情節相當於一個民間故事,各自獨立、相對完整,有《渭水訪賢》《滿春園》《三困鎖陽》等。藝人有時還唱折子戲,如《藏舟》《岳母刺字》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藝人還編演了現代戲《婦女代表》《白毛女》《三世仇》等反映現實生活的劇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河湟皮影戲融民間美術、音樂、戲曲、文學為一體,是河湟民眾表達村落信仰、實現族群教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徑,也是河湟民眾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酬神還願、娛神悅己的民俗文化功能。
傳承狀況
20世紀90年代以後,河湟皮影戲逐漸衰落,戲班銳減,已不足原來的五分之一,活動空間也從中心地區退向邊遠山區,河湟皮影戲瀕臨消亡,急需搶救。
傳承人物
周邦輝,男,漢族,2018年5月8日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皮影戲(河湟皮影戲),青海省申報。
靳生昌,男,漢族,1931年4月出生,2012年12月20日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皮影戲(河湟皮影戲),青海省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文化館獲得“皮影戲(河湟皮影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皮影戲(河湟皮影戲)”項目保護單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4年6月14日,河湟皮影戲在中國第九個“文化遺產日”青海主會場暨河湟皮影戲展演活動中進行了表演。
2017年2月,河湟皮影戲在化隆回族自治縣雙格達村健身廣場進行了表演。
2018年5月,河湟皮影戲在西寧中心廣場百姓大舞台進行了展演。
2019年2月14日,河湟皮影戲在“2019年西寧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中進行了表演;同年4月12日,河湟皮影戲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展”中進行了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