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平原皮影戲傳承》是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祖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漢平原皮影戲傳承
- 作者:嚴祖斌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6月1日
- 頁數:316 頁
- 定價:6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7230422
- 叢書名:潛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
《江漢平原皮影戲傳承》是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祖斌。
《江漢平原皮影戲傳承》是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祖斌。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以江漢平原皮影戲為研究對象的專著。作者身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具有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全書不僅學理性地綜述了江漢平原皮影戲的沿革、發展、唱腔、詞例等,還包含了作者創作的皮影戲劇本多部。全書共分四章,加附錄。全書...
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是流傳於湖北省潛江地區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江漢平原皮影戲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潛江、天門、沔陽(今仙桃市)、監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皮影戲。江漢平原北依長江,南貫漢水,是荊楚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皮影戲在...
沔陽皮影戲,俗稱“皮影子”,它以沔陽漁鼓(湖北漁鼓之前身)行腔,沔陽方言道白,故命其名。迄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是指流行在江漢平原的沔陽(今仙桃市)、天門、潛江、監利、洪湖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皮影戲。皮影戲是江漢人自己的“土電影”,深受人們喜愛。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
沔陽皮影戲內容豐富,有楚漢相爭、三國、水滸、西遊等300多個劇目。這些“劇本”實際上只有劇目的條文,在表演時全靠藝人根據歷史故事展開情節和刻畫人物,唱、做、念、打渾然一體,其口頭文學藝術形式是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又一主要特徵。沔陽皮影戲的唱腔以漁鼓腔、歌腔為主,配打擊樂伴奏,以一唱眾和的形式進行演唱。
天門皮影戲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源遠流長,其歸納在江漢平原皮影戲之中。江漢平原皮影,是把流行於原荊州地區的天門、潛江、沔陽、監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地的皮影實行了大一統的歸納。這一湖北省的傳統民間娛樂曲藝,在長期的演唱過程中,各地藝人們推進了其唱腔藝術的發展,使其個性鮮明。...
漁鼓皮影戲現已入選湖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溯源 仙桃市原名沔陽縣,地處江漢平原腹地。沔陽人民能歌善舞,這裡湖上有漁歌,坡上有樵歌、田裡有薅草歌,築堤有硪歌,民歌小調、漁鼓道情、鑼鼓曲譜等民間藝術十分豐富。據原《沔陽報》等有關資料記載,清嘉慶年間,沔陽繡花堤漁鼓藝人皮思金、皮思銀兄弟二人,因家鄉...
湯先成,男,漢族,1953年生,湖北潛江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皮影戲(江漢平原皮影戲)代表性傳承人。人物經歷 湯先成從小就十分酷愛雕刻藝術,六七歲時就能雕刻簡單的影頭和影身,在伯祖父和父親細心指導下,二十餘歲就全部獲得湯格皮影雕刻工藝真傳。從牛皮的選擇、削整到皮影的下坯、吊掛、製圖、...
江漢平原“鬥神譜”(大皮影)則代表了鄂地皮影的主流。江漢平原屬於荊楚腹地,楚文化底蘊豐厚,古代的青銅、竹木硬雕和皮革、沔陽雕花剪紙等軟雕工藝為皮影的誕生準備了良好的前提條件。據說在明成化年間,在竹溪豐壩鄉和中峰鎮就有皮影戲班。鄂西北一帶有“西革”、“漢革”兩種影戲班。“西革”影偶小巧,唱“...
董永傳說(孝感市)伍家溝民間故事(丹江口市)下堡坪民間故事(宜昌市夷陵區)青林寺謎語(宜都市)興山民歌(興山縣)宜昌絲竹(宜昌市夷陵區)枝江民間吹打樂(枝江市)武當山宮觀道樂(十堰市)漢劇(武漢市)楚劇(湖北省)荊州花鼓戲(潛江市)黃梅戲(黃梅縣)江漢平原皮影戲(潛江市)鼓盆歌(荊州市)漢川...
幾乎遍及全國各省區,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如陝西的華縣皮影戲、華陰老腔皮影戲、阿宮腔皮影戲、弦板腔皮影戲,甘肅的環縣道情皮影戲,山西的孝義碗碗腔皮影戲,河北的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浙江的海寧皮影戲,湖北的江漢平原皮影戲,廣東的陸豐皮影戲,遼寧的復州皮影戲、凌源皮影戲...
將湖北館整體搬遷至潛江,更能使湖北館“水”的理念得到傳承和提升。其次,潛江文化底蘊豐厚,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這片土地孕育了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漢俊,辛亥革命元老、新中國首任農業部部長李書誠,文壇泰斗曹禺等眾多英才。“花鼓戲”、“江漢平原皮影戲”、“潛江民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唐山皮影戲) (冀南皮影戲) (孝義皮影戲) (復州皮影戲) (海寧皮影戲) (江漢平原皮影戲) (陸豐皮影戲) (華縣皮影戲) (華陰老腔) (阿宮腔) (弦板腔) (環縣道情皮影戲) (凌源皮影戲) 河北省唐山市 邯鄲市 山西省孝義市 遼寧省瓦房店市 浙江省海寧市 湖北省潛江市 廣東省汕尾市 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